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意识形态

4.1 复习笔记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

1.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是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创造出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后来,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学者那里的得到了不同的解释和定义,以至于成为“一个概念家族”,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有三种含义:

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

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马克思在这里关心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怎样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即如何与统治权力结合起来。

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个人或集体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2)曼海姆对两种范围意识形态的区分

一种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指的是由于情境真相不符合其利益,所以对某一社会情境真相的掩饰或扭曲,包括有意识撒谎,半意识或无意识地掩饰,有心欺骗或自欺。

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世界观或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信奉。

(3)韦伯的信仰体系

信仰体系,指的是说明为什么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

纵观这些定义,基本上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认知世界的信仰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准确还是扭曲);第二,认为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2.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1)现实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的。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认同流行的意识形态,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

(2)总体性

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这些意识形式至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

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

哲学、宗教。

(3)阶级性

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意识形态的阶级功能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每一个细小的、具体的利益。强大的阶级功能还使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因为社会成员从出生时起,就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下,很难从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摆脱出来。

(4)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是相对独立的,表现为:

第一,意识形态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四,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依赖性

尽管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反作用,但它是第二位的东西,它不是决定性的、最终的。它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党,主张通过革命取得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是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资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将资本主义的优点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克服二者的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3.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后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特别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它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以及保证这种自由选择权在公正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

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但它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上。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利的极端重要性,主张国家的中立性,反对国家对社会和个人事务过多的干预,积极倡导公民社会的作用,竭力维护社会的多元主义价值。

4.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极其重视现存的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认为这四大政治价值高于其他任何价值,维护这些价值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当代的新保守主义在秉承保守主义经典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新保守主义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它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

5.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在价值观上,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的原则,而社群主义则强调集体权利优先的原则。比起个人权利来,社群主义特别倡导公共利益优先,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6.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是在打破神权和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民族认同运动。可以从心理和政治两个层面来界定民族主义。

(1)在心理上,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者是对于民族利益、民族独立与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或者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2)在政治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最具爆炸性的一种政治哲学,也是当代世界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1.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意识形态的政治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与统治权的结合过程。意识形态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强劲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化,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

2.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作为某个团体的意识形态存在的,是团体成员共有的。因为它是团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对团体成员来说,使之确信采取与集体一致的步骤和做法是合理的、正义的、应该的,由此实现团体内部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对其他团体以至整个社会来说,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使特定团体的行为披上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外衣,证明其行动的目标和方法的合理性,减少其他团体的抵触和敌对,尽量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

意识形态的动员功能通常是靠团体中少数优秀分子和领导人物完成的,他们更清楚团体的利益所在和利益增长与维护的方式。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团体内部机制,如宣传机制、示范机制来鼓动团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意识形态能够修正个人行为,减少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只是一种思想、道德上的“非正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缺少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

(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

作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工具,每个团体的意识形态都有一套符合本团体利益的信念与价值。由于各自利益取向的不同,势必造成各团体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着基于利益取向的团体间关系。

3.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

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意识形态特征:全面性。灵活性。合理性。稳定性。这是与灵活性相对而言的,指的是意识形态不可随意变动。包容性。成功的意识形态应该是开放的,兼收并蓄。

(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

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滞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体现为下列几方面:

压制创新。

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3)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

意识形态的变革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意识形态的自我更新和改良;第二种是意识形态的革命更替。那么就前一种变革方式而言:

自上而下的变革

这是意识形态最典型的自我更新方式。它通常是由控制统治权的团体成员通过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改革,使改革影响扩展到民间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整个团体中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变。日本的明治维新、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变革常常是在经济增长出现之前完成或是与经济增长相伴进行,因此,这种变革方式往往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意识形态支持。

自下而上的变革

这是一种非常缓慢的变革过程。尽管缓慢,但一旦变革达到某一点后,其速度和频率的加快将是非常显著的。自下而上的变革常常是在经济增长开始之后发生的,实际上是由经济增长对旧的社会存在的触动引发的。但是,对经济增长来说,在它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它需要相应的意识形态来为其提供新的认知体系。而这正是自下而上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契合点。

上下互动变革方式

这种方式是社会内部意识形态演进的常态,是意识形态内在自我调节机制作用的结果。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中,这种上下互动方式往往能够适应和推动经济增长。只要社会存在不出现重大变动,意识形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就会正常发挥作用,实现意识形态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契合。

中心一边缘方式

这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变革方式。在一个社会内部,以居于主导的官方意识形态为中心,各种民间意识形态根据受其影响和控制的强度,构成了围绕该中心的不同层次的边缘。一般讲,距中心越近,受其控制越强;反之,受其控制越弱。而中心的变革通常是缓慢的。但是由于中心控制力度随着距离的延伸而减弱,这就为边缘的意识形态的变革提供了机会。

4.2 课后习题详解

重点问题

1.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何异同?

答:(1)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共同点

将意识形态看做是一种认知世界的信仰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

认为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

(2)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不同点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韦伯是从信仰体系出发对意识形态做出定义。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实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的。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要么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要么是为了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社会成员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认同流行的意识形态,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因为不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行为就不会为社会所接受。

(2)总体性

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

社会思想、教育、伦理、艺术。

哲学、宗教。

(3)阶级性

意识形态的阶级功能所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每一个细小的、具体的利益。强大的阶级功能还使被统治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完整的意识形态,因为社会成员从出生时起,就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下,很难从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摆脱出来。

(4)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依赖性

尽管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反作用,但它是第二位的东西,它不是决定性的、最终的。它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3.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政治理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政党,主张通过革命取得无产阶级的政权,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的国家与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资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将资本主义的优点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克服二者的缺点,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3)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后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特别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它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以及保证这种自由选择权在公正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

(4)新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极其重视现存的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认为这四大政治价值高于其他任何价值,维护这些价值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当代的新保守主义在秉承保守主义经典价值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倡导一种“宪政的民主”。一方面,新保守主义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另一方面,它又竭力反对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

(5)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强调国家、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在价值观上,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的原则,而社群主义则强调集体权利优先的原则。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6)民族主义

在心理上,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或者是对于民族利益、民族独立与民族统一的信仰或主张;或者是一种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政治上,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追求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政治运动。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是最具爆炸性的一种政治哲学,也是当代世界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4.如何认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作为某个团体的意识形态存在的,是团体成员共有的。因为它是团体成员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意识形态的论证功能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团体成员来说,使之确信采取与集体一致的步骤和做法是合理的、正义的、应该的,由此实现团体内部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另一方面,对其他团体以至整个社会来说,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使特定团体的行为披上代表全社会利益的外衣,证明其行动的目标和方法的合理性,减少其他团体的抵触和敌对,尽量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

意识形态的动员功能通常是靠团体中少数优秀分子和领导人物完成的。因为他们通常能够识别团体所处的环境和潜在危险,认识到团体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目标,所以他们更清楚团体的利益所在和利益增长与维护的方式。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团体内部机制,如宣传机制、示范机制来鼓动团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意识形态能够修正个人行为,减少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只是一种思想、道德上的“非正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缺少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

(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

作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工具,每个团体的意识形态都有一套符合本团体利益的信念与价值。由于各自利益取向的不同,势必造成各团体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着基于利益取向的团体间关系。

5.滞后性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意识形态的变革常常是缓慢的,在物质基础变革之后相当长时间内才能彻底完成。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带来了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变革滞后的意识形态常常成为束缚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体现为下列几方面:

(1)压制创新。

(2)破坏正在变革团体存在的合法性。

(3)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4)助长“搭便车”现象的增加。

4.3 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二、辨析题

1.任何政治统治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社会行为的性质是由该行为发生于其中的社会关系规定的。因此,确定特定社会行为的本质,应该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

(2)政治统治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这一行为发生于政治权力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所以,确定政治统治的性质,应该从这一政治行为得以产生的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权力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制约关系入手,从这一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的考察入手进行。纵览人类政治社会发展历史,并不是所有的政治统治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社会主义社会以外的阶级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凡是少数人在经济上居优势地位,即少数人占有全社会的生产资料、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以国家为代表形式的全民所有,人民就成了统治者,因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社会。

因此,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三、论述题

1.结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论述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方式和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试论政治统治的基础及其作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统治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选择途径,是这一矛盾的基本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1)政治统治的基础

政治权力基础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作用,是政治权力关系存在和维系的基础和标志,也是政治统治行为得到实施的基本凭籍。任何政治权力主体要保持对于社会的政治统治并且使得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有效贯彻,都必须确保在社会政治力量对比中,始终控制和掌握着超过其他力量的力量,并且能够有效运用这种力量。因此,政治权力对于政治统治具有前提性意义,政治统治的强弱状况首先取决于作为其首要基础的政治权力的强弱状况。

社会基础

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关系状况。为形成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联系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对于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来说,共同利益的程度越高,利益矛盾的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的扩大和加强,反之亦然。

公共职能基础

政治权力主体承担和履行社会公共职能,是其掌握、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的权威地位和作用的必要前提。政治权力主体承担和履行社会公共职能,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增强统治力量和能力的根本途径。

心理基础

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可和同意。正是这种认可和同意,构成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种政治合法性成为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而政治统治的过程,就是政治权力合法化的过程。

(2)政治统治的类型

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根据政治统治的支配性因素将政治统治分为官僚统治、贵族统治、伦理统治、民众统治、强人统治、财阀统治、技术统治和意识形态统治。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将政治统治分为:

a.传统型政治统治。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

b.魅力型政治统治。政治权力执掌者和政治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

c.法理型的政治统治。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的政治统治。

马克思主义以政治权力主体及其利益为标准将政治统治的类型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等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

a.马克思主义划分政治统治类型的基本标准是政治统治主体;

b.马克思主义划分政治统治类型的现实依据是政治统治主体的利益实现和主导;

c.马克思主义划分政治统治类型的重要标志是政治统治主体对于社会的控制支配性。

(3)政治统治的方式

强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力直接实现统治的方式。

法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依照特定法律规则或者制度规则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绩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承担社会职能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绩效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理治方式。以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德治方式。通过社会道德和伦理建构、维护政治统治的方式。

心治方式。通过对于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心理的培养和强化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4)政治统治的作用

政治统治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统治行为,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保持其权力地位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出发点也构成了政治统治的宗旨和本质。对于政治权力来说,政治统治行为关系到政治权力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能否作为权力存在和运行,能否保持其权力支配和制约性;对于社会政治关系来说,政治统治行为关系到既有的政治关系能否存在;对于社会生活来说,政治统治行为关系到社会成员实现利益的既有政治方式和途径能否存在。因此,政治统治不仅对于政治权力主体具有根本性意义,对于社会政治生活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政治统治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和政治的敌对力量和敌对分子,对于各种各样危害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和社会生活的力量和人员施行防治、打击、排斥、惩罚和镇压,从而保证政治权力主体和社会生活的安全。在特定国家外部,政治权力防御和防范外部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侵略、干涉、颠覆和破坏,保证着国家安全。在特定国家内部,政治权力以各种方式打击敌对力量和敌对分子的危害行为,保证着政治权力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政治统治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

政治统治是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根本途径,政治统治行为也相应成为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根本行为。从政治权力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政治统治行为为解决政治权力制约关系中的矛盾创造了基本条件。

政治统治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政治统治行为为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创造了政治条件。与此同时,政治统治还决定着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在社会中实现的程度和政治权力的效度,强有力的政治统治造成的稳定的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能够相应程度地实现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形成相应的权力效度,反之亦然。

政治统治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a.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主张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法定资格,这一法定资格是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

第一,政治统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意志和要求,确认特定社会成员拥有和享有主张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法定资格,同时排斥特定社会成员拥有和享有这种资格。

第二,政治统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其确认的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予以权力的保障,而对于未确认的社会成员的政治资格则不予保障,此外,政治统治还对于已确认其政治权利的社会成员违反政治权力意志和规则的行为予以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以此保障其他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实现。

b.政治统治构建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为政治权利的实现创造了政治条件。政治权利只有在政治生活的常态和有序规则中得到实现,而政治统治正是政治常态和秩序规则的供给者,因而具有提供实现政治权利的社会和政治条件的作用。

政治统治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a.在社会生活中,秩序和稳定是社会正常运行和社会成员有序活动的必要条件,政治统治的社会意义正是在于为社会创造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

b.社会公共利益是通过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管理来实现的,而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的管理,只能在社会和政治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政治管理需要的这种社会和政治秩序和稳定状态,是由政治权力主体的政治统治行为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