设计问题:创新模式与交互思维(设计思想论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案例研究:BMW-i探索型叙事中的设计BMW-i案例研究主要是基于对新闻稿的分析和BMW-i项目网站 (www. bmw-i-usa. com/en_us/) (2012年4月14日访问).

宝马董事会主席诺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thofer)明确指出:“将来,宝马集团将是优质汽车和优质机动性服务的领军制造商。”宝马将自身使命的定位和优质汽车生产联系在一起,并将致力研发与逐步发展起来的机动性有关的服务。

通过融入其他运输系统、提供与联运机动性相关的巡航服务、与SixT公司合作提供汽车共享服务、开发MyCityWay(即公共运输及其空间的信息服务)和Parkatmyhouse(接入个体市民提供的临时泊车服务)等应用,德国巨头把自己描述成了未来机动性的“使能者”。从汽车制造商(其特点是运动技术、技术未来主义和工程研究)到机动性服务的使能者,实现这一过渡转变的重任落到了BMW-i项目叙事身上。

表2-1 不同叙事框架中的叙事过程特征

true

BMW-i所提出的叙事始于一个具有叙事结构特征的冲突情境:一面是城市密度和交通拥挤不堪的现实;另一面是人类偏偏天生喜爱居住在轻松舒适、无污染的环境之中,享有自主决定机动性的自由。

宝马带着两大具有浓郁内涵的叙事“符号”介入了这种冲突。一方面,两种版本的电动汽车i-3和i-8,秉承品牌的个性和传统特点(优质、运动、优雅、激进的技术);另一方面,与众多城市服务网络的新型融合形式昭示了理想的未来。

在此情形下,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可定制的选择以及个体和集体优势,机动性成为接入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叙事空间,机动性对于设计意味着什么呢?在这样的技术开发阶段和生态系统循环阶段,机动性对于BMW-i设计又意味着什么呢?

叙事的高度开放性需要对系统采用设计的方法。具体而言,BMW-i叙事定位将机动性定义为界面系统,包括连接界面(多式联运站)、接入界面(电子装置)、功能界面(汽车、充电桩)和后勤界面(车库)。

在BMW-i叙事框架下设计逐渐形成的机动性,意味着对系统目前的视点构成要素和界面进行定义,对调节连接的交互、功能和经济机制进行定义;意味着在设计的同时考虑机动性参与者的利益和视点,以及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考虑城市参与者的利益和视点。在这一目标的促动下,宝马与Wallpaper联手,投入了六个国际设计师团队,形成了“可持续街区”的新概念。

除了系统规模以外,如今的BMW-i设计还意味着重新定义旧的商业模式。从汽车制造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过渡转变,为创新过程打开了新的概念空间,包括新的收益模式(不与汽车销售挂钩)、新型用户关系、新的本土和全球联盟、赋予品牌和信道的新的意义。

参照其构成要素和内部关系,设计系统和商业模式意味着与其他专有技术和利益系统互动,这里往往会出现分歧和矛盾冲突。

对于上述解决方案的建构而言,设计师的核心能力至关重要。这些能力涉及复杂解决方案的可视化、系统和网络的建模、包容不同的观点、调和语言与符号。

设计常常旨在为中止技术提供方便,其作用包括依据相关用户和参与者的认知模式,借助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机遇,在现有语言符号与新的语言符号之间取得平衡。对于BMW-i而言,这种调和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BMW-i的叙事策略似乎表明,在把品牌的一些典型符号与与众不同的语言和符号联系起来的同时,仍然需要对品牌的这些典型符号进行保护。这些保护下来的符号往往受到其他互补性网络的符号污染,那些与众不同的语言和符号又被与这种污染关联在一起。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BMW-i所推行的叙事框架下的设计条件令人鼓舞,但似乎需要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范围,对商业模式进行反思,需要重新呈现和谋划相关利益和关系,需要权衡符号保护和符号创新。这些要素似乎越来越能概括策略设计的特征,即构建多向系统以及无形解决方案和有形要素的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