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5分,共15分)
1.全球约80%的地震和约85%的活火山分布于( )。
A.北冰洋地区
B.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地区
D.印度洋地区
【答案】B
【解析】环太平洋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从而形成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弧-沟系统火山密集,世界上大部分的活火山都分布在这里。
2.东南亚地区世界著名的物产有( )。
A.可可、稻米、铜、石油
B.橡胶、玉米、铜、石油
C.橡胶、稻米、锡、石油
D.橡胶、稻米、铜、咖啡
【答案】C
【解析】东南亚地区物产丰富,主要有泰国的橡胶,马来西亚的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石油,稻米在东南亚广泛分布。可可原产美洲,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玉米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铜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国、赞比亚、非洲刚果等。
3.德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高新技术产业趋于平衡
B.轻工业由分散趋于集中
C.新兴工业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
D.“煤铁复合型”产业东移
【答案】A
【解析】德国工业布局变化体现在布局趋于平衡,德国的工业西部有(莱茵鲁尔区)和(法兰克福),东部(柏林),北部有(汉堡),南部有(斯图加特)和(慕尼黑)。
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B.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类和环境的根本矛盾
C.必须把提高生产和消费同生态平衡协调起来
D.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中,环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C
【解析】A项,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盲目经济活动,人口增长过快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B项,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不能盲目的追求生产力的发展。D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
A.Fe
B.Ca
C.Na
D.Al
【答案】D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3。
6.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是由( )五个部分组成。
A.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
B.土壤圈、河流、森林、海洋和陆面
C.海洋、冰雪圈、陆面、生物圈和岩石圈
D.生物圈、陆面、森林、大气圈和土壤圈
【答案】A
【解析】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生物海岸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解析】生物海岸生物生长繁盛,成为海岸发育的主导因素,生物海岸分为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2.大理岩是由______岩石经变质后重结晶而形成。
【答案】碳酸盐岩
【解析】大理岩,又称大理石。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石而得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海陆分布;洋流;地形
【解析】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异明显。洋流不仅影响海陆间的温度差异,对降水也产生较大影响。地形通过海拔高度、地表形态等影响水热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4.汉字文化圈包括中国、______、______和______半岛。
【答案】越南;日本;朝鲜
【解析】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韩国、日本。
5.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______和空间布局。
【答案】对立统一
【解析】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各要素比例的协调,对立统一的协调和空间布局的协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生物链
答: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的过程。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被称为食物链。
2.第四纪
答: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3.喀斯特地貌
答: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4.草甸
答:草甸,是一类生长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类型。它不同于湿生植被的沼泽和旱生植被的草原。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
5.土壤酸碱度
答:土壤酸碱度包括酸性强度和酸度数量两个方面,或称活性酸度和签字酸度。酸性强度是指与土壤固相相处于平衡的土壤溶液中H+浓度用pH表示。酸度数量是指酸的总量和缓冲性能,代表土壤所含的交换性氢、铝总量。一般用交换性酸量表示。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深刻。
6.梅雨
答:梅雨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雨季节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7.垂直地带性
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
8.文化整合
答: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四、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地球自转地理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绕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即世界时问题。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答: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自然资源的划分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经行。
(1)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更新自然资源与不可更新自然资源两大类。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地理特征,可分为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五大类。
3.简述我国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我国热带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由于地表及降水的不同,热带气候又反映出不同的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各月均温变化于25-28℃,。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热带季风发达,热带气旋盛行,年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长夏无冬,春秋季短。
4.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答:(1)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含义
文化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2)联系
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除了表现为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还表现在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文化景观反应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人类活动和思想观念的作用不容忽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分析我国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及其环境问题。
答:(1)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我国目前仍然有过半人口生活在农村,属于自己自足型的生产和消费。不可能通过“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比重高的直接后果是滞留在自给自足传统乡村的农民商品化消费水平低,造成“大中国,小市场”。城市化发展的滞后还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上的不合理。
①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农村集体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的比例也偏低。
②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却很高,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严重不对称。
③加大了产业重组的难度,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不发展,极大地削弱了中国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上述问题表明,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3)环境问题
①资源短缺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剧增,资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
②交通拥堵
交通问题也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人口的剧增,导致城市交通的需求和供给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交通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③社会治安失调
导致社会治安失调的原因主要有:
a.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就业岗位有限形成矛盾。
b.新增人口对城市的归属和认同尚待磨合,因文化冲突导致违法犯罪。
c.城市失业人员增多,贫富悬殊扩大,是导致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
d.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将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2.论述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答:(1)形成原因
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在诸如各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业集聚利益的过程、相互间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低价房租对理想区位影响的过程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是城市地域产生了多核心。
(2)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利弊
①在多核心模式中,由于受地价影响,重工业区布置在市区边缘,从而减轻了重工业对城市市区的影响。
②靠近市中心的一般是批发和轻工业区,对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③多核心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
但是,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也有不利的方面:
①由于城市被分成多个核心,难以形成增长极,其核心竞争力减弱。
②各核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会大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