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物质[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基本哲学范畴,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可以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其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无限多样的特殊形态,运动是其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其存在的形式,它既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消灭,但其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可相互转化。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永恒运动着的物质总体。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自然、社会中一切客观事物的高度概括,既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又不能与之混同。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具体物质形态及其结构、特性、运动的认识会不断变化,但哲学的物质范畴不会陈旧和改变,只会不断得到证明和丰富。

2.意识[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

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由生物的感觉和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高级神经系统密不可分,是在劳动基础上同语言一起产生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意识来源于物质,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物质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物质发展。在阶级社会里,反映社会现象的意识一般具有阶级性。

3.运动

答: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中理解运动,既承认运动具有绝对性又承认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简答题

1.简述相对静止的原理及其意义。[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研]

答:相对静止是指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

(1)相对静止原理的内容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就不知道什么事物在运动或这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

(2)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原理的意义: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由于物质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个方面,才能形成物质的多样性。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但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综上所述,即是相对静止的原理及其意义。

2.时间和空间。

答: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示物体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

(2)时间与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有多种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是指,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承认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就必然要承认时间、空间存在的绝对性。

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着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具体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3.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

(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更替,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

4.社会存在。

答: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2)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意识。

答:意识是指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6.实事求是。

答:(1)“实事求是”来源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的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2)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概括、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为: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规定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a.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别开来: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客观实在,这是不变的、绝对的。

b.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对物质理解的现代转折,并且同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a.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自然”,它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对于社会事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实践。作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劳动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自然前提,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自然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

b.自然环境虽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它又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受制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

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

除了自然环境外,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是社会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包含着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两个方面。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更替,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的。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

由此可见,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实体、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的统一体,是一种物质存在。

3.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答:随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即人类意识也就产生了。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产生的条件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同时创造了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有其物质基础,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现代生理学表明,动物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而且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

意识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是因人而异的,具有主观性。

意识的创造性。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创造、建构范畴、规则和理论体系,甚至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状态。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并不能否定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4.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答:(1)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其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义升华,并用之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实事求是”之所以能够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因为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实事求是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实事求是又是与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a.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b.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c.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正是对这种“合理形态”辩证法的贯彻。

实事求是所体现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否定的辩证法相结合的,是唯物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坚持实事求是并不否定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相反,它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正确发挥,是以能否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b.人们如果无视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不仅不能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注定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c.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向导”。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人们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