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新华日报》
2.《纽约时报》
3.伯明翰学派
4.社交媒体
5.沉默的螺旋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新华日报》
答:《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无情地揭露了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
2.《纽约时报》
答:《纽约时报》是一份以政界、企业界、知识界人士为读者对象的高级报纸。于1851年由雷蒙德与两位同仁创办,初名为《纽约每日时报》。该报对开四页,较为庄重,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新闻丰富,风格与《泰晤士报》类似。1896年奥克斯接手后将其发扬光大,首先确立了庄重严肃的新闻风格,报道重点是政府新闻、时事评论和金融地产交易;任用优秀主编范安达,首家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以“客观、超党派”的态度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如70年代“五角大楼事件”。1994年起进军有线电视业,购买了“爆玉米花频道”,目前拥有电视网的五个小型附属台,向着媒介集团的方向发展。
3.伯明翰学派
答:伯明翰学派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的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有斯图亚特·霍尔、大卫·莫利、洪美恩、约翰·费斯克等。它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的研究方法,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会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行为。伯明翰学派是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
4.社交媒体
答: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又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如果网络不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社交媒体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失去了根基。如果没有技术支撑那么多的互动模式,那么多互动的产品,网民的需求只能被压制无法释放。如果开发者没有意识到网民对于互动的、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也不会催生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技术。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
5.沉默的螺旋
答:“沉默的螺旋”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最早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答:(1)新闻和宣传的相同点
新闻与宣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本质上都是为了宣传某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这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
①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事业充其量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早期的报刊均是特定的政治或宗教集团的宣传工具。
②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都属于传播的范畴。新闻和宣传工作都离不开广泛的受众,如果没有受众关注、接受,新闻和宣传工作都不能进行。
③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宣传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通过任何媒介进行。新闻事业出现以后,报刊、广播、电视成为宣传者使用的基本工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报”向“新闻纸”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过程。
(2)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具体而言,其不同点主要如下:
①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人们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②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让受众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③传播的方式不同。在一张报纸上,绝不可能重复刊登同样内容的新闻。但宣传却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
④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信息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凡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材料,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
⑤传播内容不同。新闻重事实,没有事实主体的所谓的“新闻”不可能拥有大量读者;而宣传看重的是观点,事实为观点服务,往往为了体现观点而在表达程度、用词造句上反复推敲。
⑥传播的原则不同。新闻在报道事实的时候,注重平衡原则,尽可能照顾到事实的各个方面和角度。宣传从某种观点出发,本能地突出某一方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另一方面。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答:史量才,江苏南京人,1912年任《申报》总经理,是一位爱国的进步新闻事业家。1908年,史量才被聘为《时报》主笔,开始走上新闻工作道路。期间他结识了《时报》总主笔陈冷和张謇等江苏士绅和都督府主持人。辛亥革命后,张謇、程德全、应德闳三人提出收购《申报》,把它作为政治活动的言论工具,邀史量才和陈冷合作。这时,史量才已受新思想影响,认为“一国之兴,文化实其基础,而策进文化,以新闻为急锋”,于是欣然同意。
创立于1972年的《申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原为英国人美查创办,后由席子眉、席子佩兄弟接办。因席氏兄弟经营不善,该报连年亏损,每天销量只有7000多份。1912年,史量才与张謇等合作,用12万元购进《申报》,并出任总经理。 1916年,张謇等人退股,《申报》遂成为史量才独立经营的企业。
史量才接办《申报》之后,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走报纸企业化、现代化、商业化的道路。他首先抓广告和发行两个环节,靠广告增加收入,以发行繁荣广告。他大胆使用张竹平、王尧钦等人,发挥他们在广告与发行方面的专长。1918年10月,史量才在上海汉口路山东路口新建五层楼新报馆,购进美国每小时印3万份报纸的新式印刷机,大胆启用一批干练的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广告业务,提高发行能力。同时,他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日本大量购进廉价纸张,加以储存。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申报》的发行量大幅度上升,至1931年已达15万份。
史量才的《申报》,在与同行业展开的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为了扩大读者面,他不断辟出新栏目以丰富内容。1916年,史量才在《申报》上开辟《自由谈》栏目,刊载供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文字,以适应都市市民的文化需求。从1919年8月起,《申报》每周出版《星期增刊》,刊载的文章主要译自国外报刊的要闻和评论,涉及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工商、学术等,弥补了《申报》平时对国际新闻刊载不足的缺憾。1920年,《申报》增设《常识》栏目,介绍一般民众生活中遇到的经济、法律、道德、卫生、科学及宗教等知识。以后,史量才还编印了《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申报丛书》等杂志,深受读者欢迎。1927年,史量才买下《时事新报》的部分产权;1929年,又从美商福开森手里购进《新闻报》80%的股权,成为上海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史量才接办后的《申报》,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人民喉舌”为宗旨。当袁世凯称帝时,《申报》发表了抨击文章。袁世凯派人以重金贿赂,遭到史量才拒绝。但从20年代起,由于军阀残酷地进行所谓的“新闻检查”,《申报》逐渐趋向保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申报》采取了拥蒋的立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史量才一改《申报》以往保守谨慎的常规,以积极的政治态度,投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活动。
随后,史量才逐步走上与国民党对立的爱国道路,成为举国瞩目的进步人士,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惧。蒋介石害怕史量才的行动将危及其反动统治,命令军统特务暗害史量才。1934年10月6日,史量才赴杭州休养。11月13日下午,他乘自备汽车从杭州返沪,汽车行驶到海宁县翁家埠镇附近时,遭到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军统特务的狙击,史量才遭到枪杀,终年54岁。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答:BBC是约翰·里思于1922年创办的,广播体制实行的是国有公营,是公共广播公司。
根据约翰·里思的构想,英国广播事业必须既能够“独立地”向社会大众传播教育、新闻、娱乐等信息,又要尽可能地避免来自政治方面的干涉,在市场的商业压力和政治干涉的双重压力下获得某种平衡与自由。正是从里思这一观念和思想里最终产生了英国“公营广播事业体制”。其特色如下:
(1)资产为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保持相对独立性,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
(2)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BBC是根据“皇家约章”特许经营广电的公共企业,最高领导是董事会,其成员包括各政党和社会各界代表,以及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地区代表,由政府提名,君主任命。
(3)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经营。经费来自受众缴纳的视听费和国家拨款,并辅以一定的广告收入。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答:尼尔·波兹曼是当代最重要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之一,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执教,担任文化传播学的系主任且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尼尔·波兹曼的传播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这两本著作中。具体说来,他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媒介即隐喻、媒介变迁理论、对电视文化的批判。
(1)媒介即隐喻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认为媒介“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同时指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是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媒介作为形式对文化内容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改变发生的真正根源在于“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媒介即隐喻”所要传达的就是两层意思:①媒介的内容建构了世界。媒介运用隐喻这一手段,来表现周边环境。这种媒介即隐喻的关系替代我们自身对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人们把自己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不借助于人工媒介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②不同媒介形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内容的变化,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
(2)媒介变迁理论
波兹曼通过大量的历史学和人口学的资料分析“童年”的诞生和消逝这一过程,来阐述他的媒介变迁理论。
①中世纪的欧洲是没有“童年”概念的,当时社会传播模式以口语为主导,造成了以“口语文”为主的社会文化。因此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观念,儿童与成人之间没有交往的困难,彼此分享着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因此“童年”并不存在。
②而在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人的世界首先发生了改变。文字阅读开始成为主导性的传媒,中世纪的口语环境已经衰退,印刷术统治了大众媒介。儿童不得不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在“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够获得属于成人的知识与“秘密”。成人和儿童出现了分化,他们之间有了巨大的差异。印刷术发明后的五十年后,童年的概念正式诞生,换句话说,童年被用来形容某一阶段的象征性成就。童年始自儿童开始学习阅读。
③电视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儿童不再需要长期的识字训练就能够与成人一起分享来自电视的信息,这样它就排除了世俗知识的排他性,也就排除了儿童和成人间的一个根本的不同。两者之间的文化分界被拆解,于是,童年便消逝了。儿童被电视这个媒介所改变的社会文化逐出了“童年乐园”。在电视时代,儿童日益能够接近“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性、犯罪、毒品、色情、暴力等。童年原应具有的纯真失落了,童年的魅力也削减了。
(3)对电视文化的批判
电视文化将我们带入一个追求感官刺激的“感性时代”。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电视话语的“声像”结合,直接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于是人们开始了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文化生活”。娱乐迅速成为满足人们视觉和听觉需要的最简便的途径。
对电视的倾向影响着公众对于所有话题的理解,娱乐的精神已经成为文化的精髓。不管新闻还是宗教,政治还是教育,都成了娱乐的内容。娱乐是现实的主流,它成了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当一切都趋向娱乐化时,这一切也就变成了娱乐,只剩下娱乐。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答: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广播事业诞生与发展的初期。
(1)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同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首次播出时间为一小时,内容以音乐节目为主,也有新闻,包括本埠新闻、路透社电稿、市场与汇兑信息、《大陆报》刊载的消息等。1月25日,该台广播了孙中山《和平统一宣言》和他祝贺中国引进广播的消息。但是,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因而被取缔,当年4月间停止播音。同年5月底,美商新孚洋行也在上海办起广播电台,但因经费拮据很快停办。
(2)1924年5月,美商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办起一座广播电台,呼号KRC,发射功率100瓦。这座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发音室报告新闻。开洛公司广播电台设的广播节目有汇兑、市价、钱庄兑现价格、新闻、音乐、名人演讲等内容。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其播音一直持续到1929年10月止。
(3)北洋政府交通部于1924年8月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从而改变了原来严加禁止的办法。规则还就收音机装设范围、收听内容、收音机收费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这个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不久,北洋政府责成东北无线电长途电话监督处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等地筹建广播电台。
(4)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后改为COHB),发射功率100瓦(后增加到1000瓦),每天播音两小时。内容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时隔半年,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1928年初,沈阳广播电台正式广播。与此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快出现了几座中国自办的民营广播电台,其中最早的一座是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创办于1927年3月18日。同年底,北京商办的燕声广播电台也开始播音。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地区附近。由于收音机价格昂贵,广播听众大多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以及外国人等。当时全国有收音机一万台左右。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容
①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一个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最显著的标志。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②坚持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第一种意义上讲,是党的要求,是党性的要求。从第二种意义上讲,是人民权利观念的体现。
③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学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和实践,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使我们在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上,提出了比资产阶级新闻学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④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
大众传播媒介职能体现的标志是受众对其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敦促、建议等的接受程度。其中,一个传统标准是看读者对媒介所提出的现实问题所形成的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报刊同舆论是不可分的,报刊可以“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
⑤新闻报道要树立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
马克思说:“要竭力使报纸办得有生气,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
⑥重视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贯重视新闻队伍建设,强调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恩格斯指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仅仅有写作才能或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最后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
①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世纪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各方面有了飞速发展与变化,信息传递、新闻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总是用一切办法推行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千万百计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用他们的新闻理论、新闻价值观来影响、渗透和腐蚀我们的新闻队伍。同时,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国际上大型传媒的兼并与联合,对我国的传媒市场也构成了威胁与挑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进一步扩大,新闻传媒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尖锐。因此,要使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斗争中不断壮大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使我们的新闻队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新闻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牢牢把握新闻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
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搞好当前我国新闻工作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了蓬勃发展,报纸、电视、广播以及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的网络新闻,都在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党和政府的有力宣传武器和人民的良师益友。但是,新闻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新问题和新矛盾。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现。
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必由之路。
做好新世纪的新闻工作,关键在于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队伍空前壮大,他们为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新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付出了辛劳,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总体上讲,我们的新闻队伍素质是好的,并且涌现出了大批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但是,也应当看到,在我们一部份新闻从业人员中,无论政治素质还是业务素质方面,都还存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大批新人涌进新闻队伍,缺乏新闻工作的实践锻炼和党的新闻工作的传统教育,必然反映出一些与当前新闻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的情况。
④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长远大计。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运动,不仅对新闻实践部门和工作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新闻理论研究工作也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答:(1)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
互联网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也因此迎来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体现在:
①新媒体成为舆论生成的一个重要渠道
舆论是公众对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长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新媒体对人人开放,在这个开放、互动的平台上公众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意见、传递信息。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并且兼容各种观点和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中,公众积极参与讨论,各种观点交锋,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一个重要渠道。
②舆论主体的碎片化分布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可以通过个人微博、微信以及新闻跟帖等方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公众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原先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沉默的大多数公众在新媒体平台中发声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也导致舆论的主体呈现出碎片化分布的态势。
近几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逐步走向成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认可度大大增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公众在新媒体平台中,摆脱了以往只能被动接受的模式,公众可以真正成为舆论的参与者。公众对舆论参与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舆论主体“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舆论主体“碎片化”分布给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优势地位带来了巨大冲击。
③舆论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表达新手段和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新空间,有利于汇聚多种声音,在社会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舆论场。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内容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由此形成了舆论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多元化。公众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个人门户,以及手机短信、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就社会热点事物、公共话题发表评论和意见,舆论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为公众参与舆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扩大了舆论的覆盖面。
(2)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互联网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也因此迎来发展的战略性机遇。主流媒体要正确实现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主流媒体要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发声
从媒介发展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还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传统的主流媒体仍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主力军。在多种舆论场并存的情况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非但不能弱化,反而应该强化,只有掌握了舆论主导权,才能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在极短时间内就成为舆论的焦点。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应该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的真实信息,通过对舆论焦点问题快速、深入、广泛地报道,抢先设置议程,赢得话语的主动权。
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快、传播更加精准,但是相对来说门槛低,具有匿名性,公众在新媒体中的意见表达有很大自发性和盲目性,很容易造成虚假信息泛滥、情绪化言论流行,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主流媒体对内容把关严格,传播内容更具可信性,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借助自己的权威、公信力强等优势,主动对舆论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使舆论不偏离正确方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为维护社会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②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要建构新媒体传播平台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目前很多传统主流媒体都纷纷办起了自已的网站以及开通官方微博,凭借新媒体的优势快速发布信息,并与公众进行互动,建立起主流媒体与公众的对话。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了解群众的心理需求与生活要求,根据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设置舆论话题,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2012年7月22日凌晨开通微博,第一条微博内容就关注北京暴雨,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央视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也引起了普遍关注。不仅赢得了年轻网民对《新闻联播》姿态转变的肯定,一些感人的采访片段也在微博中热传。央视掀起的幸福话题,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幸福的关注和思考,增加了《新闻联播》的感染力和可视性,更表现出主流媒体制造话题和引导舆论的能力。
主流媒体构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使舆论引导的主客体双方实现真正的对话,改变传统舆论引导的单向性。通过这种对话,传统主流媒体可以从新媒体舆论中捕捉新闻,了解公众对特定公共事务的看法,根据舆论的实际情况主动设置议题,科学地引导社会主流舆论。
③培养和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新媒体平台中,公众通过复制、转发等方式使意见领袖的观点广泛传播出去,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也更加凸显。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要注意培养和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使热点和敏感问题在“意见领袖”和个人的交流中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让主流舆论得到公众的认可。此外,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还需要时刻注意监测新媒体舆情,并准确地对当前的社会舆情进行分析和判断。对新媒体中出现具有争议性的言论及时进行回应和疏导,快速化解舆论危机,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④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舆论引导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态势,公众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当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公众往往不知作何选择,因此大多数公众会选择公信力较强的媒介来了解更多的信息。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其深入调查、了解事实真相的作用,用真相来消解传言,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这也是提升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应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舆论引导。在重大事件中主流媒体更应该发挥积极的正面作用,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媒介公信力,扩大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让公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