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马歇尔-麦克卢汉

2.叙事分析

3.霸权(Hegemony)

4.休眠效应

5.媒介事件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概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

2.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

三、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第3题各30分,共80分)

1.联系历史与现实,评述传播研究中的“技术决定论”。(20分)

2.联系实际,论述公民新闻与网络舆论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0分)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措施。(30分)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马歇尔-麦克卢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伴随多伦多学派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盛,其代表人物成为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波兹曼等人对于传播学重要的理论贡献。注意三段论的答题方法,第一句为人物定位,第二句人物的理论贡献,第三句一般是其学术评价。

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

2.叙事分析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该题难度较大,在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并未提及这种方法。其之所以出现,是伴随政治经济学在学界影响力扩大而使这种研究方法变得为学界所关注。叙事分析注重结构、分析叙事技巧和表述方式背后的思想和意识。

答:叙事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结构的,媒介内容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叙事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二元对立的。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式上,所有的这些方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3.霸权(Hegemony)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批判学派在控制分析和受众分析中常用的概念,由葛兰西提出,用来指代权力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宰制方式。葛兰西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将其分为“强制霸权”与“合意霸权”,而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重要的“合意霸权装置”。

答:霸权是媒体与文化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提供了解某一特定历史时刻,主控的社会族群如何能成功地掌管与统治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文化霸权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斗争、对立以及冲突的维度,在那里,意识形态不仅仅占统治地位,而且争夺霸权,且争夺霸权最终不得不通过协商才能取胜。

4.休眠效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霍夫兰耶鲁研究中关于传播者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的概念之一。被用来指代不同可信度的信源长期效果的呈现。难度不大,是一个送分题。

答:又称睡眠者效果,是霍夫兰等提出的一个劝服效果理论。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5.媒介事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媒介研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主题之一。伴随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威廉王子大婚等现实中不断涌现的媒介事件,我们也越来越关注媒介事件的呈现。要能够解释出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概念,并回答出媒介事件的三个特点、三种脚本和三种呈现方式。

答: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种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概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传播学学科史上的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的主要研究之一,也成为早期大众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宣传研究主要是由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所阐述的宣传的概念与目标,及其“宣传分析研究所”李夫妇提出的七种宣传技巧。在答题思路上,要能够体现宣传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理论影响。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宣传研究的一个分水岭。战后,宣传(propaganda)一词的流行和战时宣传的种种实践引起了欧美不同领域学者的强烈关注。

(1)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27年发表的《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宣传战,第一次认真地试图给宣传下定义:“它仅指以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就是以消息、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的做法。”并提出了宣传的四个目标:及其对敌人的仇恨;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而且尽可能与其达成合作;瓦解敌人的斗志。这些显然是战时的目标,并不适用于广告或其他和平时期的说服类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宣传教育在美国成为关注的焦点。1937年成立了“宣传分析研究所”,该研究所出版的《宣传的完美艺术》归纳了其中常用的宣传方法:辱骂法;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宣传的研究表明了学者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某种思考,这种思考可视为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最初理论。从本质上讲,这种理论就是后来的“枪弹论”。而宣传分析研究所的工作也产生了一种原始的态度改变理论。

2.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受众分析的主要理论之一。该考点可考性强,作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以进行充分考察。三重选择性过程,保护了受众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免受信息大轰炸,就像三座围墙,筑起受众坚固的防护网。同时,也对大众传媒提高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答:人不可能全部接受所有作用于其自身的信息,只能是一种对象性的输入和能动性的选择相结合。在反映和接受过程中,受众对一切信息都需要进行自身过滤和筛选,也就是要进行选择。受众对信息的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1)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的媒介内容注意力的方式。从媒介选择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和喜爱的媒介,如知识分子一般选择印刷媒介,教育程度偏低者多选择电子媒介;从传播内容上来讲,受众一般选择能够支持其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从传播形式上来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取向。

(2)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一方面,由于受众个人生活环境、经历等的不同,使得信息的外在刺激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反应不同;另一方面,当所传播信息与人们的需要、经验和倾诉等结合时,受众就对信息产生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受众对信息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众对信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受众往往会加入主观因素而造成理解的差异。

(3)选择性记忆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受众在选择性的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能够保证在记忆中的信息量大大小于前者。大多数信息对受众来说,都成为了过眼烟云。选择性记忆是在受众心理需要、态度、情绪、信息传播环境、传播形式和刺激强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三、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第3题各30分,共80分)

1.联系历史与现实,评述传播研究中的“技术决定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技术决定论”,也被称作是一个学派,主要是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文化与技术研究所的学者们在媒介研究领域形成的一种主张。其理论渊源,既能从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上找到,也能从传播史的轨迹中得出,英尼斯的《帝国与传播》可谓是该学派理论的范本。其代表思想,包括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论”、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和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等观点和主张。最后,要答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答:(1)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该理论认为,技术是一种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产生于人们的需求,但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的野马。其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前者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惟一重要的因素,而后者则主张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技术决定论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以物理学为代表的新科学的发展为技术决定论的产生奠定了学科背景。新科学成为技术决定论的背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在知识上有巨大的优越性,更为主要的另一方面在于新科学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原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应用和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发明出现之后,又为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科学——技术的这种循环互动直接引发了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肇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参与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历史力量。

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发展成为技术决定论的产生的思想背景。人们以为文化是一个无需任何能动的、发展着的自然的佐助而可以自行发展的系统,科技作为其中最具活力和革命性的部分能够自我决定、自我发展,能够自动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属人世界。在此思想背景下,技术决定论的产生非常自然。

(3)技术决定论的发展与反思

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介的诞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对技术的发展也有制约作用。如果不是在一个宏观的政治经济脉络和历史情境中去分析,这种技术决定论只能导致似是而非的分析和标新立异的结论。工具毕竟是人创造和发明的工具,它可能会改造人、改造人类社会,但终究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复杂性基础上进行的改造,人类如何利用和控制技术,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着技术的特点和性质。

总之,从历史上看,技术决定论从本能的意义上恰当地描述了西方近现代文明的特征。并且伴随着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活动,这种发展原则几乎被所有国家都认可了。但这种决定论必然推出价值一元论和文化一元论,它不能适应人类所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新问题,必须批判媒介技术决定论,正确认识和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地理解新的发展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公民新闻与网络舆论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公民新闻”亦称“参与式新闻”。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本题主要考察公民新闻及网络晕轮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状与趋势,则主要考察的是这种观念在中国的现象。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网络舆情监测已经成为社会广泛探讨的议题。特别是在2011年度,诸多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网络舆论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促使学界关注网络舆论在整体社会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生需要注意根据热点话题,搜集相关的资料、文献并整理出重要的理论脉络。

答:(1)公民新闻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公民新闻是普通公众搜集、报道、发布的新闻或信息,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集体完成,具有非专业性和开放性。它打破了大众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垄断权。网络、新媒体、移动通讯等技术的发展是公民新闻报道得以出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些技术使得公民新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布,在时效性上领先于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对事件的报道,也可以是评论;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视频。

随着“与受众互动”、“鼓励受众参与”的传播理念在公民中的进一步渗透与推广,以及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我国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逐步加强,有些新闻线人开始自己采写、编辑或拍摄新闻报道。他们的角色也就从新闻线人转变成为了公民记者。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电脑、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媒体的逐渐兴起,我国的公民新闻终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公民新闻也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平台进行才能传播。

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成功的公民新闻网站、掘客等公民新闻的载体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出现。不过,随着BBS论坛、博客、播客的迅速成长,以及微博的出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当将来,公民新闻让新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声音,这势必会带来新闻业的一场革命。

媒介融合下的“公民新闻”仍有许多不足,但不能因为暂时的落后性就否定它的先进性。“公民新闻”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媒介大融合使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界限消解,信息都在一个空前广阔的数字媒介平台上。而信息的共享,加快了“公民新闻”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减少了各家媒体单独采写所耗费的巨大成本;传输终端多元化,这使“公民新闻”与受众的关系更加紧密——媒体可以把同一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发往受众,扩大单一信息的传播面。这两点技术上的优势,决定了“公民新闻”将来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跨越式的速度。

(2)网络舆论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发展趋势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随着个人电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法制的完善、网络管理的日趋完善,必将大大推动大众对网络媒体的支持,使之成为公众舆论传播的首选媒介,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

网络媒体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网民在网络社会表达愿望或诉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平台和渠道。从个体来讲,由于参与到这个平台和渠道中的网民所属群体不同、地位不同和经历不同,他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角度也必然不同,这令网络言论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倾向。

现今中国网民的愿望或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对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行问责;对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事件进行情绪宣泄,主要表现为就某一话题或事件表扬、批评、质疑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权益维护。由于历史、体制或者机制问题的影响,导致社会部分特定群体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引发网络维权事件。

经过数年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虎照门”到汶川大地震,从瓮安群体性事件到三鹿“毒奶粉”,这一系列范围广泛、性质各异的事件,让人们充分领略了网络舆论的威力。网络舆论场在中国的存在具有重大的应然价值与实然意义。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这在去年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网络舆论发达并存的特殊时期。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牵涉利益多、容易引发连锁事件等特征,而网络媒体传播具有及时迅速、匿名、去中心控制等特征,两者结合后在网络平台上非常容易围绕突发事件形成广泛舆论。网络成为重大敏感事件的爆发口,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将层出不穷。问责监督官员成为网络舆论新动向。网络舆情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化网络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舆论监督力量得到较大程度张扬。但社会化网络的弱控制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中国网络舆论仍期待理性与深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激增,“随手拍”成为常态,通过人际传播、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融合,移动互联网或将成为网络舆情的新磁场。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措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典型的时事分析题,纵观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网,报道篇幅最为宏大的,恐怕就属对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的组建,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校视察后备人才班的情况并做了重要讲话,及针对这一热点事件各个学院领导及学生对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探讨。因此,这一热点话题出现在考题中也是预料中事。

答:(1)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现实意义

扩大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形象

从新闻媒体行业自身发展规律来看,中国努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该首先有利于中国正确全面地认识外部世界。中国在海外增加记者人数、扩大媒体规模,报道的对象是国外,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这对中国更加全面了解世界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与整个世界密切相连,在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人及其未来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中国的媒体受众不仅希望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重要性,那么就需要派驻更多的记者直接到事发现场,这是美国当年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中国增加驻外记者人数与扩大记者站规模的做法是相当积极的。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实事求是传播中国

“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旧格局并未打破。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媒介跨国公司仍然由美国、西欧和日本唱主角,国际间传播的信息绝大多数源自西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技术,西方特别是美国还拥有明显优势。中国的大众传播机构日益壮大,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获得了越来越先进的传播技术和设施,从而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创造了有利的社会和物质条件。此外,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工具。当前,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信息传播能力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是社会共同体实现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军事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利益的世界性大国,但与中国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之相匹配。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存在误解、歪曲、丑化、甚至妖魔化中国的种种倾向。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能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更宏观的角度讲,在文明转型背景下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中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全球大国的内在要求。

(2)我国新闻传播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可行措施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需要提高语言能力与思想实力。外语国际频道要按照国际传播规律进行节目设置,要改进播报语态和风格,让节目更加贴近国外受众的收视习惯,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全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建立新闻特约评论员和报道员队伍,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努力追求新闻在对象国的第一落点和第一解释权。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必须以增强国内传播力为基础。国内传播力与国际传播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经验表明,一个无法获得国内人民信赖的传播者,往往也很难在国际传播中获得信任,更难以在国际舆论的竞争中大有作为。具有国内竞争优势的传播者,更有能力和条件将其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传播竞争中获胜。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需要加强媒介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强大的国际传播硬件设施,主体应是大众传播机构。新闻传播依赖强大的报业公司、广播电视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理论传播、文学作品更多依赖强大的学术出版业,影视作品则需要借重实力雄厚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大众传播机构建设这类硬件设施,需要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相对友好的国际环境。

要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在人才方面大做文章。从事对外传播的人才需要具有国际传播视野,必须懂得西方文化,熟悉西方人的心理特征,了解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方法和路径,并能全面熟悉媒介竞争的环境,了解国际媒介竞争的趋势和方略,设计与西方传媒竞争的方法。

要变“对外宣传”为“对外传播”。媒体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以建立和谐世界的观念,同世界平等地去交流,这样世界人民才会更加了解中国。对各种批评,我们不要过于敏感,应具备大国心态和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