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1 复习笔记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思想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2)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来表述党的思想路线,并向全党提出了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化的具体任务。

(4)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5)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破坏

由于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从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

打倒“四人帮”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提出,以及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立场,维护“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各种错误,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为我们党和国家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明确地提出了:

“两个凡是”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用完整正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全力支持和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a.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强调,要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b.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正式将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多次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实事求是作风,进一步深化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

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

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还必须破除对教条主义的迷信,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机统一起来。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从而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容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运动过程,是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对待实践是检验的标准问题,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正确制定并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基础和保证;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不断分析和探索,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升为“实事求是”。

(2)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精髓。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髓问题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历史传统,肯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更突出地体现在他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内涵,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三个代表”要求,并使之与党的先进性相联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

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能偏离思想基本原则的轨道;

解放思想要打破思想保守和观念僵化的状态,以达到思想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统一;

解放思想要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主观偏见和传统习惯的奴隶。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规定,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3)坚持解放思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展现出盎然生机。

(4)坚持解放思想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出发。

解放思想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改革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理解和把握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都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为客观根据。坚持解放思想必须认真分析世界形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局势新变化的关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趋势,为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

把握规律性,就要把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富于创造性,就要直面现实的矛盾,依据对时代、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适时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3)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

进行理论创新,我们要有胸怀世界的全局眼光及纵览古今的深远眼光,努力增强对历史全局问题的把握能力,对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现实问题,能着眼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并作出准确科学的回答。

(4)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线。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进行理论创新的源泉,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只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依据客观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提炼与概括,使党的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4.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1)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系统地表述了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并依据这一世界观提出了一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针。但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要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实践证明,能否把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是关系我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

(2)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独立自主地思考中国革命问题,逐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3)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经济文化还不够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分析和思考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认识,批判地吸收当今世界各国建设的经验,正确制定并贯彻执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