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6.1 考点归纳
一、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首先是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分化出来形成为人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为社会的基础。因此,对于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必须从实践入手并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1.人类社会的产生
(1)人类社会产生的条件
①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必要的自然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产生问题上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它提出并确立了劳动实践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由自然向社会、由猿向人转变的基础和机制。
②劳动生产是人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性基础,人就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
(2)劳动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
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分界线。人类的生成也起源于需要与环境的矛盾。
①由于劳动,使古猿的不适于抓和握活动的爪,逐步变成了适合劳动的人手。
②劳动提出了交流信息的需要,由此逐步形成了人类语言。
③由于劳动和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思维器官,发展出了人类的意识、精神。
④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正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
2.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
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要了解人和人类社会,首先就必须了解人类实践的本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最为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
(1)实践活动的特点
①实践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人之所以能够把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就因为他是作为感性实体与感性实体发生关系,并以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外部感性对象的。
②实践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动活动
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动物,人的活动的实践性就在于它是有目的性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自然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
③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
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实践尽管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人却总是凭借人类的力量去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这就是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综上所述,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既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们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统一整体的基础与纽带,同时还是实现物质东西和观念东西的相互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实践活动既体现着自然对象对人的制约性,又表现着人对自然对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实践的活动既是合规律性的活动,同时也是合目的性的活动。
(2)实践活动的过程
实践活动的过程包括目的、手段、结果三个基本环节。
①目的,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性体现了实践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目的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应然性”的主观东西,它要在外部对象中实现自身,必须依靠客观的手段。实践活动就是凭借一定的手段以实现目的的活动。
②手段,是人对外部对象所采用的作用方式,是目的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手段之为手段,是因为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对象的现实的客观力量。它不是天然生成的自然物,而是自然材料经过改造和加工的人工创造物。
③结果,是在外部世界中以客观形式实现了的主观目的。它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理想与现状的矛盾在对象世界中的现实统一,是改变了原有自然形态的人工创造物,是符合于人的需要的“为我”存在物。
(3)三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特征的是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改革社会的实践以及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①生产实践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是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始源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所解决的矛盾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自然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就是在这种实践中产生,也只能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的。
②改变社会的实践
人们创造物质生活资料,也创造社会关系。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又形成了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调整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即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文化实践
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人类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又发展出精神生活的领域,有了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包括科学实验,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创造。
以上三种实践形式各自执行不同的社会职能,它们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构成人类社会统一的实践活动系统。
3.社会同自然的区别
(1)自然界
自然界是物质的一种自在的存在形式,其各种物质运动都是自发的,无目的的运动。
(2)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并不是一种自然以外的存在,而是自然发展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一种采取社会历史形式运动着的自然存在。然而,人类社会在根本性质、进化方式和运动规律等方面,都与本来意义的自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是一种超越了自然性质的存在。
(3)工具的二重性
人类实践是使用工具的活动。工具具有二重性质:
①它是人工器官,执行人的身内器官的劳动功能。
②它又是由自然物质材料组成的,属于人的身外器官,具有超个体性的特征。
(4)人类社会的历史存在性
①人的生产实践的活动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历史性存在的特点。
②人类社会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且从本质上说,只有人及其社会才是历史的存在。
③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定性的根据同样存在于人的特有的工具性活动形式中,工具就是实现过去与未来联系的中介。
4.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1)人类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体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规律,在社会和自然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就是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①社会作为自然的一个现实部分,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制约
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又称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一切物质和能量,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界。
②社会要从自然获得一定总量的物质和能量,就必须付出一定总量的人类劳动
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的,生产劳动是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劳动工具就是人类使用的特殊的“物质能量转换器”,是社会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2)正确看待自然环境对社会的作用
①从生产实践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环境的作用,就必须肯定,自然条件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会起到或加速或延缓的不同的作用。自然环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它直接地影响着物质生产的发展。
a.它会影响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
b.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着物质生产形式的选择。
②从生产实践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环境的作用,又必须肯定,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不仅如此,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才能够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都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中,社会是矛盾的主导方面。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作为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
1.人是实践存在物
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这一论断极为深刻,它表明这样一个真理,即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2)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人的本质。
(3)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在实践过程中,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人的肉体组织发展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能力,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统一于实践活动中。这表明,人是实践存在物,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2.实践是客观的、能动的和社会的活动
(1)实践的特征
作为人的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实践具有三个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
a.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b.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c.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作为一种客观活动,实践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感性实体(人)同感性实体(物)发生关系,并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
②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实践是人们自觉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自主性、创造性表明,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包括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作为人的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既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根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
②适应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与物质生产活动同时发生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即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既然物质生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③相对于科学理论而言,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构成了实践的又一基本形式。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主要形式。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三、限定中的超越: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一般来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重任务。
(1)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
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①“人本身的自然力”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②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
③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因素,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2)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
实践的主体有着自己的社会结构。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
①个人有其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是独立的主体,即个人主体;
②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
③社会主体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整体,在阶级对抗的时代,尽管社会中存在着利益不同的阶级,但只要这个社会内部对抗还没有发展到外部冲突,它就要在一定的意义和程度上使自己以整体形式从事某些实践活动;
④人类主体是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
对主体社会结构的分析表明,在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主体不仅同具体的客体发生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具体的实践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以及其他主体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以其能动的活动影响客体以及其他主体。
2.实践客体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结构
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
(1)实践客体的基本特征
①客体是一种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
②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即客观事物各个方面不是同时整个地成为实践活动的客体的。
③客体的变化和发展不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和发展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
(2)实践客体的内在结构
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这三种类型的客体构成了客体的内在结构。
①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最基本形式。这种客体既包括同人的对象性活动发生关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们用某种方式改造或制造出来的人工自然物。
②社会形式的客体首先是指已经对象化了的现实社会结构,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同时也包括体现在物上的社会关系。
③精神形式的客体是指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对象的精神生产的结果,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
3.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实践的工具
实践的工具是适应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实物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可以分成两类:
①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②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其中,主体是能动性的因素,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实践的工具是把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使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中介。主体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
(2)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从而超越现实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①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不仅生产是如此,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
②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也是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这种运动形式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和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生动表现,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四、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实践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而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正是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的。
1.实践目的的提出及其实质
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目的既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也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
(1)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意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2)目的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依据。目的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不满足,在它当中鲜明地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的矛盾。
(3)目的虽然以人自身的需要为前提,但目的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对客观规律以及人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4)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从事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不能提出相对合理的实践目的。
2.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
目的本身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得到解决。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自身的过程。
(1)手段是人的身内器官和身外器官的矛盾统一。手段就是主体置于自己与客体之间,并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递到客体的物或物的结合体。
(2)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的成果和现实活动的工具的矛盾统一。
(3)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的过程是双重否定的过程: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主体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
3.实践的结果及其评价
主体通过实施实践方案,使目的通过手段以对象化的方式在客体身上表现出来,就达到了实践结果。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意志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总的融合。人们为了认识实践结果及其意义,并通过实践结果反思实践目的和过程,就需要把实践结果作为客体加以评价。
(1)实践结果的评价
从总体上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
①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实践效果不仅是指实践对于某一具体主体的功利性后果,而且是指实践对于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后果。仅凭实践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实践是合理的,必须全面考察实践的社会后果及其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整体的、综合的、长远的效应。
②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实践效率是指实践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即实践所耗费的活动与所得到的效果之间的比率。实践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实践活动诸要素的配置是否合理,实践活动诸要素的潜能是否得到发挥,以及实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以实践的效果和效率作为衡量实践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尺度,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就能使实践活动在主体的控制下发动和运转起来,并使实践本身不断得到发展。
①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指通过对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人们从实践效果的正负、大小,从实践效率的优劣、高低上获得了对于实践过程的再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②实践反馈作用范围
实践反馈是将实践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实践控制系统,进而影响实践过程,它既包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目的与结果的相互作用对实践的反馈调节,也包括在社会实践系统中通过不同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某一具体实践活动的反馈调节。
五、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并非仅仅接受自在世界及其规律的制约,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自在世界的状况,使它达到符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因此,实践构成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即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含义
①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包括两重含义: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自然界。
②人类世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2)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同之处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建造人化自然、人类世界的。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但是,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或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
②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别
a.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b.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体现着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活动中生成的,社会结构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c.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在于,它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实践活动不可分。人类世界必然以自在世界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人类世界毕竟不同于自在世界,也不是自在世界自动延伸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③人化自然
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a.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b.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把天然自然同化于自身,转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同时又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并使人的本质力量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
总之,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它不仅改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2.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创造世界首先体现在,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1)人类世界是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二位一体”的社会
人类世界在内容上包含着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摆在人们面前的是被社会改造的自然和受自然制约的社会。人类世界中的社会也不是脱离自然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类历史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
(2)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
实践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中介和基础。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或表现的。
(3)实践创造世界不仅体现在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发展中
①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世界是实践中的存在,而实践本身就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②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但并不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③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包含着客观性,而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又进一步确证着人类世界的客观性,并使人类世界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呈现出历史性。现代实践活动以及现时代的人类世界更加凸显出实践创造世界的意义,进一步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真理性,并表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创立是哲学世界观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