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课后习题详解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1)从政治方面看,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工农联盟的基础,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人民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从政治上保障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从经济方面看,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使新中国形成了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其中,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则是半社会主义性质,是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还要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3)从文化方面看,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文化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规定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仅大量存在而且继续影响着广大群众,这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文化方面的非社会主义因素。

由此可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一方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非社会主义因素。而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再加上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以及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条件,社会主义因素必将伴随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强大。在两种不同因素的较量中,社会主义因素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因素,引导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这条总路线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此党的意志依法定程序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过渡时期总路线比喻为一只大鸟,工业化好比是大鸟的身体,三大改造好比是大鸟的两个翅膀。也就是说,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贯彻执行农村的阶级政策,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总结出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实现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的经验。

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的阶级路线,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使农业在集体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逐步摆脱了私有制。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实行由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供销小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步骤和方式。

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觉悟,激发手工业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规定了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的手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手工业要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严格采取了和平改造的方针。

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不剥夺其政治权利。

4.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消灭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的理想和追求。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积极作用。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地区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