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学与文学理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选择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第一章至第三章两篇“经典文本”作为学习的重点,对相关问题做出描述。通过学习,了解两个问题:第一,文学的基本观念有哪些;第二,文学理论具有什么性质。
一、《文心雕龙•原道》
(一)作者简介
1作者生平概述
刘勰,字彦和,大约生于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二年(520—521)。祖籍山东东莞,今山东莒县。其祖在永嘉之乱时南迁,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其人生轨迹如下:
(1)刘勰早孤,家境贫寒,未婚娶。刘勰从小就很好学,跟随当时的高僧学习并校订编订佛经,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遂博通经论”。
(2)天监初年(502或503),“起家奉朝请”,开始做官,曾当过昭明太子“东宫通事舍人”。
(3)著《文心雕龙》五十篇。他“自重其文”,但未有识者,求助于当时文坛领袖沈约,沈约认为“深得文理”。
(4)刘勰后半生又回到修订佛经上,在他出家一年后死于庙中。
2《文心雕龙》与佛学影响
刘勰之所以能够完成中国第一部体系恢弘、逻辑严密、观点深刻的文论著作,是与他早年整理、修订佛经密切相关的。佛经从印度传入的,有严密的体系和逻辑。刘勰从佛经里吸取了构建体系、框架的本领,并把它运用于文论的著述中。
从这一意义上看,《文心雕龙》是中外交流的产物。这也说明,一种思想若是定型,就可能僵化,这时就需要外来思想加以撞击。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儒、道、佛三种思想并存。
(二)背景知识
1题解
《原道》是《文心雕龙》一书首篇,它与《征圣》、《宗经》、《正纬》和《辨骚》构成刘勰所说的总纲,即“文之枢纽”。所谓“枢纽”即是“关键”、“纲领”的意思。
“原”,“本于”的意思。“原道”就是本于“道”。《原道》这篇文章就是要确立自己的文学观,回答文学从哪里来的问题。
2《文心雕龙》写作背景
刘勰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内乱不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状况,给士人提供思想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思想解放局面的形成
东汉末年以来,儒家伦理教条的没落,思想解放的活跃,各种思想竞争激烈,儒、道、释思想都处于交锋或交融过程中。
(2)玄学的兴起
①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名士”为核心所创立的哲学形态,它崇尚超乎形质与经验的玄远,以老庄学说和佛学中的一些命题为谈资,用抽象的方式,着重谈论“有无之辩”、“名实之辩”等问题。门阀制度的兴起与巩固,大地主贵族养士之风盛,为清谈的玄学提供基础。
②玄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玄学具有对儒家正统观念的消解作用,大大突破传统儒家精神的狭小天地,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使人的精神获得解放,对《文心雕龙》等文论著作的产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3)文学地位的提高与独立
①魏晋时期,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文学被看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②文、笔之分,在当时成为一种通论,文学从以前的依附状态中“独立”出来了,它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
③昭明《文选》以诗赋为主,不选经书、诸子和史传,文学的自觉给文论带来生机。
(三)文本解读
1“诗言志”
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对于文学的界说,最著名的就是“诗言志”(“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按照古代儒学的理解,“志意”是指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思想感情,作诗时,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2《文心雕龙》的“道”
儒家的诗教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探讨文学的本源时,没有重复儒家的诗教,提出“文原于道”的看法,认为文学是从“道”衍化而来的。我们要理解刘勰的《原道》篇,理解“道”是关键。
(1)对刘勰“道”的四种解释
《文心雕龙》中有“自然之道”和“道之文”的说法。怎么理解刘勰关于“自然之道”和“道之文”的说法呢?历来有比较重要的四种看法:
①刘勰的“道”,是儒家的以礼教为核心的“道”
a.原因
“文之枢纽”有五篇,其中头三篇是《原道》、《征圣》和《宗经》,这三篇在一个思想线索上,《征圣》和《宗经》是鼓吹儒家思想的,由此可以推测第一篇《原道》中的“道”是儒家礼教之道。
b.质疑
本篇重点孔子的作用,但文章把自然万物作为文章的源头。把“道”理解为儒家之道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它主要不是从本篇的理论切入,而由别篇来推测此篇,其根据不是“自证”,而是“旁证”。
②刘勰的“道”是道家之道
a.“客观唯心主义”的“道”
类似道家“先天地生”的“道”,刘勰把“道”与神秘的“神理”相联系,是先验的,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或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因此刘勰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b.质疑
刘勰的《文心雕龙》吸收道家的思想养料是一个事实,著作中确有道家思想,但把“原道”的“道”断定为道家之“道”缺乏足够的论据。而且这种看法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相提并论,有把刘勰的思想“现代化”之嫌。
③刘勰的“道”是兼有儒、道两家的道
a.兼有儒、道两家的道
刘勰的“道”兼有双重的意思,以儒家思想为主,也不排斥道家的影响,广义的是“自然之道”,狭义的是“儒家之道”。这又有“内儒外道”和“内道外儒”和“儒体道用”的说法。
b.评价
这一派人看到刘勰的思想的复杂性,看到《文心雕龙》思想资源的多样性。但其说法含糊,应进一步厘清。
④刘勰的“道”就是“自然之道”,是自然本身
a.黄侃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认为《原道》中多次谈到“自然之道”、“自然”和“神理”,实际上都是讲先有“自然”,然后才有“思心”,然后才有“言语”,然后才有“文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侃认为,刘勰的“道”与唐代韩愈的“文以载道”的“道”是不同的,是刘勰自己提出的“自然之道”。
b.刘永济
刘永济《文心雕龙原道篇释义》中从“道”与“文”的密切关系来解释“道”为自然,“文”为自然经纬错综的状况,天地山川,云霞草木,花开鸟鸣,包括人物生活,都是经纬错综而丰赡美丽的,都是“文”,即包括人的整个自然都是“文”,那么“道之文”,就是自然之文,而道也就是“自然”本身,这是比较符合刘勰原意的。
(2)“天道自然”及其衍化
①“天道自然”
本书看法与黄侃、刘永济的解释相似,又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从本篇的立论和与创作论诸篇的联系看,刘勰的“道”是古老的“天道自然”,既不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也不是道家的“无为”之道。刘勰所标举的“自然之道”的文学观,基本上是来源于远古先人的“自然崇拜”观。
②“自然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是说,我们先人在远古时候出于对自然万物的不了解,感到自然的神奇与威力,敬畏自然,从而对自然产生崇拜之情。在“自然崇拜”这一点上,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并没有大的区别,它们不但敬畏自然,又把自然当作一个源头,道家的道源于自然,儒家的名教也来源于自然。
③“天道自然”在《原道》中的表现
从《原道》篇可以看出,刘勰认为,从根本上说,文源于原始的天道自然,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是最美的,人文(包括文学)与自然万物有着同构的关系。文章属于精神的产物,自然是客观的存在,一为精神,一为物质,它们是“异质”的,但它们的结构却是相同的。天地山川,禽兽草木,人纪物序,花落鸟啼,这是自然,自然有自然的结构;文章(包括文学)虽然不是自然本身,但好的文章(包括文学)与自然的结构是相同、相通和相似的。
④“道”与文章的同构关系
在刘勰看来,“道”与文章实现同构关系是因为自然之道具有衍化功能,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a.自然之道具有自然美——“人文”的第一个层次
第一,作为自然之道都有广义的“文”。刘勰所说的“道”是指天地、山川等自然本身,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有“文”,这里所说的“文”,即文采(包括诗意)。
第二,“道之文”就是自然美。
第三,人也是一种自然美。刘勰把人看成是自然美之一种,但又比自然美更高。这是他对“人文”的第一层看法。这层理解,可以说是对“道之文”的广义的理解,只要是自然,都有“文”,都有文采。
b.自然之道衍化为人工美——“人文”的第二个层次
刘勰在说明自然美后,接着提出“文字始炳”以来的“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的问题。刘勰的回答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是说从自然美到艺术美,要经过“心”与“言”这两个中介。
第一,“心”与“言”
首先,“心”的感动。对文学创作来说,“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情”的问题,强调“情”的作用。没有人内心情感也就没有文学。
其次,是要把“情”外化出来,这就要通过“言”,没有“言”也没有文学。
刘勰在《神思》篇里,谈到“言不尽意”的问题,动情不易,言说也难。所以,“心”与“言”这两个中介是重要的。人们内心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文章(包括文学)也就产生出来。这里,“心”的加工,“言”的加工,是对“自然之道”的衍化。
第二,人工美
首先,“人文”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然,同别的自然事物一样,也有文采美;狭义的是指,人所制作出来的文章(包括文学),即人工美。
其次,人工美是经过人工加工的美。这是刘勰理解“文”的第二个层次。
c.“文”衍化为艺术美——“人文”的第三个层次
第一,艺术美的提出
他看到对事物表面的描写,只是人工美,这种美不一定能达到美的极致,或者说不一定能达到艺术的极致。于是他提出第三层次的“道心神理”之美,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美。
第二,“道心”、“神理”
他提出“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命题。
首先,神理
六朝时期,“神”的“神灵”、“神明”的含义已被消解,“神”就是事物的千变万化。
其次,道心
刘勰在《原道》全篇所强调的“道”是自然本身及其变化,“道心”就是“道”的内核即自然变化的轨迹。人们写作不能只模仿自然的表面现象,要深入到“道心”与“神理”中。
最后,“神理”与“道心”综合
“道心”与“神理”并举,都指事物变化的神秘莫测的内在深层律动。这是刘勰理解“人文”的第三个层面。
(3)对刘勰文学观的简要概括
①公式化概括
我们把刘勰对“人文”或艺术美的理解化为简明的公式的话,可以列成这样:
②刘勰的文学观的根基——天道自然
刘勰持以天道自然为根基的文学观。文学源于天道自然及其律动,它激发人的情志,人就用“言”来表现,就有作为艺术美的文学。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a.“应物斯感”
“应物”,是接触到外在的事物,“感”,动人心也。“应物斯感”,意思是接触到外物而引起感情上的变化和活动。
b.“感物吟志”
“感物吟志”,是“感于物”而“吟志”。
③刘勰对文学的理解
文学作为一种人文,是人心在自然中获得感动,通过语言而传达出来的文化形态。
二、《诗学(节选)》
(一)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马其顿。马克思说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1成长过程
(1)公元前367年,赴希腊雅典,入柏拉图的“学园”学习,后留此任教,前后达20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写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其中有《诗人篇》和《修辞学篇》两篇对话(已失传)。
(2)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因与“学园”主持人观点相左而离开雅典。
(3)公元前342年,他应马其顿国王邀请,入王宫担任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
(4)公元前335年,他再次赴雅典,在吕克翁学院讲学,《诗学》大概在这期间写成。
(5)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死后,雅典发生反马其顿运动,由于亚里士多德有亲马其顿之嫌,他被迫于公元前323年再次离开雅典,次年逝世。
2代表著作
(1)作品概述
亚里士多德有大量著作流传于世,其中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尼各马可伦理学》、《论灵魂》、《政治学》和《诗学》等。
(2)《诗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现存26章,主要讨论古希腊的史诗、悲剧等文学和美学问题,他的这些诗学思想为西方诗学和美学奠定基础。主要的观点如下:
①一切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摹仿”,摹仿是由于具有真实性比历史更有“哲学意味”。
②悲剧等艺术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
(二)背景知识
1古希腊文明
欧洲古代文明产生于古希腊。其产生过程如下:
(1)思想活跃与辩论风气
古代希腊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达到极盛。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同地主贵族奴隶主展开斗争,开展“民主运动”,促成思想的活跃和辩论的风气。
(2)卓越的思想家出现
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
(3)古希腊文论的继承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是以文艺实践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对于当时的史诗、悲剧等文艺活动的理论概括。
2理论条件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对他前辈和老师的继承和改造,并作出新的解释。
(1)赫拉克利特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期,伟大思想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论点,给古希腊文学和美学思想以很大的影响。
(2)苏格拉底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摹仿说较完备的形态,具体如下:
①“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艺术以不同的媒介,准确地把自然再现出来。
②描绘与再现不仅是对事物外表的逼真摹拟,还“应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
③诗人、艺术家在塑造形象的时候,由于不易找到各方面都完美无瑕的人,可以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从而创造出优美的形体。
(3)柏拉图
柏拉图提出“理式摹仿”说。柏拉图建立一个世界图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三种:
①“理式”世界,它是世界的本源,是最真实的。
②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它的真实性在理式世界之下,但在艺术世界之上。
③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它的真实性又比现实世界要差,它被柏拉图认为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
(三)文本解读
《诗学》的主要贡献是完善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文学“摹仿”说。具体表现在:
1明确阐述文学“摹仿”的“种差”
《诗学》第一至第三章提出文学摹仿的“种差”问题。“种差”是使“种”呈现出差别的物,意思是文学“摹仿”作为“种”,其中是有多种差别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史诗、悲剧、喜剧和其他艺术都是摹仿,但有三点差别:
(1)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①摹仿的媒介有颜色、姿态、声音、节奏、语言、音调等,各种艺术都是摹仿。如:作家创作史诗的时候,摹仿所用的是语言(韵文、散文)。
②某一种艺术可以兼用或交替使用几种媒介,比如节奏,几乎是所有的艺术都必须采用的。
(2)摹仿所取的对象不同
①摹仿对象——“行动中的人”
文学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这种人物不是静止中的人,无所事事的人,是在社会生活中从事着各种活动,因而与情节发展关联着的人。
②原因
只有在行动中的人才会形成“品格”,具有“品格”的人才能分成“好人”或“坏人”。文学所摹仿的人,是“好人”或“坏人”——“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
③摹仿对象问题的注意点
a.所有的艺术,不论是悲剧和喜剧,也不论是舞蹈还是音乐,都以人为摹仿对象,即使是写别的事物,最终还是为了摹仿人。
b.艺术不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就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3)摹仿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①摹仿采取的不同方式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三章说:假如用同样的媒介摹仿同样的对象,既可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也可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
②具体释义
a.“用叙述手法”,是作家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描写事物。
b.“叫人物出场”,是作家让作品中的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尽管亚里士多德当时关于叙述方式的论述还比较简略,但给后人许多启发,可以说是当今叙事学的先声。可分两种:
第一,始终用叙述手法,不用人物对话。
第二,始终用剧中人物对话,而不用作家的口吻来叙述。
2确认诗的摹仿起源于人的天性
亚里士多德为诗进行辩护,寻找人的心理根源,认为诗的摹仿源于人的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诗起源于人的摹仿的天性,因为摹仿引起人的快感,并从这摹仿的快感中获得知识,这应该得到肯定。
(2)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引起快感的音调感和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进一步肯定诗存在的人性心理的理由。
他肯定第一种获得认识的快感,是从诗的作品的内容说的,而第二种音调感和节奏感所引起的快感,是从诗的作品的形式说的。
3确认诗的摹仿具有真实性
(1)唯物主义的摹仿说
《诗学》对柏拉图艺术“摹仿”说的完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亚里士多德摈弃他老师柏拉图的“理式”观念,把唯心主义的摹仿说改造为唯物主义的摹仿说。
他认识到,事物的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关系,认为“理”就在“事”中,脱离开具体事物的“理”是不存在的。这就推翻他老师柏拉图的“理式”说,确认现实的真实性。
(2)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其他观点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写诗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所谓写诗具有“普遍性”,是说诗的世界里所发生的是可能的和必然的,是真实的。
②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不是机械的摹仿说。他认为“这些事物是按照它们应当有的样子描写的”,即在理想光芒的照耀下,对描写的对象加以艺术加工和审美的升华,不是刻板地机械地摹仿事物。
三、相关问题概说
(一)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一种广延性很强的事物,任意变换一个视点,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
1文学四要素
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以及这几个方面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值得我们重视。
(1)含义
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
①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
②第二个要素是生产者,即艺术家。
③第三个要素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的词来表示,或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
④第四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2)理解
①四要素示意图
他的主要贡献是把这四个要素按照他的理解联系起来,他把这种要素之间的联系画了一个示意图:
②艾布拉姆斯关于文学“四要素”的见解。
a.把文学活动的要素及其联系揭示得很清楚,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上图的“世界”,刘勰所说的“自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行动中的人”。
b.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如上图所示“作品”。
c.如果把文本束之高阁,不跟读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d.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
2文学活动
(1)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观念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给我们最重要的理论启示,在于它把文学理解为以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作品”是经过读者阅读、体验、想象的对象,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后,“文本”在读者头脑中化为栩栩如生的具有诗意的艺术形象,才成为审美对象,才变成“作品”。作品是与读者的参与创造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文学按其本来形态说,是人类的一种多环节的精神活动。
(2)文学活动的三个过程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①体验
作家面对客观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体验,心中才会有感受要抒发。这是一个曲折复杂的体验过程。有了体验之后,作家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进入文学创作的状态。
②创作
文学创作本身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要确定题材,确定结构,提炼主题,最后才拿起笔,初稿完成后又要经过多次修改。作家经过这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最终完成“本文”。
③接受
本文是一种无声的文字序列,可能是一个蕴涵情感、意义和诗意的存在,但仅是一种“可能”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有自己的理解,本文中蕴涵的情感、意义和诗意才在读者的接受中得到实现。接受的过程是曲折复杂的过程。
(3)人的文学
文学之所以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理解文学是一种活动,必须包含以下这两层意思,且后一层意思是更根本的。
①文学活动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
②文学活动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3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如果“文学四要素”的坐标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就能够从四要素的不同联系中,揭示出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和体验说。就五种文学观念而言,随着时代、文学形态、观察文学视点的变化而变化。
(1)再现说
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其发展演变如下:
①源头
亚里士多德《诗学》所阐述的“摹仿”说,就是我们这里所理解的“再现”说的源头。这种文学摹仿说统治西方两千年。
②演变
a.“镜子”说,认为文学是“生活习俗的镜子”。
b.“临摹”说,认为艺术“应当临摹自然本身”,它映现出生活本来的面貌。
c.“复制”说,如俄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现实的复制;从而,艺术的任务不是修改,不是美化生活,而是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
d.“反映”说,如毛泽东说:“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可以说是把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2)表现说
“表现”说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①产生
西方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诗人一致抛弃文学是生活的摹仿的由外而内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是作家、诗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倾吐和表现,而形象是诗人心灵的表征。
②基本倾向
a.“发乎内”
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文学创作的真正动因是诗人、作家内心的感情、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冲动的宣泄才是创作的根源,“发乎内”是表现说的基本倾向。
b.诗必须忠实于诗人自我和人类的情感
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是,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中,他们认为“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感给予情感以重要性”。
c.充分发挥想象力
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的面前。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再现说的一个特点。
(3)实用说
实用说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其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①中国古代的“教化”说
由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提倡和实行的是伦理中心主义,人们把文学视为伦理、道德教化的工具。实用说就成为中国古代一种占主导倾向的文学观念。代表观点:
a.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论。
b.韩愈的“文以载道”的观点。
②西方的实用说
a.古罗马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开西方实用说之先河。
b.在整个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文学理论是神学中一个小小的分支,对待文学更是采取实用态度,把文学视为歌颂神明与圣徒的工具。
③实用说的价值取向
实用说的价值取向不可一概而论,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a.消极的实用说
目的是为使文学麻痹人的精神、阻止人民的反抗,维护现有的秩序、巩固已有的统治。如西方古典主义的“义理”说、中国封建主义后期的“文以载道”。
b.积极的实用说
其目的是为促进人的解放,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前进。如西方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改善人性的工具论等,都是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中对文学功能的革命性借用,是合理的必要的。
(4)独立说
①概述
独立说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就获得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独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②产生发展
a.独立说的理论发展
独立说实际上是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其后由于英美“新批评”派、捷克和法国的文学结构主义、德国的文本主义批评在观念上大体一致,成为现代西方文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b.新批评派的观点
新批评派把“文本”一环单独抽出来,作为独立存在。为此,必须切割作品与作家、读者这两头的联系。这样,作品才成为完全客观的、可供解剖的“自足体”。
(5)体验说
①概述
读者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这派文论认为作家的诗歌、小说等,只是“文本”(text),而“文本”有许多“未定点”和“空白”,还不能成为供读者观照的美学对象。“文本”一定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经过读者的体验和想象,并与作者构成对话关系时,才能实现为美学对象,这才是真正的作品。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
②产生发展
读者体验说古已有之,但并未真正成为一种正式的文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几位学者共同提出“接受美学”的构想:
文学并不是作家这个主体面对着自然这个客体的活动,而是作者与读者缔结的一种“对话”关系。作家笔下的“文本”建立了某种“召唤结构”,但此种“召唤”有待读者的响应,才能构成对话关系。“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关系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
(二)文学理论是什么
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文艺学”名称的引入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这个学科名称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是文学学。文学是一种多维的、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文艺学作为对文学这一事物的完整的研究,也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科学形态的分支构成的知识体系。
(2)文学学科的发展
①“诗学”、“诗论”阶段
a.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诗学”、“诗论”,即以对文学中最早发生的诗歌这一体裁的研究来统领对整个文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以部分代替整体。
b.19世纪,整个文学研究也还基本上处于笼统的未分化的状态,各种不同的文学研究,在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并无太大的区别。
②学科建立阶段
a.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其成为独立学科的原因如下:
第一,20世纪以来,各门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
第二,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b.文艺学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对这三个分支的关系认识如下:
第一,“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别显然是最重要的。”
第二,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
首先,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其次,文学史、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
③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有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以及人文性的品格。
(1)实践性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形态的学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而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2)价值取向
①原因
a.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
b.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学理论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称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③马克思价值取向的方法论
不能不加批判地接受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学观点。对于过去时代和西方各国的文学理论,要采取批判地继承和有分析的借鉴态度。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都有不少合理的因素,这是长期文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把握到的真理性的东西,要把这些当做养分很好地吸收,作为建设文学理论新形态的材料。
(3)人文性
我们说文学理论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必须看到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
①表现
a.文学总是围绕着人的情感而展开的。
b.作家的创作总是要在情感中进行,才能展现出激动人心的文学世界。
c.文学的鉴赏需要读者情感的投入,才能领略和感悟文学世界。
d.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的理论,总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不同经验,捍卫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不同思想。
②意义
文学理论在进行必要的理论推导的同时,必须时时面对审美世界。这种审美世界是属人的情感体验的世界。它的重要目的不仅是认识文学,而且还在提升人的精神,达到人的精神的超越,表现文学理论人文主义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