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课后习题详解
一、解释下列术语
1.知识
答: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
答: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
答: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4.默会知识
答:默会知识是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5.命题
答: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6.命题网络
答:命题网络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7.神经网络理论
答:神经网络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的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知识在人脑中以神经网络形式储存,神经网络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激活的结点组成,结点与结点之间有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8.双编码理论
答:双编码理论是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9.知识分类学习论
答:知识分类学习论是一种解释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10.上位学习
答: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11.下位学习
答:下位学习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12.并列结合学习
答: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13.同化论
答:同化论是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14.选择过程
答:选择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将其注意集中于环境中所呈现的信息的有关方面,或者将有关的信息与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并将信息从感觉记忆移送到工作记忆中。
15.整合过程
答:整合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将新的陈述性知识与原有的陈述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
16.组织过程
答:组合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或者是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17.精加工过程
答:精加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对所呈现的信息进行添加、补充的活动。精加工的结果是生成了新知识中没有明确呈现出来的内容。
18.知识的表征
答: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19.脚本
答:脚本是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二、填空
1.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1) 和(2) 两大类。
【答案】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由两个成分构成,第一个成分是(1) ,第二个成分是(2) 。
【答案】关系;论题
3.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可把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全过程分成(1) 、(2) 、(3) 三个阶段。
【答案】习得阶段;巩固阶段;提取和运用阶段
4.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1) 或(2) 表征和贮存。
【答案】命题网络;图式
5.人们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的有序事件可能以 的形式表征。
【答案】脚本
6.“我爱冬天的梅花”这个句子包含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1) ,第二个命题是(2) 。
【答案】我爱梅花;梅花是冬天的
7.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涉及(1) 、(2) 、(3) 三个记忆结构和(4) 、(5) 、(6) 、(7) 精四个认知过程。
【答案】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选择;整合;组织;精加工
8.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1) 、(2) 。
【答案】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9.整合涉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奥苏伯尔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将整合的模式分为(1) 、(2) 、(3) 三种。
【答案】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三、选择
1.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
(1)双重编码理论
(2)加工深度说
(3)图式理论
(4)知识分类学习论
【答案】(1)
【解析】双编码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意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的成分彼此联系又有区别。意象表征(形象材料)比言语表征(抽象材料)保持的牢固。
2.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概念在外延上与________概念对应。
(1)智力
(2)习得的认知能力
(3)习得的认知能力与动作技能
(4)认知技能
【答案】(3)
【解析】广义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智能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陈述性知识、智能技能、认知策略属于习得的认知能力。
3.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________大致相对应。
(1)书本知识
(2)陈述性知识
(3)言语知识
(4)程序性知识
【答案】(2)
【解析】这里的知识与技能是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讲的,一个重在说,一个重在做,分别相应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4.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________。
(1)学习的内容
(2)学科特点
(3)测量的条件
(4)学习所处的阶段
【答案】(3)(4)
【解析】模型表明,阶段不同,知识类型也不同。学习的第一阶段为陈述性阶段,第二阶段为知识巩固与转化,第三阶段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在第三阶段判断知识类型时,主要看学生用习得的知识干什么。用来回答“是什么”问题,则为陈述性知识;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则为程序性知识,即要考虑测量的条件和要求。
5.儿童在看动画片时,看到上面的情节可推知下面的情节发展。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这种能力的适当解释是________。
(1)儿童观察力强
(2)思维的逻辑性
(3)儿童想象能力发展快
(4)儿童头脑中贮存了相关情节的脚本
【答案】(4)
【解析】故事一般由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有序部分组成。儿童接触过许多故事后,会形成故事情节的脚本,这使得儿童看到前边的情节时,就可以利用头脑中的脚本推知以后的情节。
6.生物课上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血液、内环境、红细胞、白细胞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是为了引发和促进学生____的认知过程。
(1)选择
(2)组织
(3)整合
(4)精加工
【答案】(2)
【解析】这些概念作为学生新学习的知识,要求学生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而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________模式进行教学。
(1)上位学习
(2)下位学习
(3)并列学习
(4)发现学习
【答案】(2)
【解析】分数的概括、包容范围高于百分数,原有观念是上位观念,新观念是下位观念,进行的是下位学习。
8.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
(1)上位学习
(2)下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4)派生学习
【答案】(3)
【解析】两类知识间不存在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有某种类似,即都对处于其场中的物质产生影响,故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9.下列教学方法旨在引发学生选择过程的是____。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告诉学生这些概念很重要
(3)提问学生学了这段内容后有什么想法
(4)让学生比较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案】(2)
【解析】登记在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我们虽能同时看到、听到很多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进一步加工,由于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只能从大量呈现的信息中选择重要的、有关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告知重要性意在让学生关注和注意这些概念。
10.下列对同化论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
(1)学生的原有知识吸收、同化新知识后,原有知识本身不会发生变化
(2)同化论认为学生在陈述性知识学习中有积极主动的作用
(3)同化论非常看重学生原有知识的作用
(4)同化论也是一种知识结构的理论
【答案】(1)
【解析】相关类属过程表明,在同化新知识后,原有知识也会发生变化。
11.知识分类学习论来源于________。
(1)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2)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3)安德森的启动论
(4)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案】(2)
【解析】皮亚杰图式论指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安德森启动论只论述了陈述性知识提取应用的机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只提出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待学习,只有加涅的学习的条件论指出了言语信息、智能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等知识类型习得的条件和规律。
12.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__。
(1)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时的认知过程只能由教师来引发和促进
(2)提问可以引发学生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多种认知过程
(3)复习陈述性知识就是要记住老师或课本中呈现的内容
(4)原有知识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答案】(2)
【解析】学生学习时的认知过程也可由学生自己引发;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单是记忆的问题,还涉及组织、精加工等过程;原有知识有时也会阻碍陈述性知识学习。
13.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标题与未加标题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这一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____。
(1)同化论
(2)生成论
(3)联想论
(4)图式理论
【答案】(4)
【解析】加上标题后,被试看到标题就启动了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可以用于理解、记忆短文内容。
14.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________。
(1)精加工策略
(2)组织策略
(3)复述策略
(4)做笔记策略
【答案】(2)
【解析】课文学习属复杂知识学习,画出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是对材料进行组织的活动,属于心理学的组织策略。
15.下列论断错误的是____。
(1)长时记忆中储存有图式、命题网络、脚本、意象等知识表征形式
(2)做笔记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
(3)学生阅读课文时能读出“言外之意”,说明他在进行精加工活动
(4)精加工式的问题只能引发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精加工过程
【答案】(4)
【解析】精加工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组织、整合、精加工的认知过程。
四、研究与设计
1.选择教师的一段教学录像或教学实录,根据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内部认知过程,分析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来引发和促进学生的内部学习过程。
答:略。
2.请指出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主要形式和研究依据。
答:知识的表征或知识的心理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一个外在的客体在心理活动中可以以具体形象、概念或命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象、概念或命题都是信息的表征形式。
(1) 命题与命题网络理论
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贮存;不同动物的知识概括水平不同;在每一概括水平上贮存了可以用来区分其他水平的物体的属性;随着问题概括水平的提高,被试判断问题真伪的反应时也随之延长。其代表人物科林斯和奎廉用一个经典实验支持了知识以命题网络的层次结构贮存的观点。
(2)图式与脚本理论
人的较复杂的整块的知识是用图式来表征的。脚本表征的事件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如“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经常出现的事件,一般可以分解成如下的阶段:去影院、购票、进场、观看影片、退场。由于这样的步骤多次重复出现,人头脑中形成有关去影院看电影的定型图式。”
(3)双编码理论
陈述性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许多证据表明,视觉印象的激活干扰视知觉,反之亦然。从神经生理学来看,左半球损伤更易于干扰言语加工;相反,右半球损伤则更易于干扰非言语加工。这些都是有利于双编码理论的证据。
(4)神经网络理论
知晓意识中的任何东西都要归根于神经网络中的基本表征,即联结的模式。英语词汇中相同词干的词语与无相同词干的词相比,前者更易于识别。这可以用神经网络理论来解释。因为词的一个部分越是常用,人们接触的机会越多,越容易被激活。
3.比较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的解释。
答:(1)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
根据新的知识与知识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关系,同化过程分为三种:①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③并列结合学习。
(2)现代认知心理学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仅涉及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等认知架构,还涉及学习者在这三种结构之间和之内进行的一系列认知操作或认知过程。这些过程具体包括:①选择;②整合;③组织;④精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