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6 引言

引言(前言或绪论)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场白),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等,交代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所做工作的意义,目的是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题,让读者对论文中将要阐述的内容有心理准备。引言有总揽论文全局的重要性,是论文中非常难写的部分之一。

引言内容的安排可以有较大的伸缩性,但基本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目的等。通常先介绍范围较宽泛的一般性事实,为说明研究工作与过去工作的关系,须要回顾国内外研究历史(文献综述或文献回顾),并对研究情况作横向比较,写明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空白或不足。然后将重点逐渐转入与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主题,指出有某个问题或现象仍值得进一步研究,进而将焦点转到将要探讨的研究问题上。最后阐述研究目的,将作者的研究任务具体化,还可根据情况说明作者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的贡献或创新。对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论文,其引言的结尾部分还应简略说明研究的主要结论,并简单介绍论文的构架(层次标题,主要是一级标题的安排)。

对引言的篇幅无硬性的统一规定,应视论文篇幅及内容表达需要来确定,一般为1000个汉字,长的可以达到10000个汉字,甚至更多,短的可以不到10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作用。

2.6.1 引言规范写作原则

引言规范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全面,逐次展开;开门见山,不绕圈子;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引言的规范写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按引言写作要求和内容逐渐展开,不要将引言写成摘要的注释,不要重复摘要的内容,也不要在引言中展开讨论。

(2)视论文类别及研究领域来确定文献综述的长度(通常至少需要一个或两个段落),如果研究主题为许多其他学者曾经研究、探讨的问题,则应该引用、讨论较多的文献;相反,如果作者只是讨论别人最近才提出的问题,则引用、讨论少量的文献即可。

(3)区分所指出的“存在的问题”的类别,并采用相应的叙述方法。一般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类别:①以前的学者尚未研究或处理不够完善的重要课题;②过去的研究衍生出的有待探讨的新问题;③以前的学者曾经提出的互不相容而且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④可以扩充到新的题目或领域中的过去的研究成果;⑤以前提出的可以扩展到新的应用范围中的方法或技术。

(4)慎重而有保留地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及自己的创新之处。可以使用“限于条件”“目前研究甚少”等谦虚用语,但不必对自己的研究或能力过谦。不宜用“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等客套用语;也不要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除非是事实的情况下,一般不用“首次发现”“首次提出”“有最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式用语。

(5)繁简适度地阐述研究背景,对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的阐述要准确、简洁、清楚,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练。由于读者一般已具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复述潜在读者早已明白的一般性知识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容易使人厌烦;但如果对必要信息的叙述过于简略,则容易使读者感到突兀。通常不宜将一般教科书中的已有知识写进引言。

(6)引用最相关的、较新的文献,优先引用相关研究的经典、重要和最具说服力的文献;力戒刻意回避引用最重要的相关文献,甚至是对作者研究工作具有某种重要“启示”性意义的文献;也不要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7)采取适当的方式强调作者在本次研究中的重要发现或贡献,让读者顺着逻辑的演进阅读全文,不要故意制造悬念。

(8)使用规范的名词、名称、术语和缩略语,不要随意使用非公知公用的术语和缩略语。非公知公用的术语和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对其给予解释或定义,以帮助编辑、审稿专家及读者阅读与理解。

(9)适当地使用“我们”“作者”“笔者”之类的词语,明确指出作者所做的工作,以避免难以区分别人和作者所做工作或引起误解。

(10)可将学位论文的引言单独写成一章,并用足够的文字详细阐述,以反映作者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做了充分论证,有必要详细回顾有关历史、综述前人工作以及进行理论分析等。

2.6.2 引言示例分析

下面列举几个引言示例,为了表述方便,有的后面还附上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1】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预估某圆断面扭杆在给定扭角下储存给定年限后的剩余转矩值。由于给定时间很长,应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没有相关文献。为此,本文引入损伤力学研究这一问题。

首先,以损伤力学作为理论基础,建立以扭角与材料常数为参量的转矩与时间函数关系,即转矩与时间的理论曲线以及转矩门槛值与扭转切应力门槛值的关系式。此函数关系表明:对一定材料,所给定的扭角愈大,则转矩随时间的衰减速度也愈快。

然后,为了缩短实验与研究的周期,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加速实验方案。为此,在大扭角(远大于储存扭角)情况下进行扭转实验,得到转矩的门槛值,并根据损伤力学理论确定扭转切应变门槛值。

最后,利用大扭角情况下得到的切应变门槛值,根据损伤力学理论公式间接推断小扭角情况下转矩门槛值。

应当指出:在小扭角情况下,初始最大切应力已经接近材料屈服切应力。因此,在大扭角情况下,杆件必然处于弹塑性状态。从而我们需要进行弹塑性实验以及弹塑性常规固体力学与弹塑性损伤力学理论研究。

[1]张行,赵军.金属构件应用疲劳损伤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2]ZHANG Xing, ZHAO Jun, HUANG Kezhi. A method of damage mechanics for the prediction of fatigue life[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1998,145-149:433-442.

[3]ZHANG Xing, ZHAO Jun, ZHENG Xudong. Method of damage mechanics for prediction of structure member fatigue lives[C/CD]//Handbook of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in Metallic Structures. CARPINTERI Andrea, editor, Vol. I, Elsevier Science B. V.,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1994.

[4]LEMAITRE J. A course on damage mechanics[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2.

此例为某论文(发表于2007年7月某期刊)的引言的全文,第1段主要指出研究目的;2~4段主要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叙述研究过程或内容;最后一段给出研究结果或结论。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没有阐述研究背景;没有明确指出目前(写作当时)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写了研究过程(可能与摘要中的内容重复);没有明确指出作者研究的创新点或独到之处;没有标引文献,而且所引文献不具有代表性(数量、种类少,发表时间早,近年文献未引),不足以反映研究现状。

【2】

舰载电子设备服役于恶劣的海洋气候环境,高温、高湿以及空气中的腐蚀性物质、盐雾和各种霉菌对设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直接影响了设备的电感、电容、电导、磁导、电子发射量和电磁屏蔽效能等参量的改变。同时高科技电子设备向系统化、综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设备能全天候高可靠、抗干扰地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使用,因此防潮湿、防霉菌、防盐雾的三防设计是研制舰载电子设备的重要任务。

三防设计涉及材料、元器件、电路、结构、工艺和综合性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在设备研制时应该同步进行。

[1]电子科学研究院.电子设备三防技术手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2]邱成悌.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华静,姜荫棠.浅谈舰载电子设备的三防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3,3:58-60.

[4]马骖.三防设计技术[J].电讯技术,1996,36(4):5-12.

此例为某论文(发表于2007年1月某期刊)的引言的全文,前一段说明三防设计的重要性,后一段点出三防设计的特点。在写作上明显存在未按引言的要求和内容来写(未交代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所引文献没有代表性(未引国际文献,所引文献数量、种类少,发表时间较早,近年文献未引)等问题。

【3】

虚拟制造单元(VMC)首次由C. R. McLean等在对传统制造单元扩展的基础上于1982年提出,思路是当生产任务变化时从共享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资源生成制造单元[1, 2]。它是从已有物理资源中抽取出的某个整体或片段,并未改变原有资源物理布局,而仅是在逻辑上进行重构。本文基于设备模式和集合论给出一种在以下假设成立时的VMC生成方法:①重构对象为由有固定物理位置的设备构成的制造资源集合。②生产任务是动态变化的。③某一生产任务(如工件种类、工艺路线及加工量)是确定的。④同一工件可在不同时段内多次“访问”同一设备。⑤工件运送由AGV来实现。⑥不考虑重构内因。

此例为“可重构制造系统(RMS)中基于设备模式的虚拟制造单元(VMC)生成方法”一文的引言,首先介绍VMC的概念首次由何人在何时提出,并引用两篇文献,然后阐述VMC的含义,最后指出作者在本文中给出的VMC生成方法。此引言存在未交代研究背景、引用文献太少、没有指出作者研究的意义等问题,写作上不完整、不规范。以下是修改后的引言:

现有制造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不具有可重构性,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大量设备闲置、报废,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可重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RMS)的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可重构的本质是在制造系统全生命周期内通过逻辑或物理构形变化而获得最大生产柔性[1, 2]。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有关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完善的RMS实现方法,研究RMS的实现方法有重要意义。

RMS的实现可通过改变可重构机床的模块化构件,或通过移动、更换或添加可移动性设备,或以逻辑重构方式生成虚拟制造单元(Virtual Manufacturing Cell, VMC)来进行。目前可重构机床的研制正处于初级阶段,而且现有制造系统的设备一般为普通设备,设备物理位置大部分被永久固定,因此用改变物理构形的方式实现RMS还有困难;然而以生成VMC的方式实现RMS的逻辑重构,最终能起到物理重构的效果。这是因为VMC的设备在物理位置上可以不相邻而且不可移动,在逻辑和概念上却可以相互关联构成虚拟动态实体,这种关联可通过物流系统如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的路径网络来实现,而无须改变现有系统物理布局来完成。制造单元生成方法多是基于成组技术,VMC生成方法多是没有考虑多工件族间单元共享和单元间设备共享的问题,而且在单元生成前还需预先设置一些参数。例如,BABU等[3]基于不同秩聚类(rank order clustering, ROC)提出可生成多种单元构形的单元生成算法,但没有考虑系统的单元共享,而且还需主观设置一些参数;SARKER等[4]开发出基于工艺路线和调度而不是单元共享的VMC生成方法,用以在多工件和多机床调度系统中寻找最短生产路线;RATCHEV [5]提出基于“资源元”的类能力模式的制造单元生成方法,将工艺需求动态地与制造系统加工能力相匹配;KO等[6, 7]基于“机床模式”的概念给出可实现机床共享的VMC生成算法。目前对制造单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元生成及计划上,很少有人将其应用到RMS中,本文应用相似性理论提出“设备集合模式”的概念,并给出在某些假设成立时的VMC生成方法,以实现RMS的逻辑重构。

以上修改后的引言,增加了对有关文献的引用和综述,清楚地阐明了研究的背景、理由及知识空白,同时也写明了前人的工作以及作者现在所进行的研究内容,在写作上较为完整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