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的定义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从词的来源分析,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persona”,意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它代表了演员在戏里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相当于我国京剧表演中应剧情需要所画的脸谱。但问题在于,面具后面是什么或者是谁呢?这就暗示了一个人有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及隐藏于面具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戏剧面具
沿着这一思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指出,人格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是人格的表层,即“人格面具”,意指一个人按照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角色扮演,这是人格中可以向别人展示的那一部分。例如,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我们也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名教师。人格的另一层是指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意指一个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向别人展示的人格成分,其中包含了人性中的阴暗面或兽性面。自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带着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来到这个世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规范无时无刻不在约束着我们,因此很多时候要将这些本能和欲望压抑到潜意识(荣格称之为“阴影”)里。日常用语中,人格通常是指第一层含义,即他人的看法或个体的名声,这是一个人被他人描述的特有方式。
荣格的观点代表了早期的心理学家尤其是精神分析学家对人格的看法,比较深奥。此后近一个世纪中,西方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人格,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珀文对人格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他认为,人格是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过程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一致性,包含了过去的影响、对现在的解释以及对未来的建构(Pervin,2001)。这一界定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其一,人格包含了许多结构,如认知观念(即一个人的想法)、情绪和情感反应以及行为表现等。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想法去了解一个人的人格,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稳定性来判断其人格(人格心理学家将情绪作为人格的核心结构,大部分人格障碍都表现为情绪反应不稳定及消极情绪体验)。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其人格。例如,一个经常喋喋不休的人很可能是个外向的人,一个经常沉默寡言的人则会让人觉得他比较内向。
其二,人格让我们的生活带有倾向性和一致性,一个人倾向或习惯于做什么、不做什么,往往与其人格特征有关。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还没有做(为人处事)之前就会考虑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且不论在什么时候以及什么场合下都是如此。
其三,人格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段的统一体,它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将这三个时间段割裂开来理解人格。然而,人格心理学家对于上述三个时间强调的重点不一样: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过去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期的经历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关注的是“此时此地”,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家班杜拉则认为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或信念决定了他当前的表现。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杰里·伯格则认为,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内部过程以及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Burger,2014)。“稳定的行为方式”指的是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考察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例如,一个腼腆害羞的人,今天是腼腆害羞的,明天还是腼腆害羞的;一个焦虑紧张的人,不只在重要场合容易焦虑紧张,在一般场合也容易感到焦虑紧张。“内部过程”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我们只能从外部行为表现推断,换言之,人们看不见一个人的人格。“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对于人格的重要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及周围的环境,人格发展总是体现在“人—环境—人”这种三位一体的关系中。
知识链接:形形色色的人格定义
◆人格指“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是个人在所有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包括个人的谈话、记忆、思维或喜爱的方式,表现为外在的吸引力和社会价值(Allport,1937)。
◆人格是对个体环境的实际方面或感知方面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统(Bronfenbrenner,1951)。
◆人格是个体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了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Eysenck,1970)。
◆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们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Mischel,1986)。
◆人格是指那些在个体身上使人的行为比较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特质、倾向或特性模式,它们决定了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和一致性(Feist,2002)。
◆人格是个体内部的心理特质和机制集合,具有组织性和相对持久性,它们影响到个体对心灵内部的、物理的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以及与它们的相互作用(Larsen and Buss,2011)。
◆人格是指我们展示在外的性格特征,是他人能够看到的那些方面,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品质,是超出表面物理特性的各种特征的总体或综合(Schultz,et al.,2016)。
◆人格是指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之下隐藏或未隐藏的心理机制(Funder,2018)。
(二)中国学者的观点
我国古代汉语中只有“人性”“品格”一类的词,没有“人格”一词,而现代汉语的“人格”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内涵也相去甚远。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人格有三种含义:①个人的道德品质;②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③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第二种含义比较接近西式的“人格”。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接受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概念,并尝试以“人格”取代心理学教材中一直沿用的“个性”。
如果说西方学者对人格采用的是“分析式”定义的话,那么国内学者采用的则是“综合式”定义。在我国较早的人格心理学教材中,人格被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张雨新,1986),这一定义几乎涵盖人格的所有特征。后来的一些学者指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黄希庭,2002),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等,2017)。从这些有代表性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
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1927—2014)在综合中外研究者对人格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格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是由个体在其遗传、环境、成就、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于需求、动机、兴趣、能力、性向、态度、气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以至行动等身心多方面的特质所组成,由多种特质而形成的人格组织具有相当的整合性、持久性、复杂性与独特性(张春兴,1997)。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此概念一方面用“个性”涵盖“人格”,既指出人格的成因,也暗示人格的结构;另一方面还指出这种“个性”的特征,可谓集人格“分析式”和“综合式”定义于一体。
总之,国内学者大致上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人格的内涵:
(1)人格的整体性。它是指人格虽由多种成分和特质构成(如西方学者所言),这些成分和特质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行为习惯等,但它们在个体身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
(2)人格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但是内在的人格特点并不因此发生改变。
(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赋予个体一定色彩的东西,是使一个人同周围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标志。如果说人格是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话,即使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的人格也不一样。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人格特征相同的人,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与环境、经验、阅历等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社会性。一个人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就能基本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要求的个体。在此过程中,个体需要学习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范,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人格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三)我们的观点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格的界定,我们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首先,人格是持久的。心理学家在个体跨时间反应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的基础上通常要对状态(state)与特质(trait)做出区分。状态是短暂的,它是个体当前对突发情境的反应,如果问:“你现在感觉有多紧张?”你的回答反映了你当前紧张或焦虑的状态。特质则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它是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的一般反应倾向。如果问:“你通常感觉有多紧张?”你的回答反映了你紧张或焦虑的特质。
其次,人格是个体内在的特征。人的行为受外部世界和刺激影响的同时也受内部的特征和过程的影响,一个人的反应基于目标、动机、需要、自我概念、体验及其他内在的因素。若要做到对人类行为的完整理解,行为研究者必须同时考虑到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格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最后,人格包含了行为的一致性。这些持久的内部特征组织人们的行为,并且导致行为在跨情境中的一致性。为了理解这种意思,想象一下你如果没有人格将会是什么样子。人格所包含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特征,它还包含这些特征是如何组织和整合的。作为一个系统,人格包括的不仅是特定的成分(如特质),而且还包括一种组织结构和过程,系统通过这一结构和过程起作用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二、人格的特征
1.人格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
如果说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智力和人格两个方面的话,那么人格的个体差异比智力的要复杂得多。尽管智力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也包含许许多多的结构,但其本质都是决定活动效率,而且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相对客观的测量。人格则不同,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和特质单元,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系统;既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也包括他的信念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研究者才将人格视为一个复杂的组织或系统,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看法也莫衷一是。
2.人格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组织
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需要人格的推动作用。人格的动力性是由其构成的单元如需要、动机等决定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需要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过程实则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已形成的人格反过来又促使个体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他的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这些构成了他的人格。
3.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人格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一方面,人格在跨时间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人过去是内向的,现在也会是内向的,将来仍有可能是内向的,这种内向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稳定性只能是相对的,在某种条件下(如经历重大的生活事件),人格有变化的可能。对于儿童来讲,类似于家庭暴力或父母离异这样的生活事件很可能影响其人格。另一方面,人格在跨情境方面具有一致性。内向的人不只在陌生的场合不喜欢讲话,在很多熟悉的场合如学校或家里也不喜欢讲话,亦即是说他的这种沉默寡言是一以贯之的。当然,内向的人偶尔也有健谈的时候(如与好友相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变得外向了,因为判断一个人的人格主要是看他一贯的表现。
4.人格是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统一
心理学家这样概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我们和所有的人都一样;我们和有些人一样,和另一些人不一样;我们和任何人都不一样(Kluckhohn and Murray,1961)。这三个分句精辟地解释了人格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们每个人在许多方面都一样,这是由人的本质和社会化的要求共同决定的。第二个分句的意思是我们和某些人相似。例如,有些人好动,有些人喜静;有些人为人热情,有些人很冷漠。这些就是个体差异的维度,是个人与他人某些相似的方面。第三个分句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同卵双胞胎,他们的人格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认为,独特性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最本质的特征。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首先应该尊重一个人的独特性。
三、人性、个性和性格
分析完了人格,我们再来看看和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
(1)人性(human nature)。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人性即“人类的本性”,是指人类最接近自然、真实的一面,亦即几乎每个人都具备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拥有的典型的人格特质和机制。人性起初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19世纪末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后,人性自然成为心理学家们无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如弗洛伊德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而马斯洛则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诸如此类的观点与哲学家的观点如出一辙。与人格不同的是,无论对人性持怎样的观点,我们都不可能将其作量化研究,而只能在理论层面探讨。人格则不同,我们可以对人格的某些方面如人格特质进行客观的测量,当代人格心理学家已编制了大量的人格测试工具,并在现实中产生广泛的应用价值。
(2)个性(individuality)。这是最容易与人格混淆的一个概念。国内许多心理学教材仍然沿用这一概念,是有历史渊源的。1949年后,我国的心理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向苏联学习,包括教材中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如能力、个性、性格等),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尽管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有些苏联心理学的概念仍在被使用。笔者认为,个性是一个内容特别广泛的通俗概念,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整体面貌,这种个体差异性既包括外在的(如相貌),也包括内在的(如特质)。我们平时讲某个人有个性,实际上是指这个人看上去特别与众不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如果要对个性与人格做个区分,我们认为个性中包含了人格,人格相当于个性中那些内在而又稳定的特征。
(3)性格(character)。这也是教育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人们习惯于用性格来概括一个人的真实面貌。按照国内一些心理学专家的观点,性格是指一个人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或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这些特征大概类似于人格当中后天教育形成的那一部分,它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品性密切相关。与此相对,人格中还有先天遗传的一部分,心理学家称之为气质。它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关系不大。例如,有些小孩生下来就喜欢哭闹,精力特别旺盛,而有些小孩却显得特别安静,比较容易安抚。根据这种差异,心理学家预测,待这些小孩长大后,第一种小孩可能成为比较外向和冲动的人,第二种则很可能成为比较内向和文静的人。这种预测往往比较准确,因为气质是人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