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现状
尽管贺绿汀先生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享有盛誉,但有关他的生平、音乐创作和音乐作品等广泛深入的研究,却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开展的。同样,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虽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蓬勃开展,但受到“反右”“文革”等特殊时期的影响,真正开始系统梳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历史,归纳总结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具体内容,是在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研究成果也纷纷涌现,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注意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相较于对贺绿汀诸如作品、创作方面的研究和对生平的阐释,在其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稀少,自1979年以来只有8篇期刊文章、3篇硕士论文,目前没有博士论文,相关著作只有1995年出版的《论贺绿汀》一书。已经发表的与贺绿汀音乐教育相关的文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期刊上所刊登的文章,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的概括叙述和初步分析等方面,鲜有对其音乐教育实践展开深入分析;硕士论文共3篇,一篇只用一页的篇幅对贺绿汀的音乐教育历程和思想进行极为概括的论述,一篇从其音乐教育历程、教育思想观点及实践和现实意义进行论述,另外一篇以贺绿汀发展民族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加以概述,但均受硕士论文篇幅所限,未能做深入全面的研究。二是关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虽然近年来频有文章出现,但从研究某一音乐教育代表人物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该人物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出结论与启示的成果目前并不多见,仅有对萧友梅、蔡元培等几位著名音乐教育家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因此,以贺绿汀和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既实现了对贺绿汀本人的全方位研究,也为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书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可具体归纳为五类:贺绿汀相关研究;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史相关研究;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教育相关研究;中国音乐美学与美育相关研究;中国音乐社会学相关研究。
(一) 贺绿汀相关研究
关于贺绿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集、传记、回忆录和论文等方面。早在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就出版了《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对贺绿汀所著音乐论文进行了遴选和结集出版。1997年至2000年,朱践耳、戴鹏海、常受宗等人共同编著了六卷本的《贺绿汀全集》(第一卷:声乐作品;第二卷:器乐作品·大合唱·戏剧音乐;第三卷:译文·专著;第四卷至第六卷:文论),共收录包括歌曲、大合唱、电影音乐、话剧配乐、音乐戏剧、独奏、管弦乐等在内的不同体裁作品260多首(部);文章、专著和评论280多篇(部)。该全集真实地记录了贺绿汀一生对于音乐的思考与具体实践的过程,对于后学深入开展有关贺绿汀的研究提供了全面、丰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1995年和1999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贺绿汀夫人姜瑞芝主编的《论贺绿汀》和史中兴的著作《贺绿汀传》。《论贺绿汀》一书对贺绿汀的硬骨头精神、音乐艺术特色和音乐教育思想进行了着重阐述,对本书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贺绿汀传》则以传记笔法生动地描绘了贺绿汀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情感积淀和史诗般的背景。1999年贺绿汀逝世以后,先生的两个女儿贺元元、贺逸秋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出版了《永远的怀念——人民音乐家贺绿汀逝世周年纪念文集》和《我的父亲贺绿汀》两本书,表达了子女对父亲的怀念之情。2008年蒋晔、武京予合著的《贺绿汀》是较为近期的传记类著作。
在论文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平台(CNKI)上检索“题名”包含“贺绿汀”这一关键词的文章共有270篇(1954—2016年)。这些文章的写作形式主要为研究类论文、硕士论文和记叙类文章。这些文章的写作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史料综述、贺绿汀传记类综述文章、逝世专题纪念文章、贺绿汀音乐思想研究、音乐创作与作品研究、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杂述等方面。
1.贺绿汀生平与成就
由于是对人物的研究,笔者把关于贺绿汀生平成就的文章放在第一位展开综述。虽然这类文章多为记叙文且论述性不强,但有其自身的独特意义。一方面充分了解这类文章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贺绿汀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使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思想的产生环境;另一方面也为笔者撰写本书提供了感情积淀,毕竟我们要研究的是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我们要怀着崇敬的心情、抱着认真审慎的态度、具有充分的感情积淀,才能够真正做好人物的研究,使读者为这位世纪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关于贺绿汀的生平与成就的介绍和纪念文章共有136篇,占研究文章总数的50%。这些文章大部分是贺老的生前好友、学生和同事所做。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贴近生活的语言和白描的技法,在全方位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的同时,也不吝惜自己的情感,用饱含深情、满怀崇敬的笔触,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一位世纪老人作为人文精神典范的壮丽篇章。总体来看,除了报纸、文摘上的新闻与短论,这些文章大致分为生平记述、逝世与诞辰纪念、回忆录三类。
关于贺绿汀生平的记述,有详有略,但记述的角度、框架与内容大抵相同,多是从贺绿汀出生起,对抗日战争前、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后、“文革”、改革开放后几个重要阶段的生活经历与成就进行典型描述。这类文章主要侧重全景描述,力求宏观展示贺绿汀的一生。相关文章有戴鹏海的《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孙琴安的《音乐大师贺绿汀》、苏洛的《贺绿汀:人民教育家》等。其中,严农的《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章从影响贺绿汀一生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以时而硬朗时而细腻的笔触,对贺绿汀生平进行了典型描述。作者得知90岁高龄的贺老还在为家乡出版社整理自己的旧曲时,深情地写道:“‘贺老,这担子可不轻啊’!贺绿汀同志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说:‘我的骨头还是硬的。’是的,他的骨头在任何情况下永远都是硬的。”我们不难理解,这里的“硬骨头”不仅是对敌人的坚决反抗,更是尽心竭力做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崇高精神的体现。
逝世与诞辰纪念类文章以抒发感情为主,多在贺绿汀诞辰和逝世这样重大且有纪念意义的时间发表。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均为对贺绿汀生平的简要回顾、对贺绿汀成就的赞誉、对贺绿汀个人品质精神的肯定和赞美、我们自身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及态度的表达。相关文章有江明惇的《乐坛丰碑、音韵流芳》、史中兴的《永远的贺绿汀》、叶尚志的《德艺双馨赞大师——怀念贺绿汀同志》等。其中,傅庚辰先生的一篇发言稿直接地点出了我们纪念贺先生的目的,那就是我们要继承和学习贺绿汀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回忆录是研究贺绿汀生平与成就的重要文体,它既真切地表达了回忆者的感情,又为后学提供了较为真实的研究资料。关于贺绿汀生平与成就的回忆录,其写作视角多从小事着手,以小见大,于往事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相关文章有杨继陶的《记贺绿汀同志二三事》、王岚的《音乐人生——贺绿汀二、三事》、丁善德的《我们曾经是同学——记与贺绿汀的往事》等。戴鹏海先生作为贺绿汀先生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敬仰之情,写贺先生的文章也有很多,尤以1988年的《人品与文品的和谐统一——为贺绿汀同志从事音乐活动65周年而作》一文最有特点,这篇文章通过对贺绿汀一生全景式的回忆叙述,提出了“人品与文品统一”这一颇具时代价值和意义的论题,在今天看来,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2.贺绿汀音乐教育研究
直接研究贺绿汀音乐教育的文章并不多,但已有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分量和代表性。下文就几位研究者的成果做简要的综述。
常受宗先生的《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于1983年12月发表在《音乐艺术》上。这篇文章主要归纳总结了六点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一是培养音乐专门人才,应在专业上有高标准、严要求;二是坚决团结、依靠有真才实学和强烈事业心的教师办学;三是逐步形成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制;四是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和建设;五是重视音乐科学研究工作;六是办好高等音乐教育,必须兼顾普及音乐工作。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根据自身体会和经历撰写,首开对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总结的先河。
戴鹏海先生的《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实践——作为音乐教育家的贺绿汀》一文,发表在1995年第2期的《中国音乐学》上。相较于常受宗先生的总结,戴先生的文章更为全面也更为系统。他首次明确指出贺绿汀先生主张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音乐实践教育,并着重说明贺绿汀先生还没有将自己的思想总结归纳成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戴先生在文中指出:“贺绿汀办学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真正的主人,一切从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与学习出发;办学的工作方针是善于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立足于自力更生而又不失远见;办学的显著特色是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坚持不懈地、始终如一地用大力气把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轨道,从根本上改变高等音乐院校历来以传授西洋音乐技术理论为主的格局。”与此同时,戴先生在认真归纳总结贺老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同时,也尝试首次为贺绿汀音乐思想构筑基础框架。戴先生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按艺术教育规律办事,是贺绿汀的办学准则;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背靠专家,面向社会,重视中外音乐传统,重视创作演出实践,加强师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学习上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促进,是他的办学主旨;注意从小育苗,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大、中、小一条龙’的专业音乐教育体制,是他的办学创举。”现在看来,这一框架的提出和相关的研究阐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戴先生的文章发表后的第10年,浙江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王蕾完成她的硕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论贺绿汀的音乐教育思想》。王蕾的文章作为第一篇系统论述贺绿汀先生音乐教育思想的硕士论文,从论述贺绿汀的音乐教育历程入手,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阐述了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践和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尤其在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的阐述上,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办学观和人才观这“两观”,研究角度新颖,对于研究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构建贺绿汀音乐教育体系的尝试又往前迈出了一步。
3.贺绿汀音乐思想研究
这里所提出的音乐思想,是指除音乐教育思想外的其他思想。笔者在文献查阅过程中发现,除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篇文章外(限于时代背景,暂不列入参考范围),近期关于贺绿汀音乐思想的有代表性的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篇。
一是明言的《作为新音乐批评家的贺绿汀——对贺绿汀部分音乐批评文论的历史批评》。作者以一名音乐研究者的视角,依照大量史实,在文章中首次对贺绿汀的音乐批评文论展开系统论述,对贺绿汀缜密的音乐批评思路、有力的音乐批评论据、顽强的音乐批评风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是一篇研究贺绿汀音乐批评的较好的参考文献。
二是李健的硕士论文《贺绿汀的民族化音乐实践与音乐思想研究》。作为目前唯一一篇在论文题目中体现“音乐思想”这一关键词的文章,其主要对贺绿汀民族化音乐思想进行概述,并从贺绿汀作品中看其音乐思想,进而对贺绿汀民族化音乐实践与思想及其影响做了一定的阐述。
三是笔者的拙作《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初探》。这篇文章是笔者基于音乐美学研究视角,在系统审视贺绿汀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尝试就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贺绿汀音乐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章中的具体观点将在后文有所体现。
此外,李世军的《试论贺绿汀中西融合音乐思想》一文篇幅虽短,但就贺绿汀音乐思想的具体方面展开论述,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贺绿汀音乐创作研究
贺绿汀在音乐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相关文章的数量较之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成果要多一些。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贺绿汀的音乐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创作手法等多个方面。
在贺绿汀音乐创作的特征与艺术特色方面,谢天吉对贺绿汀音乐前期创作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即贺绿汀的作品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美学特征”。杨靖对贺绿汀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其在旋律写作、和声写作和复调写作方面的主要特点。石雪梅则在其硕士论文中就贺绿汀音乐创作的整体特征和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她指出,贺绿汀的音乐创作特征主要包括:“具有新颖的民族风格;体现鲜明的时代性;节奏生动、灵活多变;结构严谨,统一中有变化;体裁广泛,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朴实。”而关于贺绿汀音乐创作思想,她集中论述了“作曲家修养、音乐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向民间音乐学习和音乐创作的‘中西融合’”4个问题。此外,朱践耳还着重对贺绿汀的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明确指出贺绿汀的创作艺术特色主要包括“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艺术形象鲜明生动,民族风格路子较宽,技巧洗练、结构严谨,题材、体裁丰富多样”等几个方面。
在贺绿汀音乐创作的手法方面,杨亮就其声乐作品创作的多声部技法、陈铭志就其音乐创作的复调艺术手法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此外,也有专门文章对贺绿汀的歌舞剧艺术、合唱艺术、电影音乐和钢琴音乐进行论述,彦客、梁鹤、求索等的文章中有所体现。
5.贺绿汀音乐作品研究
关于贺绿汀音乐作品的具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牧童短笛》《游击队歌》《摇篮曲》《保家乡》等几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的研究;也有部分文章侧重关注其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旋律音调特征和艺术表现特色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本书主要研究贺绿汀在音乐教育领域的作为,在此删繁就简,对贺绿汀音乐作品不做过多的探讨,仅在需要体现其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等方面略做谱例分析与论述。
(二) 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史研究
中国音乐发展史源远流长,音乐教育更是古已有之,从先秦时期孔子提倡“制礼作乐”,将“乐”列为“六艺”之一,严嘱弟子勤加学习,到隋唐时期封建文化空前繁荣,演唱、舞蹈和器乐表演名家辈出,佳作频传,教坊众多。纵观19世纪以前的中国,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整体上以“雅乐”欣赏和教育为主,虽然也吸收外来音乐元素,但中国风浓厚且长期占据主流地位;民间俗乐虽在宋元时期以后有一定发展,但仍处于辅助地位。这种情况直到近现代才出现变化。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社会变革不断,文化发展多元,随着封建“雅乐”的逐步衰弱和“西方文化”及“西洋音乐文化”的陆续传入,我国的音乐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变革的历史时期,随之而来的是音乐教育进入近代教育时期: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育手段愈加多样,教育对象不断下移,学堂乐歌的传播使更多人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带有近现代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思想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开展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不断萌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和音乐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无论是建国初期的朝气蓬勃,改革开放后的阵痛与恢复,还是新世纪的再生与腾飞,中国音乐尤其是音乐教育的发展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整体上呈现前进的态势,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基于本书研究对象的特点,需要将研究对象放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分析和探讨,因此对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史的整体把握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界当前对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主要以专著书籍为主,间或有专题性文章作为辅助研究材料。
在书籍方面,臧一冰的《中国音乐史(第三版)》(1999),余甲方的《中国近代音乐史》(2006),汪毓和的《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2006)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2002),夏滟洲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2004),陈建华、陈洁的《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1949)》(2005),梁茂春的《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1993),居其宏的《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2002)和《共和国音乐史(1949—2008)》(2010),艾克恩主编的《延安文艺史》(2009),汪毓和、胡天虹编著的《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01—1949)》(2006),梁茂春、明言编著的《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49—2000》(2008),洛秦主编的《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中国音乐史(研究卷)》(2007)等均是较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
在文章方面,学者们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音乐史研究的分期上。陈其射的《我对中国音乐史分期的几点认识》,郑锦扬的《中国音乐史的宏观时空视野》,张清华、肖桂斌的《中国音乐史断代分期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等文章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针对分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外,王卫东、王雅娟的《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史研究》一文从文献学、考古学和民族音乐学等研究领域对音乐史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三) 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教育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贺绿汀所处时代恰为中国近代和现当代这一历史分期阶段,因此,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不涉及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一领域,以下几个方面的综述均在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教育的范畴。对中国近代、现当代部分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充分的思考后,笔者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即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者是用心在做这项研究,研究成果的价值颇高,为后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目前较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学术论文研究的成果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8个方面: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比较音乐教育学和古今中外名家音乐教育思想。下文将分类别进行简要综述。
1.音乐教育史
音乐教育史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基础,亦是梳理音乐教育发展脉络的关键依据。理清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廓清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对现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与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要对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史进行全面研究,则20世纪之前中国近代音乐史也要涵盖其中,于是近代、现代和当代150余年的时间段都列在研究之中,因此在综述时侧重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探究。
一是对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教育史进行全面研究的成果。在这方面,孙继南的著作和承颖的硕士学位论文颇有可借鉴之处。孙继南先生的《中国近现代(1840—2000)音乐教育史纪年》(简称《纪年》)以史学年表的形式,对1840—2000年160年间的中国音乐教育史做了全方位的记述。史海钩沉,《纪年》以史学笔法记录这段历史中音乐教育的人和事,点线结合,年经事纬,使百余年来的史实牢牢地被记录下来,是我们研究这段音乐教育史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承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百年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研究(1904—2004)》从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入手,对清末民初、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初期、改革开放时期、面向21世纪新时期这几个时段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音乐教育思想的建构和社会文化作用做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二是中国近代、现当代音乐教育史史料梳理的研究情况。在这方面,姚思源领衔主编的《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中的《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集(1949—1995)》《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949—1995)》《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是近年来较为全面梳理中国音乐教育史史料的著作,对于本书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端——学堂乐歌”的研究情况。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经历了“文革”洗礼的中国音乐教育界就开始重新关注“学堂乐歌”的研究。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成功转型。袁善琦与周刚、朱琨、陈煜斓等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袁善琦与周刚在《音乐研究》(1999年第八期)中联合发表了《论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及作用》一文,对学堂乐歌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做了详细论证。之后,朱琨又撰文,对学堂乐歌的创作特征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学校和社会音乐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年(2006年),陈煜斓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对学堂乐歌产生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和文化局限进行了系统论证,并指出“它只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而不可能成为新文学发展的主导”。
此外,杨和平于2009年在《音乐探索》第三期和第六期中发表的《改革开放30年的音乐教育学研究(上)》和《改革开放30年的音乐教育学研究(下)》对我国近三十年来音乐教育研究学术史做了系统的梳理,参考意义颇高。
2.音乐教育理论
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正处于蒸蒸日上之际,许多专著和代表性论文不断涌现。在专著方面,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1993),杨和平等著的《音乐教育学》(1994),张帆的《专业音乐教育学导论》(1997),朱咏北、王北海主编的《新编音乐教育学》(2004),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论音乐教育》(2010)等颇具代表性。在论文方面,管建华、代有俊、万庆华、范建明等人的文章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力的成果。综合来看,音乐教育理论的元研究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一些新的研究动向也值得我们关注,即研究的内容与对象能够很好地与时代接轨,对新时期产生的新的现象与理念开展研究,如管建华的《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代有俊的《浅谈音乐德育教育》等。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故而在理论的元研究方面不做过多综述,只对具体概念做相应廓清和界定。
3.音乐教育实践
本书所指的音乐教育实践,主要侧重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如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近年来,在这方面开展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亦不在少数。管建华、王建元、王安国、王丽虹等学者认为:“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要整合和构建音乐教育实践体系,探索符合现代音乐教育需要的模式;要整合学术资源,对音乐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攻关突破;要加强学科建设,开发新的、符合教育规律和标准的课程;要定期修订和完善音乐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与此同时加快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以适应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除此之外,周为民对近现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既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性,也要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同时还要树立多元的文化观点,努力尝试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4.音乐教育思想
关于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论点较为分散,根据本书研究的需要,综述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情况;二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情况。
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贺南辉、肖罡、唐小凤、伍雍谊、姬群等研究者认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在清末民初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其自身发展成熟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其所蕴含的核心内容则主要包括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它与德育独立并存,对人的内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认为它具有美育功能、德育功能和健康功能。与此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虽脱胎于传统音乐教育,但仍具有‘传统情结’,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文化特质实质上表现为‘修身治世’,而从另一方面讲,则可以归纳为两个教育理念,即‘精神教育与审美诉求’。”
关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情况,秦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部分音乐教育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思想实践做了详细的阐释。
5.音乐 哲学
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主要是指“从哲学特别是从艺术教育观方面来研究音乐教育的根本方针、原理及指导原则。艺术教育观的确立取决于对音乐的认识,包括对音乐的价值、音乐的社会功能、培养何种音乐人才等的看法,一般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的问题”。正如杨和平在其文章中所言,中国的音乐教育哲学是从引进、介绍、翻译西方音乐教育哲学著作开始的,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哲学,目前则主要集中在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三个流派。
关于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雷默(B.Reimer)。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被译成中文,具有广泛的影响,他倡导的审美是完全自律的,具体来说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重点关注音乐艺术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说,音乐艺术自身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审美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为世人所熟知和接受,它使更多的人了解音乐和音乐教育内在的价值,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而这种情况,在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出现后才开始有了一定的改变。
“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是由美国音乐学家大卫·埃利奥特在批判雷默审美的音乐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是多从比较两者所持的观点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郭玮的《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郭小利的《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研究。
“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肇端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这一时代背景,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类音乐教育哲学主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传授音乐即是传授文化,强调文化差异的特定性和合理性以及‘文化价值相对论’,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强调世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研究者提出“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和“全面美育下的音乐教育哲学”,并均有代表性文章发表。
6.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音乐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学科交叉性”。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升温,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但与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注重科学实证法有所差异,我国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
郁正民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部研究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专著,具有开创性和引导性。作者从宏观教育学研究范畴入手,从教育心理学、音乐学、人际关系学、教育学、传统心理学等方面阐释了如何把教育心理学、音乐艺术和音乐教学理论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郑茂平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于2011年出版,该书从学科基础、音乐时间认知、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师心理、音乐创作教学心理、音乐表演教学心理、音乐审美教学心理、音乐学习心理、音乐学习者的心理特征、音乐知识学习、音乐动作技能的形成、音乐形象思维训练和音乐教育中的个体因素等方面对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进行了阐释,为研究者提供参照。
7.比较音乐教育学
比较音乐教育学主要是对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比较,以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方法来解决我国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目前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外国译著不断涌现,积极引进西方音乐教育成果。目前有刘沛、任恺译的美国学者所著的《音乐教育原理》、金经言译的德国研究者所著的《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以及邹爱民、马东风等人译的《音乐教育学》等多部国外著作,为我国学者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料。
二是我国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比较研究的问题领域越来越开阔。既有涉及国别比较的文章,如王一雯的《德国音乐教育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陈国红的《中日高师两校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比较分析》、吴跃跃的《加拿大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带来的启示——中、加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之比较》、辛笛的《中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发展比较》等;也有就某一问题进行具体比较的文章,如田莉的《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研究》、王丹的《中西方音乐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等。
8.古今中外名家音乐教育思想
关于古今中外名家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界的先驱者,如黎锦晖、赵元任、萧友梅、李叔同、冼星海等人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代学术大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展开探讨,如对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陶行知等人的研究;三是对国外知名音乐教育家的研究,如柯达伊、奥尔夫等;四是对现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家思想的研究,如姚思源等。
(四) 中国音乐美学与美育研究
在我国,有关音乐美学方面的研究起源较早,自萧友梅第一次提出音乐美学概念伊始,多有学者涉及此研究领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更是丰富,论文、专著、教材均为数不少。归纳起来,目前我国关于音乐美学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学理基础、研究综述、方法论、学术史、音乐美学观、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古今名家音乐美学思想、著名音乐美学思想述评、音乐学等多个方面。
本书针对贺绿汀与现当代音乐教育开展研究,难免要涉及贺绿汀本人的音乐美学思想、他对音乐美学的基本认识以及对音乐美学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在贺绿汀投身音乐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他所坚持的音乐美育思想与音乐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书主要对以下三个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音乐美学研究的综合性成果多为专著或教材,少数综述性文章则对近年来音乐美学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做出了详细的梳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修海林、罗小平的《音乐美学通论》(1999),王宁一、杨和平的《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全四册)》(2000),张前的《音乐美学教程》(2002),韩锺恩主编的《音乐美学》(2008),宋瑾的《音乐美学基础》(2008),冯长春的《音乐美学基础》(2008),修金堂的《音乐美学引论》(2010),王次炤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2011)等。
此外,近年来针对音乐美学原理与方法论中的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也呈现增长趋势,总体特点为问题剖析得越来越细致,对于原理、方法论和与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探究做得较为到位。如王宁一的《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卢光的《系统方法论与音乐美学》等。
随着音乐学和音乐美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音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者对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产生关注。如果说戴跃在1998年发表的《浅谈音乐教育中音乐美学的地位和作用》只是“抛砖引玉”,那么近十年的研究与认识则趋于成熟。多篇文章谈及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其中包括音乐美学与对音乐教育的思考,音乐美学与初、高中乃至大学的美育教育等问题。
这种关注不是偶然的,在21世纪,我国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时候,音乐教育如何发挥其美育功用,如何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在审美素质与修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为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正是在这个时期,相关研究纷纷瞄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下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较有代表性。
一是研究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及美育实践。宛煜在文中指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以包含理性内容的仁学为基础,从人的内在心理要求出发,去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和艺术问题。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二是研究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红梅在文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她从音乐美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剖析音乐美学理论的哲理性、情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反过来力求用“三位一体”论的观点去把握音乐美学理论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个规律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三是构建音乐美学与美育双重结构,从音乐美学视野审视音乐教育的创造性价值。池瑾璟剖析了“音乐美学的学理内涵和哲学属性”,罗凌则基于音乐美学视角,提出音乐教育的创造性价值主要包括:“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古今中外名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成果的数量,近年来呈现递增趋势。归纳起来,这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国内外在音乐美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进行研究,如斯蒂芬·戴维斯、斯克鲁顿、豪塞格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二是对国外哲学大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整理与研究,如黑格尔、卢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等。三是对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如孔子、欧阳修、王弼、嵇康等。四是对中国近现代美学、音乐学研究大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如宗白华、刘天华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
之所以将古今中外名家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其原因有二:一是贺绿汀同属名家行列,做好比较研究,有益于更好地完成对贺绿汀音乐美学思想的梳理;二是名家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成果颇多,研究手法较为多样,在此借鉴,有利于本书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完成研究任务。
(五) 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
音乐社会学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世界,在此以后逐渐形成三大流派:音乐学流派、经验主义流派、美学流派。而与之相异的是,苏联的音乐社会学研究虽然也源于20世纪20年代,但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学中的音乐问题,二是音乐学中的社会问题。”简言之,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国外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较之我国要领先许多。
中国音乐社会学的思想萌芽始于蔡元培。蔡元培早在1920年的《音乐杂志》发刊词中就提到:“求音乐所及于人群之影响,则关乎社会学与文化史者也。”然而,出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重新起步,因此我国音乐社会学研究实际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活跃并陆续出现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平台(CNKI)上检索“题名”包含“音乐社会学”这一关键词的文章中,罗传开的《音乐社会学》是可查的第一篇文章。随后,曾遂今、修海林、夏滟洲等学者纷纷投入此领域的研究,并屡出成果。
曾遂今作为我国音乐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专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先后发表十余篇有关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文章,为我国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他于1986年、1987年连续发表《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社会学问答》等多篇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脉络,廓清了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后,金经言、任吉祥等人陆续展开相关研究。进入21世纪后,曾遂今又发表《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学科认识》《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等文章,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多部著作,进一步为中国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厘清了研究背景与学术发展史,并对学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夏滟洲、方德生等人也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总体来看,进入21世纪后,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研究对象日趋具体、个案研究增多、研究者人数递增等特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做好本土化研究的同时,研究者十分注重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翻译工作,《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等西方音乐学名著译著的陆续问世,为我国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外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