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先进经验借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纷纷确立“科技兴国”战略,大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以迅速完成战后复苏,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速发展。其中,美国、日本、德国表现突出,纷纷建立独特的人才培养及选拔体制,科学技术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根据现有数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美国共有334人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高达38.7%。德国共有80人获得诺贝尔各项奖项,占比9.3%。而对于日本来说,共有2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项,占比约2.3%。由此可见,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一、韩国——青少年英才教育培养方法
韩国英才教育是从创建“特殊目的”高中开始的。1983年,韩国创建第一所以培养科技英才为目标的科学高中暨京畿道科学高中。次年又创建三所科学高中,专门招收在数学和其他科学方面才能超群的人才,采用加速培养的方式,部分毕业生可直升韩国科学技术院。1996年,韩国教育开发院被指定为英才教育中心,是韩国英才教育的研究机构,负责研究开发英才的测量工具和课程教材等。与此同时,韩国在全国开始试行英才教育师范学校和英才班级。1999年12月,韩国通过《英才教育振兴法》,并于2002年3月起正式实行。此法对英才的内涵、选拔与培养模式及国家有关义务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从此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英才教育的实行,开启了韩国全新的教育体系。2002年,根据《英才教育振兴法》的规定,韩国科学英才学校(前身为釜山科学高中)转化为首所英才学校,经过一年在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准备,于2003年开始招生。到目前,韩国已有20所高中水平的科学英才培养机构。毕业于英才学校的学生,无须经过任何筛选,可直接进入比较优秀的大学。
在韩国实施英才教育的机构具体有英才学校、英才班级、英才教育学院三类。从学生对象及教育机构数量上考察,它们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在英才教育底端的英才班级和英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英才学校继续学业。而与大学间的联系则是通过英才学校与大学间签订契约来保障英才学生的继续教育。
(一)英才学校
所谓英才学校是指以培养专业领域英才为对象的全日制学校。以前面所提到的韩国科学英才学校为例,其招生对象仅限于部分最具潜力的高中阶段的英才学生(少数天资超群的初中生也可以提前入学)。该校由科学技术部与釜山市教育厅共同运营。英才学校在学生选拔与课程实施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内部实行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的制度。
(二)英才班级
英才班级是指那些在小学、初中、高中运营的英才班。英才班级的运营模式主要为:在一定地域内选取一所学校作为中心校,然后整合区域内其他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与附近的其他学校一同运营,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课程主要是面向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设置的,有数学和科学类科目,同时还根据当地优势开设情报与艺术类等特色课程。而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学校现有的特别活动(选修课或综合实践课)时间或放学后、周末、假期等非上课时间。
(三)英才教育学院
英才教育学院相当于英才教育中心,被认为是最符合韩国国情的英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教育厅(包括地方教育厅)、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公益法人等机构设置运营的。课程设置需要经过各市、道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的审议后由地方教育监来指定,涉及数学、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领域。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非在校时间,也有采取“时间制”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得到校长的同意后,可以离开学校去英才教育学院接受教育,不当缺勤论处)。学生在英才教育学院接受的教育会记录在学生的学籍里。在韩国,英才的选拔主要由英才教育机构根据各自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专业水平,自行制定选拔方法;但选拔过程必须要根据《英才教育振兴施行令》的规定进行。选拔的流程说明如下:首先,由英才教育机构公布招募对象。其次,有意接受英才教育的学生持推荐书到所要报考的英才教育机构报名。然后,由各英才教育机构组织英才教育对象选定推荐委员会,制定选拔方案,按照规定程序选拔学生。最后,将选拔的结果提交给教育监,经过市、道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最终名单。“以潜力为中心”是贯穿始终的选拔原则,目的是要禁止以学生学科成绩为中心选拔学生,进而避免与以往“快慢班”学生的选拔方式雷同。英才的选拔方法经常会由于地区之间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了使英才的选拔更为准确和更具效率,各地除了使用由韩国教育开发院等机构开发的判定工具外,还特别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能力与英才教育水平间的关系,重视通过“教师与专家的推荐、团体笔试、实验或实习、观察评价等方式”来进行跟踪性的选拔。
二、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高校的培养制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主动权,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来学习,使其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其中,将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体现了重基础和加强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在课程中积极地探索问题的教学模式,重视采用探究式研究型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重视通识教育,采用跨学科课程设置,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做先导,并且把这种教育理念化为具体的行动,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美国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尊重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受教育过程,并且一刻不停地进行,不是作为一个项目、一个工程来操作完成。美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它把美国平等和卓越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美国高校注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化的自由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尊重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受教育过程。
三、日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模式
20世纪90年代,日本建立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基本战略,逐步建立了适应新时代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的选拔培养机制。从选拔途径来看,选拔形式多样化,自主招生灵活度和自主权较高,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录取方式。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并行。日本著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招生制度主要包括综合评定录取,推荐入学制,招生事务所选拔等。综合评定录取法主要为:中心考试和学校考试各科目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等都在于各大学的判断和决定。个别考试主要包括学力检查、小论文测试和面试、综合学科毕业生选拔等。推荐入学制则是以调查书、毕业学校校长推荐书等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完全或部分地减免考生学历考试的招生录取办法。重视调查书、推荐书的做法,有利于对学生全面情况的掌握,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在日本一直作为学历考试的重要辅助手段成为传统项目。而招生事务所选拔,则是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着重考查学生对专业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是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该项入学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法由各大学校自行确定。就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名牌高校而言,更为侧重“选拔”:先审核考生材料,要求合格者提交论文或者报告以及详尽陈述入学动机和目标的志愿书,筛选后进行面试。
目前,日本的NCUEE考试制度仍在不断修正和完善,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各样的选择原则和标准适合于考试不同的个性、能力和倾向,以此来选拔拔尖创新优秀人才。
四、德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19世纪初兴建的柏林大学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下迅速发展。19世纪30年代,德国所拥有的科学家与科研成果数量超过了英法,成为高等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和世界公认的科学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出一条独特的职业教育之路。此路被视为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被认为是德国多元化生产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是双轨制。所谓双轨制,是指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培训相结合,也就是说接受职业培训的青年人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
德国职业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对教师的严格要求
在职业学校教授专业理论课的教师称为理论教师。其受聘必须在高等教育毕业后,参加两年的生产一线工作实践,再加上一年的师资培训,最后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后,才有任职资格。在企事业担任本企业或职业特有知识技能实习的实习训练教师,他们必须经过专业职业培训并有两年以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再经过一年学校进修,掌握相应专业的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在品格和专业上具备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要求,并通过相应考试后才能担任。
(二)企业参与
私营部门在青年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在德国最大的企业与最小的企业中,培训学员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并且,国家统一的培训标准使得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能够保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由于企业的培训权利存在被撤销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学徒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视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和职业技能管理要求。
(三)国家支持
在德国,国家历来坚持认为职业教育是私营部门的责任,政府主要起到协助作用,但国家仍旧以两种方式支持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它赋予企业商会强有力的准公共和准法律权力以监管企业,商会主要通过吸收成员和加强企业之间的协调来实施监管。其次,国家通过资助配合企业培训的职业学校,在促进基本技能培养方面起到直接的作用。
国外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所实践的方式方法,是值得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之路上借鉴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总结国外的经验与教训之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