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答:(1)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此时的官办邸报,民间报房的京报,没有新发展,流于程式化,长期处于主要抄传谕旨,奏折等官文书的状况,内容、形式僵化。
(2)欧洲是近代报刊的发源地,近代报刊向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扩散是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带来的一种结果。新航路的开辟把原先彼此隔绝的世界联系起来,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全球扩张行为,近代报刊被大面积地移植到世界各地。中国很早就成为西方殖民者觊觎的对象。早在16世纪中叶,葡萄牙就租占了我国的澳门。17世纪,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工业革命开始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更是掀起了殖民扩张的热潮。l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扩张,商船与军舰、商人与传教士接踵而至,他们带来了商品、鸦片,也带来了《圣经》与近代报刊。中国薪闻史上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由英国传教士在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办的。此后,外国人在华出版的第一批中、外文近代报刊陆续出觋了。
2.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
答: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
(1)背景
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英国逐渐成为西方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急切地需要拓展海外市场,把势力不断伸向全球。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在武力征服不具备时机和条件的情况下,便于操作且影响深远的思想征服成为英国的首选良策。
(2)过程
1813年,当英国第一位赴华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活动取得初步进展的时候,英国伦敦布道会派来了一位名叫米怜的年轻传教士,充当马礼逊的助手。米怜向马礼逊建议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建立出版基地。因为马六甲与中国很近,周围地区居住着大量华人,和广州往来方便,将中文宣传品从马六甲运到中国并非难事。1815年,米怜重返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它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该刊初期月印500册,3年后增至1000册,最高发行量达2000册,为非卖品,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起分送。
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终刊后,正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从事传教活动的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决心继承米怜开创的事业,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创办起《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并自任主编。该刊每月一期,每年一卷,每期8页,木刻竹纸印,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等。《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出至1826年停刊,共出四卷。
1828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出版的第三份中文月刊《天下新闻》(Universal Gazette)在马六甲创刊,主持该刊编务的是英国传教士纪德。该刊用白报纸活字印刷,突破了过去的书本样式,改为散张。虽然是一份宗教性刊物,但其内容包括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并以欧洲和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宗教与道德方面的文章已退居次要地位。1829年,《天下新闻》停刊。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答:(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该刊1815年8月15日由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严禁传教。英国传教士因无法在中国公开活动,转往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区开展工作,以期起到渗透和过渡作用。由于马六甲当时为来往东西方的必经国际港口,又较靠近大清国,所以米怜最后决定以马六甲作为传教基地。1815年,米怜带领来自大清国的刻字工人梁发等来到马六甲,于当年8月15日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该刊绝大部分内容是阐释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并开始涉及时政。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累计574页。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传教为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该刊的特点有:
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旨不在报业经营,而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情报。
②在内容上,以宗教内容为主,也有一些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的文字,但大多也与传教有关,目的也都是为了宣传上帝的全德全能。后期开始有一些时事评论性文章。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很少。
③在形式上,为了适应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④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期封面上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4.简述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与早期发展情况。
答:中国境内的近代报刊,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当时的澳门不仅出版葡文报刊,还同时出版中、英文报刊,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1)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
从技术设备、人口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来看,澳门的近代新闻事业似乎在17世纪中后期就应该产生了。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发明创造的西方活字印刷术曾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时隔100多年后,这种印刷设备被西方传教士带到了中国。澳门是西方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直到19世纪初澳门才出现了第一份近代报刊。这与葡萄牙颁布的两项出版法令有关:1737年颁布了禁止葡萄牙海外属地(各殖民地)出版的法令,1768年开始实行新闻检查制度。出版活动只有在葡萄牙本土才被认为是合法的,海外殖民地不允许有任何出版行为。1820年8月,葡萄牙本土的立宪党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帝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821年,葡萄牙新政府通过了新闻自由法案。出版禁令解除后,在本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下,葡萄牙海外殖民地随即出现了一批报刊。
(2)澳门近代报业早期发展情况
①葡文报刊在澳门的出版
a.葡萄牙的第一份近代报刊《本宫及来自其他国家的新闻专刊》于1641年12月诞生。
1822年9月12日,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其内容主要刊载政府通告和会议记录,也有不少关于葡中官员处理澳门事宜的消息及澳门政情。1823年6月,葡萄牙本土发生了君主复辟,从第54期开始,《蜜蜂华报》便由保守派掌管,一直到1823年12月27日终刊,一共出版了67期。《蜜蜂华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b.执政的保守派于1824年1月31日创办了澳门历史上的第二份葡文报纸《澳门报》。该报以宣传葡萄牙国内保守派的主张为主要内容,1826年12月16日因财政问题而停刊。
c. 1833年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如《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正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
总计起来,在鸦片战争前澳门共有12种葡文报刊。这些葡文报刊,由于澳门当局的专制政治和葡国内部的激烈党争,再加上经济上的困难,因而出版时间大多很短。它们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地方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因而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大。鸦片战争爆发后,这些葡文报刊一般都持中立态度,但也有少数持亲华立场。
②在澳门出版的中、英文报刊
a. 《杂闻篇》是马礼逊于1833年4月29日在澳门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杂闻篇》为不定期刊物,共出版了3期。《杂闻篇》的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
b. 马礼逊于1833年5月1日创办的《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是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传教者与中国杂报》各期内容主要有:中国文化知识、宗教知识及教义讨论、各地消息及评论。消息来源地有澳门、香港、广州及其他广东地区、台湾、四川、北京地区以及朝鲜和英国等,采集方式既有报社人员自采的,也有译自其他报刊(如《京报》)、私人信件、政府公文等文件的。《传教者与中国杂报》只出版了4期,因部分内容引起澳门天主教神父的不满,葡澳政府下令取缔该报。
c. 1831年6月,澳门东印度公司创办了英文月刊《广州杂志》,该刊是澳门历史上的第一份英语报刊。《广州杂志》内容多涉及文化历史,文章不署名,但均由知名在华外人撰稿。该刊共出5期,从创刊到终刊一直在澳门出版。
5.简述鸦片战争前广州英文报刊的出版情况。
答:鸦片战争以前,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英、美等国人士在广州等地出版的英文报刊。从19世纪20年代起,外国人开始在广州出版报刊。这是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进展。
(1)《广州纪录与行情报》
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纪录与行情报》创刊,初为双周刊,后改为周刊。1828年,该报改名为《广州纪录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由马地臣和马礼逊担任编辑。《广州纪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1833年还出版过广告商情附刊《广州行情周报》,但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该报在当时影响很大,读者远及南洋、印度及英美一些主要商埠,自1835年起开始接受华人订户。
(2)《广州周报》
1835年9月12日,英国人创办周刊《广州周报》,篇幅较《广州纪录报》为多,为广州另一家颇有影响的英文报纸。该报为英国自由贸易派商人所办,在经济上受到颠地洋行的支持,不断抨击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
(3)《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831年7月28日创刊,由美国商人伍德创办并任编辑。1832年4月14日实行改版,改用简称《中国差报》出版,1833年9月底停刊。
(4)《中国丛报》
英文月刊《中国丛报》第一期出版于1832年5月31日,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创办并担任第一任主编。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三地出版近20年。该刊大量、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地理、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有关宗教的文章却很少。此外,还报道西方传教士、商人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活动的情况,经常讨论对华政策问题,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乃至武力侵华。由于刊载资料十分丰富,该刊至今仍为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作为外国侵略者的舆论工具,这些在中国出版的外文报刊一般都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对象。就其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的水平都较高,是其本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体现。
6.《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答:(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郭士立曾在中国沿海地区游历,随着对中国的熟悉,他对中国视西方人为“蛮夷”的观念极为反感,于是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期清除中国人“高傲和排外的观念”。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
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该刊的特点有:
①在内容上,该刊虽然仍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引进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除了介绍西方的情况之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我国近代报纸上最早有关新闻学的专文。
②就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材料。
③在编辑业务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④在宣传策略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封面上也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左下角注有“爱汉者纂”四字。
7.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
答:鸦片战争后,香港为英国侵略者所占据。此后,由于大量英国移民进入香港,该地区的外国侨民居全国首位,为报刊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并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一个重要基地。自1841至1860年的20年间,据初步统计,香港先后出版的英文报刊有17种,加上中文报刊的数目,超过同时期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出版报刊的总和。但是1861年后,香港报刊发展开始日趋落后,无论是从报纸的数量还是实际影响考察,香港都已不及上海。
(1)英文商业报纷纷出版
香港最早发展起来的是英文商业报纸。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2年鸦片战争后,大批英文报刊先后问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香港纪录报》(Hongkong Register)、《德臣报》(China Mail)、《孖剌报》(Daily Press)、《香港电讯报》(Hongkong Telegraph)等。
①《中国之友》于1842年创刊,自第二期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44年恢复本名单独发行。该报最初支持香港政府,后改持反对政府的立场。该报特别注重中国新闻,对太平天国做过较为系统的报道,并对太平军持同情态度,这在香港的外文报刊中是比较少见的,曾引起舆论界的注意。
②1843年《广州纪录报》由澳门迁至香港,更名为《香港纪录报》,该报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曾将《三国演义》译成英文在报上连载。至1858年停刊。
③《德臣报》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45年创刊,初为周刊,1862年起改为日报,直到1974年停刊。在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④《孖剌报》是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1857年10月1日创刊。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翌年,因该报所刊评论攻击怡和洋行,赖登被香港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其主编一职改由莫罗继任。莫罗的粤语音译为“孖剌”,因而当时港人把这份英文日报称为《孖剌报》。该报一直出版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才停刊。
⑤《香港电讯报》创刊于1881年6月15日,每晚出版,星期日休刊,美国人约瑟夫·诺贝尔为创办人,士蔑斯担任主编,因而该报有《士蔑西报》之称。该报经常批评港府官员,以敢言著称,每期销数约4400份。
(2)中文报刊的问世
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开始在香港出现,其中英国传教士创办的《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1835年8月1日创刊。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遐迩贯珍》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当前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事情的真实面貌。该刊还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对中国人开阔视野、了解中国与世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新闻报道业务方面,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形式。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随报发行。《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3)中文商业报纸崛起
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海外与内地的重要中转站,因而中外贸易率先发展起来并迅速走向繁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中文商业报纸这一不可或缺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
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①1857年11月3日,由孖刺报馆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该报所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行情、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商店职员。1864至1865年前后,《香港船头货价纸》改名《香港中外新报》继续出版,继续以报道商业行情为主,但所刊新闻进一步增多,发行对象从最初的商人扩大为一般市民。
1873年,《香港中外新报》改版为日报,之后又脱离《孖刺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出至1919年才停刊。
②1861年8月10日,德臣报馆创办中文附刊《香港新闻》,该报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要内容,也曾刊登过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新闻,出至8卷停刊。
③1871年,德臣报馆创办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逢星期六出版,由广东人陈霭廷主持,以报道中外新闻为主,也有一些评论。1872年4月,该报停刊。
④1871年4月17日,《香港华字日报》创刊,由陈霭廷担任主编,独立负责编务。该报自称其惟一的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而益奋其爱国之念”。所刊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1941年12月25日停刊,是香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这些中文商业报纸多为周三刊、周二刊和日刊,由于刊期缩短和信息时间要求的加快,通讯手段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从而也进一步促进了新闻编采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争取快速出版,中文商业报纸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从而使报纸的版面编排更加丰富多彩。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逐渐被排除,使报纸的新闻特性更为凸现。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成为了全国的样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8.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答: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迫对外开放。由于上海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因而立即成为外国侵略者的青睐之地,上海逐步取代香港而成为全国的外贸中心。随着上海地位的日渐上升,上海的报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报业中心。
19世纪50年代后,上海报业开始起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上海报业后来居上,至19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报业中心。
(1)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与香港报业的发展道路一样,上海也是先出现外文报纸,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国之友》、《文汇报》等。
①《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1850年8月3日创办的周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出版发行。该报初创时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1856年之后,随着商业广告的日益增多,北华捷报馆开始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自1859年起,《北华捷报》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公署文告发布机关,得到上海工部局的资助和优先刊载工部局文告和付费广告的特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出版综合性日报《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而成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继续出版,其地位与影响日益下降。
②《字林西报》创刊于1864年,其前身是《北华捷报》的广告日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字林西报》在创刊后虽然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注重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偏远地区都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该报对言论也十分重视,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外关系发表意见,但是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③《中国之友》于1842年在香港创刊,1863年迁到广州出版,1866年又从广州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该报1869年改名为《中国之友及船期杂志》继续出版,不久后停刊。
④《文汇报》1879创刊,上海的主要晚报之一,也是国内最先使用煤气引擎轮转机印刷的报纸。《文汇报》后并入美国人主办的《大美晚报》,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德国、日本、葡萄牙等也开始在上海办起了本国文字的报纸。第一家德文报纸是1886年10月1日创办的《德文新报》,为德国在华的言论机关。第一家日文报纸是1890年6月5日创刊的《上海新报》。
至90年代,上海英文报界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闻》和《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2)中文宗教性报刊创办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其头功属于外国传教士,正是这些外国传教士率先来到上海创办中文宗教性报刊。
①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宗教性报刊是1857年1月26日创刊的《六合丛谈》,该报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王韬曾参加过报纸的编辑工作。在内容上,《六合丛谈》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宗教性报刊在上海继续扩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万国公报》。该刊的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创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该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并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之有益中国。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③除《万国公报》外,这一时期出版的英美基督教会或传教士主办的重要报刊还有:《格致汇编》、《成童画报》、《中西教会报》等,由法国人在华创办的天主教会出版的中文报刊,主要有《益闻录》、《圣心报》等。
(3)中文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大量倾销,作为中外贸易主要集散地的上海,迫切需要一种中文报刊为外商的产品做广告。于是由外商创办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应运而生。这些中文商业性报刊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刚兴起不久就成为上海报业的主流。其中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的是《申报》以及《字林沪报》、《新闻报》,这三家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①《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日报,1861年11月19日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在内容方面,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占多数。所刊新闻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有时也摘登一些《京报》信息。另辟有《苏省日报》专栏,刊登“辕门抄”发布的江苏政界消息。
《上海新报》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上海新报》初创时,正值太平军席卷江南、意欲进军上海之际。为了满足上海市民、特别是慑于太平天国运动而纷纷逃入上海租界避难的江南一带的财主、乡绅了解太平天国最近动态的需求,该报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很受读者重视。偶尔也刊登一点有关言论,持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政治态度。它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在编辑业务上,《上海新报》自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用头号字排标题,4号字排正文。1872年,《上海新报》被新创办的《申报》挤垮。
②《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后逐渐发展为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该报由英商美査创办,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美査创办《申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聘用了解中国读者的中国文人担任主笔,重视论说、新闻报道和副刊性文字,讲究时效性,兼营书籍出版业务,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也十分得法,很快就挤垮了《上海新报》,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大报。《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了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③《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版,日出对开4张。为了便于同《申报》竞争,《字林沪报》自创刊日起免费送报七天。该报所刊新闻,最初大半译自《字林西报》。1885年5月20日,《字林沪报》刊出征稿启事,加强新闻报道。为了吸引读者,《字林沪报》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并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此外还刊有《花团锦簇楼诗》等杂著。1895年,《字林沪报》出版晚刊《夜报》,为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但不数日即停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④《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该报初为中外合资性质,后公司逐渐解体,全部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专撰该报论说达半年之久,后因办报意见不合而离去。1899年11月4日,丹福士因经济拮据宣告破产,时任上海南洋公学校长的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汪汉溪任总理。
《新闻报》一创刊,就同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的《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在广告业务上,《新闻报》出版之初,上海各剧场海报都只登于《申报》一家,《新闻报》派人前往主动兜揽,遭到拒绝,乃故意乱排海报,以假乱真,造成混乱,迫使各剧场主动送刊广告。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用随报附送石印画报的办法争取读者,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正是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1894年,即《新闻报》出版一年后,发行数字已由初创时的300份增加到3000份,仅次于《申报》而位居第二。
至19世纪90年代,无论是中文报刊还是外文报刊,上海都已超过香港、广州、澳门等中国近代报业的发源地,取代香港成为全国报业的中心。
9.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答:近代报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不同之处在于记者和编辑有独立撰稿权,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这一点体现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却为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忍。如果不是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总的来说就是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先进的办报形式的传入
当外国传教士在19世纪初到中国时,他们所掌握的办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在形式上与欧美最先进的报刊并没有多少区别。
(2)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培养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外报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活动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
(3) 石印和铅印技术的传入
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英华书院于1843年从马六甲迁来香港,是中国第一家拥有中文铅字设备的印刷机构。石印技术在鸦片战争前夕引入我国。铅印和石印技术的引进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10.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答: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即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①在华外报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的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外国人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②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鸦片战争以后,又为新的侵略扩张行为制造舆论。一些外报特别赞扬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鼓吹中国应走印度的道路,其殖民主义的立场是十分明显的。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①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就已经把自然科学知识向中国读者作了通俗化的介绍。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实用科技方面的介绍越来越多,这些都使中国读者大开眼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②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报又陆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于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外报所宣传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①外报的实践使得中国近代报刊得以产生。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体现了民主主义观念,如果不是西方殖民者在强行进入中国之时将近代报刊也带来中国的话,在严厉的封建统治之下是不可能产生近代报刊的。
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鸦片战争以后,对外国人办报活动的限制已经解除,他们可以像在本土一样自由自在地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并且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捷径。
③外报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当时著名的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何桂笙、高太痴等,都是在外报的办报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④铅印和石印技术也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