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外汇与外汇汇率

1.1 复习笔记

一、外汇

1外汇的定义

外汇的含义需要从两方面来了解:

(1)动态的外汇概念: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实践过程,通过这种活动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2)静态的外汇概念: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

2.外汇的主要特征:

(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2)外汇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或以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

二、外汇汇率

1汇率的定义

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2.汇率标价方法

由于两种不同的货币可以互相表示,所以本币与外币就有两种基本的汇率标价方法:一是直接标价法;二是间接标价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的跨国银行又普遍同时采用了“美元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的特点是,外币数额固定不变,折合本币的数额根据外国货币与本国货币币值对比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定数额的外币折合本币数额增加,说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外币折合本币数额减少,则说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3.汇率的种类

(1)从银行外汇买卖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客户或同业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卖出价,即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客户或同业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中间价,即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常见于报刊杂志或经济分析之中。

直接标价法中,较低的价格为买入价,较高的价格为卖出价。而在间接标价法中,情况则相反,较低的价格为卖出价,较高的价格为买入价。

(2)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长短划分

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这一汇率一般就是现时外汇市场的汇率水平。

远期汇率,也称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这一汇率是双方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约定的,但往往与即期汇率有一定差价,其差价称为升水或贴水。直接标价法下,当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称为外汇升水;当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外汇贴水。升贴水主要受利率差异、供求关系、汇率预期等因素影响。

(3)按汇率制定的方法划分

按汇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

基础汇率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4.汇率的其他种类

(1)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来划分

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电汇汇率,也称电汇价,是以电汇方式支付外汇所使用的汇率,也是较其他汇率较高的一种。

信汇汇率,也称信汇价,是银行用信函方式通知给付汇率。

票汇汇率,也称票汇率,是银行买卖即期汇票的汇率。买卖即期汇票所需时间较长,因而汇率较电汇汇率低。

(2)按外汇管制程度来划分

按外汇管制程度不同,分为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也称法定汇率,是外汇管制较严格的国家授权其外汇管理当局制定并公布的本国货币与其他各种货币之间的外汇牌价。

市场汇率是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在自由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它一般存在于市场机制较发达的国家。

(3)按外汇使用范围来划分

在实行复汇率的国家中,因外汇使用范围不同,可以分为贸易汇率、金融汇率等。

贸易汇率是用于进出口贸易及其从属费用计价结算的汇率。官方制定与其他汇率不同的贸易汇率主要是为了促进出口,限制进口,改善本国贸易状况。

金融汇率是用于非贸易往来如劳务、资本移动等方面的汇率。官方制定金融汇率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以及限制资本流动。

(4)按国际汇率制度来划分

按照国际汇率制度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浮动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官方在汇率出现过度波动时才干预市场,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选择汇率浮动的方式也会不同,所以浮动汇率制度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等等。

(5)按纸币制度下汇率是否经通货膨胀调整来划分

根据纸币制度下汇率是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可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是由官方公布的或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

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从计算方法上看,它是在现期名义汇率的基础上用过去一段时期两种货币各自的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来加以校正,从而得出实际的而不是名义的汇率水平及汇率变化程度。

三、汇率的经济分析I——汇率决定与变动

1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与变动

(1)汇率决定因素:铸币平价

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是: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因此,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2)汇率变动因素:供求关系及黄金输送点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及其变化取决于许多因素,最为直接的就是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其汇价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其汇价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

金本位制度下由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汇率变动并不是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而是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定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2.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因素

纸币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国内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货币对内价值决定货币对外价值;而货币的对内价值又是用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就成为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3.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变动因素

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收支差额

当一国存在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等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从而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2)利率水平

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使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3)通货膨胀因素

当一国通货膨胀率升高,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进而对外贬值。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会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后者则对前者相对升值。

(4)财政、货币政策

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5)投机资本

投机资本对汇率的作用又是复杂多样且捉摸不定的。有时,投机风潮会使外汇汇率跌宕起伏,失去稳定;有时投机交易则会抑制外汇行市的剧烈波动。

(6)政府的市场干预

政府干预汇率往往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市场汇率剧烈波动、本币大幅度升值或贬值等),或者为了特定的目标(如促进出口、改善贸易状况等)而进行的,它对汇率变化的作用一般是短期的。

(7)一国经济实力

一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不仅形成本币币值稳定和坚挺的物质基础,也会使外汇市场对该货币的信心增强;反之,一国经济实力差,本币失去稳定的物质基础,人们对其信心下降,对外不断贬值。与其他因素相比较,一国经济实力强弱对汇率变化的影响是较长期的,即它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

(8)其他因素

一国政局不稳定、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战争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汇率的暂时性或长期性变动。

四、汇率的经济分析——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1.货币升值与贬值

汇率的变化表现为货币的升值与贬值,作为两种货币的比价,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必然是一种货币的升值,同时也是另一种货币的贬值。

(1)在直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一l)×100%

外汇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一l)×100%

(2)在间接标价法下:

本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一l)×100%

外汇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一l)×100%

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是正数即表示本币或外汇升值,如果是负数即表示本币或外汇贬值。

2.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1)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则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就是指满足进口和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l的条件,只有满足了该条件,货币贬值才会改善贸易逆差。

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是指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的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的期限大约为9个月~12个月,即汇率变化之后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对贸易差额产生正效应。如果在这个期限内,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能够满足,那么国际收支就能得到理想的调节;如果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不能满足,或者在这一期限内国内物价上涨赶上甚至超过本币贬值程度,则国际收支非但不能改善,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贬值出现负效应。

(2)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其作用表现在:本币对外贬值后,l单位外币折合更多的本币,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但是,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时,也就是外汇汇价将升未升时,会引起本国资本外逃。本币对外升值后,l单位外币折合更少的本币,外国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增加;但是本币将升未升时,也就是外汇汇价将跌未跌时,会引起外国资本流入。

(3)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在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时期,外汇储备的稳定性和价值高低完全在于美元汇率的变化。美元升值.一国外汇储备相应升值;美元贬值,一国外汇储备也相应贬值。

在多元化外汇储备时期,汇率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

明确构成一国外汇储备的币种。

需要将各储备货币分成升值的和贬值的两种,计算各自升值或贬值的幅度。

根据构成外汇储备币种的不同权重,结合各种货币升贬值的幅度,衡量出一定时期内储备币种汇率变化对一国外汇储备的综合影响。

还要考虑储备货币中软硬币的利息差异,与汇率涨跌相比较,从而得出一定时期内不同货币汇率变化及利率变化对一国外汇储备总体影响的分析结论。

(4)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品价格;二是非贸易品价格。

汇率变化后直接影响贸易品价格的变化: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都会有所提高。如果进口品没有受到有效的控制,且进口品在商品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则进口品价格提高会对物价上涨产生较大的压力。本币对外升值产生的作用正相反,它会使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下降,对出口气道限制作用,对进口起到扩大作用。

汇率变化对价格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与对贸易品价格影响相比,它是间接的。如果一国商品可以自由贸易,资源要素在部门间转移不受限制,汇率变化带来的贸易品价格变化会传导到非贸易品价格上。

(5)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浮动汇率下汇率频繁变动使企业进出口贸易的计价结算在对外债权债务中的风险增加。

(6)汇率变化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如果一国实行以促进出口、改善贸易逆差为主要目的的货币贬值,则会使对方国家货币相对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尤其是以外汇倾销为目的的本币贬值必然引起对方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反抗甚至报复,这些国家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直接地或隐蔽地抵制贬值国商品的侵入,“汇率战”由此而生。

五、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汇率简述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货币人民币对外币的比价,是其对外价值的体现,长期以来由政府授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调整和管理。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主要是人民币与发达国家货币之间的管理浮动汇率,其中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基础汇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通过各自与美元的汇率套算出来。

2.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又称为人民币汇价,是以人民币表示外汇价格的简称。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汇价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人民币对西方货币的汇价;二是人民币对前苏联及东欧国家货币的汇价。

(1)第一阶段:1949年1月一1950年3月

这一阶段是指白天津解放到全国实行财经统一以前。这一阶段人民币汇价的特点是:汇价不断上升,人民币对外不断贬值。

(2)第二阶段:1950年3月一1952年12月

这一阶段指从全国贯彻统一财经工作的决定起,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这一阶段人民币汇价的特点是:汇价不断下跌,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1950年3月全国贯彻统一财经工作决定后,迅速制止了物价上涨,物价转为下跌。

(3)第三阶段:1953年1月一1973年3月

这一阶段是指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前,这一阶段人民币汇价的特点是保持稳定不变方针。

(4)第四阶段:1973年3月一1980年12月31日

这一阶段是指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到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和贸易内部结算价以前。

(5)第五阶段:1981年1月1日一1984年12月31日

这一阶段是指我国实行公布牌价及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

(6)第六阶段:1985年1月1日一1993年12月31日

这一阶段是指我国实行公布牌价直到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以前。

(7)第七阶段:1994年1月1日一2005年7月20日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为现行制度,实行了汇率并轨和银行结汇售汇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

(8)第八阶段:2005年7月21日至今

2003年起,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

3.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讨论

(1)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经异化为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虽然能稳定我国的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但是潜在的风险也值得警觉:

中央银行被迫入市“干预”,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成本和风险;

汇率的小幅波动或者不动,客观上助长了企业的道德风险。

(2)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还处在转型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一些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急于将人民币升值或是扩大人民币的浮动幅度,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大;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