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金山日新录》
答:《金山日新录》是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1854年4月22日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自1854年6月起刊登英文言论,并关注华工的生活需求,既报道新闻,也反映舆情,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在形式上,《金山日新录》完全具备现代报纸的各种特征,就发行方式而言,该报明码标价。该报还设有邮局,并代办翻译、领牌照等业务。《金山日新录》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
2.《沙架免度新录》
答:《沙架免度新录》是在美国出版的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1856年12月创刊,由旅美华侨、广东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在加利福尼亚首府萨克拉门托(当时译为沙架免度)出版。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二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出至1858年停刊,出版时间不满两年。《沙架免度新录》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3.《清议报》[南京大学2013研;湖南大学2006研]
答:《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的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出版第100册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4.《新民丛报》
答:《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25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5.《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北大2002研;兰州大学2001研]
答:《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6.《民报》[清华大学2007研]
答:《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其报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其宣传内容主要有: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大量报道和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1906年,开始与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使其悄然停刊,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1908年10月,该报因日本政府的刁难被迫休刊。1909年9月,短暂复刊。1910年2月终刊。
7.《中兴日报》
答:《中兴日报》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年8月20日由华侨同盟会陈楚楠、张永福等创办。1908年,胡汉民、汪精卫、田桐、居正等曾担任该报主笔,与当地保皇党报纸《南洋总汇报》展开激烈论战,孙中山、黄兴都曾撰文参战。孙中山以“南洋小学生”的笔名,发表《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等文章,批驳改良派对革命的侮蔑。
8.《有所谓报》
答:《有所谓报》全称《唯一趣报有所谓》,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纸,1905年6月由郑贯公创办。该报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激烈。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9.《开智录》
答:《开智录》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1900年11月1日创刊,是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自办的机关刊物,由郑贯公主编。其后,梁启超聘请郑贯公担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开智录》也由《清议报》报馆代印代发。郑贯公等人在《开智录》上倡言“排满革命”,企图使华侨脱离保皇派的影响。不久,《开智录》的革命倾向被保皇派发觉,郑贯公被解职,《开智录》也随之停刊。
10.《京话日报》
答:《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为彭翼仲。该报政治上倾向于保皇立宪,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和“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彭翼仲被处流放新疆10年。1913年彭翼仲从新疆回京后,复刊《京话日报》,但不久又因触怒袁世凯再度被封。袁世凯死后,再度复刊,一直办到1922年。
11.《东方杂志》[华中师大2010研]
答:《东方杂志》是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于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商务印书馆主办,创办时的主编人为徐珂和孟森。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设有内务、外交、财政、教育、实业等栏目,分门别类地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该刊认为西方的道德观念已毁,强调要用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来救治西方的“物质文明”。《东方杂志》采取兼容并蓄的办刊方针,辟有各种专栏,评价东西方各种学说,并对时政进行评论,1948年12月停刊,历时45年,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
12.英敛之[南开大学2011研]
答: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
1902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 《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
13.《大公报》[西安交通大学2005研]
答:《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现在仍在香港继续出版。该报1902年6月创办于天津,时政性日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2年至1916年,由英敛之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自1916年至1926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年至1949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自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14.《时报》[兰州大学2004研]
答:《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①首先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②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③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版面编排“务求醒目”;④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15.《苏报》
答:《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1902年后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还在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
16.“苏报案”[中国传媒大学2010、2007研;北师2010研;四川大学2008研;山东大学2007、2008研;湖南大学2008研;南开大学2005研;人大2003研]
答:“苏报案”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月30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由此引发。7月30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1904年5月21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17.章士钊
答: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1903年4月加入爱国学社,不久为《苏报》撰写了《释仇满》等文章,文法谨严,论理充足,受到主编陈范赏识,年仅22岁即被任命为《苏报》主笔。在他的主持下,《苏报》明确提出了“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1903年“苏报案”后两个月,章士钊与陈独秀、苏曼殊等创办《国民日日报》,继续进行反对清政府封建专制的宣传。1914年,在日本创办了《甲寅》杂志。
18.《中国女报》
答:《中国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女士创办的革命刊物。1907年1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秋瑾。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号召妇女既作女权运动的先锋,又作民族民主革命的斗士。该报仅出版了两期就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
19.《神州日报》
答:《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由于右任主持创办。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20.“竖三民”[北大2012研;华科2005研;山东大学2004研]
答:“竖三民”是指于右任于1909年5月创办的《民呼日报》、1909年10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1910年10月创办的《民立报》。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字打头,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
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引起日本政府盛怒,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21.《大江报》案
答:《大江报》案是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大江报》的前身是《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由詹大悲接手投资创办并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更名为《大江报》,确定为文学社机关报。《大江报》有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力倡“无规则之大乱”,公然号召革命。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遂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报纸。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史称大江报案。
22.《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
答:《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是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官报,创办于1896年,由清廷官方出版机构官书局出版,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式官报之始。它们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报房京报类似,不同的是增加了路透社电讯等新闻和外国新事新艺的译文。这种报纸一无自采新闻,二无言论评说,三不代表政府发布命令和文告,所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报。1898年9月戊戌政变后两报停办。
23.《大清印刷物件专律》
答:《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是清政府出台的最早的有关新闻出版的专门法律,1906年7月由清政府商部、巡警部和学部共同拟定公布。该“专律”分为大纲、印刷人等、记载物件等、毁谤、教唆、时限等6章,共41条,对包括报刊在内的印刷物的注册登记、印刷物的禁载事项、毁谤与教唆以及违律行为的惩罚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专律”在形式上照搬西方的新闻法规,有十分浓厚的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但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因而含有大量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旧货色,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以当权者的意志为依归,也并不依法办事。
24.《大清报律》[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复旦大学2010、2005研]
答:《大清报律》是1908年1月清廷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订的一部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1908年3月奉旨颁行。报律除了报刊禁载规定外,还新增了不少限制性条款,进步之处是在报刊创办这一问题上,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办理这一手续的部门也由巡警衙门改为行政部门。《大清报律》虽是资本主义的形式,但规定报刊样品须事先送呈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内容含有大量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色彩。1911年,《大清报律》改称为《钦定报律》,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二、简答题
1.中国新闻史中“改良派”与“革命派”报刊论战的过程。[清华大学2005研]
答: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报刊大论战,在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其论战的具体过程如下:
(1)《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和改良派报刊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1901年8月,《国民报》发表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射向改良派的第一箭。1902年,改良派在广州出版的《岭海报》发表文章攻击革命派策划的广州起义,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立即撰文予以批驳,这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报刊第一次对阵交锋,双方笔战逾月。1903年后,两派报刊的论战日趋频繁。1903年12月和翌年1月,孙中山在《檀山新报》上先后发表《敬告同乡书》、《驳保皇派》两篇文章,亲自发起对当地改良派机关报《新中国报》的笔战。1904年,《中国日报》同《商报》在香港展开论战。但是,这些论战还只是零星的、分散的,还没有从政治上、理论上进行系统的辩驳和清算。
(2)《民报》创刊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清除改良派的思想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扩大革命阵营。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最有影响的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展开论战。在《民报》创刊号上,汪精卫的《民族的国民》、陈天华的《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和朱执信的《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三篇文章,指名道姓地批判君主立宪的主张。对此,《新民丛报》立即起而应战。1906年春,《新民丛报》将其旨在反对民主革命、鼓吹君主立宪的《开明专制论》等文章汇编成《中国存亡一大问题》的小册子,广为散发。接着,《民报》开始把论战的矛头直指《新民丛报》。同年4月,《民报》第3期以《号外》的形式公布了胡汉民撰写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将《民报》与《新民丛报》的重大分歧问题归纳为12条,宣称“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辩驳”。两报之间的大论战由此全面展开。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3)这场大论战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历时一年半,以《民报》大获全胜而告终。其他地区两派报刊的论战,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才终止。大论战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2.兴中会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山东大学2008研]
答: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兴中会成立之初,并不重视报纸宣传,也没有自己专设的机关报,但当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屡遭挫折,一些兴中会会员在《清议报》宣传的影响下纷纷退会转入保皇会后,孙中山认识到报刊宣传的作用,并下决心拿起报刊这一武器,宣传革命主张,与保皇会相抗衡。这以后陆续创办的革命派报刊,在宣传民主革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中国日报》。它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有:
(1)《中国日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他的战友陈少白主持,报纸每日出大小两张,大张为正张,专载新闻和评论,小张只载货价和船期。版面受日本报纸的影响,均分为6横栏,以便阅读。《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1903年曾与保皇派广州《岭南报》笔战,后又与香港保皇派的《商报》论战。
中国日报馆除出版日报外,还出版《中国旬报》,主要刊登译稿、长篇论说和讴歌革命的文艺作品,包括广东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戏曲等文艺作品,内容以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为主。《中国旬报》停刊后,有关内容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2)为革命党人的革命运动提供活动据点
该报由孙中山定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意。选择香港作为办报基地,是考虑到香港靠近华南武装起义地区,又为清廷势力所不及。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
3.分析《申报》与《大公报》办报宗旨的区别。[华科2003研]
答:(1)《申报》的办报宗旨
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中文商业性报纸《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大量报道社会新闻,重视报纸言论、副刊和图片,发展出版事业,低价销售,大量刊登广告。这一切都验证了《申报》的办报方针:“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还向社会征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等各类稿件。
(2)《大公报》办报宗旨
《大公报》,1902年由天主教徒英华在天津法租界创办,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故定报名为“大公”。在政治上,《大公报》敢于揭露清政府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经常为穷人鸣不平,报风严肃,具有“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逐步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自1926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标榜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即不结党营私,评论不偏不倚,站在比较超脱的立场上为百姓说话。以商业报的“文人论政”风格,开创了中国专业主义商业报纸的新范式。主笔张季鸾是商业报纸中文人论政的典型,主持《大公报》笔政达15年,将王韬、梁启超等开创的文人论政的传统推向顶峰,提升了商业报纸的境界。
(3)二者办报宗旨的区别
①“不偏不倚”态度下的不同追求
作为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商营报纸,《申报》主张“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以争取到持各种政见的读者。重视报道和言论、大量刊登文艺作品,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重。在商言商,在报道和言论方面持中立、谨慎的立场。
《大公报》创办之初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主张维新变法,保皇立宪。“新记”时期,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方针,也标榜不偏不倚,但是报纸要超党派,并不是超政治、无立场,而是提倡“对政治,贵敢言”,为百姓说话。
②对政治的关注程度不同
对于政治问题,《申报》只报道、不评论,或多报道、少评论,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地评论。一些有倾向性的言论,也力求平缓。
“新记”时期主笔张季鸾的编辑实务代表了《大公报》的方针。他所主张的报纸要超党派,提倡“对政治,贵敢言”,报纸按着商业经营,却是文人论政的机关,《大公报》的社评几乎涉及当时所有敏感的政治问题。例如:1935年,《大公报》开始刊登特派记者范长江的有关红军的西北通讯,后又详细介绍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解放战争初期,《大公报》曾和中共的《新华日报》展开论战,《大公报》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攻击人民解放军的自卫还击战。对重大政治信息的敏锐嗅觉和鲜明立场是《大公报》区别于《申报》的一大特色。
③新闻与言论的侧重点不同
《申报》顺应“言论报纸”日衰、“新闻报纸”日盛的世界现代报业潮流,遵循重新闻、轻言论的方针,视新闻为立命之本。新闻务求迅速、准确、独家。
《大公报》和《申报》办报宗旨的最大区别是《大公报》秉承文人政论报纸的传统,以“立言”为根本,发表负责任的评论。
《申报》看重商业利益,但史量才主持后,大胆革新,注重言论,主张抗日救国,《自由谈》副刊成为时代性的思想园地。五四运动中,《大公报》的胡政之成为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申报》也停止刊发商业信息,集中报道学生的爱国行为。“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立即发表时评提出“应为维护国家维护民族,而作自卫之背水战”,《大公报》此时受制于蒋介石“缓抗”的要求,但终究看重国家利益,主张抗日。
4.在《民呼日报》被查封后,于右任在上海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其“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南开大学2011研]
答:(1)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当时甘肃一带发生灾荒,该报将官吏侵吞救灾赈款的情况披露报端,并为救助西北灾民发起赈灾捐款活动,引起陕甘代理总督毛庆藩的嫉恨,毛串通上海道和租界当局,反诬于右任贪污赈款,8月2日拘捕于右任,报纸在8月14日被迫关闭,9月8日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
(2)于右任出狱后,利用原来的机器设备,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
5.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北大2012研;四川大学2009、2007研;清华大学2006、2003研;华中师大2005研;上海大学2003研]
相关试题:梁启超提出的报刊的四项标准。[山东大学2009研]
答: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他一生发表的新闻学方面的专论在30篇以上,内容涉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三大部类。他的许多新闻观点,对当时的报界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1)关于报刊的功能与作用
1896年,梁启超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通上下就是“宣德达情”,使“君恩得以下逮”、“民隐得以上达”;通中外就是要尽量掌握外情,做到知己知彼。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通塞,而“去塞求通”的首选工具是报刊。他说:“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这是我国最早用“耳目喉舌”来形象化地表述报刊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2)关于报刊的性质
梁启超认为报刊是一种进行政治组织、宣传的有效工具。作为一名政治家,梁启超深刻地认识到报刊在维新变法中的作用。在其新闻活动的后期,他认为报馆是与政府有着平等地位的社会单位,是独立于政府权力的第四种势力,是传播文明的三大利器之一。
(3)关于报刊的任务
梁启超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说:“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他认为,政府没有权力办不成事,但权力过大而又不受监督,就会滥用职权,所以需要作为“国民公意的代表者”的报纸监督政府,才不至于走向腐败。他还认为,“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需要报纸“若孝子之事父母,若良师之诱蒙童”那样去向导他们。
(4)关于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
梁启超认为,衡量报纸好坏有四条标准,即四条原则:①“宗旨定而高”。不能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而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②“思想新而正”。他认为,不能用“人人所已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于其同胞”。③“材料富而当”。他认为报纸应该荟萃“全世界之知识”,但在刊登时必须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字之益”。④“报事速而确”。他认为新闻报道要讲求时效,要“重时事”,“知今为最要”。
(5)关于健全舆论的主张
梁启超在《国风报叙例》和《读十月三日上谕感言》等文章中,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力量、舆论的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以及报刊怎样才能造成健全舆论等问题。他说,舆论是一种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
(6)关于报刊的宣传方法
他认为,报刊宣传的方法有两种,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的方法就是“旦旦而聒之,月月而浸润之”,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言,造极端之词”,使读者猛醒。
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湖南大学2006研]
答:参见本章课后习题第5题答案。
7.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厦门大学2010研]
答:参见本章课后习题第6题答案。
三、论述题
1.试析中华民国成立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华中师大2008研]
答:1902年之后,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慈禧“新政”的成果开始在报刊界显现,中国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明显倾向革命的报刊在上海、武汉等一些革命党人比较活跃的城市开始出现。由于清政府和外国租界当局的干涉,这些报刊大多受到压制,旋起旋灭,但这些报刊不为所动,常常前赴后继,越战越勇,产生了很多彪炳史册反压制的事件,如“苏报案”、“大江报案”等。
1905年之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步进入高潮,这个时期也是革命派的办报活动空前发展的时期。海外共出版革命或有革命倾向的报纸60多种。
主要报刊的具体内容,参见本章课后习题第1题答案。
2.《民报》与《新民丛报》曾经就哪些主要问题展开争论?结果如何?[南开大学2006研]
答: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时称保皇派)的报刊大论战,在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和保皇派报刊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1903年后,两派报刊的论战日趋频繁。《民报》创刊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清除保皇派的思想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扩大革命阵营。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最有影响的保皇派报刊《新民丛报》展开论战。
(1)《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新民丛报》否认清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认为满汉之间没有民族矛盾,革命派的排满实际上是“杀尽满人”,造成天下大乱,主张拥戴光绪皇帝,推动清廷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民报》则认为,“反满”主要反的是清政府,因为它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对外奉行卖国政策,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长官”,所以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民族革命,用武力推翻清政府。
②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新民丛报》认为,中国革命必须经过专制、立宪、共和几个阶段,不能超越,现阶段“民智未开”,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民报》则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国家秩序和人民权利均无保证。中国人民完全有民权立宪之能力,应该立即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对农业生产不利。《民报》则用事实驳斥说,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民生问题才能解决。
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新民丛报》认为,革命是暴烈的行动,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中国就会被瓜分。《民报》则认为,革命只是推翻清朝政府,并不排外,因此不会引起社会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如果不革命,中国越来越弱,才会招致瓜分。
(2)《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结果
这场大论战持续到1907年冬《新民丛报》停刊,历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民报》之所以能够击败《新民丛报》,其原因在于:
①《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②《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民丛报》一方应战者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后就有招架不住之感。
③《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等,只是主观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总之,《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