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述题
1分析鲁迅作品,谈谈你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生存、精神境遇的尴尬,而这一尴尬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在现代的开端,鲁迅就暗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境遇,这是鲁迅的超前性。
(1)鲁迅是中国批判力量的源泉
①残酷的自觉意识
鲁迅的批判性来自其以启蒙的视野进行国民性批判,鲁迅做的是深入地挖掘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为重塑现代中国而自愿成为“历史中间物”,这一批判精神与一种深刻的反省联系在一起。鲁迅认识到,他并非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的无辜者,而正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之中的一份子,这一残酷的自觉早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便已经显露:疯子也是吃人的世界里的一员,也参与到吃人的行为之中,因而,对吃人的世界的否定,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
②批判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种批判性,使其杂文也具有匕首的力量,可以用来战斗,鲁迅对不公世界的揭示,对现代政治的荒谬与残酷的讽刺,使得鲁迅的杂文成为批判性的代名词。可以说,鲁迅的批判是彻底的,因为他把自身也否定了,这就是为何他是现代中国批判运动的原动力,只有彻底的批判才能够赋予其后继者以继续向前的勇气。当代中国任何批判力量都试图援引鲁迅,并因此而获得合法性。
(2)鲁迅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永恒的异质性存在
正是这种异质性存在,使得直面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方向。鲁迅的文学与其批判性是同一的,因而中国现代文学也具有了异质性的力量,这对于一个同质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而言,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如果是不断西方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主体性将不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鲁迅,时刻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以批判、反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从而为中国确立主体性提供可能,并进而为重建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3)鲁迅为了达到批判国民性,创作出独特的小说写作艺术
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鲁迅有独特的塑造典型化人物的方法。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杂取种种人”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是性格各异的“这一个”,同时又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包容了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
②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鲁迅善于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即用极简洁的笔墨描绘人物,力避陪衬拖带,并擅长捕捉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冷静而残酷。
③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大都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主要是服从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而非根据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布局谋篇的。作品中的任一片断和场景,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祝福》没有完整地去描述祥林嫂的一生,而是通过她在鲁四老爷家里的两段生活,以及卫老婆子的一段转述来表现的,这说明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心构思和高度技巧。还有《孔乙己》《肥皂》等作品的情节发展,也充分显示了这种结构特点。
2论述穆旦诗歌的艺术成就。[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答:穆旦是“九叶诗派”的杰出代表。他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现代诗歌形式探索的先锋。其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穆旦建立了以“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和诗学,排拒了中国传统的中和和平衡,将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撞击。如诗歌《我》中的“我”是残缺的、孤立的,隔绝于时间和空间,诗人强调了个体的被动性和易感性,诗中塑造的永远“锁在荒野里”的自我意象,就是那个令人绝望的现实造成的诗人不可避免的个人生存的困境的象征,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
(2)诗歌形象的“现代生活化”
在他的诗中,不同于出现在古诗词中的优美的意象,出现了一些传统诗词中引为大忌的、能够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舒服感的、充满了矛盾的意象,具有一种奇峻、冷峭和惊异的美。如在《还原作用》里,充满生命力的人被异化成为了“生长在污泥里、梦见自己生了翅膀”的“猪”。
(3)诗歌创作手法的现代化
表现在:①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借助人物的形象、人物语言、环境场景、简单的情节来表现感悟与思绪;②采用抽象的抒情方式,强调主体意识自由伸展、运动,大量采用内心直白,将肉体感与形而上的玄思相结合;③具有冷峻的理性诗风,穆旦晚年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智性化抒情”。如《秋》和《冬》如诗剧那样以不同人称构成多个视角,传达出客观和主观的复杂性,具有抽象的思辨。
(4)诗歌语言的现代化
穆旦拒绝文言,坚持“五四”现代白话的传统,创造了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文体,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以表达现代人的“较深的思想”与诗情,文字扭曲、简约、隽永、奇峭,内涵丰富,几乎要溢出来,从而走到了“汉语写作的最前沿”。如《诗八首》采用玄学式的语言造成了极大的陌生化效果。
总之,穆旦在诗的思维、诗的形象、艺术手法、诗的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诗人,为新诗的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试论1930年代“京派”和“海派”所呈现出的不同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中山大学2014研]
答:30年代的中国小说进入繁盛阶段,政治和商业对小说的介入十分明显,小说领域分别被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和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所分割。以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京派”和以张资平、施蛰存等为代表的“海派”在艺术风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都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京派”和“海派”不同的艺术风格
①京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a.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
他们一方面企图远离政治,另一方面又充分继承了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倾向,忠实于现实与人生,他们在现代文化、文明和封建传统文化相对立的流行格局中,熔铸一种具有浓厚的原始风貌与自然气质的乡村文化形态,形成一个复杂的文化三维空间。包括:第一,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第二,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第三,形成了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特色;第四,在题材、主题及意象表现出开放的民族性。
例如,凌淑华的《弟弟》表现出中国人生范围内的封建文明的嫌恶和现代文明异化人性的疑惧。其中儿童视角的广泛运用,真切地表现出京派作家的拳拳童心。这既说明他们对美好童年的深情眷恋,也反映了他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
b.京派小说在美学上表现为追求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
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这种美学意识表现在文学创作方法和文体建构上,便是将艺术与生命并重,生命形态不愿受束缚,小说便自然要摆脱开重情节、重故事的成规,趋向散文化、生活化,从而描绘出完整的社会生活自然状。
例如,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无故事,近似随笔或是散文,信笔写来,不事雕琢,表现出平淡、古朴、闲适、中和的风格。她只是将北平城里两个阶层的人生片断互相穿插,几乎不见故事线索。他们重视的是气氛的渲染,意境的营造,内涵的隽永,是“人与自然的契合”。
②海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a.强调主观感受
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上海这个大都会的现代风景和生活。例如,刘呐鸥早年生活在台湾省,15岁赴海外求学,历时数载,较早就受到现代主义的熏染。刘呐鸥在1930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被公认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开山之作”。
b.情节结构独特
小说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叠合交错的表达式,来反映都市的繁华和喧哗。例如,穆时英的代表作《南北极》文字有气吞全牛之概,穆时英用他那特创的风格,写出一堆粗犷的故事,笔法精悍、泼辣,痛快淋漓,因而他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
c.描写手法新颖
海派小说不断变换新技巧,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物的潜意识,表现人物“超我”与“原我”的冲突,显示心理分析的特征,有的还葆有古典的神韵。例如,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例如《李师师》,是他对历史题材的故事进行的新编,用精神分析来重新解释历史人物和事件。
(2)“京派”和“海派”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①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艺术上化“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后世的乡土小说等提供了创作借鉴。
②海派把文学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对40年代的新市民小说及后来的都市小说有重大影响。
4试论述曹禺《雷雨》的艺术特色。[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其剧作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品之一,成于1928年,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作为一部中国杰出的悲剧,《雷雨》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雷雨》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周朴园与繁漪。
①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第一幕中的吃药一场,作者采用“大写特写”的戏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正是周朴园的这种性格造成了繁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美丽幻想,繁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②繁漪是一个鲜明独特、复杂而富有深度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抑郁乖戾、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在剧中,繁漪的反抗是极端的,在《雷雨》中她最具有“雷雨”的性格。她以尖锐的语言揭露和控诉周朴园和周家的罪恶,撕破他们道德家的伪善面目;她和专横的周朴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她推动剧情向高潮前进。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
①《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②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③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繁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④矛盾突出:《雷雨》中体现出了众多的矛盾冲突,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与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矛盾十分尖锐,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带有上层社会与下层人民之间的阶级对立的性质,而周朴园与繁漪则是带有封建专制性质的资产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①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②《雷雨》展现了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青春幻梦破灭的悲剧以及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等等,通过对悲剧的描绘控诉了社会的不公。
总之,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不论在人物冲突的构造上,还是在主题内涵的表达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它通过对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本质,在中国文坛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5谈谈鲁迅小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意蕴。[吉林大学2013年研]
答:鲁迅小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意蕴主要表现为:
(1)把握“此在”的现实精神
强烈的历史参与意识和刚健人世的传统心态,形成了鲁迅执著于“此在”的生命追求和现实精神。这与由于现实黑暗和鲁迅深刻的“原罪”意识而造成了鲁迅对生命形态和生命意义的多层开掘和悖论理解,最终形成了“过客”式的反抗绝望的生命抉择。反抗并不意味着肯定希望,而是在洞悉了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看透了造化的把戏,有了深刻的死亡意识之后的现实抉择和命运抗争。
《过客》中塑造了“明知前面是坟却猛走”的勇士形象,我们看到“过客”拒绝过去,“影子”拒绝未来,其实也就是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纳入到现实的生命历程中去。
(2)承担和体悟个体生命
鲁迅始终着眼于个体的自觉对于整个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如何面对和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必然与作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状态的描述、对社会解放道路的探讨相互交织。这也是鲁迅在《野草》中试图表达的“反抗绝望”的主题。
《野草》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焦虑与不安:“我”告别了一切天堂、地狱、黄金世界,却处在一种无家可归的惶惑之中;“我”要反抗,却陷入“无物之阵”;“我”要追求,却不过是走向死亡……但恰恰是这种无可挽回的“绝望”处境唤起了“我”对生命意义的再认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这种“绝望”的反抗之中。“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把个体生存的悲剧性理解与赋予生命和世界以意义的思考和联系,从而把价值和意义的创造交给个体承担。
(3)描绘与评价民族文化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探讨,而且同时体现为对普遍存在的人生状态的观察与思索。“绝望”不只是对个体而言,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生活内容。因此,“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在小说里常常不是体现为个人的精神历程,而是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与评价,但在这种客观生活的背后,人们又总能体会到作家确实又是并未超脱于画面之外。
例如《阿Q正传》、《风波》等小说,它们的主人公缺乏自知的能力,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生活。既无自我,又无对生命的感觉,“精神胜利法”不可能把阿Q从终将毁灭的结局中救出来,更不能激起他对施加在身上的各项压迫作“绝望的抗战”。
(4)表现与反思知识分子的处境
处理知识分子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他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知识分子阶层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对他们的描绘重心也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因此,鲁迅的小说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
更深一层,鲁迅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里,无情地解剖自己,如《狂人日记》中的“我”对自己也吃过人的忏悔,《孤独者》中“我”与魏连殳的关于生存价值的辩论等等,这些都是作家对自己的身份、命运、生存意义的最深入的解剖和认识。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正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6试论述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描写。[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同时还影响了作家的审美情趣以及作品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譬如湘西文化之于沈从文,巴蜀文化之于沙汀、李劫人等,在这些作家当众,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他从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出发,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湘西文化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沈从文用他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1)“常”与“变”的地域文化批判
①所谓“常”,就是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独特地域生存背景下湘西边区苗族、土家族几千年来一直保留下来的纯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与道德、情感观念。小说《柏子》写的虽是湘西青年男子的水上生活及其与河边妓女的一夜情缘,但却内在地折射了湘西青年水手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与生存样态。同样,小说《边城》一方面写出了主人公翠翠令人叹惋的恋爱生活,一方面又穿插了翠翠爷爷的摆渡、船总顺顺父子仨的经商、水上行船、闯滩乃至发生水上悲剧。在沈从文的笔下,这种“常”态生活构成了一种宁静、和谐、淡远的“湘西世界”,他从多方面辐射了湘西少数民族充满传统气息的日常生活,组成了一幅生动的湘西人生活画面,且恰与湘西大山外部畸形化的现代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②所谓“变”,就是在汉族文化或现代文明等各种外力作用下,湘西边区少数民族地域生活游移出常轨的情形。《长河》叙述国民党新生活运动带给湘西的竟是地方大员对普通农民的骚扰与勒索,湘西原有的宁静、和谐气氛或牧歌情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看到的是政治腐败、商业市侩习气对湘西地区构成的严峻挑战与威胁。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撞,特别是19至20世纪之交西方现代工业或商业文明传入中国,给湘西民族地域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其产生巨大的变异乃至痛苦的裂变。这种变化即使富于“乡下人”气质的沈从文也备感惶然,同时又使他在惶然中通过文学作品对其表示出极大的忧虑。
(2)湘西人民特异生命形式的建构。
《萧萧》中的童养媳萧萧的悲凉命运,正在于人对自身可怜生命的毫无意识。萧萧终于没有被发卖、被沉潭,她抱了新生儿,在自己的私生子娶进大龄媳妇的唢呐声中,也即又一个“萧萧”诞生的时候仍懵懵懂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包含有对人的生活形态中有别于现代文明的那种健全、协调、化外境界的重新发现,并大量地渗入作家的情感、情绪,把自己童年的记忆长久地带进当下的记述,有意增强了叙事作品的抒情倾向,从而构建了湘西人民独特的生命形式。沈从文对故乡的农民、兵士、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吊脚楼的下等娼妓,以及童养媳、小店伙等等,都一律怀有不可言说的同情和关注。这里自然有血有泪,但更多的是追求琐屑生活的企望的破灭,是人格的习以为常的遭受践踏。《萧萧》中的童养媳萧萧的悲凉命运,正在于人对自身可怜生命的毫无意识。萧萧终于没有被发卖、被沉潭,她抱了新生儿,在自己的私生子娶进大龄媳妇的唢呐声中,也即又一个“萧萧”诞生的时候仍懵懵懂懂。
(3)奇异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渲染。
《边城》描写了大老天保与二老傩送兄弟俩月夜里通过唱歌的方式向翠翠姑娘表达爱情,不仅向人们展示了苗族男女爱情生活的纯粹性,也间接反映了苗族远古以来男女自由恋爱的文化遗存。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少数民族特别是湘西苗族的这些独特而斑斓的文化习俗,无疑是对湘西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精神生活的精彩写照。在沈从文笔下,关于湘西自然山水风景、民族地方风物、人文风光及生活习俗的有趣描写,凸显出了湘西民族生活背景的别种韵致,显示着独特的文化风情。
总之,沈从文从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下构建了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湘西世界,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沈从文以自己“湘西人”的主体来观照现代文明下的湘西世界,他笔下的“湘西”所代表的是健康、完善的人性,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一个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王国出现在世人面前。
7有人说,1940年代的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衰退期,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文学史现象加以阐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1940年代的抗战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的一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成就。40年代文学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活动。抗战爆发后,全国实际上分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也因此形成同时并存的三个格局。
(1)40年代抗战文学的特点
①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组织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武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会刊《抗战文艺》。其后音乐界、电影界、美术界的全国抗敌协会纷纷成立。
②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不少作家改变了原来的创作计划,进行抗日救亡的创作;一些浪漫派、现代派的作家转向了现实主义。另一些现代派的诗人把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加以结合。
③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街头诗、街头剧、朗诵诗、报告文学、曲艺作品(鼓词、快板、相声、数来宝等)、民间文学(山歌等)、戏曲(京剧、地方戏曲)、短篇小说。
④出现了多个文学中心。大的文学中心有国统区、解放区、上海“孤岛”(1937.11~1941.12,上海租界)、沦陷区(东北、华北)。
总之,抗战文学运动继承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战斗传统,积极宣传抗战,表现人民的反抗与斗争,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与罪恶,在反抗日寇的侵略和反压迫、争民主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这是抗战文艺运动的最基本的特点。
(2)国统区文艺运动
①发展历程
a.从1937年7月抗战初期至1944年8月抗战中后期,国统区文艺工作者在宣传和表现抗战内容的方面由初步到深广,同时也对国民党专制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在作品形式方面由小型化、轻型化到宏大性、史诗性、多样化。在话剧、小说、散文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b.从1944年9月抗战后期至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国统区文艺以讽刺、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由于《讲话》的传播与解放区文艺的影响,还促使了这一时期国统区文学在民族形式和大众化方面有所推进。诗歌创作方面收获较大。
②文学创作的总体特色
a.作品的内容方面以讽刺、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
b.作品的艺术风格方面比较深沉激愤、成熟稳健。
(3)解放区文艺运动
①发展历程
a.第一阶段(1937.7~1942.5):形成文学中心、开展抗战文学运动阶段。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和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活动,宣传抗日。
b.第二阶段(1942.5~1949.7):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显示崭新面貌阶段。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提出文艺要为政治服务,要求作家要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指出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从而使解放区文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文学思潮方面的特点
a.现实主义是解放区惟一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没有丝毫地位,浪漫主义作为因素附丽于现实主义。
b.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
综上所述,1940年代的抗战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阶段,无论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还是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的作家们都在民族危亡之际,运用文学这种方式,创作出反映现实,讴歌抗战的优秀作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8简述孙犁小说的风格特征。[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孙犁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小说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
(1)用诗情画意的笔致表现抗战生活
孙犁的小说基本是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他把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致来加以表现。他的小说,并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很少对生活细节作精致的描绘,往往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断、场景、渲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色彩,这形成了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他的小说在创作上虽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使他的小说往往充满诗情画意。
(2)表现主人公的诗意人生
孙犁的小说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他努力表现普通劳动者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的宽阔胸襟和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品性,着力描画翻身农民在艰苦斗争生活中所孕育的诗意人生,揭示他们平凡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孙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着意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如《老胡的事》中的小梅、《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嫂等。这些年轻妇女各具神采,却都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欢乐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孙犁塑造的独特的人物体系。在孙犁诸多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中,写得最传神、最动人的是他的代表作《荷花淀》。作品的动人之处是,作者不仅描绘了荷花淀这诗情画意的环境,更写出了丈夫、妻子们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形象。水生嫂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淳朴、温顺中包含着坚韧,平静下蕴藏着激情。
(3)中和之美的创作原则
孙犁小说的传统性、民间性比较内在,那便是含蓄地追求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并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4)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美和人性的光辉
孙犁以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却不以金戈铁马的厮杀、尖锐激烈的冲突、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是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细雕琢,将写景叙事、抒情写人融于一体,从中发掘出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孙犁小说的描写、叙述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人物语言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和口语化。小说具有散文的韵味,充溢着既深沉又明丽的诗的情调。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9论析“左联”的历史功绩及其不足。[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左联”的历史功绩
①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北平、广州、上海等地相继成立的左联分盟和左联小组,各自出版、编辑了各种进步文艺刊物。左联还领导开展了左翼戏剧运动,成立了中国诗歌会等。左翼文学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民党大肆围剿左翼文学时,左联扩大了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团结,争取和利用中间色彩的报刊、书店、文化机物,扩大了活动天地和影响,为左翼文学的发展,为后来爱国文艺工作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②左联的成立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思想上的指导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努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了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如与新月派的论战,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等。左联通过大量译介马克思主义和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文艺思想论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思想上的指导。
③左联的成立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在创作方面,左联也获得了出色成就,这主要体现在左联中后期。鲁迅的《故事新编》和杂感、茅盾的《子夜》和一些短篇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收获。此期左翼作家在新文学创作的新题材、新主题、新人物、新精神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产生了不少优秀之作,构成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繁荣局面的重要方面。
④左联的成立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文学作者
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经常组织他们进行文学活动,指导他们学习理论和进行创作,由此培育了一代青年作家,如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2)“左联”的不足
由于受当时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统治影响等原因,左联也存在一些重要缺点和错误。①在政治上,不适当地强调“反左倾”、“反资产阶级”,不注意利用公开的、合法的斗争方式,以致暴露革命力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②在理论上,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在组织上,则有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没有尽可能地团结争取更多的进步作家、中间作家共同战斗。
③在创作中,不少作品缺少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尽管鲁迅等曾对这些缺点错误作过中肯的批评,但有时不能被左联某些领导理解和接受,因而形势发生转折时,左翼文学内部就不免爆发两个口号的论争,甚至出现分裂的危险。
总的说来,“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繁荣了文坛创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然而限于时代和政治因素,“左联”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创作不够自由,有的作品是政治约束的产物,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10请以阿Q和陈奂生为例,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鲁迅与高晓声笔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分析:
(1)鲁迅与高晓声作品中关于“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具有前后相延续性
①鲁迅重在对封建制度下国民性的批判
鲁迅的《阿Q正传》等作品贯穿着如何疗救社会病苦、改造国民性的思考,重在对封建制度的彻底揭露与批判,以及对农民和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思想革命中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的考察,其理性色彩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②高晓声重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根源
从当代历史发生的挫折与传统文化积习相关的理解出发,高晓声揭示了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他们的勤劳、坚韧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和隐忍的惰性,对于执政党和“新社会”的热爱所蕴涵的麻木、愚昧的顺从。因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提出了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因此,这些小说被批评家看作是继续了鲁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2)鲁迅与高晓声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以及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持己见
阿Q和陈奂生又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国民,身上所体现的“国民性”特点包括劣根性有各自不同,两位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力度及强弱并不一致,同样对改造国民性的前途各自抱着不同的态度。
①果断的批判和悲观的态度
鲁迅曾说过,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鲁迅对当时国民的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并且对国民改造的前途持极其悲观的态度。
②温情的批判和期盼的态度
高晓声的“陈焕生”并非阿Q第二,陈奂生的经济、政治地位以及时代给他带来的变化都是阿Q所不能比拟的。陈奂生们固然有他们的悲剧,即“他们生在做主人的时代,却不是当主人的材料”。令人欣慰的是,在农村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之后,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陈奂生终于从历史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寻找自己和自己的位置。作者对陈焕生是始终抱着温情的批判态度及对其改造的希望。
总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始终不离“改造国民性”的主题,为此一代代作家付出了艰辛的思考和辛勤的创作实践。从鲁迅到高晓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时代风气的变化使他们笔下的中国平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然而人物身上依旧具有根深蒂固的落后性,因此对“国民性”改造主题永远不会过时。
11以鲁迅的某篇/类小说为例,分析其叙事与意义的现代性实践。[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及现代性,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1)表现的深切
《呐喊》《彷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2)格式的特别
“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鲁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点,同时自觉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的长处,形成了现代小说的现代形式。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大团圆结局和单一视角手法而代之以多视角;弱化情节;借鉴采用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手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多种体式,如散文体、手记体、日记体、寓言体等。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也是鲁迅小说现代性实践的代表作。其现代性特征具体表现为:
①用日记体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狂人形象
狂人没有正常人的谨慎小心,敢说敢笑,敢于斗争,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面对敌人的凶残狡猾,他仍然坚持了韧性的战斗精神。狂人质问一个帮凶吃人的事,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尖锐之声,表现了狂人对封建制度的大胆否定。狂人认真思考问题,遇事寻根究底,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有独到深入的理解。
②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说的“吃人”和鲁迅认识到的“吃人”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肉体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人”。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另外,狂人尽管发狂,读者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关的语言象征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读者就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联想,透过狂话的形式,通向作者的原意,从经过艺术制作的狂话中体会到深刻的寓意,彻悟到封建传统礼教的吃人。也正是这样,读者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③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像传神的写意画,作品节奏明快
白描是鲁迅塑造狂人形象的重要手法。在这篇小说中,看不到堆砌华丽的辞藻,看不到冗长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鲁迅没有采用静止的长段心理描写,而是用极少的语句,把狂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了。《狂人日记》中,狂人吃蒸鱼,看到鱼的眼睛和张着的口,便想到那伙吃人的人,“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狂人被迫害的严重,以至把任何与吃人现象有点滴相似的事物都与吃人的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反映了狂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格外的多疑,奇怪的联想。
④文章的结构严谨,体现了现代主义审美追求
作品采用了复义手法,前面有一段文言文写到狂人已经大病痊愈,顺从了现实的环境,去某地当官了。而后面的白话文才开始写狂人的“病例”,借狂人之手揭示出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这种结构使作品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造成众生喧哗的效果。
总之,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揭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吃人的总主题,几乎贯穿于其小说作品的始终。日记体的小说形式,以及象征、双关、白描、复义的写作手法,体现出其对现代主义审美的自觉追求,深深地刻上了现代主义的标签,充分显示出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12论述小说《围城》讽刺艺术的成就。[中国传媒大学2012研]
答: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具有极高的讽刺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具体表现在:
(1)主题的讽刺意蕴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杨绛先生对《围城》的注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最了解钱钟书,也最有资格给《围城》作注释的杨先生来说,她的话恰巧精辟地阐述出了小说《围城》的主题,即人生万事,莫若“围城”,爱情也好,婚姻也好,生活也好,事业也好,无非是进了出,出了进,没有了局。然而正是这短短几句,带给人们的却是对人生的重新审视。作者为了说清这个主题,为读者刻画了一个个“高等人”的人生轨迹,正如作者在《围城》序言中所说,“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2)语言的幽默趣味
《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又充满浓郁的喜剧色彩,小说的语言相当的幽默和俏皮,有很强烈的讽刺性,让人在掩卷大笑之余,又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在语言艺术上,《围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典范之作。
(3)讽刺手法灵活多样
大量妙趣横生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是《围城》成功的一大亮点。钱钟书的比喻别出心裁,并且超出常人的想象。他利用喻体和本体的强烈反差达到对对象的嘲讽贬抑,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找到别人难以发现的想不到的相同点,将两者联在一起,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陌生感,使作品显得更加机智、诙谐、幽默。蕴含深意的象征是《围城》的又一亮点。其中《围城》的题目本身就富有象征意义。人生处处是围城,这就是小说的主题。
(4)通过细节描写进行讽刺
《围城》中的人物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体上属于一个社会阶层,但钱钟书能写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主要是善于抓住讽刺意味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这种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
①画龙点睛式的动作细节描写。钱钟书在继承《儒林外史》的传统基础上汲取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主要采用精彩准确的动作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犀利而细腻的心理描写。犀利表现对人物心理瞬间变化的捕捉和人物内心隐蔽情感的揭示,细腻表现在对人物复杂感情的多层次的展示,钱钟书巧妙地运用犀利而又细腻的心理细节描写,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5)通过人物活动对社会现实进行讽刺
《围城》以方鸿渐这个时时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为线索,广泛地触及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和众生相,尖锐地揭露和讽刺、抨击当时种种社会弊端和人生病态,并着力探讨人际间的基本关系、人的基本处境和人生的基本意义,并就这些问题作出了形象而富有哲理的阐释。
钱钟书对官场腐败、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社会落后等进行嘲弄讽刺,作者的笔触及了社会各个角落的丑陋。小说通过对江南小县和由浙江到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描写表现了旅途的艰难,揭露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学生意识落后,教育界的腐败,对那些“为人师表”们逐利倾轧、蝇营狗苟的肮脏行径与灵魂进行深刻的披露。这些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相当广阔的,钱钟书站在哲理的高度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他的讽刺早已远远超出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时代。
13论述丁玲20~40年代创作历程的转变。[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丁玲作为现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作家,最突出的是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倾注于她痴情的文学创作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精神遗产。纵观丁玲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20年代末至加入左联之前
这个时期丁玲主要出版了三个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这些作品标志了一个新的时代女性的崛起,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在集子里最具代表性的,是《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士阿毛姑娘》等。这些作品主人公都是女性,一方面继承了五四时代冰心、庐隐、冯沅君等第一代女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涵——对封建专制的抗争和叛逆;另一方面塑造出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追求的知识女性的典型。她们身上既有浓重的空虚、苦闷、绝望的感伤主义色彩,又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和社会的印记。莎菲女士就是她们中间最突出的代表者。从小说的叙述方式看,丁玲作品虽有五四郁达夫自传体小说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感伤情怀;但刻画的大胆而富有饱满感情的倔强女性性格、细腻而率真披露的人物复杂内心,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标志着五四感伤小说的终结。
(2)1930年至1936年
这是丁玲创作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左联的成立感召了一大批革命作家,丁玲的创作由此发生了较为重大的转变。丁玲首先将创作题材转向社会革命,写作了中篇小说《韦护》、短篇小说《一九三○年春在上海》等流行的“革命+恋爱”模式化的作品。虽然这些创作形式带有公式化,但是不能否定丁玲对于一个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的准确刻画,对现代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心理的真实揭示。这恰恰也反映了丁玲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由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向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转变所作的探索性的积极实践。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水》、《夜会》,长篇小说《母亲》等,大都是以30年代初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真实地再现激变的农村中农民的心理变化。丁玲的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左翼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题材开掘的巨大现实性;阶级视角的社会批判性;广阔生活图景的写实性。在此实践中,丁玲摆脱描写知识阶层的巢臼,开始描写农村生活,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执著追求。
(3)1936年至1949年
这里丁玲在延安的创作时期。1936年冬丁玲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天地。最初,丁玲以通讯、速写、印象记等文学样式,敏捷地反映新的生活内容;后以小说谱写解放区新的时代风貌,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一颗未出膛的枪弹》,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些作品标志丁玲现实主义创作走向成熟。与她过去的作品相比较,与其他同在解放区的作家创作相对照,丁玲小说最成功之处是,她尊重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侧重以纤细的情感和笔触,去展示一个伟大变革的历史时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巨大颤动。她既满腔热忱地歌颂和描写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新生活、新风尚、新人物,又直言不讳地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从而使其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的新高度。《我在霞村的时候》是被列入周扬编的《解放区短篇创作选》的第一篇作品。1940年完成的《在医院中》却很长时间在文学史中未得到公正的评价,并且使作家受到许多责难。丁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从反面说明了这部小说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力度。从由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可以进一步看到作家创作整体性的深入和发展。
14论“语丝体”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1)“语丝体”的由来
《语丝》是周作人和鲁迅等发起组织的语丝社创办的以发表散文为主的刊物,共出版了260期,其散文渐渐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时人称为“语丝体”。他们的主要成就是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语丝体”的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2)“语丝体”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从周作人和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可以窥见“语丝体”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①周作人的闲谈体
周作人的散文在写法和趣味上,都不同传统的中国散文格局。他以自己的个性为根本,融合中西散文的美质来创作。比明人小品,加入现代人的自我意识;比西方随笔,调和了东方式的抒情气氛;它在日本散文的“苦味”里,又注入了中国味道。这种“抒情的论文”,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
a.在审美主体上,周作人所倡导的“言志小品”,乃是西方随笔的“自我表现”同我国明人小品的“独抒性灵”的融合。
b.在审美意味上,周作人的闲谈体还具有“和平冲淡”的审美特色。
c.在文字处理上,周作人又善于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方言等诸多成分杂糅,酿成一种“简单味”与“涩味”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②林语堂的幽默小品
在“语丝”期间,林语堂介绍过很多西方幽默理论,主张以幽默的艺术去揭示生活矛盾,针砭社会文明病。他的散文集《剪拂集》就以嘲讽之笔,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讽刺的盔甲中每每饱含着幽默。他的散文创作更大的影响是在30年代创办《论语》之时。
a.林语堂散文的结构,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受制于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因此,散文整体上呈现出自然的韵律,散发出朴质的气息。
b.林语堂语言的运用,十分看重俗语、方言中那些有生命力的因素,使得其散文或庄谐并出,或假痴假呆,嘻笑调侃,幽默百端,这也是非“正格”的证据和闲谈式的标志。
c.林语堂的散文呼唤常识、简朴和真正的中道精神的回归,推崇原儒独特的人文主义,揭示中国文化的阴柔品格,指出中国道家的节制、无为等观念是现代西方文明疯狂的对症药。
总之,“语丝体”散文开创了闲适风格的现代散文,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闲适散文创作实践标志着现代散文的文体自觉。他们的闲适散文具备大家气象,二人称得上是现代散文闲话风的“一代宗师”。
15试论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真实细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鲁迅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有:
(1)极其深刻的艺术化人物命名
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有着极其深刻的艺术,对人物的塑造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暗示情节等作用,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联想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点。还有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作品人物“人如其名”,《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鲁迅笔下人物所用的名字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如“华大妈”“夏四奶奶”等。
(2)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动作形态描写
他的小说中喜欢通过描写人物的形态动作,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反映社会现实。例如《药》的主人公华老栓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他得行为动作表现出来的。华老栓是一个小茶馆的主人,勤快、朴实、谨慎而又愚昧。他每天“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地给人冲茶”。辛勤劳动积攒了一包洋钱,准备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却寄希望于人血馒头。当得知人血馒头即将到手时,他半夜里“忽然坐起身”,“一面听着”儿子小栓咳嗽,“一面应着”老伴的问话,“一面扣着”衣服,“伸手”向老伴要钱。接着作者有一个出色的动作细节描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出门走到丁字街上,遇上几个人,他又“按了按衣袋,硬硬的还在。”这里的一“抖”一“按”的两个细微的动作,比较细腻的展示了华老栓性格特征,一个老实巴交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形象,他一方面心疼来之不易的洋钱,一方面又爱子心切的心理跃然纸上。
(3)独特而成功的心理描写
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如:《阿Q正传》描述了一无所有的农民阿Q“神往”革命的心态。在心理的自我剖析方面,鲁迅先生也非常独特。如:《一件小事》刻画车夫形象,主要描写他得行为。刻画“我”的形象则主要描写心理活动,一直在想,想了很多很多:当老大娘被摔倒时,“我”料定“老大娘没有受伤”,只是“装腔作势”,“真可憎恶”;当车夫对老大娘表示关怀,“我”则认为“多事”,“自找苦吃”。还劝起车夫来,“走你的罢”;当车夫的高大形象树立在“我”的面前时,使“我”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刹时高大了,而且愈来愈大…”。这是作者内心自我剖析的开始。在“一种威压”下,终于不假思索地抓出一把洋钱请巡警交给车夫。
(4)精炼准确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通过精炼准确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勾勒和揭示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性格是鲁迅小说的突出特征。例如:《一件小事》中,老大娘倒地后,只三句对话便表现三个人的性格和思想。“没什么的,走你的罢”,集中表现“我”的麻木不仁和无动于衷,安然坐在车上,急着要走的神态。“你怎么啦?”十分真切地表现出车夫对事故的发生深感内疚,要勇于承担责任及其对老大娘的关切。“我摔坏了”活现出老大娘受伤后的痛苦心情,渴望得到救助。精炼准确的语言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5)传神逼真的肖像神态刻画
通过对人物的肖像神态描述,传神逼真地表现人物特征是鲁迅小说中也很有特色的一点。在他得小说中这些人物有静态,也有动态的,有个体,也有群体的,其中以个体的最为传神。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貌描述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鲁迅在《孔乙己》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都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准确地反映了孔乙己是旧时代一个不得志的贫穷潦倒的读书人,封建的科举制度并未给他铺就一条平步青云的道路,反而使他变得能吃不能做,沦落到与短衣帮为伍,甚至比短衣帮还不如的境地。于是,孔乙己便处在这样一个可笑的、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他的脑子装着高贵的上等人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处于卑贱的下等人的地位;一方面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长衫阶级所抛弃,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因而他就成了成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16周作人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哪些?结合具体文本进行论述。[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也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周作人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文学
①周作人对新文学的思想建设进行了诸多思考与探讨,其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②周作人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中,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③在周作人这里,新文学所本的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
(2)平民文学
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
①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认为“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两者间的区别主要是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
②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或“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合,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
(3)人生的艺术派
1920年,周作人做了一次题为《新文学的要求》的演讲,针对当时新文坛中已经出现的“人生派”与“艺术派”的分野,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他认为“为什么而什么”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生派”的流弊容易讲到功利里去,以文艺为理论的工具变成文坛上的说教。文学根本不必“为什么”,只是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的情思。
②1923年他出版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书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既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为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仆役的“为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
(4)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
传统文学中的散文泛指与韵文相对的所有散文体文章,文学散文与非文学的文字没有明确界限,文学散文未能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文学革命以后,文学性散文创作兴起,有必要对文学散文进行文体确认。
①刘半农最早提出将“文学的散文”与“文字的散文”区别开来,但其所谓“文学的散文”还包括小说、杂文等,并没有从几种文体中独立出来。
②周作人于1921年6月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该文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作美文,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
c.周作人不但能写一手别有韵味的散文,主要是小品文,而且常作散文批评,强调好散文需具备饶有“趣味”的内容,“平淡自然”的气质,追求能引发读者体味思索的“涩味”与“简单味”,他的散文批评也更能从一个角度切近散文创作的规律,上升到美学批评的高度。
总之,周作人的这些理论都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人解放的热潮相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7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然而,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存在着紧密的承续关系,即古典与现代、新与旧,难以做一刀切的划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真正完成,应当是在“五四”之后,其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爱国学生团体纷纷仿效《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报刊,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种。到1920年,连《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最持重的大杂志也都采用白话文,并且教育部也规定低年级国文课本用白话。文学革命促成了言文合一的“国语运动”,又为新文学的语体变革拓展了广阔的天地,并迅速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2)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是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文学革命的发动者们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中国文坛吹来新鲜的现代气息。《新青年》从第一卷开始先后翻译了屠格涅夫、龚古尔、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各式外国作家作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心理分析、意象派、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等都开始有人宣传和信仰;接受不同思潮影响作家们的创作倾向也不尽相同,相同的作家们各自聚集成社团,形成了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层出不穷。如文学研究会对现实人生的推崇、创造社对浪漫主义的学习,还有新月社、语丝社、浅草一沉钟社等。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理论是创作实践的先锋,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初步阐明了白话文的主张;随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三大主义”,从内容到形式批判旧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的生活。他的《美文》从理论上确立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同样的位置。另一些作家也在理论上作出了贡献,像鲁迅、钱玄同、成仿吾等。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与样式。随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的思想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一出现,艺术上就很成熟,使得新文学的创作有相当高的起点。除鲁迅外,《新青年》、《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总之,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第一页,把中国文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8举例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是如何进行文化过滤的。[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新文学先驱者中大多数人对西方的思潮、理论也并不是盲目地照搬,他们力求做到从时代、社会和新文学发展的需要出发去检验和选择外来的东西,并注入新的因素,因此,在当时发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思潮都有一个“中国化”的“变形”过程。
(1)在文学革命酝酿和发动初期,发难者直接从外国文学运动中得到过启示
1916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曾经非常注意当时欧美诗坛的意象主义运动,认为“意象派”对西方传统诗歌繁绵堆砌风气的反叛,及其形式上追求具体性、运用日常口语等主张,与他自己的主张“多相似之处”。正是在“意象派”的启发之下,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章八事”。胡适还引发了“意象派”诗人庞德关于诗歌要靠具体意象的主张,提出写“具体性”,“能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倡为白话新诗运动。陈独秀写《文学革命论》,也开宗明义,号召要以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变革运动为楷模,发动中国的文学革命。其“三大主义”中所要求建设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也是以l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作为蓝本的。
(2)文学历史进化论等文学理论的提出脱胎于西方现代学说
胡适、陈独秀等人最初提倡文学革命的一个基本理论,即文学历史进化论,就是从l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主要学说之一的进化论脱胎而来的,是西方思潮的直接产物。他们强调“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指出旧文学必然被新文学取替,是因为旧文学“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这种观点,也从发展的角度看到新旧文学交替的必然趋势,成为当时向旧文学发动进攻的重要精神武器之一。
(3)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各样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先后涌入中国
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等,以及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义、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悲观论、弗洛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都有人介绍并有人宣传、试验、信仰。
(4)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多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主张
就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而言,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影响最大,后来成为中国新文学主流;浪漫主义也有较大影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属于现代主义范围的各种思潮也曾吸引了许多作家,做了多种试验。有那么多的西方思潮涌人中国,如冰河开封,其规模浩大而又混乱,促成了中西文化交汇撞击,促进了思想大解放,大大拓展了新文学倡导者、参与者的视野,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观照本民族的生活,同时在艺术创造上获得了广阔的天地。
(5)创作流派的建立的得益于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学习
文学研究会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新浪漫主义”(包括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中国现代文人注意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际和创作目的,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里吸收有益的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主张,创作方法,成立相应的创作流派,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文坛,影响深远。
19比较沙汀、艾芜两位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小说书写风格上的异同点。[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沙汀、艾芜两位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小说书写风格上的异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中地方色彩的异同
沙汀和艾芜的作品都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不同的是,沙汀主要写四川的民风生活,艾芜主要描写边境地区的见闻。
①沙汀30年代初基本受“左联”创作影响,多凭借间接地生活经验写劳动人民题材,不着重于单个人物形象的刻画,致使一部分创作较为概念化。之后,沙汀接受了茅盾的建议,采用接近茅盾的叙述体式,把笔锋转向极为熟悉的四川农村社会上去。
②艾芜曾怀着“劳工神圣”的信仰,孑然一身,流浪在我国西南边境,以及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充当过杂役、马店伙计、僧人伙佚、报馆校对、小学教师等各式职业,亲身获得了《南行记》集里的那些特异的生活素材,体验了社会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2)对下层生活描写的异同
两位作家都倾向于描写下层生活,不同的是,艾芜笔下很少写反面人物,由于其艺术个性中对人民的美和善的品格的特殊敏感,他总是能在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下层人民的灵魂美,在渣滓堆里发现闪光的金子。沙汀的作品散则多描写四川农村的黑暗社会,具讽刺特点。
①沙汀写出的《丁跛公》等,表现出他是一个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有着农民幽默气质的小说家。这些作品散发出泥土的气味,沉闷、闭塞、阴暗,不是一抹轻淡凄婉的田园颜色,而是从四川农民饱受军阀中世纪式的暴政里浓缩出来的,具时代、阶级烙印的黑色基调。每一篇小说都是骇人听闻的,由四川特殊的黑暗返照了旧中国普遍的黑暗。
②《山峡中》被公认为艾芜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一群被生活逼迫铤而走险的流浪者的生活。他们走私、行窃,甚至杀人越货,以恶对恶,但不乏爱憎分明与憧憬美好生活之情。
(3)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异同
两位作家都属于现实主义作家,都有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艾芜在左翼革命现实主义流派之内,发展起一种充满明丽清新的浪漫主义色调与感情的、主观抒情因素很强的小说。他在40年代的创作向纯写实回归,影响却减少了许多。沙汀注重现实,注意描写手法,他从人物、环境的复杂关联中,处处描摹四川的世态人情。形成了讽刺艺术与鲜明的民族风格,并且到40年代风格更为成熟。
①沙汀用白描手法,抓住反面人物充满丑与恶的性格要害
例如伪善、凶狠、颟顸而又不自知等,精选细节,从深处挖掘人物带有心理内容的谈吐与动作细节,重复地深化人物,加上一点点适量的人物历史回叙,结尾又添一笔余味深长的点染,这是沙汀刻写人物的技法,这种技法描摹了四川的世态人情,形成了沙汀的鲜明的讽刺艺术特色。
②艾芜能在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下层人民的灵魂美
艾芜艺术个性中对人民的美和善的品格的特殊敏感,使得他总是能在怪戾的言行中挖掘出下层人民的灵魂美,在渣滓堆里发现闪光的金子。
其成名作《人生哲学的一课》,描写流浪知识青年“我”在昆明走投无路的窘困生活,读来并不觉得低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对生活执著的力量。他还有一些小说暴露帝国主义分子对殖民地人民,尤其是妇女的任意所为,感情色彩颇强烈。《山峡中》被公认为艾芜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一群被生活逼迫铤而走险的流浪者的生活。他们走私、行窃,甚至杀人越货,以恶对恶,但不乏爱憎分明与憧憬美好生活之情。
20“京派”是否真的存在,说说你的理由。[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1)京派小说
京派小说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以后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地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在沈从文前后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活力的小说家,如废名、芦焚等,再加上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两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文学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
京派虽然没有明确地发表宣言或结社,却实实在在地成为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峙的一个鲜明的小说流派。它是一个强调宽容、审美和民族文化精神重造的纯文学流派。其中主要的作者有废名、凌叔华、老舍、沈从文、林徽因、芦焚、萧乾、汪曾祺等。
(2)艺术特色
京派作家的思想、艺术倾向虽不完全一致,但在三十年代前半期,他们在文学事业上有共同的趋向和主张,在创作上也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具体来说,在文学观念上,京派既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倾向,而是强调文学有着独立的人性的、美的价值。京派的文学创作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多地表现了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质疑和批判,风格淡远隽永,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
①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
他们一方面企图远离政治,另一方面又充分继承了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倾向,忠实于现实与人生,他们在现代文化、文明和封建传统文化相对立的流行格局中,熔铸一种具有浓厚的原始风貌与自然气质的乡村文化形态,形成一个复杂的文化三维空间。像沈从文的《巧秀和冬生》、《八骏图》、《绅士的太太》,凌淑华的《弟弟》等,便表现出中国人生范围内的封建文明的嫌恶和现代文明异化人性的疑惧。在这种三维文化思索的艺术创造中,作家们既有“追寻过去”的从容通达,又掩饰不住文化批判的焦灼锋芒和对未来人生形式的美好理想。
a.京派小说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沈从文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农民、士兵、猎人、渔夫、水手,还是娼妓、富家子弟、青年男女,都那么淳厚、真挚、热情、善良、守信用、重情谊,自己生活水平低下却慷慨好客,粗犷得野蛮却又透露出诚实可爱,显示出一种原始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废名笔下的老汉、村姑、牧童、雇农、业主,其心灵都是美好善良的。京派作家注重人性美、人情美,还表现在他们特别喜欢用儿童的视角来写成人的世界。凌叔华的《弟弟》、《一件喜事》,林徽因的《吉安》、《文珍》到萧乾的《篱下》,汪曾祺的《戴车匠》。儿童视角的广泛运用,真切地表现出京派作家的拳拳童心。这既说明他们对美好童年的深情眷恋,也反映了他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
b.京派小说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
这种乡土抒情诗小说,结构上以舒卷自如代替严谨拘束,情节上以故事的疏淡代替因果的坐实。它把小说的传统特征的一部分让位给诗和散文的因素,因而削减了小说的史诗力度,却增添了小说的抒情风韵。如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桥》,沈从文的《萧萧》、《三三》、《边城》等就是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的典范之作。萧乾、汪曾祺的小说是人们公认为富有诗意的。
c.京派小说形成了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特色
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受过欧美文学语言的影响,又都有一定的古典文学的功底。他们的小说语言,既能借鉴欧美文学语言的长处,又能吸收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莫不如此。他们的创作容“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d.京派小说在题材、主题及意象表现出开放的民族性
京派小说不仅其题材人物、文学语言、文化环境等深深地植根于民族生活与民族语言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其文化精神富有与众不同的中国气派。京派小说所着重挖掘的重利轻义、笃厚诚实等平民传统精神,被置于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重造”的历史课题中,不仅强化了文学创作的民族性,也将文学现代化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准。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
②京派小说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在美学上表现为追求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
这种美学意识表现在文学创作方法和文体建构上,便是将艺术与生命并重,生命形态不愿受束缚,小说便自然要摆脱开重情节、重故事的成规,趋向散文化、生活化,从而描绘出完整的社会生活自然状。
京派小说有时有人物无故事,有时候甚至连人物也没有,近似随笔或是散文,信笔写来,不事雕琢,表现出平淡、古朴、闲适、中和的风格。如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只是将北平城里两个阶层的人生片断互相穿插,几乎不见故事线索。他们重视的是气氛的渲染,意境的营造,内涵的隽永,是“人与自然的契合”。这种抒情体小说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五四以来的各种小说体式,是京派文学的主要贡献之一。
总之,京派在小说创作成员众多、人才济济。他们本着人道主义为根基、为人生的创作思想,并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大都疏离政治,但关注人生、关注平民百姓,小说中透出古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追求静穆的艺术境界。
21试论巴金的《家》中觉慧的性格特征。[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觉慧是一个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徒”,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人物。觉慧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巴金通过他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描写,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共同经历的思想历程。
(1)反抗、叛逆的激进青年
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人物。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在小说着重突出他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这也正是“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
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慧这个少爷在高家最早觉醒过来,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忍受下去,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过来”。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编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他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穿他们“提鬼”行孝的丑剧;最后,他又毅然地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
(2)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叛徒”
同时,觉慧又是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叛徒”,他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
他从封建家庭中蜕化出来,不能不带有一些封建思想影响的痕迹,小说并没有回避他的缺点,有的章节还很细致地刻画他这种思想的复杂性。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年轻一代青年的历史性特点。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写出了“五四”新一代青年的成长过程的。尽管觉慧出走的目标还不是十分明确,但他总是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
总之,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
22结合作品论述曹禺现代剧作的文化蕴含。[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曹禺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戏剧创作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曹禺首先是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出现在中国文学史和话剧史上的,他的作品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诗化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风格,具有一定的文化蕴含。具体表现在:
(1)曹禺始终以诗人般的热情拥抱现实,追求着诗与戏剧的融合
①在现实人生与人性的开掘及戏剧形式上的创作
从1933~1942年的十年间,他为中国现代话剧奉献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五个堪称经典的杰作;而且每一部新作,都在现实人生与人性的开掘及戏剧形式上有新的试验与创造。在《雷雨》中,他把对时代的感受、对现实的激情同自然界的雷雨形象交织起来,使雷雨般的激情同雷雨的形象浑然一体,形成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②曹禺执著追求的,是一种“大融合”的戏剧境界
这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与西方戏剧艺术的融合,是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象征主义的融合。这是戏剧与哲学、具体与抽象、形而下与形而上的融合。这是追求“生活幻觉”效果与舞台“假定性”效果的融合。这是情节剧、佳构剧与心理剧的融合,是戏剧与诗、戏剧与散文、戏剧化的戏剧与生活化的戏剧的融合,是写实与写意、写实与非写实的融合,是喜剧与悲剧的融合。
(2)曹禺剧作的诗化现实主义特点
①他总是带着理想的情愫去观察现实、描写现实
作家不仅用严峻而冷酷的笔触无情地暴露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更为可贵的是他还充满诗意地写出了对理想和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当他以一颗诗心去观察、表现现实时,不仅描绘出一种诗意真实,同时也包孕着诗人对现实人生的哲学沉思。
②曹禺作为一个天才的“摄魂者”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他剧作的艺术重心在于倾力塑造典型形象,特别是把探索人的灵魂、刻画人的灵魂放在首位,力求写出人物心灵的诗。尤其是他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不论身份地位如何,几乎都有着种种美好的心灵和道德,都是一首首充满着丰富而复杂内涵的诗,是作家独创性的诗意发现和创造。
③曹禺剧作的贡献还在于他的现实主义的民族独创性的特征
一方面他以作家的艺术主体去消化外来的东西,同时又以民族的主体,即以强大的自主的民族灵魂和艺术传统去汲取西方话剧中的优良经验。像《雷雨》之于古希腊戏剧和易卜生的《群鬼》,《北京人》之于契诃夫,既有着借鉴性的一面,更具有个人的风格和浓郁的中国特色、民族风格。他把外来的话剧创造性地转化为民族的,充分表现出他的现实主义的开放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高度统一。
(3)曹禺的创造对于现代中国话剧是超前的
曹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大大超过了时代接受水平。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曹禺既是拥有最多读者、导演、演员与观众的现代剧作家,又是最不被理解的现代剧作家;人们空前热情地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的戏剧,又肆无忌惮地肢解、曲解、误解着他的戏剧,以致他的戏剧上演了千百次,却没有一次是完整的、按原貌演出的。长期以来,读者、导演、演员、观众、研究者们只能接受曹禺戏剧中为时代主流思潮所能容忍的部分,例如他的剧作中的社会的、现实的、政治的内容,写实的、戏剧化的、悲剧性的艺术因素,而对与上述方面交融为一体的另一侧面,例如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形而上的探索,非写实的、非戏剧性的因素,特别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个人的天才创造,则不理解,不接受,却又颇为大胆地轻率地视为“局限性”而大加讨伐。在某种意义上,曹禺这位天才的剧作家正是被落后于他的时代所“骂杀”与“捧杀”的。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为沉重、也最发人深省的一页。
23论艾青对七月派诗歌创作的影响。[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艾青对七月派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有:
(1)诗歌形式上,提倡诗的“散文美”
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其诗体的特点是,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即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七月派诗的形式也是自由奔放的,他们追随艾青,提倡散文美,自觉地把自由诗推向一个坚实的新高峰。
(2)诗歌情感上,主张融入客观对象
艾青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七月诗派也反对冷淡地摹写生活,而主张将诗人的人格、情感、血肉、审美趣味强烈地渗透到客观对象中,达到主客观的互相拥抱、融合。并进一步强调“突入”生活的底蕴,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历史的东西与个人的东西的统一融合。
(3)诗歌色彩上,凝聚象征意味
艾青诗里的色与光,是一种暗示、象征,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的深刻内容,在形式与内容、色彩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同时又为诗人个性所渗透。七月派诗人们也擅长从细碎的意象中发掘深刻的思想和象征。他们甚至从天上的雨,地上的小牛犊,一个跃动的夜,一座动乱的城,一条喑哑的江,一株“根深深地盘结在泥土的下面”的树中,都能发现坚韧强劲的民族生命力与历史乐观主义的民族自信力。
(4)诗歌技巧上,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艾青的诗一方面坚持了革命现实主义“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与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的艺术技巧,从而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他对象征与暗示、通感、意象奇接等方法运用相当娴熟,比如《吹号者》《冬天的池沼》《火把》等作品将整首诗作为一个象征整体来把握。
总之,艾青作为七月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聚合了感知、寓理、抒情、象征等多元的诗美个性,成功构建起一种真正代表现代诗美审美发展趋向的品格,对七月派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4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浙江大学2011年研]
答:“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部分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相互接近的山西作家所构成的一个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文学流派。除赵树理外,主要成员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其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赵树理)、《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宋老大进城》(西戎)、《奇异的离婚故事》(孙谦)、《七月的庙会》(胡正)等。
(1)历史贡献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中国新文学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①“山药蛋派”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作品描述了中国农村历史变迁的尖锐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塑造了一批真正的农民形象。这些形象从思想、情感、习性、气质到思维表达形式、生存方式都具有地道的农民特质。
②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山药蛋派”是一个从始到终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文学流派,这在新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从文学描写的客体对象,到创作塑造的审美形象,直至阅读者都是以农民为对象。
③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间文艺,提升民间文艺的品位,使民间文艺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是“山药蛋派”的又一突出贡献。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为中国新文学继承传统文学特别是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们一方面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文艺样式,创造了新文学的新品种“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等;另一方面扩大、改造民间曲艺和地方戏剧促使其登上大雅之堂;同时他们还学习借鉴西洋的文学样式,同民间文艺相融合,创造了农民式的话剧、电影。
(2)时代局限
由于时代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作品中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①他们虽然身处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但其作品反映农村的生活面不够广阔,作品容量不够博厚,缺少气壮山河的画幅和史诗的气度。
②他们虽然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但从总体看,仍存在着重事轻人的倾向,很少塑造出像阿Q、朱老忠、梁三老汉这样性格丰富、立体感强、高度典型化的艺术形象。
③他们过分强调写“问题小说”,或者为了配合中心任务,使得部分作品有就事论事,图解政策,概念化的毛病,缺乏艺术感染力。
④在重视向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优良传统学习的同时,他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外国文学创作经验的借鉴。
⑤由于都重视共同的美学追求,致使山药蛋派的模式化创作越来越明显,每个作家的个性风格反而被淹没了。
总之,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的文学理论起源于40年代赵树理组织的通俗文化研究会以及集体撰写的《“通俗化”引论》。它所提出的“文化大众化”和“新启蒙”的思想主张,成为这些作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的旨归。“山药蛋派”的写作在五六十年代形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流派风格。其秉承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围绕正在发生变革的农村生活和变革中所出现的新人物(既有先进人物,也有中间人物和后进人物)、新思想、新问题来展开叙事,注意在农村政策和现实缝隙之间,寻找人物和主题的叙述可能;小说大多具有大众化、日常生活化和地方特色;语言注重口语化,貌似朴拙而又略带诙谐;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新时代的农民形象。
25举例分析冯至《伍子胥》《十四行集》和《山水》在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共通性。[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冯至《伍子胥》《十四行集》和《山水》在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共通性主要表现为:
(1)《伍子胥》《十四行集》和《山水》在主题方面的共通性: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
①《伍子胥》是冯至用历史题材写成的诗化叙事体小说,其实是作者利用战时生活的独特领会,把一个古代的逃亡的故事与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合而为一了。从而在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的错综之中,升华出了一个存在主义的人生命题:在关于怎样取舍的决定中,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②《十四行集》由27首诗组成的,是比较集中和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是一组生命沉思者的歌。并且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存在密切的关系。
③散文集《山水》所写的并非名胜,而只是战时在西南艰苦的生活中,他所看到的“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他都从中体会到永恒的美,引发出有关生命的思索。
(2)《伍子胥》《十四行集》和《山水》在风格方面的共通性:诗化风格
①《伍子胥》不按风俗细节或描写人事戏剧性争斗的写实体来写,也不按心理体来展示一个逃亡者的灵魂战栗,它是用一个个散文诗的片断来表现各种人事、风物在伍子胥一路飘泊中所引起的感觉和体验。
②《十四行诗集》本身就是一本诗集,集中最后一首通常被当作是冯至诗的艺术宣言:“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型”;“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握一些把不住的事体”。一方面是自由无拘的,无边无际的,不可把握的智性思考,另一面却是有形的感性呈现,形式的规范与定型:诗人正是要在这二者的矛盾、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张力中,寻找自己的“诗”的存在形态。
③《山水》中,冯至多以诗的笔法来写散文,句法有些欧化,不够顺畅,然而他的特色是好哲思的,他以山水为题材的散文大都贯注有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他对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描写,处处流动着诗的韵味。
总之,鲁迅曾称赞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伍子胥》《十四行集》和《山水》在主题上都有对生命的关怀和思考,具备诗化风格。
26谈谈《憩园》、《寒夜》对于巴金创作的意义。[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憩园》、《寒夜》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志着巴金开始向成熟作家转变,具体表现在:
(1)小说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发生了变化
从小说的叙事上看,巴金小说的叙事方式和视角都发生了变化,增强了作品本身的现实穿透力,主要表现为:
①由充满激情的呼喊转向冷静、沉思的深层分析
巴金的小说创作到“激流三部曲”发表的时候,达到了风格的成熟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作家的主观激情和生活的热忱,作者本人始终是作品中一个无形的形象,在作品中大声的呐喊呼号,大段议论,毫不掩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充满激情的创作到40年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在《寒夜》中作家一改以往的直接呐喊、批判和议论,转而变成一种冷静的、沉思的、深层的分析。
②家庭题材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
巴金从对大家庭、大家族的描写,转变成关注普通的、随处可见的小家庭,关注这些小家庭中普通人的命运。这种变化给人们以新的启发,作家以往对大家庭的描写更多的具有象征的意义,而对普通小家庭的描写在更大意义上带有普遍代表性,显示了巴金的现实主义笔法更加深入、更加准确、更加尖锐。以往众多人物复杂的关系,在《寒夜》中变成了一种非常简单、非常朴素的描写。但作品并不因为这种关系的简单、描写的朴素而缺乏魅力,反而更增加了生活的实感和现实的穿透力。
(2)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民族特色
从小说的艺术上看,小说在艺术上继承和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民族特色,具体表现为:
①在结构上,以杨、姚两家的生活为线索,双线并用,或是平行发展,或是交错扭结,相互映衬,十分得体。另外,悬念手法的运用使故事的叙述引人入胜。
②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叉进行的手法,多发面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在意境上,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追求,形成了既有浓厚抒情氛围又有象征意味的境界,“憩园”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隐喻和象征。
总之,《憩园》与《寒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巴金告别青春期,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巴金笔下第一次出现大面积的内敛、冷静的笔触,小说结构上的多样化。巴金开始专注于文学技艺的斟酌,开始向一个成熟的作家转变。
27简要论述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及其历史价值。[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1)新月诗派“新诗格律化”的诗歌理论
①“新诗格律化”的提出
“新诗格律化”是闻一多首先提出,是在新月派关于新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月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并不是简单地保留旧格律、古风格,而是借鉴西洋与中国传统格律,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所进行的新的创造。
②新诗格律化的重要内容
a.情感的节制。新月诗人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新月派的矛头指向是他们所谓的“感伤主义”与“伪浪漫主义”,也即诗歌中情感的过分泛滥,以及不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b.本质的淳正。徐志摩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们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
c.格律的严谨。闻一多认为,新诗固然要彻底冲决旧诗格律的束缚,但同时还应该创建新的格律,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d.“三美”理论。为了创造“中国式”的新诗,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第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重复的运用,读来乐感明快、朗朗上口,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
第二,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如闻一多的《死水》,整首诗分四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着实体现出“建筑美”的特色。
第三,绘画美。指诗歌要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到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
(2)“新诗格律化”诗歌理论的历史价值
新诗格律化的倡导,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8从鲁迅《故事新编》看他的人生态度和现实主义创作。[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故事新编》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全书收故事八则,从开手创作到结集成书,前后经过十三年。《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至于把现代生活细节大胆地引入历史故事,突出其针砭流俗的意义,则是鲁迅式的战士性格的体现。因此,从八篇看似是“历史”小说的文章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鲁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1)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人生态度
鲁迅是现实社会中的寂寞的“战士”,他选择历史人物,通过他们正面地表达自己的战斗意志。例如《奔月》中的后羿和《铸剑》中的黑色人,作者重点突出他们战斗的性格,反映出作者主张“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的彻底的思想。因此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已经较多地熔铸了鲁迅自身的理想。
(2)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
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在《故事新编》后五篇里有着深刻的反映,作品概括的内容更为开阔,现代生活细节出现得更多,因而也更具有时代的历史的具体性。
鲁迅在一九三五年一月的一封信中写道:“近几时我想看看古书,再来做点什么书,把那些坏种的祖坟刨一下。”这段话证明:《故事新编》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现实生活的刺激,为当前的需要服务。例如《理水》中的禹不仅具有劳动农民的外貌,“黑脸黄须,腿弯微曲”,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还概括了中国农民优秀的品质:勤劳,刻苦,朴素,从沉默中显出坚韧和力量。作品运用各种场面——文化山上学者烦琐无聊的议论,水利局里大员声势煊赫的考察,通过周围那些卑微的灵魂和庸俗的言行,反衬出禹的高大,从而塑造了这个来自人民的英雄。这里禹是被当做“中国的脊梁”来描写的。
总之,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情况。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可以用“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来形容。其独特的题材与思想以及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严肃的人生态度依旧是其小说的主旋律。小说集《故事新编》便是这样的代表作。
29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城市书写的异同。[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城市书写在不同的年代,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貌。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因城市的发展程度不同、认识城市的程度不同,这两个时期的城市书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1)相同之处:物质化叙事和丧失主体性
①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书写
a.初期的海派小说过渡性地描写城市
他们能在城市罪恶之中发现美,但初期对城市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的笔下出现了新式饭店、赌窟、跑狗场等消费场所,可是现代文明的体验不足,沉醉在物质享乐又感到负罪,心理上是扭曲变态的。提出“都市男女”这一主题。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改变叙事切入的角度,尝试心理的、象征的、新鲜大胆的小说用语和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成为这批作家的时尚。
b. 新感觉派小说时期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书写城市
新感觉派创作的特色就是在快节奏中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尤其是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和病态方面。新感觉派是中国都市文学中开拓者中重要的一支。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首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市的城与人的神韵。
②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书写
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城市化京城的推进,现代化城市迅速崛起,在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又以物质化的形式改变着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
b.此时的中国城市成为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物质、欲望和消费的集合地。作家们面对中国城市的生存困境时,对这种物质化的现实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于是,他们以城市的物质现状为表达对象,关注当代城市人的物质生活,以此来反映城市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表达自己的城市意识和观念。物质化叙事是他们书写城市的共同特点。
③丧失主体性的物化呈现
30年代和90年代的城市书写通过物质化叙事造成了主体的丧失。主体淹没在物质世界中,展示城市人的物化、异化现象,这是这两个阶段城市物质化书写的重要特征。例如刘呐鸥对上海的书写、张欣对广州的书写、卫慧对上海的书写。
(2)不同之处:地域特色的鲜明和丧失
①30年代的城市书写:鲜明的地域特色
刘呐鸥把当时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场景,尽情摄入。他“是一位敏感的都市人,操着他的特殊的手腕,他把这飞机、电影、JAZZ、摩天楼、色情(狂)、长型汽车的高速度大量生产的现代生活,下着锐利的解剖刀。”这反映了30年代城市书写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
②90年代的城市书写:无名同质的现代物质城市
90年代以来的城市书写,比如邱华栋和张欣的笔下,千篇一律的现代化物质图景充斥在其间:高楼大厦、华丽时装、精致饮食、先进设备,城市书写的地域性特征随之消失。
30试论述茅盾的小说成就。[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丰富了中国现代作品文库,促进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成熟。其小说创作的突出成就表现为:
(1)小说具有史诗性特征
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是指其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如果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①《霜叶红于二月花》揭开的是本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的一角;
②《虹》描写“五四”到“五卅”的历程;
③《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20年代的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
④《子夜》以及《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0年代的社会生活;
⑤《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等:上海“八·一三”事变到上海陷落时期的社会生活;
⑥《腐蚀》:皖南事变前后;
⑦《清明前后》:抗战后期。
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他将艺术的笔触伸展得相当广阔,描写对象涉及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牵涉的生活有政治、经济、教育、战争、革命、反革命等各方面,反映的历史几乎囊括了整整一个时代——中国现代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
(2)小说人物的多面性、立体化塑造
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
以《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为例:
①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吴荪甫与赵伯韬的关系;吴荪甫与工人的关系;吴荪甫与朱吟秋等的关系以及吴荪甫与吴老太爷的关系、与亲属的关系、与屠维岳的关系、与王和甫的关系、与双桥镇农民的关系等等。
②吴荪甫复杂性格特征包含深刻的社会内容。
(3)小说中“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
①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王伯申、吴荪甫、唐子嘉、何耀先、严仲平、林永清等。
②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a.东方型女性:静女士、方太太。
b.西方型女性: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等。
(4)独特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
①结构方式
三部曲的形式,《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例如《子夜》中,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同时作者又善于根据矛盾冲突的各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运用借题牵线,烘托对比,虚实处理,前后照应等艺术手法,来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做到引人人胜而又不落俗套。
②心理描写的特征
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例如,《子夜》在心理描写上占了很大比重,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这种心理分析的艺术效果并不仅仅驻足在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的应用上,而是明显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这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或隐或现地从作品的开头贯穿至小说终结。
31试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特征。[武汉大学2010年研]
答:《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作为小说主人公,老舍对祥子的性格进行了精心的刻画和塑造,表现在:
(1)祥子是诚实和踏实的,有着自己“卑微”的理想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卖力气能吃饭的事儿几乎全做过了”。他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
(2)祥子也有性格的缺陷
例如他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儿们”、“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
(3)小说最后写祥子完全变了个人
他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缺德,他打架,使坏,逛窑子……“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么毁灭个人”,他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正是对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的深刻概括。
(4)祥子性格的意义
小说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人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其深层的意蕴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①批判国民性弱点的载体
老舍在祥子等下层城市贫民身上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与他在其他小说中写到的“老中国的儿女”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因此,《骆驼祥子》中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纳入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主题中。
②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祥子在腐败的环境中变得堕落,他想向命运搏斗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老舍不只是在批判现实社会,他还在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和人性冲突的问题。小说写祥子遭遇的一个个不幸,蕴含着一个不断向自我内心探究的旅程结构。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幻想当一个有稳定生活的劳动者,可是他的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他都更堕落一步,也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祥子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中的一部分。老舍对城市中“欲”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反感,主要是出于道德的审视。从《骆驼祥子》阴暗龌龊的图景中,可以感受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的忧虑。
32田汉与曹禺的话剧之比较。[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田汉与曹禺有着同而不同的命运
田汉是多产作家,曹禺却作品不多;田汉自然地走向了“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最终在新中国以后延续了这一条道路;而曹禺起初依然在剧场戏剧的试验田里辛苦耕耘,1949年后却是被迫转型;田汉与曹禺的早期都是浪漫主义甚至是现代主义的剧作家,然而他们最终都走向了现实主义的、试图在剧作中贯彻意识形态要求的官方剧作家。这是他们同而不同的原因所在。
(2)田汉与曹禺早期话剧之比较
田汉与与曹禺早期都是浪漫主义作家,其话剧都有诗性特质。这种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传奇色彩以及诗化的语言。
①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a.田汉早期剧作重感情、重情绪,也可以说是“情绪剧”。例如《南归》里流浪诗人在饱经人生艰辛的流离之苦,仍旧走上继续流浪的漫长之路。
b.曹禺早期话剧也是从体验、感受出发,也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雷雨》就表现了一种“不是爱便是恨”的极端感情。
②传奇色彩
a.田汉早期的浪漫剧创作富有想象力,极富传奇性,情节虽不复杂但较奇特,多数剧本写的都不是日常所见的事件,而是少有的事件。如《获虎之夜》中的猎虎变成猎人。
b.曹禺早期的话剧里常常有偶然性,情节大起大落,人物性格激烈而极端,大量使用象征性意象,背景设计富于象征性,整体氛围的营造更近乎于诗意化。
③诗化的语言
a.田汉剧作的诗意和抒情性同他的语言关系极大。他的很多剧本的语言,是可以当作抒情诗朗诵的,尤其是人物独白。另外,田汉还喜欢在剧中加诗。
b.曹禺剧作的语言也同样具有抒情性和诗意,在《雷雨》和《原野》里人物由于深仇宿怨,语言的进攻性更强烈。《北京人》的语言更为简介凝炼,既有委婉深长的抒情性诗意。
(3)田汉与曹禺转型期话剧之比较
在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时,二者都进行了话剧创作的转型。两人都由浪漫主义剧作家转向现实主义剧作家。但是由于田汉与曹禺两人艺术秉性和气质的不同,两人的转型具体表现为:田汉的自觉转换和曹禺的被动转型。
①田汉的自觉转换
在“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剧作家和戏剧运动的组织者、活动家,田汉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田汉在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之后,紧跟时代,努力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了《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等,这些剧本现实性加强了,有的甚至是对现实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的及时反映。直到30年代中后期,田汉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转机:1935年创作的话剧《回春之曲》,这个剧本成功的很大原因在于它保持并发展了田汉创作的艺术个性。抗战期间,田汉也紧密结合现实,创作了很多抗战剧作。建国后,为贯彻官方意识形态,田汉创作了几部有名的历史剧
②曹禺的被动转型
a.极富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
曹禺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戏剧创作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但曹禺的创造,对于现代中国话剧又是超前的,即他的创造力与想像力都大大超过了时代接受水平。
b.创作受制于时局的限制与影响
曹禺在当代的四幕话剧《明朗的天》已难以见到《雷雨》、《北京人》等的光彩。五幕话剧《胆剑篇》,以春秋时代吴越交战故事为素材。第一、二幕写吴国侵略、勾践被俘,后面三幕,写获释后的勾践和百姓一起发愤图强、准备复国,最终取得胜利。剧作把吴越的战争,处理为侵略、掠夺与反抗、复国的关系,而着重表现了勾践的“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的意志,和与越国军民一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苦奋斗。这部历史剧对“自强不息”的强调,与当时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困难和危机有关。此外,曹禺还完成了另一部历史剧《王昭君》。
33概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以及“文学新方向”的确定。[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①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南,联系中国社会及解放区文艺界的实际情况,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②提出并解决了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文艺工作者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群众密切结合,确立无产阶级思想情感。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普及与提高问题上,明确要沿着工农兵自己的方向去提高,用工农兵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去普及。并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
③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
毛泽东认为在一切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由此他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应当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在文艺批评上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一个是艺术标准,处于第二位。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政治形式和艺术形式要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作为观念形式的文学产品都是一定社会关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的原料,它是自然的、粗糙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他进一步推论,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⑤文艺与传统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进而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论原则。
(2)“文学新方向”的确定
①“文学新方向”确定的过程
a.1948年邵荃麟、冯乃超等在香港创立《大众文艺丛刊》,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初步对文学进行了等级划分;
b.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成立了文联和机关刊物《人民文学》、《文艺报》,建立了社会主义新文学的生产、评价机制;
c.1950年,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确立了对历史的正确叙述;
d.1951年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又确立对工农兵的正确叙述。
伴随着一系列的文学运动,政治不断地规训着文学,不断塑造文学新的品格,“文学新方向”就这样逐步确立起来。然而,通过政治不断规训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文学,必然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必然使得文学不可避免地走向单一化,最终随着文革的结束与八十年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文学最终崩溃。
②“文学新方向”的性质及内涵
a.“文学新方向”的性质:文艺大众化
自五四以来,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是建立在西方的启蒙视野之上的,因而,民众在五四文学那里是蒙昧的,如鲁迅笔下的农民。因而,“文艺大众化”,其实一直都是“化大众”,《讲话》试图在根本上扭转这一方向,真正使得文艺从工农兵的土生土长的根基中生发而出,真正实现了“文艺大众化”。
b.“文学新方向”的内涵:文学表现并服务政治
对于毛泽东来说,社会主义的建立不仅意味着制度建设,而且更意味着文化建设。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意味着将文学组织到社会主义的结构中去。文学,就其必须承担的使命而言,乃是政治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学是政治的表达,另一方面,文学需要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观念是支撑整个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观念,纵观1950~1970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政治始终贯穿在文学之中,至始至终未曾改变,并一步一步通过文学的生产机制得到强化。
总之,毛泽东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