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826艺术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每题l分,共l0分)
1.《匈牙利狂想曲》是著名的钢琴家______专门为钢琴而作的。
【答案】李斯特
2.《十面埋伏》是______独奏曲,它能描绘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
【答案】琵琶
3.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______,是一出悲剧。
【答案】《俄狄浦斯王》
4.雨果创作的______,是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性作品。
【答案】欧那尼
5.清乾隆年间,人们把昆曲视为“正声”,把昆曲以外的梆子腔、弋阳腔、皮黄腔等地方戏称为______。
【答案】乱弹
6.成龙主演的______等影片,奠定了功夫喜剧片在香港商业电影中的主流地位。
【答案】蛇形刁手
7.影片《温别尔托•D》是______流派的代表作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8.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导演______的作品。
【答案】蔡楚生、郑君里
9.《葛蓓莉娅》是一部浪漫主义的______作品。
【答案】芭蕾舞剧
10.达•芬奇、米开朗基罗、______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答案】拉斐尔
二、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80分)
1.节奏
答: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能够使乐曲体现出情感地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任何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都具有节奏。
音乐的奥妙之一在于这种周期性律动的无限多样性: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各有不同的强拍循环周期,它们构成了音乐的不同格调。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了音乐的性格。
2.现代西方演剧学派
答:现代西方演剧学派是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主要思想是:表演艺术的任务是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但是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从自我出发,设身处地,通过意识达到下意识、彻底化身为角色,这就是说,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表演反对演员尽可能的进入角色,代之以叙事文学和叙事诗所采用的手法,对剧中事件进行批判性、自在从容的观察,即间离效果。具体手段如,事先说明结果以免造成悬念、超然平静的表演风格、避免采用任何旨在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看戏的手段,亦即不引起错觉的布景等等。
这两种体系为表演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3.悲剧
答: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由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经磨难最后牺牲毁灭,悲剧行动发展对主人公造成悲惨结果,对主人公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审美价值和理想给以肯定。悲剧代表作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4.古装新戏
答:古装新戏是在辛亥革命后,由梅兰芳首创演出的一种旦角穿古装并以歌舞为主的京剧剧目。古装新戏是在改良思潮影响下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头面服饰和舞台角色进行了改良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梅兰芳在他陆续演出的新戏如《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剧中,进一步发展了古装新戏在艺术革新方面的特色,同时其他一些旦行著名演员如冯子如、欧阳予倩等进行了类似的革新实践。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旦脚行当艺术的表现力起到了丰富和提高的作用。
5.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
答: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影片大都以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题材,遵循人道主义和人性论,主张在表现日常生活的真是图景的同时,通过各种电影手段表达出某种诗情画意。诗意现实主义鼎盛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让•雷诺阿。雷诺阿最重要的影片是《幻灭》和《游戏规则》,通过讽刺资产阶级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揭示出说谎和尔虞我诈是战前法国社会生活不可违背的规则,谁企图违反规则,谁就会成为牺牲品。
6.电视时间
答:电视时间是指作用于观众感受的屏幕时间形态,一种假定的、艺术的时间形态,是现实时间、屏幕时间、心理时间三方面结合的复合形态。屏幕时间打破了现实时间的连续性,在镜头的时空跳跃中给观众造成幻觉——即观众感受的主观时间、心理时间。
在单个镜头中,时间是客观的,前后镜头的组接才能表现真正的意义,从而产生不同的时间含义。在屏幕上通过镜头的蒙太奇剪接,现实时间可以被缩短和省略,又可以通过镜头的重复、放慢、停滞将现实时间延伸,屏幕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主观的回忆、想象等等,都可以通过镜头蒙太奇进行倒叙、交错,从而产生艺术的意义。
7.固定镜头
答:固定镜头是指摄影机以固定机位、固定焦距、固定方向、固定角度拍摄的镜头,当然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固定镜头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它的核心就是画面所依附的框架不动,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美术作品和摄影照片。画面中人物可以任意移动、入画出画,同一画面的光影也可以发生变化。
固定镜头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客观纪录和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给观众以深沉、庄重、宁静等感觉。当然固定镜头也有缺点,比如视点单一,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固定画面框架内的造型元素相对集中和稳定,所以一个镜头很难实现构图的变化。
8.群舞
答:一般由四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称之为群舞,从表演的性别上分为女子群舞、男子群舞、男女大群舞,从内容构成上分为情节性和抒情性。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也可以说是舞剧中的一个片段,舞剧中的群舞片段通常要服务于舞剧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群舞的特点是动作整齐、风格一致、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感染力。
群舞在中国舞蹈中最常见,这类作品除以群舞为基本组成因素外,有时也在群舞中穿插独舞、双人舞,以突显群众中的某个或者几个人物,并从艺术上通过变化、对比增强美感。
9.书画同源
答: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想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书、画的区分来自目的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字学六体中的鸟书也就是画。
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中的象形,就是画的意思,由此可以知道书画本是异名而同体的事物,张彦远的论述反映了早期对于书画同源的认识。书画同源的观点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民族形式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10.青花
答:青花简称青花瓷,属于釉下彩装饰代表品种。景德镇的青花最为著名,烧造出大量青花成品。青花是用一种含钴的颜料绘制在胚体表面,再施一层透明釉,经1300度的高温烧造而出,釉下透出青蓝色颜色,视觉效果清新典雅、明快清丽。元代的景德镇青花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极为繁盛。不同时代的青花具有不同的特点,比较著名的是酣畅淋漓的宣德青花、典雅飘逸的成华青花、结构严谨的雍正青花、朴实自然的民间青花。
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
1.《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其制作采取了抬高入选门槛、不搞海选、将评判权交予专业人士投票等与选秀节目不同的做法。您认为这种思路对节目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答: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在2012年暑假可谓是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大街小巷无不在谈论着节目中风格迥异的选手。与当下的其他的选秀类节目相比,中国好声音以“高门槛、不海选、将评定权交给评委”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赚足了受众的眼球。以下将从三方面谈谈其制作理念对节目制作的意义及作用:
首先,高门槛、不海选这一陌生化电视制作理念,对于电视节目的创新起到了一定作用。纵观近些年充斥我国电视荧屏的选秀类节目,普遍存在着单一化、同质化、类型化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以2005年掀起中国选秀热潮的 《超级女声》为例,首先树立了草根化、平民化的节目制作理念,通过低门槛,多回合的海选环节为有梦想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多回合的海选累积效应中,对于节目的推广、持续引起受众关注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之后所有选秀节目盲目跟风,一窝蜂效仿的状况不得不使得这一制作理念陷入了俗套的境地。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恰好为同类节目的创新引来了一缕清风,使得受众眼前一亮,拓展了受众的审美体验。
其次,将评定权交给评委的这一节目制作理念对于电视节目品牌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电视选秀节目中,选手的去留掌握在大众评审手中,这种做法凸显了受众本位的节目理念,但是民主的背后存在一定隐忧,不少媒体曝光了短信投票的幕后真相,票数造假引起了大众对于节目可信度公信力的质疑。中国好声音将评定权交给评委这一做法,恰好避免了观众投票造假这一问题,反而凸显了评委的专业水准,加之四位评委的低姿态、平民意识以及真诚地给以选手意见指导,更是强化了节目的品牌塑造,二者相得益彰,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最后,高门槛、不海选的电视制作理念恰好坚守了电视节目高品质的价值观取向。以往很多选秀节目打着低门槛,每个人都有实现明星梦的旗号,通过进行一系列海选活动,将选手的特点进行无限制放大,以此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最终将选秀类节目引向了娱乐至死的境地,中国好声音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高门槛、不海选的做法,反而赢得了受众的追捧,提高了节目的美誉度。
中国好声音高门槛不海选的制作理念,平衡了当前的电视艺术生态,为当前选秀类节目过度同质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节目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创新的理念值得肯定。
2.简要阐述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答: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艺术的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的终极追求是创新。诚如李可染所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是继承,打出去是创新。
(1)定义辨析
继承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继承包括艺术作品中思想内容的继承、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和艺术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艺术发展需要继承。
创新是一切时代、一切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从艺术作品来说,它包括艺术作品内容的创新和艺术作品形式的创新,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创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从创新的程度来说,创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创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创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独特性和欣赏者的审美需求决定了艺术需要创新。
(2)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创新是继承的目的
离开创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只有以创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
②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离开继承的创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绘画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
综上所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四、论述题(30分)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象征是艺术创作手法之一,是指创作者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在艺术创作中,象征手法可以用一个具体事物的形象去满足一个较为抽象的感性符号,产生丰富的含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
(1)借彼物理,抒我心胸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中,是一个将胸中之竹的想象物化为手中之竹的具象的过程,而在这具象中孕育着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某种象征性的寓意,创作者往往会托物言志,以象征、隐喻的创作手法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与情感。鲁迅在《故乡》中描写隐晦的天气、冷风、荒村、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环境,而是象征、浸染着作者悲凉的心理空间。在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以大鹏、云帆寓情,象征着作者想要挣脱一切束缚的自由超脱的意象世界。南唐后主李煜一首怀念故国的《虞美人》中说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里,借用朱颜象征江山易改,“改”字点出了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
(2)建构内容,推进叙事
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表现作者的情思,还能够使特定的具象蕴含特殊的含义,进而推进叙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当四姨太假装怀孕的事情暴露后,从此失宠,被关在屋子里,当她在屋里听到老爷在别的姨太太那里捶脚的声音时,心里充满了孤独和失落之情,在这里,捶脚声音隐喻着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压抑环境以及对于男性权威的象征。
(3)表达主题,产生寓意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还会通过象征性的创作手法来构建作品的主题,隐喻作品深层次的含义,例如西班牙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构造出少女的形象,以一种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汤姆•泰克沃的电影《罗拉快跑》中为了强调和赞美罗拉,红色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罗拉红发犹如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手中高攀的红色火把,而她之外的众人生活在一个黯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她炽热的爱情,表达了影片的主体。
总之,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经常采用象征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愫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含义,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层表达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