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湘军征战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血战湘鄂赣

名震天下的江忠源,被小小知府坑了

曾国藩编练湘军,抛弃的不仅有绿营,还有团练。江忠源的新宁楚勇在南昌城下发生分裂后,曾国藩更坚定了抛弃团练的想法。可是,作为湖南团练创始人之一的江忠源却并不认可曾国藩的想法。当曾国藩好心提醒江忠源先把兵练好,然后再去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江忠源一笑置之。

客观地讲,江忠源的看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眼光一直很好的他已经看到了湘军崛起对清政府的威胁。江忠源对曾国藩说,这些士兵虽然暂时可以帮助我们镇压太平军,但日后的遣散会是一个大的问题,搞不好就会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日后历史的发展证实了江忠源的先见之明。由被遣散的湘军组成的哥老会,日后成了反清的重要力量。

不过,江忠源的投鼠忌器显然有点过分了。他反复向曾国藩说,军队的强弱在于将,无论是八旗、绿营,还是湘军,只要将领行,那么军队一定行。历史给了他验证自己理论的机会,当他被清廷催促着前往安徽的时候,他带的主力不是湘军,而是绿营兵。

大部分楚勇被湖广总督、湖北巡抚留在了武昌,没有随江忠源东进。更为严重的是,江忠源的重要搭档刘长佑此时也因为生病不能随他东进。在之前的蓑衣渡、长沙、南昌诸战中,刘长佑是江忠源的重要助手。他的谋略以及管理能力,是江忠源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缺少了刘长佑的辅助,江忠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即便是独立支撑,江忠源依旧要赶往远离湖南大本营的安徽。他要做大清的忠臣,以战绩来回报重用他的咸丰皇帝。他想立功的心情太过急迫,乃至违背曾国藩所讲的“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的原则,导致自己陷入危险的局面中。

庐州知府胡元炜给江忠源带来的都是好消息。胡元炜在给江忠源的信中说,庐州城兵马、粮草很多,饷银也很充裕,丢了可惜,希望江忠源能够迅速增援庐州,指挥庐州保卫战。

胡元炜的信使得江忠源加快了东进的步伐。虽然此时的他已经重病缠身,而且身边只有一两千兵,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庐州赶去。

就像南昌之战那样,江忠源这次又比太平军先到城中。事情的进展似乎很顺利。然而,当江忠源把庐州城里里外外巡视一遍的时候,他傻眼了。那个胡元炜说的全是谎话!此时的庐州城,缺粮草,缺饷银,兵员也不多,而且大多是新兵,没多少战斗力。

还没等江忠源完全弄清楚庐州城内的情况,太平军就已经杀到了城下。凭借兵力的优势,太平军很快将庐州城团团围住。由于清军没能及时烧掉城外的民房,太平军得以占据民房作为掩体,向庐州城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时候的江忠源彻底怒了!他在心里恶狠狠地骂道:这个胡元炜,不仅不抢先烧掉城外的民房,还欺骗我,真是罪不可恕!他想杀掉胡元炜,震慑城中原有的军队,但又怕激起更大的变故,犹豫不决,最终没有下手。江忠源的仁慈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来就是这个胡元炜在关键时候给了江忠源致命的一刀。

咸丰皇帝知道庐州的重要。如果让太平军占据庐州,当时已经威胁到京津地区的北伐军将获得一个重要的补给站。这样一来,清廷在北线的压力将会更大。守住庐州,就是保卫京津。所以,咸丰皇帝为打赢这一仗下了血本。他从各地调来许多绿营兵,试图保住庐州。但是就像长沙之战那样,清军虽然多,却没有一个掌握全局的前线将领。各路兵马各自为战,总体战斗力不如太平军。

和清军一样,太平军也想把庐州之战当作一场战略决战来打。大量的太平军被派往庐州城外。由于是统一指挥,太平军的战斗力比清军强,多次击败清军。这样一来,江忠源在庐州城中就陷入了绝境。

得知江忠源陷入重围后,刘长佑很后悔当初没有带病跟随江忠源。为了解救江忠源,他带领一千多楚勇,从湖北出发前往庐州。与此同时,江忠源的大弟弟江忠濬也率领一千楚勇,从湖南出发前往庐州。

由于太平军将庐州围得水泄不通,这两路人马到达庐州后不能与城内的清军取得联系。为了尽早支援江忠源,刘长佑、江忠濬叫来江忠源的族弟江忠信,命他率领几十人,怀抱着城内急需的白银,趁夜偷偷地越过太平军营垒,进入城中,告诉江忠源援兵已到。江忠信等人很快完成了任务。江忠源见江忠信勇猛,就把他留在了城中。

太平军对庐州的总攻开始了。他们引爆了地道中的炸药,将庐州城墙炸塌十余丈。太平军随即一拥而上,守在城墙边的清军士兵当即溃散。

江忠源有着丰富的对付地道攻城的经验。虽然被太平军杀了进来,他依旧不慌不忙,指挥清军一边烧杀冲入城中的太平军,一边抢堵城墙。

这时候,庐州城的另一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声。在一片混乱之中,江忠源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至江忠信赶过来告诉他太平军从另一面杀入城中了。

原来,那个庐州知府胡元炜早就与太平军暗通款曲。他手下的不少士兵早就接受了太平军布置给他们的任务,那就是在太平军攻城的时候,放下绳索,把太平军吊上城去。

太平军得到这些优质的内应后,制订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攻城计划。表面上,他们的主攻方向是这一侧,采取的是传统的地道战术,而实际上他们在这一侧的进攻是佯攻,目的是吸引住江忠源的注意力,为他们在另一侧借助内应攻上城墙扫清障碍。

当身后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的时候,江忠源知道,庐州城已经不可能守住了。此时,他的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舍弃性命,报效清廷。

江忠源拔出佩刀,横在脖子上,仰天长叹道:“我征战两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料最终竟是这样的结局!”说完,他将刀靠近脖颈,准备自杀。

说时迟,那时快。江忠信在一旁看到江忠源自杀,赶紧冲过来,夺掉他手中的刀,吼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哥不要胡来!”

说完,江忠信背起江忠源,就往城门跑。这时候的江忠源,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虽然被江忠信紧紧卡住,他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反抗。他猛咬江忠信的肩膀以及耳朵,弄得江忠信身上鲜血淋漓。

最后,江忠信实在痛得不行,只好将江忠源放到地上。江忠源立马站起身来,对江忠信说:“你赶快出去,告诉荫渠(刘长佑,号荫渠)和其他兄弟,替我报仇!”

说完,江忠源挥舞佩刀,杀向太平军阵中。太平军手持长矛,逼攻江忠源。不一会儿,江忠源就身受十伤,奄奄一息。这时候,他看见前面就是水关桥下的古塘,于是拼尽最后的气力,跳进古塘中。湘军先驱江忠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庐州被太平军攻克后,刘长佑、江忠濬率领的楚勇并没有离开。之后,他们和其他各路清军一起攻克庐州,了却了江忠源的心愿。

在湘军的历史上,江忠源就像一颗流星一般,曾经星光闪耀,但很快就走向了败亡。他的失败,带给了湘军将帅们太多的思考。

曾国藩从江忠源的败亡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教训,那就是打仗只能用自己的将,用自己的兵。其他军队可以协助作战,但为主的一定要是自己的将,自己的兵。像江忠源那样带着一群绿营兵与太平军作战,是不可能胜利的。

另外,曾国藩还总结出了另外一些教训,比如作战不能急,要先求稳当,后求变化。所以后来,曾国藩面对朝廷操之过急的瞎指挥,敢于反抗。比如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廷命曾国藩迅速挺进苏州,曾国藩就不听。

激战湘潭,重要的转折点

当江忠源在庐州陷入重围的时候,清廷多次命曾国藩率湘军前往解围。然而,曾国藩抱定了不做好充足准备决不出师的信念,宁愿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被太平军斩杀,也不提前出师。直到太平军再度杀进湖南,曾国藩才不得不率领他的湘军踏上镇压太平军的第一步。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军主力的大会战,即将拉开序幕。

正在曾国藩准备北上迎敌的时候,一个毛头小子跑到了他的前面。这个人,就是前面说到的湘乡勇的创始人之一王錱。

在南昌之战中,王錱的很多亲友丧命,这令他很伤心,于是他便想练一支精兵,与太平军决一雌雄,替亲友报仇。他的这一想法和当时在衡州编练湘军的曾国藩不谋而合。于是,曾国藩便想让王錱招一两千军队,并入他的湘军系统中。

王錱这人,才能极大,但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自负。他不满曾国藩对他的控制,与曾国藩渐行渐远,后来投靠了与曾国藩颇有矛盾的湖南巡抚骆秉章。

当太平军再次杀向湖南的时候,王錱为了抢功,率部迅速向北推进,赶在曾国藩及其湘军之前,与太平军交上了火。

战斗首先在湖南、湖北交界的战略要地羊楼司展开。一开始,王錱的先锋部队被太平军击败。随后,王錱率领主力部队杀来,扭转了战局,击杀太平军百余人,迫使太平军撤退。

初战告捷,王錱满以为可以舒一口气了,于是命士兵休息,准备吃饭。这时候,大股太平军杀来。王錱连忙率部抵抗,被占据人数优势的太平军击败。激战数小时后,王錱被迫率部撤退至岳州。太平军乘胜追击,攻打岳州。

眼看岳州即将不保,曾国藩及时派出了援兵。朱孙诒、邹寿璋、曾国葆等湘军将领率领着士兵奔赴前线。

一个多月前,清军曾与太平军在岳州城下展开激战。当地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离家园。所以,当王錱等人进入岳州的时候,城中一片破败景象。军队急需的粮食、柴火,根本得不到供给。

这时候,湘军将领邹寿璋对王錱说:“岳州破败,粮食、柴火供应不上,不可守也。应该马上撤退。”

王錱不是不知道岳州守不住,但他平时大话说得太多,拉不下脸来做缩头乌龟。被曾国藩等耻笑,对于他来说,比凌迟还难受。于是,他率领士兵主动出击太平军。王錱的不理智使得清军的局面更加危险了。

曾国藩派出舢板前往营救王錱。王錱得知后,大为羞愧,拔出佩刀往脖子上一横。眼看王錱就要自杀,他身边的亲兵赶紧跑过来夺掉他手中的刀,推着他就往岳州城外跑。最终,王錱及其手下九百余人逃了出来。日后帮助左宗棠平定浙江、收复新疆的大将,大多在这九百人之中。这些人的生还要感谢曾国藩。

这一战也是年轻的湘军水师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交锋。湘军水师在这一战中表现得并不好。除了杨载福一营完好无损退出战场外,其他九营不同程度出现了溃败。

这是彭玉麟参加的第一场水战。虽然军队溃败,但他还是努力弹压,并率部奋力作战。当湘军水师其他部队都已经离开时,他依旧率领着他的一营水师奋战在洞庭湖中。

曾国藩见水师其他将领都回来了,唯独彭玉麟没回,以为他遭遇了不测,对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黯然神伤了半天。突然,身后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彭玉麟回来了!曾国藩赶紧跑过去迎接。从这一刻起,曾国藩认定,随着作战经验的丰富,彭玉麟也会成长为像杨载福那样的悍将。

岳州战败后,湘军退至长沙。太平军则长驱直入,很快占据离长沙城仅仅六十里的靖港。

太平军并没有直接攻打长沙。自西征以来,太平军攻打大城市,都没有获得好效果。南昌没有拿下;庐州虽然拿下了,但由于没有消灭援军主力,占据庐州的太平军很快就陷入了清军的重围中,得地而不得势。所以,这次太平军没有直接打长沙,而是分兵攻占湘潭,取远势包围长沙。

得知太平军攻陷湘潭后,曾国藩连忙命塔齐布率湘军陆师向湘潭杀去。这时候,摆在曾国藩以及湘军诸将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湘军水师应该往哪里进军呢?北边的靖港,太平军水营随时可能南下威胁长沙;南边的湘潭,太平军临时征集的民船不仅可能顺流而下威胁长沙,而且不利于湘军陆师攻打湘潭。两边都很需要水师,应该如何取舍呢?

曾国藩召集相关人士讨论湘军水师的进军方向。被召集的人士,不仅包括湘军水师十位营官,还包括左宗棠等人。之前,左宗棠一直充当张亮基的幕僚。张亮基调往山东后,左宗棠回到家乡。湖南巡抚骆秉章久闻左宗棠的大名,派人聘请他为幕僚。骆秉章非常信任左宗棠,将军政大事全部交给左宗棠处理。所以,从1854年到1859年,湖南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左宗棠手中。

在这次关乎湘军存亡的讨论会上,左宗棠提出了他的看法。左宗棠说:“我认为,应该以水师主力进攻湘潭。即便失败,也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与留守衡州的罗山(罗泽南,号罗山)、迪庵(李续宾,号迪庵)会合,足以自保。这是上策。以主力进攻靖港则不然。一旦失败,湘军水师只能退守长沙,成为瓮中之鳖。这样一来,湘军水师势必保不住。长沙,乃至整个湖南,也都会保不住。”

左宗棠的话并没有使大家意见统一起来,那些认为应该以水师主力进攻靖港的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推选彭玉麟做最后的决断。彭玉麟在湘军水师将领中,以谋划、管理能力见长。所以,大家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愿意将命运寄托在他的判断上。

彭玉麟的看法,与左宗棠完全相同。于是,曾国藩下定决心以湘军水师攻打湘潭。决策虽然对了,但曾国藩在执行的时候,却打了折扣。他命彭玉麟等人率领湘军五个营先前往湘潭,并与他们约定,自己会在第二天率领剩下的五个营前往湘潭。

到了这天晚上,事情发生了变化。一些人在曾国藩面前历陈进攻靖港的重要性,又欺骗曾国藩说靖港太平军只有几百人。曾国藩的定力不够,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原本应该前往湘潭的五营湘军水师,最终被他用来攻打靖港。

长沙城中的湘军将领们还在讨论水师进军方向的时候,湘潭之战已经打响了。清军方面的主将是湘军初期的第一悍将塔齐布。

湘军当中,猛将众多。其中最猛的,前期为塔齐布,后期为鲍超。塔齐布作战很有特色。每次开战,他喜欢背着一把火枪、两把腰刀,手里拿着长矛以及套马杆,单枪匹马冲入对手阵中。一般不允许别人跟随,一定要跟随的,必须武功超群,否则会遭到他的鞭打。塔齐布就是这么一位很独、很猛的将领。

塔齐布虽然很猛,但没有谋略。每次开战之前,从不说怎么进兵,怎么接应,怎么埋伏,往往使得部下不知所措。开战之时,就知道单枪匹马向前冲。

塔齐布军中,有关谋略、管理方面的事情,都由另一名将领周凤山处理。周凤山的特点与塔齐布相反,懂谋划,但胆识不够。塔齐布、周凤山能力互补,确保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塔齐布率军杀至湘潭郊外的高岭。太平军出城迎战。塔齐布手里拿着大旗,率先冲入太平军阵中。湘军士兵见主将如此勇猛,也纷纷向前冲去,奋力作战。不一会儿,湘军就击杀了太平军九名将领。太平军纷纷撤往城中。塔齐布率军追至城下。

第二天,太平军出城寻找湘军决战。塔齐布、周凤山定下诱敌深入的计策,在一座山的左右两边设下伏兵,配备众多大炮,然后以少数兵力引诱太平军。

湘军的诱敌部队且战且退,将太平军引入山中。这时候,两边大炮齐轰,击杀太平军百余人。突然遭遇重创的太平军,队形很快就乱了。这时候,埋伏在两侧山上的湘军冲出,与太平军展开白刃战。

太平军自起事以来,很少遇到敢与他们近距离接战的清军。所以,当湘军冲下来与他们白刃相对的时候,他们都被吓到了。不一会儿,太平军就败下阵来,往城内退去。

与此同时,前往湘潭的湘军水师五营部队也与太平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厮杀。这五营,包括褚汝航、夏銮、杨载福、彭玉麟各自带的一营。

褚汝航、夏銮是这五营湘军的正、副首领,但这两人带出来的队伍绿营习气很浓,战斗力不行。要打胜仗,还是得靠杨载福、彭玉麟带出来的队伍。他们才是真正的精兵。在湘潭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正是杨、彭的队伍。

看到湘江两岸太平军船只多达数千艘,有些湘军士兵有些害怕了。这时候,杨载福手下一个叫周清元的士兵站出来,高声喊道:“敌军抢来的民船不能作战。咱们放一把火就能把它们烧光,何必怯懦!”这个周清元,就是之前劝向荣合围临资口的那个周清元。

周清元在这里所说到的民船不能作战,非常重要。太平军船只虽多,但都是征集来的民船。民船上没有办法安炮,因为民船的底板无法承受大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后坐力。没有大炮,就不能远距离袭击敌人。所以,这些民船在实战中毫无用处。事实上,太平军也只是用它们来运兵运粮而已。

湘军水师的战船则不一样。因为经过了特殊处理,湘军水师的战船底板能够承受后坐力,所以能够安炮,因而能远距离轰击敌人。并且,湘军水师的大炮都是洋炮,其威力是相当大的。所以,这些战船在实战中的价值非常大。

周清元驾舢板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太平军并无攻击湘军的工具,只好拿船上装载的瓷碗袭击周清元。周清元一把抓住瓷碗,朝太平军中扔过去,正中一名太平军将领。太平军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勇猛的对手,因而对湘军水师产生了畏惧情绪。

见太平军胆气已丧,杨载福、彭玉麟督率士兵驾驶舢板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到处抛撒火球。在激战中,杨载福多次受伤,但仍奋勇向前,极大地鼓励了湘军的士气。

经过4月27日、28日两天的焚烧,太平军临时征集来的船只几乎全部被焚毁。太平军撤退至城南窑湾一带。至4月29日,太平军又征集来几百艘民船,准备运兵向上游撤退。

太平军的动向在湘军的掌控之中。4月30日凌晨,杨载福、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长驱直进,追击太平军船队。两军在湘潭下摄司相遇。

湘军水师开炮轰击,太平军船只四散逃离。杨载福、彭玉麟见太平军已乱,督率士兵驾驶舢板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到处放火。顷刻间,除了行动迅速及时逃离的少数船只外,太平军的其他船只全部被烧毁。

大火腾空而起的时候,太平军方面负责湘潭一战的将领林绍璋与数百太平军弃船登岸。5月1日黎明,这些人从湘潭西门乘梯子登城墙入城,却被湘军袭击。湘军夺下他们的梯子,乘势攻入城中。湘潭落入湘军之手。

林绍璋率领残部朝靖港方向撤去,沿途遭到王錱等部湘军袭击。最终到达靖港的太平军,仅仅剩下了四人。

湘潭之战是太平军自起兵以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惨败。日后,李秀成在总结太平天国历史时,将湘潭大败称为“天国十误”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正当湘军水、陆两军在湘潭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湘军主帅曾国藩却栽了一个大跟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面说到,曾国藩在一些人的劝说下,准备进攻靖港。曾国藩的这一决定,遭到不少幕僚的反对。日后湘军的重要将领李元度就对曾国藩说:“湘潭那边,精兵齐聚,拿下胜利是毫无问题的。咱们这边,最好坚守勿动。”曾国藩不以为然。

4月28日,曾国藩亲率大小战船四十余艘,陆勇八百,前往攻打靖港。当天,西南风很大。湘军攻靖港是顺风顺水,所以船速很快,一下就扎进了太平军炮台的轰击范围之内。

遭到一阵猛烈的轰击后,湘军士兵觉得无法取胜,便将风帆扯下来,将船开往靖港对岸的铜官渚,准备撤退。由于逆风逆水,撤退的速度很慢,于是他们只好派出一部分人用缆绳牵引战船往前行进。太平军见湘军陷入了困境,连忙派出小分队砍杀牵引战船的士兵。

眼看战船既不能上,也不能下,湘军士兵们都慌了神。他们浑然不顾湘军军纪,纷纷跳上岸逃跑。

说完水师,再说陆师。湘军陆师八百人与团练一起攻击太平军。团练作战经验太少,看到冲上来的太平军就慌了神,连忙往后逃跑。湘军陆师被团练冲散,不成队列,也只好撤退。

撤退途中有一座浮桥,是用门扇、床板拼成的,不是太牢靠。湘军争着上浮桥逃跑,结果把桥压断,一百多人掉进江里丧命。

看着自己辛苦训练出来的湘军在战场上如此狼狈,曾国藩心急如焚。为了止住溃败,他将令旗插在岸上,手里提着大刀,高声喊道:“过旗者斩!”

无论曾国藩如何愤怒,都无法唤醒士兵们的良知。他们一个个地从令旗旁边绕过,让曾国藩感到万分绝望。

靖港惨败,使曾国藩感到万分愤懑。情急之下,他来到座船的船帮处,一头扎进冰冷的水中。幸好幕僚章寿麟及时发现,将他救了上来。

和李元度一样,章寿麟也反对进攻靖港,所以曾国藩不准他跟随前往靖港。曾国藩的学生兼幕僚陈士杰担心曾国藩的安危,请章寿麟躲在座船的后舱中前往靖港,暗中保护曾国藩。结果,在最关键的时候,正是章寿麟救了曾国藩。

曾国藩一上来,就质问章寿麟道:“你怎么在这里!”

为了缓解曾国藩的愤懑情绪,章寿麟欺骗曾国藩说:“我军在湘潭获得大胜,中丞大人特差在下前来报喜!”

对章寿麟的话,曾国藩将信将疑。虽然不再自杀,但他的心情依旧很差。曾国藩的朋友们得知战败的消息,纷纷前来安慰曾国藩。其中,李元度、左宗棠两人对稳住曾国藩的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元度因此赢得了曾国藩的绝对信任。

第二天,前线果然传来了湘潭大胜的消息。湘江中浮江而下的太平军船只残留物也证实了这一点。曾国藩的心结这才解开,大笑道:“这就是命啊!”

曾国藩在靖港的败仗与塔齐布、杨载福、彭玉麟等人在湘潭的胜利比起来,很显然前者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在得知湘潭大败后,驻守靖港的太平军就主动撤退了。虽然是功大于过,但曾国藩依旧得向朝廷检讨靖港一战的失败。他拟了一道《靖港战败自请治罪折》,请求朝廷处分他。

清廷对曾国藩的处罚是革职,但仍命他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同时,清廷提拔曾国藩的重要嫡系将领塔齐布为湖南提督。这样一来,通过塔齐布,曾国藩掌握了更大的权力。

曾国藩这次为什么能过关呢?其中的原因除了湘潭大胜抵消了部分罪责外,还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文庆。

文庆是满洲镶红旗人。当时,一般的满族官员都排斥汉人。文庆与他们不一样。文庆主张破除满汉隔阂,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他说:“要办大事,必须注重汉人。他们都是从民间来的,清楚政策弊端、百姓疾苦。不像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出京城两三次,什么都不懂。”

当曾国藩兵败靖港,朝廷一片质疑之声的时候,文庆站出来说:“曾国藩有声望,能杀贼,一定能成就非常之功。”文庆的力保,使曾国藩获得了与太平军继续周旋的机会。战争,还要继续下去。

岳州,多米诺骨牌继续推倒

湘潭、靖港两战后,太平军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湖北的进攻上。在湖南,他们暂取守势。曾国藩因此得到了极好的整军备战的机会。

曾国藩整军的理念是,打过败仗的一律裁撤。这样一来,湘军陆师就只剩下了参加过湘潭之战的塔齐布的部队、留守衡州的罗泽南的部队以及少数其他部队,而湘军水师只剩下了参加过湘潭之战的五营。经过整顿,湘军人数虽然变少了,但战斗力却更强了。

1854年6月26日,太平军二克武昌。接下来,他们的作战目标,很明显将是湖南。为了避免被动挨打,曾国藩决定先发制人,对湘北重镇岳州发起进攻。

褚汝航、夏銮、杨载福、彭玉麟率领的四营湘军水师作为先锋,最先杀到岳州城下。褚汝航等人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由夏銮负责诱敌,由杨载福、彭玉麟负责两翼包抄。

7月24日中午,夏銮率部直插太平军水营驻守的南津港,炮击一阵后,掉头就跑。太平军没有上当,坚守不出。夏銮只好掉转船头继续炮击,然后又掉头逃跑。如此往返几次,太平军并不上当。

夏銮见太平军始终不出来,十分懊恼。为了完成诱敌的任务,他率部驾驶舢板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到处放火。太平军终于被激怒了。他们倾巢而出,对杀进来的湘军水师发动了猛烈袭击。夏銮率部且战且退,慢慢地将太平军引到了湖中。

太平军杀得兴起,集中力量进攻夏銮所部。突然,后面喊声大震。一艘插着红旗的湘军舢板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几十艘舢板,向太平军杀来。这是从南面包抄过去的杨载福所部。冲在最前面的是湘军后期重要将领鲍超。为了与其他战船区别开来,以便计算战功,鲍超的舢板上总是插着一面红旗,非常醒目。

太平军只好分出一部分兵力对付身后的敌人。激战片刻后,从侧面又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声。这是从北面杀过来的彭玉麟所部。彭玉麟率部直冲太平军中间,将太平军拦腰斩断。

接二连三被偷袭,使得太平军乱了阵脚。部分胆怯的太平军士兵开始撤退。这时候,褚汝航也率部杀了过来,加入击杀太平军的行列中。太平军见敌众我寡,纷纷后撤。

湘军取得了岳州之战的开门红,击毁太平军船只百余艘,并占领南津港。7月25日,湘军水、陆两军占领太平军主动放弃的岳州府城。太平军水营此时已经退往城陵矶。

7月27日,太平天国名将曾天养督率太平军水、陆两军反攻岳州。战斗主要在洞庭湖中展开。

湘军水师采取的战术依旧是诱敌深入,由向导官何南青等负责诱敌,由彭玉麟、杨载福负责左、右包抄,由褚汝航、夏銮负责中路进击。

曾天养见湘军的向导船小而且少,颇为轻视,命令手下快速进击。何南青等且战且退,将太平军引入包围圈中。

褚汝航、夏銮率部从中路进击。冲在最前面的太平军船只被湘军炮弹击中船舵后,水手纷纷落水。湘军士兵冲杀过来,夺获了这艘船。头船被夺,严重地打击了太平军的士气。

这时候,褚汝航等人发现,不远处有一艘太平军的插有龙旗的大船,上面坐着一个人,头戴紫金冠,身穿黄马褂,用黄伞遮阳。褚汝航等人判断,这是一名太平军将领,于是集中全力攻击这艘大船。这名将领抵挡不住,又怕成为湘军的俘虏遭受侮辱,于是投水自杀。

太平军正集中全力对付前面的敌人的时候,突然,后面和侧面都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彭玉麟、杨载福率部从左、右两边包抄过来了。

彭玉麟率部杀到太平军的背后。彭玉麟亲自发炮,击伤太平军十余人。遭到突袭的太平军陷入一片慌乱。这时候,彭玉麟督率士兵驾驶舢板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到处放火。太平军的火药船也被烧着了,顿时烟雾弥漫,覆盖了半个洞庭湖。

与此同时,杨载福率部从侧面冲入太平军船只中,将太平军拦腰斩断。激战片刻后,杨载福发现不远处的一艘插有黄旗的太平军战船上,站着一个穿着黄袍的人,身旁有十几个人护卫。

杨载福判断,那是一名太平军将领。于是,命士兵驾驶舢板载着他逼近那艘船。当两船相碰之时,杨载福手拿长矛,飞身跃入太平军船只中。不一会儿,他就将那名太平军将领刺杀。事后查验得知,这名太平军将领名叫汪得胜,是太平天国的一位丞相。

激战至此,太平军已经没有了取胜的可能。曾天养只得率领太平军水营残部向城陵矶退去。

7月30日,太平军发起对岳州的第二轮反攻。这次太平军方面的主将,除了曾天养以外,还有韦昌辉的弟弟韦俊。这个韦俊,日后会和湘军发生许多重要的事情。他与湘军的第一次碰面,就是这次。

这次太平军吸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战术。在道林矶与湘军水师遭遇后,他们就主动撤退,把船停靠在岸边,将风帆卸下来,等待湘军水师来攻。

因之前屡战屡胜,此时的湘军水师傲气十足。褚汝航等人明知强攻太平军水营毫无用处,依旧指挥士兵向前杀去。结果,湘军水师的多轮进攻都被太平军化解。湘军遭受重大损失。名将彭玉麟在战斗中被炮击中右肘,伤情严重。

湘军水师及时调整了战术。部分湘军士兵驾驶舢板,顺流而下,来到太平军水营的后面,然后乘着猛烈的西北风,冲入太平军水营中,到处放火。

当时,西北风很猛。大火乘着风势,迅速蔓延。刹那间,太平军的四百余艘船只就被焚毁殆尽。事已至此,韦俊、曾天养只得率部撤退。

接下来的几天,水路没有大战。8月8日,曾国藩来到岳州。与他一起到来的,还有带着广东水师前来支援湘军的陈辉龙。

陈辉龙的到来在湘军水师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当时的湘军水师中,有一种盲目崇拜两广水师的心理。即便湘军水师在战场上至今还没有失败过,曾国藩等人依旧不认为湘军水师比两广水师强。陈辉龙从广东带过来的战船,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这些船制造精良,上面的大炮亮锃锃的,令湘军将士们艳羡不已。尤其是那两艘大拖罟,像漂流在江上的皇宫一般,真是太雄伟了!

褚汝航这些湘军将领在陈辉龙面前,就像私塾学生在先生面前一样。陈辉龙请他们说说太平军的情况。他们便一边夸赞广东水师,一边极力贬低太平军水营,陈辉龙听着听着,觉得自己凭借广东水师,完全可以扫平长江。

褚汝航等人的态度,使得陈辉龙的自信心极度膨胀。第二天一大早,陈辉龙便前往曾国藩住处,向曾国藩请战。

曾国藩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善于总结经验。他根据湘军水师之前的战斗情况,总结出了一条水战的重要法则,那就是顺风顺水绝不能轻易出战。当天刮的是东南风,对湘军来说,往下游出击就是顺风顺水。因此,曾国藩有些担心。

听曾国藩说完担心后,陈辉龙大笑道:“本将带领水师三十年,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区区长毛,何足挂齿!又何必论顺流还是逆流、顺风还是逆风?今日一战,我定要取下韦逆、曾逆的项上人头!”

曾国藩本有些崇拜两广水师,又见陈辉龙如此自信,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下达了进兵的命令。大家终于可以一睹广东水师的真正战斗力了!

这次作战,湘军方面的主将是陈辉龙、褚汝航、夏銮。杨载福在后面观战。之前受重伤的彭玉麟也带伤在岸边观战。

由于顺风顺水,清军战船推进的速度很快。太平军主将韦俊见清军水师浩浩荡荡地杀来,有些畏惧,连忙率部撤退。

清军水师紧跟上去。这时候,陈辉龙乘坐的拖罟由于船身太重,吃水太深,搁浅在了城陵矶附近。船上的士兵见有危险,纷纷跳水逃离。陈辉龙只得和剩下的几十名士兵守在拖罟上,等待其他战船来救。

此时,其他清军战船由于顺风顺水,推进速度太快,已经远离了陈辉龙所乘的拖罟,不能及时救援。

太平军主将韦俊觉察到了陈辉龙的困境,命令所有太平军战船集中全力进攻陈辉龙所乘拖罟。

当褚汝航、夏銮率领战船杀到拖罟搁浅区域时,太平军已经完成了对拖罟的包围,湘军战船根本无法接近拖罟。

得不到援助的陈辉龙很快被太平军斩杀。解决陈辉龙后,韦俊将矛头对准褚汝航、夏銮。很快,褚汝航、夏銮乘坐的战船也被太平军包围。

杨载福、彭玉麟得知战败的消息,立马驾驶舢板前来营救。他们很快稳住了局面,但褚汝航、夏銮还是因为太平军的逼迫投水自尽了。

韦俊见湘军水师已经站住阵脚,无法扩大战果,于是撤离战场。随即,杨载福、彭玉麟也率领着湘军水师残余力量回到岳州城下。这次战斗加重了彭玉麟的伤情。此后,他的一营湘军水师,由一名叫作萧捷三的将领统带。直到田家镇之战前夕,彭玉麟才伤愈复出。

城陵矶之战是湘军水师历史上损失将才最多的一次。湘军水师的创始人褚汝航、夏銮以及新到的重要将领陈辉龙,都在这一战中丧生。从短期来看,这对湘军水师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是有利于湘军水师的发展的。因为,褚汝航、夏銮、陈辉龙这些人不亡,湘军水师中的真正人才杨载福、彭玉麟就不能出头,湘军水师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杨载福很快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他比褚汝航、夏銮、陈辉龙等人厉害得多。第二天,杨载福就前往曾国藩住处,请求出战。

杨载福说:“夫战,勇气也。我看将士们因为昨天的失败,都很气馁。这么下去,湘军将会一蹶不振。”

曾国藩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又害怕再次打败仗,因而犹豫不决。最终,他拗不过杨载福再三请求,批准了他的提议。

当太平军水营还沉浸在昨天的胜利中沾沾自喜的时候,杨载福已经率领湘军水师杀了过来。来不及准备的太平军很快落了下风。韦俊只得率部往下游撤离。

水路的大战至此告一段落。此后岳州之战的重头戏,将转移到陆路上来。湘军方面,陆路的主将为塔齐布、罗泽南。太平军方面,陆路的主将和水路一样,都是韦俊、曾天养。

8月11日,也就是杨载福击败太平军水营后的第一天,曾天养率部在城陵矶登陆,兵分三路对岳州发起反攻,正好与驻守在岳州北门的湖南提督塔齐布碰上。塔齐布也分三路迎击。

曾天养、塔齐布都是猛将,都喜欢单枪匹马向前冲,所以在这一场交锋中出现了小说中经常出现但实战中很少见的单挑场景。

曾天养首先出击,跨马提枪杀入湘军阵中,刺中塔齐布的战马。眼看塔齐布就要落马被曾天养斩杀,塔齐布身边的一位亲兵手拿长矛猛地刺向曾天养。曾天养只顾对付塔齐布,没提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于是被塔齐布的亲兵刺翻在地,并被塔齐布割下了首级。

太平军士兵见主将阵亡,料想难以抵挡湘军,纷纷撤退。湘军迅速追击,击杀太平军八百余人。

曾天养是太平天国名将,号称除杨秀清以外最能打的太平军将领。他的阵亡,对太平军士气的打击相当大。

当时,湘军陆师的另一支劲旅罗泽南部驻扎在岳州北面的芭蕉湖一带,只有两营一千人。8月13日,太平军出动几千部队,将他们包围住。

眼看两营湘军就要遭遇灭顶之灾,罗泽南最得意的弟子李续宾站了出来。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驱逐太平军的计策。

李续宾找来几个哨官,命令他们迅速准备灯笼、火把各一千个。哨官们完全不明白李续宾的用意,却不敢违背李续宾的命令,只得赶紧去准备。

随即,李续宾独自一人悄悄地前往塔齐布营中,与塔齐布商定破敌计策。李续宾走后,塔齐布命士兵四处张贴援兵即将到来的安民告示。

这天夜里,李续宾命手下三百人带着部分灯笼、火把,悄悄地前往塔齐布营中。到达之后,会合塔齐布所派的五百人,点亮灯笼,点燃火把,浩浩荡荡地往李续宾营中前进。到达之后,将灯笼、火把熄灭,然后再像之前一样悄悄地前往塔齐布营中,接着又浩浩荡荡地回到李续宾营中。这些士兵来回跑了十几趟之后,李续宾才允许他们休息。

到了四更时分,李续宾命人叫醒他手下的所有士兵,命令他们赶紧修筑新的营垒。随后,李续宾让他们饱餐一顿,做出准备战斗的姿态。

凌晨的时候,太平军才发现湘军新建了许多营垒。他们联想起湘军到处贴援兵到来的安民告示以及昨天夜里湘军营中不断有人到来的情形,料定湘军大股援军已到,于是立即撤退。

原来,这一切都是李续宾布置的空城计。太平军被忽悠,失去了全歼湘军罗泽南部的最好机会。

自7月底岳州之战打响以来,太平军屡战屡败,太平天国高层对此很不满。为了夺回岳州,他们派出以石达开族兄石镇仑为首的一万九千名援军前往岳州战场。援军到来后,韦俊即率军主动寻求湘军决战。

湘军罗泽南部再次成为太平军的重点攻击对象。面对上万的太平军,罗泽南沉着冷静,决心运用以静制动的战术将他们击溃。

当太平军气势磅礴地向湘军营地发起猛攻的时候,罗泽南、李续宾和他们的士兵们都龟缩在营垒中,好像惧怕太平军一样。

太平军以为他们捏到了软柿子,却没想到这支湘军部队也和塔齐布所部一样,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好几轮迅猛的进攻不能奏效后,太平军的气势就下去了。

突然,湘军营中喊杀声震耳欲聋。还没等太平军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罗泽南、李续宾已经率领湘军士兵猛地冲杀了出来。太平军从来没见过这么凶悍的敌人,纷纷后撤。

罗泽南、李续宾奋勇追击,一直将太平军驱逐到十几里以外的地方,才停下脚步。此战湘军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太平军的另一支部队对塔齐布所部发动了攻击。在塔齐布、周凤山的率领下,湘军士兵奋勇作战。太平军无机可乘,只得退去。

太平军未能击溃湘军,也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很快,他们就遭到了湘军的攻击。

8月21日,湘军分三路攻击太平军。塔齐布率部直捣太平军的大本营高桥,遭到太平军的猛烈炮击,不能前进。这时候,从周边赶来的太平军援兵陆续到达,将塔齐布所部围住。

眼看塔齐布所部就要被太平军灭掉,罗泽南、李续宾率部及时杀至太平军的背后。太平军只顾击斩当面的敌人,没料到会有湘军从他们背后杀来,于是遭受重创。这样一来,塔齐布所部也就安全了。

这时候,周凤山也率部杀了过来,击杀太平军近百名。三路湘军合兵一处,占领一处高地。太平军前来迎击,未能击溃湘军,只得退回高桥。

岳州之战前,作为职业军人的塔齐布一直看不起书生领兵的罗泽南。经过岳州城下的这几战后,塔齐布改变了他的看法。湘军水师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起初,作为职业军人的杨载福看不起书生领兵的彭玉麟,但经过湘潭、岳州等大战后,杨载福也逐渐认可了彭玉麟。塔齐布、罗泽南、杨载福、彭玉麟,就是湘军初期的四大名将。

曾国藩见太平军的注意力都集中了在陆路,水路空虚,于是命湘军水师主动出击,太平军水营遭遇重创。至此,太平军全线溃退的局面已不可扭转。至8月25日,太平军全部撤出湖南境内,岳州之战以湘军的胜利而告终。

千寻铁锁沉江底,湘军拿下田家镇

湘军攻克岳州后,随即将目标瞄准了湖北省城武昌。这是湘军第一次攻打大城市。塔齐布、罗泽南、杨载福这些湘军名将,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自6月攻克武昌后,太平军就在城外构筑大量防御工事,以应对清军随时可能对武昌发起的进攻。太平军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城外江边一个叫花园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布置了三支军队,一支驻扎在江边,一支驻扎在湖边,还有一支驻扎在连接江和湖的大堤上。

在花园阵地前,太平军挖掘了一道宽二丈、长约三里的深沟。在沟的内侧竖立木城,堆积沙土作为掩体,在中间设置炮眼;在沟的外侧钉下许多木桩,在木桩外又钉下竹签,并在周围插满荆棘。木城之内,又设置有砖城、内壕,安置大炮百余门。这么严密的防线,真可谓是太平天国的“马其诺防线”了。

曾国藩的一些幕僚见太平军将主力布置城外,城内空虚,于是对曾国藩说:“应该绕过花园,直取武昌。只要拿下武昌,北岸的汉阳、汉口可不战而下。”

李续宾反对这种看法。他说:“敌军的精锐力量都布置在了城外,在城内的不过是几千老幼病残。如果我们集中全力进攻城内,那么城内的敌军肯定会弃城不守。到那时候,我们就不好办了。守城吧,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中;不守吧,这城就白攻了。所以,直接进攻城内不是好办法。我的观点是:要想彻底拿下武昌,必须先消灭城外的敌军。一旦城外的敌军被消灭,城内的敌军将不战自溃。这样一来,武昌就将牢牢地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曾国藩赞成李续宾的看法,于是召集塔齐布、罗泽南、周凤山等将领商讨消灭城外太平军的策略。

罗泽南从袖子中抽出自己绘制的地图,一边指着地图上的相应地点,一边分析形势说:“从纸坊到武昌有两条大路。一条经过洪山,一条经过花园。敌军的精锐都聚集在了花园。如果我们经洪山攻打武昌,驻守花园的敌军势必会断我后路,我军将陷入前后夹击之中。很显然,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的观点是:集中全力进攻花园。只要拿下花园,武昌将不攻自破。至于洪山一路,只需布置少量兵力牵制敌军即可。”

曾国藩听完,看了看地图,沉思了一会儿,说:“罗山兄所言甚是。”接着,他把目光投向塔齐布背后的周凤山,问:“你怎么看?”

塔齐布只懂作战,不懂谋略,他军中的大小事宜,都由周凤山打理。周凤山并没有太大的才能,却深得塔齐布赏识。当时,塔齐布、周凤山所率领的湘军有八千人之多,而罗泽南只有三千人。曾国藩之所以问周凤山,就是希望他主动承担起攻打花园的重任。但是,这个周凤山并没有什么胆识,他不敢打硬仗。

罗泽南见周凤山推三阻四,甚为失望,大声说道:“我的军队人数少,恐怕不能对付花园的强敌。但如果没有人敢打这一仗的话,我罗泽南愿意舍命一试!”

曾国藩被罗泽南的气势所感动,当即将攻打花园的重任交给了罗泽南,塔齐布的部队则作为牵制兵力,前往攻打洪山。

罗泽南将部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从江边、堤上、湖边进军。太平军凭借木城,猛烈轰击湘军。湘军损失惨重。

罗泽南很快找到了避开炮火的办法,他命令士兵匍匐前进。这样一来,湘军的伤亡就减少了许多。

李续宾带领着部分湘军士兵很快杀到太平军营垒前。突然,李续宾大吼一声,杀入太平军营垒中。湘军士兵紧随其后,奋力作战。很快,太平军重点设防的战略要地花园就落入了湘军的手中。

塔齐布站在高山上观战,见罗泽南的部队拿下了花园,就对一旁的周凤山说:

“罗山兄乃一介书生,尚且如此英勇,我们再不出击,岂不令人笑话?”于是,塔齐布率军杀向洪山。不一会儿,他们就拿下了洪山。

果然不出李续宾所料,花园和洪山失守后,太平军就失去了守住武昌的信心。在主将石凤魁的带领下,他们全部撤出了武昌。随即,武昌落入湘军之手。

咸丰皇帝接到收复武昌的奏报后,喜形于色,对身边的某位军机大臣说:“没想到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这位军机大臣听后,提醒咸丰皇帝说:“曾国藩只是个在籍侍郎,登高一呼,从者万人,对于国家来说恐怕不是好事。”当时的朝廷中枢中,像文庆那样主张重用汉人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重臣还是主张压制汉人。

咸丰皇帝在这位军机大臣的提醒下,开始猜忌曾国藩。当曾国藩上奏请辞刚刚获得的湖北巡抚一职时,咸丰皇帝就坡下驴,改任陶恩培为湖北巡抚,同时命曾国藩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带领湘军东征。此时的曾国藩或许没有想到,正是这次与督抚实权的失之交臂,在日后会使他陷入长达四年的被动局面中。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得知武昌失守后,大惊,将湖北军事交给燕王秦日纲处理。秦日纲受命后,即由九江前往湖北、江西交界的田家镇、半壁山一带设防。

田家镇位于湖北、江西交界处,是长江上的一处重要据点。田家镇对岸,有座半壁山,高耸在长江边。此处的长江,不仅狭窄,而且是个急转弯。种种地理特征,造就了田家镇这个长江上的天险。秦日纲选择此处作为阻击湘军东进的战场,是相当明智的。

虽然时间仓促,秦日纲还是抓紧时间,布置起了一道看起来相当稳固的防线。在秦日纲的指挥下,太平军在北岸筑起木城多座,安设炮位;在南岸的半壁山上筑营五座,在营垒前挖掘了一道三四丈宽的深沟,引水灌之,在沟的内侧竖立炮台、木栅,在沟的外侧钉满竹签、木桩;在田家镇与半壁山之间的长江中,架起铁链六条,在铁链的西侧排列战船三四十艘,在铁链的东侧排列民船五千余艘。

很快,负责攻打半壁山的湘军陆师部队就兵分两路杀向半壁山。罗泽南率所部驻守在半壁山下,塔齐布率所部驻守在军山嘴。两军相距十余里,中间是一条小河。

为了与罗泽南所部取得联系,塔齐布派人搭建浮桥。桥还没修好,数千太平军就杀了过来。与此同时,原本驻守在江中船上的数千太平军、从北岸渡江过来的数千太平军以及驻守在半壁山营垒中的数千太平军,全部出动,气势雄壮地向湘军杀了过来。

几路太平军人数加起来,在三万左右,而罗泽南所部湘军,只有二千六百人。对于湘军来说,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较量。

罗泽南登上高山,眺望太平军营中。当他看到太平军漫山遍野地向前推进的时候,他知道,要想打赢这一仗,还是得靠以静制动。于是,他下令道:“全军隐伏,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出击!”

罗泽南所部虽然是精兵,但也并非全是好汉。在蜂拥而至的太平军面前,他们中的极少数人害怕了,其中有三人甚至做出了临阵脱逃的举动。

李续宾派人追上这三人,将他们绑到军队前。湘军的原则是兵归将选,兵为将有,所以士兵大多与将官沾亲带故。这三人与李续宾的关系就很密切。从情感上来说,李续宾决不愿大义灭亲。然而,他明白,不杀掉这三人,军心就不能稳定,也就不可能打胜仗。于是,李续宾抽刀亲自砍杀了那三人,然后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这就是做逃兵的下场!”

李续宾的这一行为对那些妄图脱逃的士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震撼。于是,军心稳定了下来。大家都按照罗泽南的命令,隐伏在阵地中。

秦日纲见当面的湘军人数不足三千,以为胜券在握,命太平军猛烈进击,却始终找不到湘军决战。这样过了一两个时辰后,太平军的士气就下去了。

突然,湘军营垒中喊声大作。紧接着,一个个湘军士兵像出山的猛虎一样迅猛地向太平军阵中杀去。太平军抵挡不住,纷纷向半壁山上撤退。

湘军士兵大多是农民出身,爬山是他们的长项,所以,险峻的半壁山根本难不倒他们。很快,湘军士兵就杀上了半壁山顶。太平军士兵无路可逃,纷纷跳崖,其中不少人撞到石头上,挂到树上,掉到江中,失去生命。只有极少数人保住性命,凫水逃至江中船上。

少数太平军没有选择跳崖,而是趁乱跑到半壁山下,寻找船只撤离。湘军士兵见状,一边高喊,一边从半壁山上冲下,追杀他们。太平军胆气已丧,秩序大乱。不少救援船只由于太平军抢着往上登,承受不了重量,很快沉没。还有几十艘救援船只没来得及开船,就被湘军杀入。少数得以开动的救援船只,也因为船夫被湘军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所吓倒,两腿打战,不能正常摇桨,耽误了逃离时间,最终被湘军的火弹、火箭焚毁。

湘军攻克半壁山后,用绳索吊着士兵,放下悬崖,将太平军在长江南岸的铁索砍断。但太平军依旧凭借着数千艘船只,牢牢地控制着北岸的铁索。

这时候,彭玉麟已经伤愈复出。湘军水师的前敌指挥是彭玉麟和杨载福。他们两人在得知罗泽南攻克半壁山后,决心凭借水师的力量冲破田家镇。彭玉麟制订了一个兵分四路(以一路保护大本营,三路进攻)、火烧铁索的作战计划,得到了曾国藩的认可。

彭玉麟手下一个叫孙昌凯的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人是铁匠出身。按照彭玉麟的规划,这人将带领第一路湘军水师,完成最关键的砍断横江铁索的任务。彭玉麟自己则率第二路湘军水师,掩护孙昌凯的行动。

临行之前,彭玉麟对孙昌凯说:“不要开炮,也不要抬头看。直奔铁锁上面,将其熔断。等敌军反应过来开炮的时候,你的船队已经顺流而下了。我亲自为你抵抗敌军的战船。”

孙昌凯应诺,随即率船队向下游驶去。彭玉麟所率领船队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接应。

驻守在铁链西侧战船上的太平军,自以为防线无懈可击,颇为松懈。面对湘军水师的突然袭击,他们很快就乱了阵脚。

趁着太平军出现慌乱的短暂时间,孙昌凯率部杀至铁链旁,一边命士兵砍断太平军战船与铁索之间的铁钩,一边亲自鼓动风箱,熔炼铁索。不一会儿,铁索就被熔断。本来依托于铁索的众多太平军民船,在水流的冲击下,纷纷向东漂去。

这时候,太平军战船上的士兵才反应过来,纷纷向孙昌凯率领的船队开炮。彭玉麟在后面看到这一情形,连忙命手下士兵开炮还击。太平军战船不多,大炮又落后,因而他们的火力很快被湘军水师压制住。孙昌凯毫发无损,率部顺流而下,追击太平军。

杨载福在后面见彭玉麟等人得手,迅速率领第三路湘军水师,顺流直下,从铁索断裂处冲过,一直驶到田家镇下游三十里的武穴一带。此时漂流到此处的太平军民船上的士兵,见突然杀出这么一支船队来,非常惊愕。为了保存性命,他们纷纷跳入江中,试图游回北岸。

杨载福见太平军不战自乱,迅速掉转船头,逆流而上,一路抛掷火把,焚烧太平军民船。这时候,彭玉麟已经率部将太平军战船全部击毁。随即,彭玉麟率领船队顺流直下,和杨载福所部一样,到处焚烧太平军民船。

湘军水师的舢板船非常灵便,往来太平军船只之中,四处放火,大火腾空而起,太平军苦心征集的几千艘民船全部被焚毁。田家镇水战,以湘军水师的胜利而告终。

自湘潭之战以来,太平军除了在靖港、城陵矶两战中挫败湘军外,没有取得其他值得一提的胜利。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太平军水营战船太少,大炮落后,无法抵御湘军水师的进攻。太平军要想扭转屡战屡败的局面,必须尽快想办法改变水营的现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