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篇 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

第5章 国际贸易理论

5.1 复习笔记

一、贸易理论综述

16~17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第一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一国政府不打算通过配额或关税来影响它的公民从别国进口什么商品或生产什么产品出口给别国)对一个国家是有利的。斯密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一国进口什么商品和出口什么商品。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自由放任态度符合一国的最大利益。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相对优势学说,是现代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艾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改进了李嘉图的理论,创立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贸易利益

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生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另外,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自己可以生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如果一国公民购买某些别国生产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本国能生产,该国经济仍可获得利益。这种利益产生的原因是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能最有效率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在别国能更有效率生产的产品。限制进口经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内消费者不利。

2.国际贸易模式

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也解释了在世界经济中观察到的国际贸易模式。

对于不能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解释的国际贸易模式的一种早期反应是产品生命周期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大多数新产品由发明国生产和出口,当新产品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后,就开始转到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甚至最终可能被出口到原发明国。

沿着类似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种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强调,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世界市场只允许少数企业存在。在这种产业内,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一种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优势的能力。在与新贸易理论相关的一部著作中,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种理论——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特定国家能在特定产业取得国际上的成功。除要素禀赋外,波特指出国家要素的重要性,以解释为何一国在生产和出口某特定产品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3.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

虽然所有这些理论都赞同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人们在向政府推荐政策方面却存在意见分歧。重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鼓励出口并限制进口的措施便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观点。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分别为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提出了各自的理由。无限制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进口限制与出口鼓励都是违背自身利益并浪费资源的。新贸易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均能解释政府为支持发展某出口导向型产业而采取一些有限的、有选择性的干预措施的理由。

二、重商主义

有关国际贸易的第一个理论产生于英国,被称为重商主义。其主要观点为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主要原则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过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力。

重商主义理论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便达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相反,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

然而,一国贸易顺差,金银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引发通货膨胀,购买力上升;同时另一国产生相反效果,货币供给下降,购买力下降;结果导致前者贸易收支恶化,后者贸易收支改善,最终前者的贸易顺差消失。从长远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维持贸易收支的顺差和积累金银。

重商主义的缺陷是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指一个国家获利导致另一个国家受损),这就使斯密和李嘉图有条件去证明贸易是正和博弈,即所有国家都能获利。但重商主义理论并没有消亡。新重商主义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而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

三、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认为各国生产不同商品的效率不同,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用它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斯密的基本论点是一国不应该生产可以较低成本从别国买到的商品。斯密也证明各国若按绝对优势分工生产,然后交换,则对各国都有利。

图5-1 绝对优势理论

如图5-1所示,假设加纳和韩国各有200单位资源,可以用于生产大米或可可。假设在加纳生产一吨可可需要10单位资源,而生产一吨大米则需20单位资源,因此加纳可以生产的大米和可可不同组合可用加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线表示;假设韩国生产一吨可可需要40单位资源,生产一吨大米需要10单位资源,因此韩国可以生产的大米和可可不同组合可用韩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表示。显然,加纳生产可可有绝对优势,韩国生产大米有绝对优势。

如果两国不开展贸易,每个国家将一半资源用于生产大米,另一半资源用于生产可可,加纳可以生产10吨可可和5吨大米(图5-1上的点),韩国可以生产10吨大米和2.5吨可可(图5-1上的点)。两国总产出为12.5吨可可和15吨大米。如果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加纳可以生产20吨可可,而韩国可以生产20吨大米。显然,通过分工两种商品的生产总量都会增加,生产的产品在两国间进行分配,对两国都有利。因此,可以看到这种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给所有参与者都带来净利益。

四、比较优势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双方是否还会进行国际分工、发生国际贸易并能分享国际贸易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一问题。

假设加纳生产可可和大米这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如图5-2所示,加纳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线,韩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线。虽然加纳生产可可和大米都有绝对优势,但它只有生产可可有比较优势,相比之下,加纳生产可可比生产大米效率更高。

图5-2 比较优势理论

1.贸易利得

无贸易时,每个国家将一半资源用于生产大米,另一半资源用于生产可可,加纳可以生产10吨可可和7.5吨大米(图5-2上的点),韩国可以生产5吨大米和2.5吨可可(图5-2上的点)。两国总产出为12.5吨可可和12.5吨大米。在分工贸易下,加纳利用相对优势生产可可,产量从10吨增加到15吨,大米产量降低到3.75吨(图5-2上的点),韩国专门生产大米,产量为10吨。总产出为15吨可可和13.75吨大米。这种安排使得两国可以增加可可和大米生产的总量,从而两国消费者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因此,分工和贸易的结果是两国消费的可可和大米都能够增加。

比较优势理论提供的基本信息是:潜在的世界生产在无限制的自由贸易下比在有限制的贸易下产量更大。李嘉图的理论认为,如果没有贸易限制,各国消费者可以消费更多,即使一些国家生产任何产品均无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也可发生。换句话说,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深入地指出,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各参与方均能获得经济收益。

2.条件与假设

该简单模型包括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假设:

(1)模型假设一个简单世界,其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而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国家和多种商品。

(2)模型假设两国之间不存在运输费用。

(3)模型假设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价格没有差异,不涉及汇率。

(4)模型假设资源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地流动,从一种商品的生产转到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但现实世界中并非总是如此。

(5)模型假设不变的规模报酬率,但现实世界中专业分工存在递减或递增的规模报酬率,即当一国分工生产某商品时,生产一单位商品需要投入的资源数量可能递增或递减。

(6)模型假设各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存量,自由贸易并不改变一国利用资源的效率,这种静态假设不考虑一国资源存量的动态变化,也不考虑一国通过自由贸易产生的利用资源效率的变化。

(7)模型假设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没有影响。

3.李嘉图模型的简单扩大

在上述简单的比较优势模型中放开三个假设并探索其效果:其一是资源在一国内能自由地从一种商品的生产转到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其二是分工后固定的规模报酬;其三是贸易并不改变一国的资源存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变。

(1)不能自由流动的资源

资源并不总是能轻易地从一种经济活动转移到另一种经济活动,其间会产生摩擦和使人们受苦。尽管李嘉图理论预言,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其成本,但这对于那些承担这些成本的人来说只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安慰。因此,政治上反对采用自由贸易制度的意见,多半来自面临失业危险的人们。推行自由贸易制度带来的痛苦是一种暂时现象,而一旦这种转变得以实现,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将是巨大而持久的。

(2)报酬递减

现实中,规模报酬递减,对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是凸的,如图5-3所示。一旦存在规模报酬递减,贸易利益可能没有固定规模报酬时那么大。

图5-3 报酬递减时加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3)动态效应和经济增长

开放一国经济从事对外贸易会产生以下两种动态利益:

第一,当来自国外的劳动力和资本的供给用于国内生产成为可能时,自由贸易可能增加一国的资源存量。

第二,自由贸易也可提高一国利用其资源的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能来源于很多因素。

一国资源存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的动态利益将引起该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PPF)的外移。如图5-4所示,PPF1移到PPF2是自由贸易引起动态利益的结果。由于PPF的外移,图5-4中的国家能比引入自由贸易之前生产更多的两种商品。该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开放、参与自由贸易不仅可以产生前面已讨论过的静态利益,而且可以产生刺激经济增长的动态利益。

图5-4 自由贸易对PPF的影响

(4)萨缪尔森的批评

萨缪尔森模型指出,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购买从中国进口的价格更低的商品,如果动态影响使美国的实际工资率降低,那么可能无法产生净收益。当外国劳动力受过更好的教育后生产率大大提升时,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可能会与大量进入美国的移民的收入相似,这会降低市场的净工资率,或许足以抵消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

虽然有以上论述,萨缪尔森还是承认自由贸易曾经使发达国家获利。而且,他还指出,存在引入贸易保护措施来防止自由贸易将来可能损害美国利益这一理论上的可能性,有可能会产生比贸易保护主义者所要防止的更糟的结果。

一些经济学家反驳了萨缪尔森的忧虑,但他们并没有质疑萨缪尔森的分析,他们表示,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提升技能水平,以达到萨缪尔森模型中的情况。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将很快进入报酬递减的情形。

(5)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的实证

很多经济研究已经着眼于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清楚地表明,一国如采用开放经济和自由贸易政策,将会得到更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回报。更高速的增长将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五、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李嘉图特别强调劳动生产率,并认为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构成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艾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对比较优势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而不同的要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一种要素越丰富,其成本越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预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从而试图解释观察到的世界经济中的国际贸易模式。与李嘉图理论不同的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而非生产率差异决定的。

六、里昂惕夫悖论

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里昂惕夫假定,由于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是一个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进口的更少。因为这一结果与理论的预言相反,故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对于里昂惕夫悖论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美国在生产新产品或革新技术产品上具有特别优势,这些产品比那些技术成熟和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资本密集度可能要低,因此,美国可能出口很大程度上使用熟练劳动力和创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比如计算机软件),而进口利用大量资本生产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一个关键的假设是技术在各国之间是无差异的,这个假设跟事实有一定出入。技术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生产率的差异,而生产率会推动国际贸易模式的发展。最近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旦各国之间技术上的差异被控制,各国的确出口那些密集使用禀赋丰富的要素生产出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禀赋稀缺的要素生产出的产品。换句话说,一旦关于生产率的技术差异的影响被控制,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似乎就能获得预言能力。

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雷蒙德·弗农最初提出的。

弗农认为大多数新产品最初是在美国生产的。显然,原创企业认为,鉴于推出新产品时存在的固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将生产设备置于接近市场和企业决策中心的地方较佳。而且,人们对大多数新产品的需求主要依据非价格因素,结果企业能够对新产品收取相对较高的价格,不必在其他国家寻找低成本生产场所。

弗农进一步认为,在一典型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当需求在美国迅速增长时,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仅限于高收入群体,这种起初有限的需求不值得那些国家的企业生产新产品,这就必然导致从美国出口新产品到那些发达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对新产品的需求开始增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国家的生产者在本国市场生产就开始有利可图了。另外,美国企业也可能在需求日益增长的那些发达国家装配生产设备。这样,其他发达国家的生产开始限制美国出口的潜力。

当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成熟时,产品变得更标准化,价格成为主要的竞争武器。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对成本的考虑在竞争过程中起更大的作用,结果一些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的发达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的生产者这时可能就有能力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如果成本压力变得更大,生产转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当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开始获得超过发达国家的生产优势时,美国相对其他发达国家失去竞争优势的周期再次重复。这样,全球生产的地点开始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然后从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趋势转变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生产集中于低成本的外国地区时,美国从产品出口国变为产品进口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贸易模式的一种准确解释,理论清楚地解释了成熟工业从美国移出进入低成本加工地区的变迁过程。然而,近几年,不断增长的大量新产品同时从美国、日本和发达欧洲国家传入,全球化生产的引入可能伴随着全球性分散生产的出现,新产品的部件将主要在要素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结合最具优势的地区生产(如比较优势理论所预言的)。总之,虽然弗农理论在美国占有全球优势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可能有效,但是和现代世界的关联却很有限。

八、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当时许多经济学家指出企业达到规模经济的能力与国际贸易有重要的联系。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大批产出使单位成本下降。规模经济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将固定成本分散到大量产品上的能力,利用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大批产品的能力。

新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第二,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了。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1.增加产品种类以及降低成本

假设世界上没有贸易,在那些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一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产量的规模都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如果国内市场容量较小,可能不允许生产者实现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于是它们可能不会生产这些产品,这样就限制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的种类。取而代之,它们可能仅生产少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和价格都比规模经济时更高一些。

当单一国家的市场与更大的世界市场相结合,市场规模的扩展源于贸易时,一国的单个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根据新贸易理论,这意味着每个国家可能专门生产比没有贸易时范围更小的一系列产品,但是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商品,每个国家都能增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种类,同时降低那些商品的成本,这样,即使当各国在资源禀赋或技术方面没有差异时,贸易仍提供了一个互利的机会。

2.规模经济、第一进入者优势和贸易模式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主要观点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模式可能就是规模经济和第一进入者优势的结果。第一进入者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是指一个产业的早期进入者所具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优势。在后来进入者之前抓住规模经济,从低成本结构中获益是一项重要的第一进入者优势。新贸易理论认为,对于实现规模经济至关重要,并且可能占据世界总需求一定比例的产品来说,第一进入者可以获得后来者无法得到的成本优势。

3.新贸易理论的应用

新贸易理论表明各国能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们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方面都没有差异。贸易能使一国专门生产某种产品,获得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成本,而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同样是专门生产出来的)。通过这种机制,各国消费者能够买到的产品种类就能增加,而那些产品的平均成本和价格会下降,同时,解放的同类资源可用于生产其他的产品和提供其他的服务。

新贸易理论还表明,一个国家可能支配一种商品的出口,仅仅是因为它幸运地拥有一家或更多家最先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由于它们能够获得规模经济,一个产业的较早进入者可锁定世界市场以阻止后继进入者。先入者从递增报酬中获益的能力形成了一种进入的壁垒。由于有限的全球需求不能支持再多一家该行业的企业维持盈利,这种主导地位便进一步加强。新贸易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不同,后者认为当一国生产某产品密集使用的资源特别丰富,这个国家将支配该产品的出口。

新贸易理论者们强调一家企业具有第一进入者优势是运气、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作用。然而,几个新贸易理论者指出,政府干预也有其作用。通过精心而又明智的补贴,政府就能增加国内企业成为新产业第一进入者的机会,那么主动的贸易政策有其经济合理性,这与一直在讨论的自由贸易观点不同。

九、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钻石理论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试图确定在国际竞争中为什么一些国家成功而另一些国家失败。波特的论题是一个国家的四大特性——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形成了当地企业竞争的环境,这些特性促进或阻碍了竞争优势的建立,如图5-5所示。

图5-5 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定: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四个特性可构建一个钻石理论模型,波特认为当企业处在该模型最有利的位置时产业或产业部门最可能成功。钻石理论模型是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一种特性的作用是依其他特性的状态而定的。

波特还认为两个附加变量可以极大影响国家钻石理论模型:机遇与政府。随机事件,如重大创新,可以重塑产业结构,并为一个国家的企业提供取代其他企业的机会。政府通过其政策的选择,可以削弱或增强国家优势。

1.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核心,波特认识到要素的等级,将其划分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人口统计)与高级要素(如通信基础设施、高级熟练劳动力、研究设备和专有技术)。他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是最有意义的。与自然赋予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一种通过个人、公司和政府投资的产品。这样,政府投资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通过改进人口的总体技术和知识水平,通过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级研究,提升一个国家的高级要素。

高级要素与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基本要素可能提供了初始优势,随后又因投资于高级要素而得以增强和扩大;相反,基本要素不利会导致投资高级要素的压力。

2.需求情况

波特强调国内需求在提升竞争优势中起到的作用。企业通常对与它们关系最密切的客户的需要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性在形成国内制品的特点以及对创新与质量产生压力方面特别重要。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其国内消费者层次高、需求大,则该国的企业能赢得竞争优势。高档次的和有需求的消费者迫使当地企业满足产品的高质量标准,生产新颖的产品。

3.相关与支持产业

一个产业的国家优势的第三个广义特性是,具有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或相关产业。在相关与支持产业中投资于生产的高级要素可以给该产业带来连带的好处,帮助它获取较强的国际竞争地位。这一过程的一个结果是一国的成功产业周围往往有一群相关产业,这是波特研究最深入的发现之一。这样的产业群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有价值的知识能够在地理位置接近的产业群内的企业间流动,这有利于该产业群内的所有企业。当一个地区内雇员在企业间流动时,当国内产业协会使不同公司的雇员因定期会议或车间交流集中到一起时,技术流动就发生了。

4.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

各个国家体现了不同的“管理思想体系”的特征,这将有助于或无助于它们建立国家竞争优势。

活跃的国内竞争与一个行业内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活跃的国内竞争导致企业寻求各种方式来提高效率,使它们成为较好的国际竞争者。国内竞争给企业造成压力,不得不革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投资用于提升高级要素。所有这些有助于创造世界级的竞争者。

5.对波特理论的评价

波特主张,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产业内获得国际成功的程度是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情况、相关与支持产业和国内竞争四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所有四个因素的存在通常要求这个钻石模型能正面影响竞争绩效。波特还认为政府能够从正面或负面影响钻石模型的四个因素中的每一个。要素禀赋会受到补贴、促进资本市场的政策、有助于教育的政策等的影响;政府能够通过地方产品标准或法规,控制或影响买方需求来形成国内需求;政府政策能够通过规定影响相关与支持产业;通过如资本市场规定、税收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影响企业竞争。

十、对管理者的启示

区位影响、第一进入者影响和政策影响是对国际企业的三个主要影响。

1.区位影响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生产活动上具有特定优势。因此,从利润角度看,一个企业将其生产活动分散到那些按照国际贸易理论生产最有效率的国家是有意义的。按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等思考原则,结果形成一个全球生产活动的网络,不同生产活动在全球不同地点进行。如果企业不这么做,它可能发现与这样做的企业相比,自己相对处于竞争劣势。

2.第一进入者优势

按照新贸易理论,在一种新产品的生产中建立第一进入者优势的企业可以主宰该产品的全球贸易。这一理论对全球市场仅能保证有限数目的企业获得盈利的那些行业来说更为正确,而在较分散的产业,较早进入似乎也是重要的。对单个企业而言,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以建立第一进入者或早期进入者优势,即使意味着企业在获得盈利前亏损几年也是值得的——要抢先取得现实需求,获得与产量相关的成本优势,在后来的竞争者涉足之前建立持久的品牌优势,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3.国家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也与国际企业有关,因为工商企业是国际贸易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它们生产出口产品,并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由于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关键性作用,工商企业会对政府贸易政策产生较强的影响。通过游说政府官员,企业可以促进自由贸易或限制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使工商企业懂得促进自由贸易是符合母国最大利益的——虽然对个别企业来说并不总是最有利。许多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游说政府开放市场。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包含了政策影响。波特理论认为提升生产的高级要素对企业最有利。游说政府采纳对国家钻石模型的每一个因素有利的政策,也是对企业最为有利的。这样,按照波特的说法,工商企业应该鼓动政府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因为所有这些都可以增强高级要素),并且采取鼓励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政策(因为按照波特的发现,这能使企业成为更强的国际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