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思想。
答: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注意到了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影响关系,依据劳动价值的理论,对教育思想作了论述。主要教育思想有:
(1)威廉·配第
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认为由于人的素质的差异,他们所提供的生产力也是不同的。
(2)魁奈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魁奈则认为人本身就是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性因素。因而人的习惯、性格等对生产力状况和经济社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3)亚当·斯密
他对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首次进行较为系统和较为专门分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两点:
①他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受制于人们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是人们受到教育和培训的结果。
②他把人的才能和教育投入的费用看作资本。分析了劳动者素质的低下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的教育经济思想,其教育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②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科学地揭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①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要从事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必须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a.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通过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养训练为熟练劳动力,改变人的劳动能力性质,提高人的劳动能力质量。
b.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教育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教育成为大生产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c.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使工人适应于不断变换的劳动需求。大工业的本性客观地要求劳动者不能仅有简单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狭小范围内社会生产的需要,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社会生产的应变能力。
(3)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说明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同时,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国民收人理论,指出劳动是国民收入的唯一源泉。
3.庸俗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答:庸俗经济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J.B.萨伊、英国的J.S.穆勒和德国F.李斯特。其主要的教育经济思想分别是:
(1)萨伊
①根据当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亚当·斯密论述的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特别强调人才,尤其是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的作用。
②认为生产也就是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大要素的配合、协作过程,而这些要素的配合、协作是由企业家组织、承担的。企业家对生产发挥着重要的特殊作用。
③认为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必须具有如下的品质与技能:良好的判断力、性格坚毅、精于计算、敏慎廉正、掌握管理技术,等等。
④把科学知识作为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作为劳动的一种来看待。认为人们在教育和职业培训上花费的费用的总和构成累积资本,这些人的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
(2)穆勒
①穆勒同意萨伊关于“劳动并不创造物品,而创造效用”的观点,但他不同意萨伊把生产无形产品的劳动也看做生产性的。对于生产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劳动间接地对生产发生的作用”。折中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思想。
②他认为劳动产生的效用有三种:
a.“固定和体现在外界物体中的效用”;
b.“固定和体现在人身上的效用”;
c.并未固定或体现在任何物体中,而只存在于所提供的服务中,即给予一种快乐,消除不便或痛苦,时间可长可短,但不会使人或物的性质得到永久性改善的效用。
③他认为不仅直接而且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都不是生产性的,其实是从“物本”的偏狭角度又回到广义生产性劳动观点上。
(3)李斯特
①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批评了以亚当·斯密等人为代表的所谓“流行学派”的看法。
②李斯特把资本分为两类: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精神资本指的是人们对于前人在科学与艺术、智力培养、生产效能等方面的进步和一切发现、发明、改进与努力等累积结果的领会。
③与精神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划分相对应,李斯特把一国之中的最重要的工作划分为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这两种工作是相互依存的。精神生产的任务在于促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等。
④李斯特不仅把人的才智,而且十分明确地把人的体力都视为“精神资本”,即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此论点,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萨伊、穆勒和李斯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教育与经济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学说史价值的教育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后来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或直接的学术影响。
4.新古典学派的教育经济思想。
答:新古典学派代表经济学家及教育经济思想:
(1)瓦尔拉斯
著作《纯粹经济学要义》,已经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新古典学派几乎全部的理论命题和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新古典理论的基本框架,被看做新古典主义理论体系事实上的创始人。
(2)阿弗里德·马歇尔
①在其主要经济学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一再强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张生产的要素,除土地、劳动、资本外,应该再加上教育的因素。认为人是生产的主要要素和唯一目标,不论从哪一个观点来看,人类是生产问题的中心,也是消费问题的中心,而且进一步又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②经济学便是要研究人的强壮、才能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所以在他看来,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这实际上把人的问题和教育问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看待。
③马歇尔把人的才能与其他种类的资本相并列,认为它们都是重要的生产手段,都是生产力提高的因素。
④认为人的坚强、决心、精力和自制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是工业效率的基础,工业进步依赖于人们的道德、智力和才干。
⑤马歇尔不仅看到了学校教育的作用,而且较为科学地认识到非学校教育或学校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几类教育都有助于人的才智和能力的提高。认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人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5.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
①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经过一个时期的恢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
②二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③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逐步变为科学劳动,社会劳动不断智力化。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④教育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已被视为国家的一种“知识产业”。这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教育经济学是西方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结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先后发展起来的。
①增长经济学是西方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和长期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分支学科。二战后,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理论。
a.增长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丹尼森等人的经济增长因素理论对教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丹尼森认为对长期增长发生作用并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其中知识进展和劳动力教育年限的延长是最重要的因素。
b.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知识进展在国民收入增长率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了当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的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a.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在政治上走向独立,在经济上谋求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它们面临着摆脱不发达状态、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西方经济学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至20世纪70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b.主要代表者有:罗格纳·纳克斯、威廉·亚瑟·刘易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阿尔伯特·赫尔希曼、贡纳尔·缪尔达尔等。
c.主要内容: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利用外资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计划化、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关系等。
d.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决定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只是资本和物质资源,而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
(3)计量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①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实际统计资料进行估算后加以验证,便于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②主要内容包括:
a.建立模型;
b.估算参数;
c.验证理论;
d.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③经济学家在分析国民收入增长方面,发现了教育是剩余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剩余因素分析法”、“多因素分析法”等。因此可以说计量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6.筛选理论述评。
答:筛选理论述评:
(1)概念界定
“筛选理论”,也称“筛选假说”、“筛选假设”、“甄别假说”或“文凭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2)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斯和罗伯特·索洛等。
(3)主要观点
筛选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当雇主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相遇时,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
①天生而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被称作“标志”。
②后天获得、可以改变的,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被称作“信号”。雇主可以凭借标志和信号,特别是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
(4)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
两种理论都认为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高低是呈正比的,并在分析中都采用了简化法,二者具有相似之处。
②不同点
a.其分歧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是“教育—劳动生产率—工资”,认为提高受教育程度就会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而筛选理论的观点则是“教育—筛选—工资”,认为教育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率,它在本质上只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种“信号”,因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源于它在劳动力市场所起的筛选作用。
b.筛选理论还得出一个与人力资本理论原有观点不同的见解:过分地依赖学历文凭作为选聘的依据,在没有适当协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将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5)评价
筛选理论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7.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述评。
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述评:
(1)出现时间及含义
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涉及教育与工资问题的研究。
(2)主要代表人物
莱斯特·瑟罗、迈克尔·皮奥里、戈登、彼得·多林格、卡诺依等。
(3)发展阶段及主要观点
①1954年,克拉克·科尔发表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文,首次提出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②1971年,多林格和皮奥里共同出版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才得以初步建立。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作用及教育与工资关系的分析不精确,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
③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戈登、爱德华兹、卡诺依等进一步发展了皮奥里和多林格的理论。采用西方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力市场结构,说明不同种类或不同阶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的不同待遇。
(4)影响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够全面的。
8.社会化理论述评。
答:社会化理论述评:
(1)出现时间及主要功能
社会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于西方国家。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存和发展。
(2)代表人物
创始人是塞缪尔·鲍尔斯和赫伯特·金迪斯。976年,鲍里斯和金迪斯合著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一书出版后,立即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在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领域均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了激进派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选修的教育经典著作。
(3)主要观点
①采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强调教育对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起的作用,认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阶级矛盾关系的反映。
②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强调,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通过知识技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观点是错误的。认为工人工作表现的好坏主要在于工人本身非知识性的个性特征,而教育是培养这些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
③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工化,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要使生产顺利进行,就需要有这种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又是一个个性“差异性”的社会化过程。教育的经济价值便是通过种种途径及手段使学生社会化。
④经济的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教育改革和教育扩展不能改变经济的不平等结构,要实现社会平等,就得改革经济。
(3)影响
社会化理论在强调教育与经济存在对应关系的同时,忽视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与经济生活相矛盾的一面,因而对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论述带有片面性。
9.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经济学发展的新特点。
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问题在深度、广度上的不断扩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新的特点:
(1)社会资本理论系统分析方法的运用
①主要表现
a.社会资本的先在性,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人们必须遵循其中的规则才能获得行动所需的社会资本,同时也说明了人的行动的能动性,人通过有目的的行动可以获得社会资本。
b.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不会实现。社会资本也不是某些活动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与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
②影响与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足:
a.它提升了人的社会地位。将人的地位从单纯的经济资源要素提高到资源运用的主体;
b.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从群体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经济增长,把社会心理关系、社会契约、组织结构、家庭结构、共享规范、规则体系等引入分析中。更注重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际关系;
c.直接把无形资本因素关系引入分析中。该理论指出教育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订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d.对教育经济学做出了新的解释。遵循“教育—社会资本—经济增长”,即教育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e.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人力资本与社会人际关系等构成的一切社会关系共同作用的成果。教育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订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培养提高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使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得到保值和增值;
第二,通过培养交往、合作能力,发展特殊组织形式等也促进了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
第三,两种资本还会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引入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1984年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教育经济领域运用的基本体现:
①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操作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
②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挖掘出与教育活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
(3)政府行为和社会对教育需求行为研究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政府部门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在教育领域中,除了个人对教育的选择行为外,教育领域的投资、运行及管理均是政府行为。
长期以来,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教育问题,在既定的制度下研究总量间的关系和管理方式,研究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增长以及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微观化方面的努力,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政府行为和社会对教育需求行为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教育经济学跨国家的比较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跨国家的比较研究越来越普遍。随着经济生产的全球化,以及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物理空间距离的缩短,跨国家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可能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
各种类型的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为各国学者提供了交流成果和提供经验的机会,对世界各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0.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答: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紧密联系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有探索性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
(1)强烈的问题意识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密切关注现实问题。从学科开始建立就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2)多元化的学术队伍
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科目录调整,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合并,客观上,一大批具有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学者因此而加盟了这个学科,扩展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力量,使学术队伍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3)多元化的理论背景
①由于国情和历史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经济学创立之初同时受到西方和苏联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②随着大量西方和苏联教育经济学教材和著作的翻译和引进,在我国出版的教育经济学教材和著作中,能明显感到西方教育经济理论与苏联教育经济理论的交叉融会。
③我国教育经济学早期的研究群体主要由教育学和经济学出身的学者构成,后归入管理学中的公共管理学科,促使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和管理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
(4)多元化的研究领域
多元化的学术队伍和多元化的理论背景,使得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
(5)多样的研究方法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在实证研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主要采取调查统计、量化研究、数理模型、经济学模型等多种方式。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坚持运用多种方法,彼此补充,互为支撑,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11.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答:(1)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a.教育经济学由于研究时间短,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建设相对薄弱。研究对象和边界比较模糊,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等方面。
b.从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现有一些教育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问题划分为几大“块”,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c.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注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学科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欠严谨和规范
a.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教育学乃至其他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现实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方法的共同参与,但学科本身应该是严谨而规范的。
b.从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来看,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方法上尚存在欠严谨和规范的问题。
③学科研究对象的边界尚显模糊
a.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来源的多样化,造成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不是教育经济学应该研究或者说研究不清楚的问题,致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边界显得模糊不清。
b.教育问题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教育经济学研究不能也不应该涉及所有的教育问题。研究者如果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处于哪个地带不能明确认定,那就更应该谨慎处理和得出结论。
④原创性的研究特别是理论上的创新相对缺乏
a.由于我国教育经济学早期研究大量翻译、介绍、诠释和运用外国的理论,普遍存在追随、模仿和验证的问题,缺乏原创性的发现和创新性的理论,重复劳动的现象较为普遍。
b.教育经济学很多理论本身还不十分完善,处于相对发展时期,即使是比较受到公认的理论,能否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仍然需要研究。
(2)我国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①从学科建设来看,教育经济学还不够成熟。要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必须向着经济学与教育学日益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走向。
②教育经济学成为真正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发展方向,是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共同决定的。
a.随着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第一,从以经济和经济问题为中心转到以教育问题为中心。
第二,从以宏观为主,转到宏观与微观并重。
第三,从以教育的外部经济问题为主转向以教育的内部经济问题为主。
b.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变化,单纯运用经济学方法对研究造成制约与局限逐渐明显。
c.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离不开教育学的参与,教育学的参与进一步加深了教育经济学中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关联。
③根据交叉学科的性质,我国教育经济学要成为真正的交叉学科,关键是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a.研究对象的交叉性
第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中与经济学方法具有适宜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受到教育问题特殊性制约的经济问题。
第二,要准确具体地界定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过程本身即体现教育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交叉性。
b.研究方法的交叉性
第一 ,教育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既包括经济学方法,也包括教育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实现非线性的交叉。
第二,研究方法的主体和基本框架是经济学方法,而教育学方法将以价值观的提供与导向、参与概念体系建构等方式渗透、融会到学科研究方法之中。
第三,在学科语言上,教育经济学研究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研究语言、话语系统充分体现出与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关联。
c.研究队伍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队伍具备了交叉学科的交叉性,既有教育学学者参与研究又有经济学学者参与研究,是促使教育经济学向交叉学科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教育经济学向交叉学科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