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两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厂商的成本

6.1 复习笔记

1.利润、成本和生产要素

(1)利润

竞争性市场上关于厂商行为的核心假设是其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是指厂商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包括税金)以后的余额。即:

利润=收益-成本

其中,一家企业销售其产品所获得的收益等于产品的销售量乘以产品价格,而厂商的成本定义为生产商品的总支出。

(2)成本

厂商用以生产商品的东西称为投入品或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品。厂商的总成本就是这些投入品的成本之和。劳动成本是公司支付给所雇用的工人和管理这些工人的经理人员的工资。材料成本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和中间产品的成本。中间产品是从其他厂商那里购买的商品。资本品的成本包括机器和诸如厂房等建筑物的成本。

所有厂商都使其成本尽可能低。对于给定的价格和产量水平,厂商通过找到生产其产出的成本最低的方法来使利润最大化。因此,利润最大化厂商也是成本最小化厂商。在一定的限度内,厂商可以改变它们所使用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品的组合,并且它们在找到生产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产品的最低成本之前,会始终这样做。

(3)生产函数与收益变化

生产中使用的投入品数量和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为生产函数。在只有一种可变投入品的生产下,生产函数曲线的形状与收益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收益递减

收益递减是在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投入品增加得越来越多,这种增加了的投入品的边际产品递减。如图6-1(a)所示,相应于增加一个单位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例如劳动)而增加的产量称为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随着劳动投入越来越多,劳动的边际产品减少。对于厂商的生产函数,收益递减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前一单位劳动生产的产量,从图形上看,收益递减即是生产函数曲线随劳动数量的增加渐趋平缓。

收益递增

收益递增是指一种投入品(例如劳动)的增加导致产量更大比例的增加。具有这种形式的生产函数的厂商是收益递增的。如图6-1(b)所示,在单一投入品的情况下,这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当产量比较高时,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大于产量比较小时所增加的产量。

收益不变

收益不变介于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之间,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投入品所增加的产量相同,如图6-1(c)所示,在单一投入品的情况下,投入品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条直线。

图6-1 生产函数与边际收益变化

(4)各种类型的成本和成本曲线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化的投入品所产生的成本。对于厂商而言,无论其是否生产,或是否在其最大的生产能力上进行生产,它都需要为能够进行生产预付相同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曲线如图6-2(a)所示。

图6-2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水平而变化的投入品所产生的成本。在考察期内,厂商可以改变的任何成本都是可变成本,例如,劳动成本或材料成本随产量的上升(下降)而上升(下降),则这些成本都是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可变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可变成本曲线如图6-2(b)所示。

总成本

总成本定义为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即:总成本=总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曲线如图6-2(c)所示。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相应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可以用成本()的变化除以产量()的变化来表示,即:

边际成本曲线给出了每一额外单位产出的成本增加量。边际成本曲线可以由总成本曲线导出。边际成本是产出增加一单位(沿横轴的变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沿纵轴的变动)。如图6-3所示,总成本曲线在相切的直线的斜率给出了的边际成本。

图6-3 边际成本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因此,边际成本曲线表示总成本曲线在每一产出水平处的斜率,边际成本曲线如图6-4所示。

图6-4 边际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是每单位产出所花费的成本,可以用总成本()除以产出()来表示,即:

平均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即:

平均成本曲线给出了对应于不同产量水平的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曲线也可以由总成本导出。因为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量()。典型的平均成本曲线是U形的,因为在较低的产量水平,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占主导地位,则平均总成本下降。但是,一旦达到了足够高的产量水平,上升的平均可变成本就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则平均总成本上升。这就导致了典型的U形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图6-5反映了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在U形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最小平均成本处)与之相交。只要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将使平均成本下降。因此,在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下降的。如果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那么增加一单位产量就将提高平均成本。因此,在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曲线必然是上升的。

图6-5 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投入品价格变动与成本曲线

成本曲线都是基于厂商在固定价格下购买投入品(生产要素)的。如图6-6所示,类似劳动之类的可变要素的价格的上升,将使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向上移动。而固定投入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使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而不会影响边际成本曲线。

图6-6 投入品价格变动对成本曲线的影响

2.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曲线

在短期,机器、厂房等要素投入的数量是固定的,而劳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品是可以变化的,因此,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般是U形的。

(2)长期成本曲线

虽然一家工厂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则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在长期内,不存在固定要素投入,企业可以通过其生产规模的调整来实现在任何给定的产量水平处的成本最小化。

在长期内,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其规模收益状况。如果当所有投入品一起增加时,产量也以相同的比例增加,那么存在规模收益不变。由于投入品(进而成本)与产量按相同比例增加,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如图6-7(a)所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平缓的。如果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品增加的比例,那么存在规模收益递减,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产出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是上升的,如图6-7(b)所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倾斜。如果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品增加的比例,那么就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成本上升的幅度小于产量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下降,如图6-7(c)所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图6-7 规模收入与成本曲线

3.具有多种要素的生产

(1)成本最小化

对于厂商而言,一种商品的生产一般可以采用若干种方法,并使用不同数量的各种投入品。厂商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要素投入组合来使既定产量下总成本最小。在图形上,厂商的成本最小化体现为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该切点,在微观经济学中叫做生产者均衡点。

如图6-8所示,生产者使用一定的经费而获得最大的产量。分别代表三条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生产者在一定经费下的等成本线。所谓的等成本线是指具有相同成本的两种投入品的各种组合。显然,生产者不可能达到的产量水平。生产者可以达到的产量水平,例如在点组合进行生产。但是,这种组合并没有使产量最大化,沿着等成本线从点朝点靠近,或从点朝点靠近,都可以在相同成本下获得更多产量,越靠近点,产出量越大,到达点,产量最大化。点为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的一点,这一点就是生产者均衡点。从图中可看出,生产者最佳的投入组合为单位的劳动和单位的资本。

图6-8 既定产出下成本最小

由相切条件可得,最优要素组合的边际条件是:,即两种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又由于两种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实物产量的比率,所以,此条件又可表示为:。该公式表示生产者的每一单位成本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获得的边际实物产品都相等。厂商的生产在生产者均衡点上进行,也就是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2)替代原理

在有多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原理的一个最重要的推论是,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而言,一种投入品(比如劳动)价格上升,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厂商用较便宜的投入品替代这种比较昂贵的生产要素。该原理就是替代原理,替代原理体现了利润最大化厂商的理性选择行为。

4.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的,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成本支出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的情形。假设一个厂商生产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为生产这些产量的总成本。那么,如果满足下述条件,就说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主要是由于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更高。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经济学家常常列举金融业作为范围经济的一个例证:给客户提供许多种服务,诸如支票存款、借款服务和货币兑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