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阿多诺

2.框架理论

3.互文性

4.涵化理论

5.真人秀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创新与扩散五个阶段的采用者。

2.简述受众权利。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论述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2.20年前,施拉姆来到中国推广传播学,请论述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及你的看法。

3.请用媒介效果理论说明我国的媒介资源占用有情况,并阐述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阿多诺

答:阿多诺(T.W.Adorno)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阿多诺于1938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担任音乐部门的负责人,对阿多诺来说,“把实验对象的反应看做是社会科学知识之最终源泉的研究方法是极为肤浅的”,数据只不过是证明社会理论的正确性的附属现象而已。在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室期间,阿多诺依然坚持自己的批判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因此引起商业广播资本的不满。l939年秋,洛克菲勒财团停止了对该音乐研究项目的资助,阿多诺也因此离开了这个研究室。阿多诺的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1947,与M.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1950)、《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1970)等。

2.框架理论

答:框架理论是社会学家E.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出的,“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即框架(frame)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于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媒介框架”(media frame)和“新闻框架”(news frame)两个学术概念。框架概念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后得到广泛的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使用频率最高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3.互文性

答:“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即在一个文本之内引用、融入、指涉其他文本。互文性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人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4.涵化理论

答:“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5.真人秀

答:真人秀(reality television),又称真人实境秀、真实电视,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猎奇心、八卦、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美国有许多著名的真人秀节目等。在中国,真人秀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我型我show、超级梦想、中韩新秀、中国达人秀、中国偶像等,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

二、简答题

1.简述创新与扩散五个阶段的采用者。

答:(1)创新与扩散理论的含义

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创新扩散是对创新采用的各类人群进行研究归类的一种研究,它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在创新面前,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思想更开放,更愿意采纳创新。

(2)创新与扩散五个阶段的采用者

创新者

他们是勇敢的先行者,自觉推动创新。创新者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期采用者

他们是受人尊敬的社会人士,是公众意见领袖,他们乐意引领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但行为谨慎。

早期采用人群

他们是有思想的一群人,也比较谨慎,但他们较之普通人群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

后期采用人群

他们是持怀疑态度的一群人,只有当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迟缓者

他们是保守传统的一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成为传统时,他们才会被动接受。

2.简述受众权利。

答: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人们把受众看作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方面:

(1)传播权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2)知晓权

从广义上看,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它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看,是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拥有广泛的出版自由或新闻自由的权利,包括采访权、编辑权、报道权以及对公共传播资源的使用权等,在某些方面,传媒的权利甚至超过了社会成员作为个人所能享有的权利,成为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传媒的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它们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自己的传播权和知晓权的场所、工具和手段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才能享受这些特权;如果传媒活动仅仅是为了谋取私利,拒绝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它们的自由权利也就失去了任何法理上的依据。因此,传媒应加强自律和行业规范。

(3)媒介接近权

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媒介接近权的影响

a.“反论权”

即社会成员或群体在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性报道之际,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声明,对此,美国联邦法院已有众多支持反论权的判例。

b.“意见广告”

为了争取受众的好感和信任,目前很多印刷媒介已经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以收费形式接受读者要求刊登的意见广告。

c.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

一些国家基于媒介接近权原理,在发放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许可证之际,规定了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自主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加条件。

这些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为实现受众的媒介接近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网络上的个人网站、个人博客的社会影响力是有限的,争取对大众传媒的接近权,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论述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答: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络以其独有的特性已经延伸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角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益匪浅,与此同时人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其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深受其影响。

社会化,是指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扮演社会的角色。网络对青少年的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人际关系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网络在丰富了青少年生活,提供正功能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掌握技能规范、文化传承、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互动、人格塑造、角色扮演等面临困境。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体现在积极和和消极两个大的方面。

(1)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丰富了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更易于社会化。

a.网络社会是信息化和普遍交往的社会,通过网络,青少年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现代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接触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多元世界,丰富的信息,从而有利于青少年视野的开阔。

b.因此,正确的引导青少年通过网络去认识,和了解社会上的各种多元化信息,将对青少年的健康社会化有着莫大的正面作用。

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使青少年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a.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

b.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形塑了青少年的多元化生存,使青少年有实践更多社会角色的机会。

互联网在总体上是松散的,人际交往具有的双向性、互动性等特征,打破了现实人际交往的特征,单一的交往主体开始变为多元交往主体。网络的虚拟性缩短了青少年亲自探索的时间,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挫折和痛苦,消除了不被社会接纳和承认的焦虑和恐惧,使他们更有信心的步入现实社会。

满足了青少年对平等的需求,加快了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a.网络空间能将青少年从工业社会功利性的生活与交往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更加自主、更富人性光辉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在网络社会,青少年与其他网民之问,是一种高度民主与平等的关系,人人都是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一体,没有种族偏见,没有性别歧视和贵贱之分。

b.在通过网络与社会进行政治互动过程中,青少年扩大了政治知识,深化了政治认知,提高了政治技能、政治觉悟,不断的提高主动参与政治的自觉性,不断地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过渡,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2)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纷杂,容易影响青少年正确的态度和弱化道德意识。

网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及多元化特点,使它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导致信息污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危害很大。互联网络中各种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思想文化泛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是非判别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污染”的对象。

无节制的上网,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

互联网络的超大信息容量和格式化思维模式不利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育。面对互联网络的信息过度泛滥,青少年由于缺乏理性思考,难以选择对自己学习和成长有用的信息,不知道学习什么,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过分地依赖于网络,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差,出现厌学现象等。

虚拟世界弱化青少年的政治实践,冲击青少年对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

a.青少年在网络交往行为中形成的政治信念往往带有某种理想主义色彩,同时在现阶段网络政治参与同现实政治制度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对接,这会导致青少年的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降低,对政治参与往往采取一种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b.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容易导致信息垄断,出现一种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倾向,冲击着青少年对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

网络虚拟性引发青少年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a.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b.在虚拟的网络里达到想要的目的,使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依赖感和虚拟的真实感,从而很容易带来思想上的模糊化,导致人格上的虚拟化。

(3)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而言是把双刃剑,它既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从中受益,但是也要看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各种潜存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要积极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在充分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地制定出可行的对策,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和减少其负面功能的出现,以帮助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化。

2.20年前,施拉姆来到中国推广传播学,请论述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及你的看法。

答:(1)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978年是我国传播学研究开端的一年。传播学教育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始在中国大陆高校中出现。我国新闻学者开始以西方传播学为研究对象并陆续发表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1978年,日本和美国重要的传播学者相继访问中国大陆,介绍西方传播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1978年是传播学正式进入中国的标志性年代,1982年则代表中国传播学走上学术化研究道路的元年。这一年在传播研究领域内出现了构成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事件。

20世纪最后10年中,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即权力与主流研究几乎达成共识并提出要建立传播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研究的明确方向等。中共中央中宣传部提出了要形成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

在此期间,传播学本土化的研究主要以受众效果与舆论调查、城乡与人的现代化、公关培训等为主体而进行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传播学学术研究活动十分活跃。教育部批准三个新闻传播研究重点基地。两个重要的传播学会成立,各种国际国内的传播学会议,大量的出版传播学教材与译作问世等都是传播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传播研究不仅在学科内部获得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正日益增强。传播学的一些关键概念与术语已经在传播学发展近30年中,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为社会所认可和使用,甚至也成为国家政治、法治和社会生活选择表述的话语,获得包括个人、政府、组织的使用。如今人们对诸如“传播”、“沟通”、“交流”、“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等词语耳熟能详。

(2)中国传播学的现状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

20多年来,中国传播学日益发展壮大。研究的主要路径包括以下两个:

a.以传统的视角展开的本土化研究。

1986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本土化的问题,希望开展自己独特的研究。因此,有一种研究取向是“回到过去”,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传播学的观点。这种研究取向,确有必要,也很有特色,但是过于零碎,难以抽象成完整的理论。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已过时。

b.借鉴世界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努力摸索本土传播学研究的特色,可谓“拿来主义”的取向。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这种“拿来主义”的研究取向越来越明晰,诸如“议程设置功能”、“知识沟”、“涵化”等前沿理论的实证研究在中国逐步展开了,随之,中国传播学界在这方面的特色也就日渐显现了。

中国传播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a.我国传播学科的背景单一。

中国的传播学从一开始就被限定在新闻学的范畴里,大家关心和研究的面很窄,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国传播学者的视野,影响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造成了我国传播学界普遍存在的不足:学术视野不够开阔、方法训练不够全面(主要问题是不掌握、不熟悉定量研究方法)。

b.我国传播学者的外语能力总体不强。

中国早年的一批传播学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外语、特别是英语能力普遍较弱。这一缺陷,导致学者难以直接阅读、理解外文原版经典和前沿文献的内容,妨碍了传播学的研究。

c.我国传播学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不强。

学界尽管编写、发行了大量教材,用很多篇幅介绍了外国的各种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却很少展开自己的研究,理论对实际的影响大打折扣。

(3)中国传播学的未来

近几年来,中国传播学界的发展势头很好,在前辈的带领下,一批青年学者在迅速成长。从总体趋势看,可概括为这样四个特点:

a.研究取向的理论化。

b.研究题材的多样化。

从研究的题材看,主要集中于这样一些领域:媒介经济、网络传播、媒介体制、传播法律与伦理、国际传播、舆论监督、受众与传播效果等。这些“热点”课题,都与当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学界对实际问题的积极回应。

c.研究方法的规范化。

从最初的很不规范到目前的有所规范,当然还很不够。

d.研究视野的全球化、国际化。

尽管还只是一种起步状态,但学者们确已普遍意识到,自身的研究不能游离于全球化之外,而需要与更多的各国学者交流、对话。

传播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传播学科的建立还处在发展时期,传播研究面对许多新的领域,但是随着传播正在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以及处于变动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更加需要对可能影响社会构成与传播现象的认识,传播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3.请用媒介效果理论说明我国的媒介资源占有情况,并阐述你的看法。

答:(1)主要的媒介效果理论

子弹论

“子弹论”或“皮下注射”是对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观念的概括。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现在基本已被人们摒弃。

有限效果论

从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有限效果论”是基于一系列实证研究成果而概括出的理论观点,它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性的,往往受到媒介自身、各种中介因素以及受传者个人因素的多种制约。

适度效果论及强大效果论

在对“有限效果”理论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传播效果模式和假说,包括“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培养分析”、“知沟”理论、“编码与释码”分析等。

(2)媒介效果理论与我国的媒介资源占有情况

媒介资源占有情况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状况。同样关注宏观层面的媒介效果理论是上述第三种——适度效果论及强大效果论,如议程设置理论、知沟理论、培养分析等。所以,此处主要从这几种理论来说明我国媒介资源的占有情况。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介虽然在告诉受众如何思考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在告诉受众思考什么方面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大众媒介能为大众设置议程。鉴于大众媒介的这种强大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媒介的作用,紧紧掌握着对报刊、广播电视等的所有权。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能够方便地对媒介议程进行管理,进行内容的管控。同样,培养理论也暗示了媒介对于大众的影响力。

中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媒体所有制制度。党和国家占用了主流媒体,包括时政类媒体和大型通讯社。门户网站和新闻发布机构没有采访权。这导致新闻的发布形成了政府垄断局面。公民新闻得不到发展。人民自由得不到伸张,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停留在政策宣传的层面,难以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都市类型的报纸和媒体进行转企改制。各大城市的报业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报业组团,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这些传媒集团的媒介资源的使用权在各大传媒公司。但是其新闻活动的范围的规范仍然受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管理和约束。媒介市场没有真正地向商家和市民开放。良好的社会发声和民间互动仍然受到限制。网络言论的不自由,难以达到迅速、及时、全面的舆论扩散和信息交流。

培养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

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下:

第一,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第二,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

第三,由于倾向性等因素,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存在距离,而受众往往无法分辨。这种“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第四,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媒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我国对电视媒体实行国有制,这是因为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培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