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有声双语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作品导读

查尔斯·狄更斯作为英国19世纪的小说大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果问他自己最喜欢哪部作品,他的回答是什么呢?

他说:“在我的内心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最喜爱这本书,不是没有原因的。众所周知,狄更斯有着非凡的讲故事能力,然而在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里,最能看到他本人的影子。

狄更斯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志大才疏,花钱没数,家里总是入不敷出。在十二岁那年,狄更斯被迫辍学,去鞋油作坊当学徒工,给鞋油瓶子封口和贴标签。后来他又重新上学,十六岁时,他当上了律师的抄写员,又努力自学速记。速记非常难学,但是在没有录音笔和电脑的时代,速记是一门非常有用的技术。他成为法庭的速记员,接下来成为记者,跑遍法院和伦敦的各处,获得了广博的见闻。在成为新闻记者之后,这个勤奋的年轻人又开始文学创作,最终成为著名作家。

书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在十多岁时,母亲去世,他被继父送去做童工,洗刷葡萄酒瓶子,给瓶子封口和贴标签。这段描写就脱胎于狄更斯自己困苦的童年经历。

书中的米考伯夫妇待人真挚又热情,然而个性浮夸,容易激动,不善筹划,总是挣扎在破产边缘,甚至还进过债务监狱。他们俩,尤其是米考伯先生,个性丰富,有多个侧面,又富有喜剧色彩,是文学史上经典的形象,名字还被收入字典,专指没远见、总梦想着行大运的乐天派。从米考伯夫妇的身上,可以看到狄更斯自己父母的影子。

至于大卫·科波菲尔离开学校之后青年时期的故事,就更是狄更斯本人经历的翻版了。大卫先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然后自学速记,接着凭借速记的技术成为记者,又因为当记者的成功而萌发了写作的念头,再接着,写作获得成功,他成为一个声誉日隆的作家……大卫·科波菲尔谈到自己艰苦的工作,说:“我生平无论做什么,总是一心一意要做好;不管专心做哪件事,总是全身心投入;凡事不分巨细,我都一贯认真对待。我从来不相信,只靠先天生来或后来学到的才能,没有坚持不懈、老老实实、埋头苦干的品质,一个人指望能够获得成功,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美满的事。某种可喜的才能和幸运的机遇,虽然可以成为某些人借以往上爬的立柱,但是梯子的横档还得用耐磨和耐拉的材料做成才行。彻底、热情、真诚的认真,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的。凡是能用全身心去做的事,绝不只用一只手;不管做什么工作,绝不妄自菲薄;我现在发现,这已成了我的金科玉律了。”毫无疑问,这正是狄更斯自己对待工作的金科玉律。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写的书。第一人称更容易使读者产生代入感,读者仿佛自己化身为大卫·科波菲尔。这个不幸的孩子,忠厚的少年,努力奋斗又忠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青年,他的经历是独特的,却也是普适性的:他的人生充满了挫折和不幸,却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被爱他的人深爱着,被最美好的感情围绕着,他一直在克服困难,逆流而上。

这本书在塑造人物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书里不仅仅有吸引人的主角,还有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配角。特立独行的贝特西姨婆,脑子不好使却纯善的狄克先生,善良朴实的保姆佩格蒂,憨厚又狡黠的巴基斯先生,前倨后恭、阴险狡诈的希普,如花朵般美丽纯真的朵拉,品性高洁又坚强的爱格尼斯……这些多姿多彩的角色,让这本书如同一幅广阔社会的人性画卷,启人深思,使人坚信美好品质才能带来幸福的生活。同时,狄更斯在书中充分展现出他的幽默风趣,读者时不时被逗得捧腹大笑,可是接下来又要为人物的命运揪心。这含泪带笑的书,让人拿起就放不下来。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作品,被改写成三万字不到的简写本,却令人惊喜地保留了原作的许多独特之处,非常适合小读者阅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大卫·科波菲尔》的美妙之处吧。

(张媛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