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我国的“四大盆地”是指塔里木盆地、______、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2010年真题]
【答案】准格尔盆地
【解析】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四川的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其中准格尔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
2.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河南的仰韶文化和浙江的______文化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面貌。[2011年真题]
【答案】河姆渡
【解析】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的河姆渡文化,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母系氏族的情况。
3.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文化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特征,又称______。[2011年真题]
【答案】仰韶文化;彩陶文化
【解析】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因此有称为“彩陶文化”。
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商代旧社会情况,因都是商王占卜的记录,也称为“______”。[2012年真题]
【答案】卜辞
【解析】殷人占卜时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朞、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纪录文字通称为卜辞。而甲骨文就是指刻在甲兽骨身上的文字。
5.有关中国远古时代 的传说虽无考古依据,但今天已形成了某些特定的说法,例如,“人祖”指的是伏羲,而“______”指的是黄帝。[2011年真题]
【答案】人文初祖
【解析】黄帝,是中国历史上开启文明的第一位一统天下的领袖。他联合炎帝部落,从黄土高原出发,历经52战,一统华夏氏族、东夷氏族、苗蛮氏族三大部落,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我国最早的畜牧业生产与养蚕、舟车、房屋、衣裳、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等的发明创造,均始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
6.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______。[2010年真题]
【答案】县
【解析】秦朝统一天下,使用的是战国时期形成的郡县制,以后的历朝历代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继续改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一直沿用保留着县的行政区划单位。
7.汉族政权最早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重大事件是“______胡服骑射”。[2011年真题]
【答案】赵武灵王
【解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讲述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最早的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重大政治事件。
8.历史上,元代曾实行过残酷的民族政策,当时采用的民族等级制度将全国民族划分为______、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2011年真题]
【答案】蒙古人
【解析】历史上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元世祖至元时,把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的蒙古各部落的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以至留居在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进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的人民。
9.1662年,台湾被明末抗清将领郑成功收复后一直孤悬海外,直到清代______年间才与大陆重新统一。[2010年真题]
【答案】康熙
【解析】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水师2万余人、各种战舰二百多艘,直逼澎湖,趁机收复失地,统一全国,在台湾设立县,驻兵管理。
10.______朝代奠定了中国版图基础。[2011年真题]
【答案】清
【解析】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础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及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极盛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
11.黄河和长江的源头都在______省。
【答案】青海
【解析】黄河的发源地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下的卡日曲。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6300多公里。
12.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______代为西域都护府。
【答案】汉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时为西域都护府,唐设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宋为西辽地,元为察合台汗国及哈喇火州;明为亦力把里部及吐鲁番部。清乾隆时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清政府以其为新辟疆域,故名“新疆”。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置新疆省。
14.到目前为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
【答案】34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全国行政区划也有过不少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5.青藏高原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______。
【答案】“世界屋脊”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又有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之称。
16.位于我国西南部,以“风、花、雪、月”四种美景著称的著名旅游城市是______。
【答案】大理
【解析】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17.湖北因位于______之北而得名,简称______。
【答案】洞庭湖;鄂
【解析】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故称“湖北”。省会武汉市,因清时省会武昌古称“鄂州”,故简称“鄂”。
18.衡阳之所以被称为衡阳,是因为它位于衡山的______。
【答案】南面
【解析】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衡阳因位于衡山南面而得名。
19.中国农耕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其代表如经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在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______文化。
【答案】仰韶
【解析】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这个广大的区域内,先后发现了“裴李岗文化”(河南省新郑市),距今八千年左右;“仰韶文化”(河南省渑池县),距今五六千年;“大汶口文化”(山东省泰安市),距今五千年左右。
20.父系氏族最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其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故龙山文化又称为______。
【答案】黑陶文化
【解析】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故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21.“炎黄子孙”中的炎帝是指______,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是一种农耕文化的象征。
【答案】神农
【解析】神农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炎帝是太阳神,相传他是牛头人身,教人制造农具,播种五谷,聚货交易,各得其所;也曾制造陶冶斧斤,凿井取水。他还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最后因中毒烂肠而死。
22.传说______上知天文,下察地理,发明了八卦。
【答案】伏羲
【解析】据说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发明了八卦;他还教人结网捕鱼、打猎,教人在庖厨里把猎物加工成美食,所以他又称为“庖牺”,这些传说都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的渔猎生活以及初步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的情况。
23.秦王______灭六国统一中国。
【答案】嬴政
【解析】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仅十年工夫,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秦王嬴政建立起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24.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_。
【答案】司马睿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其中的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先后延续了一百余年。
25.公元618~907年是中国______朝时期。
【答案】唐
【解析】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陇西豪族、驻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起兵夺取政权,建立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26.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的“______外交”打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僵局,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答案】乒乓
【解析】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这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27.自然景观由于______、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但存在各单一要素之间的差异,而且存在更为明显的自然综合体整体之间的特征差异。
【答案】地理纬度
【解析】由于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原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存在着各单一要素之间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才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并唤起了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好奇心,产生旅游的欲望。
28.地域分异现象,形成了各具一格的城市: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______敦煌、______吐鲁番等。
【答案】沙城;瓜果城
【解析】地域分异现象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地域分异现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城市: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江城武汉,水城苏州,花城广州,春城昆明,泉城济南,温泉城福州,椰城海口,沙城敦煌,极光城漠河,林城伊春,瓜果城吐鲁番等。
29.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种类齐全、绚丽多彩、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______的典型主题。
【答案】区域性
【解析】由于地域分异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国形成了多种区域性的典型主题。如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江城武汉,水城苏州,花城广州,春城昆明,泉城济南,温泉城福州,椰城海口,沙城敦煌,极光城漠河,林城伊春,瓜果城吐鲁番等。
30.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为鄱阳湖,湖西北有著名避暑胜地______;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为______,湖畔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______。
【答案】庐山;洞庭湖;岳阳楼
【解析】我国有五大淡水湖,按照面积大小,分别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是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于旱区和______。
【答案】青藏高寒区
【解析】根据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的不同,我国被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于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32.自然景观是由地质、地貌、______、水文、土壤、生物六大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答案】气候
【解析】自然景观基本上是天然赋存的,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它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六大要素。同时,自然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地带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也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使其在分布上具有地带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
33.我国四大奇观包括:长江三峡、______、昆明石林、吉林雾凇。
【答案】桂林山水
【解析】吉林雾淞与桂林山水、昆明石林、长江三峡合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34.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______三大基本类型。
【答案】变质岩
【解析】经地质作用形成的由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称为岩石。自然界的岩石种类繁多,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5.我国海岸类型以杭州湾为界,其北以______海岸为主,其南以______海岸为主。
【答案】泥沙质(平原);基岩(山地丘陵)
【解析】我国大陆具有弧状海岸轮廓,其中,杭州湾以北除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属山地丘陵海岸外,绝大部分属泥沙质(平原)海岸。沿岸地势平坦,岸线平直,缺乏天然港湾,沿海以平原为多。杭州湾以南,绝大部分属基岩(山地丘陵)海岸,山地逼近海岸,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海浪侵蚀结果,海岸非常曲折,多港湾岛屿。山脉走向一般都与海岸斜交,有些地区因陆地沉降,河口形成三角湾,如杭洲湾。
36.在北纬30度与回归线之间的世界荒漠带上,中国大地上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葱绿秀美的______,垂直景观结构完整的______,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
【答案】江南丘陵(或江南丘陵山地);南亚热带山地
【解析】北纬30度横贯整个中国大陆腹地,由东向西穿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几大省区,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整个地带大山大川广布、物产人文荟萃。南、北纬30度与回归线之间的世界荒漠带上,惟有中国的大地上东是葱绿秀美的江南丘陵山地,西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东西间相对高差悬殊的过渡地带上,形成了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垂直景观结构,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就在该位置。
37.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解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其中,五台山为中国佛教第一圣地。
38.五岳中以险峻著称的是______;长江三峡中以雄伟著称的______;我国海滨胜地中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之誉的是______海滨。
【答案】西岳华山;瞿塘峡;亚龙湾
【解析】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景观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傲;瞿塘峡又称夔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亚龙湾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浅海区宽达50~60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海底世界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5.5℃,海水温度22~25.1℃,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同时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的美誉。
39.该山是由砂、页岩构成的山体,自然风光秀丽,有断崖峡谷,流泉飞瀑,李白写诗赞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座中国名山是______。
【答案】庐山
【解析】庐山位于江西九江,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40.黄山位于皖南,奇松、怪石、______、云海堪称四绝。徐霞客称赞黄山道:“______,______”。
【答案】温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解析】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41.世界第一高峰是西藏境内的______,第二高峰是新疆境内的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
【解析】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
42.庐山的自然胜景有______,流泉飞瀑,______,______。
【答案】青峰秀峦;云海奇观;园林建筑
【解析】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其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流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43.神农架有“______”之称,主峰神农项海拔______米。
【答案】华中屋脊;3105.4
【解析】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
44.五岳之中最高者是______,最秀者是______。
【答案】华山;衡山
【解析】“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其中,“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南岳”衡山(海拔1300米);“西岳”华山(海拔2155米);“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中岳”嵩山(海拔1512米),因此最高的是“西岳”华山。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由于气候条件较其它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45.中国五大道教名山中的______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
【答案】龙虎山
【解析】武当山、白云山、齐云山、龙虎山、老君山并称中国五大道教名山,其中龙虎山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之一。
46.青秀山历史悠久,据《南宁府志》记载,______时期已有道士在此练丹,______代,山上建有寺庙,______代为青秀山的建设鼎盛时期。
【答案】东晋;明;明
【解析】青秀山又称青山、泰青岭,因林木青翠,山势秀拔而得名,是南宁市最著名的风景区。青秀山历史悠久,据《南宁府志》记载,东晋时期已有道人罗秀在泰青峰颉青崖炼丹。明代嘉靖年间,刑部主事董传策被贬到南宁,他常游青秀山,留下《青山歌》等许多诗篇,之后青秀山盛极一时,修建了许多景点,其中著名的有泰青远眺、山房月夜、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沙浦渔灯、餐秀观圆等八大景。
47.丹霞风光在我国长江以南丘陵地带有广泛分布,其主要特征是陡峻的______峰群与______的组合。
【答案】红色砂岩;碧水
【解析】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其主要特征是陡峭的红色砂岩和碧水的组合,这种丹霞地貌在我国长江以南丘陵地带广泛分布。
48.武陵源号称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绝”著称于世。
【答案】“奇峰八百,秀水三千”;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
【解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号称“奇峰八百,秀水三千”。
49.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
【答案】峨眉山;九华山;梵净山;梵净
【解析】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贵州梵净山,分别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
50.黄山的三大主峰是莲花峰、天都峰、______。
【答案】光明顶
【解析】黄山有三大主峰,分别是: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黄山最为平坦的山峰,光明顶,海拔1860米;黄山最险的山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
51.黄龙有中国最东部的______和最神奇的______。
【答案】冰川遗存;地表钙化
【解析】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与九寨沟毗邻,该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广泛发育着清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其特点是类型全面、分布密集、最靠东部;这里以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化景观为主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
52.沉积岩最明显和最普遍的特征是具有一层一层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层理;化石
【解析】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次生岩石,最明显和最普遍的特征是具有一层一层的层理和化石。
53.______就是“有陡崖的红色砂砾岩地貌”;被称为我国造形地貌博物馆是______。
【答案】丹霞地貌;雁荡山
【解析】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雁荡山属于坚硬致密的流纹岩山体,节理和裂缝较多,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丰富多彩、奇异莫测的造型地貌景观,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
54.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答案】重庆武隆;路南石林;贵州荔波
【解析】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中国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其中云南石林为中国AAAA级景区。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
55.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由湖南崀山、______、______、福建泰宁、______、浙江江郎山组成。
【答案】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
【解析】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6.桂林的“______”被誉为“三绝”,唐代文学家韩愈撰联赞曰:“江作青罗带,______”。
【答案】山、水、洞;山如碧玉簪
【解析】桂林到阳朔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优美的岩溶景区,向来有“甲天下”和“碧莲玉笋世界”之誉。山、水、洞为桂林风景之“三绝”,唐代文学家韩愈更是撰联赞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57.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下设立“三公九卿”;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______”。
【答案】车同轨
【解析】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统一度量衡,规定了统一的文字,统一车辙,即“书同文,车同轨”。
58.汉代选拔官吏的途径有两条:______和______。
【答案】察举;征辟
【解析】汉代选拔官吏的途径包括察举和征辟两种,其中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59.蒙古人的统治具有歧视性。分全国人为四等人:蒙古人、______、汉人和______。
【答案】色目人;南人
【解析】元朝将百姓分为四种人:蒙古、色目、汉、南,基本上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排列的,征服的早的地区,当地人的地位高。金的灭亡比较晚,所以金国人也就是汉人,地位比较低,最晚征服的南宋地位更低,南宋人也就是南人地位最低。
60.中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______、黄土高原、______。
【答案】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
【解析】中国四大高原指中国境内的四个大型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6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它以______文化、山东龙山文化、______文化为代表。
【答案】山东大汶口;浙江良渚
【解析】父系氏族公社大约出现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其特点是男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氏族首领由成年男子担任,氏族成员的亲属关系以父系血统确定。山东大汶口文化以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镇而得名,其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中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则已达到父系氏族社会晚期阶段;河南龙山文化以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章丘县的龙山镇而得名,良渚文化以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而得名。这些文化遗存大体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的概貌。
62.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其经典是______、《老子》、《庄子》,即“三玄”。
【答案】《周易》
【解析】“三玄”是魏晋时对《老子》、《庄子》、《周易》三部书的合称,南朝宋时,“三玄”成为玄学经典。《老子》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全书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由庄子本人所写,“外篇”十五篇为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63.战国时期名医扁鹊首创______,即望、闻、问、切。
【答案】四诊法
【解析】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为神医。他创造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四诊法”,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来推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症的参考;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谈话,了解病人的主要症状;切诊,主要是切脉,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
64.龙山文化处于______阶段;______遗址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最早萌芽。
【答案】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
【解析】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在距今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在部分陶器上发现了某些具有文字性质刻划和图形符号,这是汉字最早的萌芽,也是中华文明的滥觞。
65.东晋至南朝间诗人______是我国山水诗的奠基人。
【答案】谢灵运
【解析】“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它的辅助母题,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山水诗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66.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保存在______中。
【答案】《春秋》
【解析】《春秋》又称《麟经》或《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修订而成,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中记载为“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67.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以______、______、京杭大运河和______最著名。
【答案】郑国渠;都江堰;浙江海塘
【解析】我国是文明古国,18世纪之前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跑地位,科技创新、发明一直占世界总量的60%%,伟大的水利工程数不胜数,代表作有郑国渠、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海塘。郑国渠首位于泾阳县王桥乡上然村北的仲山西麓;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区西1公里,是秦蜀郡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前后创建的一座运用水动力学原理,采用无坝引水建筑形式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展示了古代水利规划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被国外环境和水利专家誉为“亲自然和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68.王羲之的_____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______。
【答案】《兰亭序》;“书圣”
【解析】书法又称“中国书法”,可分为“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汉未张芝和唐代张旭、怀素都是草书名家;隶书也叫“隶字”、“古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行书始于汉末,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69.______和______是元代最突出的文学成就。
【答案】散曲和杂剧。
【解析】中国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之成就,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语言上吸收大量民间口语,不避俗词俚语,特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内容上写得最多的是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体制上一般都比较短小,包括小令和套曲(或套数)两种: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表演一个故事,称为套曲。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70.建立元朝的民族是______;建立清朝的民族是______。
【答案】蒙古族;满族
【解析】元朝(1271~1368),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又称大清,简称清,始于努尔哈赤所创的后金,后改国号为“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
71.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是北魏______的《齐民要术》。
【答案】贾思勰
【解析】《齐民要术》为北魏贾思勰著,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共10卷,92篇,11万多字。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72.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著的《______》,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明代人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答案】梦溪笔谈;徐霞客
【解析】《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全书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还称誉沈括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73.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惟一没有中断______的民族;它所创造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持续领先了近______年,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答案】历史文化;2000
【解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和极具包容性的先进文化而延绵千年,中华民族也成为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惟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民族,它所创造的农业、手工业、天文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世界上持续领先了近2000年,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4.西汉《______》提出了勾股定理;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圆周率欧洲早______多年。
【答案】周髀算经;1000
【解析】勾股定理从被发现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以及怎样引用到天文计算。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南北朝时期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比欧洲早1000多年。
75.商经过数次迁都,最后定都______。商纣王统治残暴腐朽,周武王率兵灭亡了商,建立周朝,定都______,史称“西周”。
【答案】殷;镐京
【解析】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从黄河下游起兵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商朝,经过数次迁都,最后定都殷;公元前1046年,商王纣统治残暴腐朽,周武王率兵灭亡了商,建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76.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______,定都______。
【答案】夏朝、阳城
【解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成为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都城阳城,为今河南登封。
77.禹死后,他的儿子______在一些富有的部落首领支持下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制度,登上王位,开始了______的制度,我国奴隶社会从此开始。
【答案】启;家天下
【解析】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在一些富有的部落首领支持下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制度,登上王位,建立夏王朝,先后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附近)等地,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传子制度。奴隶社会从此开始。
78.鲁国首先实行______,建立私田所有权,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
【答案】初税亩
【解析】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79.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和______人,是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
【答案】北京
【解析】北京猿人的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
80.周朝推行“井田制度”,农业获得发展,手工业分工更细,号称“______”。
【答案】百工
【解析】西周的农业获得发展,农作物品种增多,包括后世的多种作物。周朝手工业也有发展,分工更细,号称“百工”。
81.距今约五六千年,我国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浙江______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陕西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______文化中的一个典型。
【答案】余姚河姆渡;仰韶
【解析】距今5000~6000年,人类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的代表。
82.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______,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答案】中国同盟会
【解析】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又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1912年造成大清帝国的覆亡,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83.1842年______签订,标志着中国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答案】《中英南京条约》
【解析】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正式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84.1911年______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统治宣告结束。
【答案】辛亥革命
【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清统治宣告结束,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85.______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数学家、翻译家,创造了“代数”,“微分”、“积分”。
【答案】李善兰
【解析】李善兰是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86.徐寿、华蘅芳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 ______ ”木壳轮船。
【答案】黄鹄号
【解析】我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是“黄鹄”号,它于1865年由徐和华蘅芳寿设计、安庆制造局建造,比欧洲国家蒸汽机轮船要晚。“黄鹄”号试航时曾经轰动一时,但并未正式投入实际使用。
87.______设计并督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答案】詹天佑
【解析】詹天佑于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并创造“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88.严复翻译了______,影响巨大。
【答案】《天演论》
【解析】清朝末年,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89.______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答案】1921
【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90.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沉鱼”是指______。
【答案】西施
【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论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91.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相同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答案】禅让制
【解析】禅让制为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92.殷墟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文物是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甲骨文;青铜器
【解析】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并成体系的文字。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
93.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______ 。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答案】黑陶文化
【解析】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其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94.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______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答案】黄帝
【解析】大约2000多年前,轩辕氏是北方部落中一位聪明勇敢的首领,因深得人心,取得了部落战争最后的胜利,故取代“炎帝”帝位,称为“黄帝”。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他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并大力发展生产,推动了文明进步,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95.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______。
【答案】夏朝
【解析】大禹奉命代替父亲鲧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洪水。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96.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______,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答案】夏桀
【解析】夏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是夏桀。虽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不得民心,终成一代亡国君王。
97.商代的______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答案】甲骨文
【解析】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子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98.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______,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256年)。
【答案】牧野之战
【解析】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骄奢淫逸,残暴无道。约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9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______,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答案】东周
【解析】公元前770年,幽王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将都城由东迁于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100.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______的创始人。
【答案】道家学派
【解析】老子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作品存世的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10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______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学派
【解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其代表作《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102.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______。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答案】《孙子兵法》
【解析】孙武为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是举世公认现存的战略学著作。《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对后世影响极大。其精辟战略战术思想,常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各个领域。
103.秦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诸侯国,疆域较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但自从实行了______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答案】商鞅变法
【解析】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04.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秦朝,嬴政政所称之“皇帝”意即______。
【答案】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解析】秦王嬴政经过兼并六国,实现一统天下,并正式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朝。为显示对自己的功绩和尊崇,嬴政称为“始皇帝”,而“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105.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______。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答案】楚汉战争
【解析】秦朝政权被推翻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自刎乌江。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06.公元383年,在淝水之战中前秦______举兵攻晋,被晋将谢安打败。
【答案】苻坚
【解析】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苻坚败给了东晋,国家由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
107.公元605年,______征发一百多万民工,历经六年修凿了京杭大运河。
【答案】隋炀帝
【解析】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108.春秋战国时流通的铲币、刀币、圆钱等钱币上的文字都为______。
【答案】大篆
【解析】周代的文字以金文、甲骨文为主,字体称“籀文”,又称“大篆”。字形渐趋方正,并开始呈现线条化、平直化趋势。春秋战国时流通的铲币、刀币、圆钱等钱币上的文字都为大篆。
109.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______。
【答案】玄武门之变
【解析】公元618年,唐朝建立。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当了皇帝,即唐太宗。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诫朝廷官员。
110.西晋末年,大批北方汉人为避战祸纷纷南迁入闽,史称“______”,唐末中原大乱,河南人______率部进入福建,开始了北方汉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入闽。
【答案】衣冠南渡;王绪
【解析】西晋末期,因战乱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入闽,形成了一次高潮,史称“衣冠南渡”。在此之前,北方汉族人也有进入福建的,但为数较少。唐朝末年,因中原战乱淮南道光州刺史河南人王绪举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于885年进入福建,有众数万。
111.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是______,它也是______的发源地。
【答案】羑里城;周易
【解析】商纣时西伯候周文王因纣王听信馋言,而被囚禁羑里,于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监狱便由此而生。羑里城在今河南汤阴,周文王在此耗了七年监狱生涯,潜心八卦演易,后与四子周公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哲学巨著《周易》,又称《易经》。
112.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位于河南登封的______,它是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建造的,郭守敬据此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历法______。
【答案】元代观星台;授时历
【解析】登封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于元代至元13至16年,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杰出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我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13.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的五胡是指:匈奴、______、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答案】鲜卑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原居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并先后建立了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前赵、后赵)、大夏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由于这些政权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称“五胡十六国”。
114.隋唐大运河最初以______为中心,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答案】洛阳
【解析】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北达涿郡(今北京通县),全长2000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种了柳树。
115.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______最善于兼听纳谏,他鼓励臣下直言切谏,且常能屈己谏。魏徵是其名臣,他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生对皇帝据理力谏达200多次。
【答案】唐太宗
【解析】唐太宗在位期间,广开言路,用贤纳谏,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沿用科举制度。使天下升平,国力强盛,创大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116.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贤相,称为开元盛世,但晚年因宠爱杨贵妃,酿成______,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答案】“安史之乱”
【解析】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贤相,称为“开元盛世”。但其晚年因宠爱杨贵妃,致使杨氏家族飞扬跋扈,以及盘镇割据,安禄山与史思明等人发动政变,酿成“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17.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______黄袍加身,被部下拥立为帝。
【答案】陈桥兵变
【解析】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赵匡胤被尊为宋太祖。
118.岳飞葬在______,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
【答案】杭州西湖
【解析】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军北上为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宋朝领土,屡建战功。但因昏君赵构只图偏安一隅,不想迎回徽钦二帝;秦桧等人对岳飞大肆迫害,并以“莫须有”罪名将其害死,后葬于杭州西湖边上。后人为了纪念岳飞,便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以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
119.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______,意思是“坚强的君主”。
【答案】成吉思汗
【解析】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指“坚强的君主”。
120.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契丹国,辽太宗______于947年改国号为大辽。
【答案】耶律德光
【解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
121.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次年,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死在成阳,史称______。
【答案】“焚书坑儒”
【解析】以法家为主导思想的秦王朝,为稳固统一地位,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又相当残酷的治理措施。当时,因一些有儒家思想背景的人与秦朝政权发生了抵触,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并全部坑杀暗自诽谤秦始皇的儒生,导致对历史较为深远的“焚书坑儒”事件。
122.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陈胜、吴广组织群众在______起义。
【答案】蕲县大泽乡
【解析】秦朝虽统一中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其残酷的暴力统治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蕲县大泽乡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政权最终被刘邦、项羽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
123.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接受______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董仲舒
【解析】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发挥,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君为臣纲”为核心的新儒学,大力倡导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置五经博士,专任儒生,负责解释儒家的《五经》。次年,凡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被一律罢黜,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入朝,即为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4.公元199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败______。
【答案】袁绍
【解析】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125.公元222年,刘备为报东吴在麦城斩杀关羽之仇,率军攻打东吴,但被吴将陆逊用火攻打败。此战史称______。
【答案】夷陵之战
【解析】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二、选择题
1.下列省级单位的名称完全是由境内两地地名合并而成的一组是( )。[2011年真题]
A.安徽、重庆、福建
B.甘肃、江苏、宁夏
C.安徽、福建、江苏
D.重庆、甘肃、宁夏
【答案】C
【解析】安徽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由原江南省分治安徽,江苏两省),从原江南省的安庆府、徽州府各取两个首字,简称为“安徽”; 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
2.我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三种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道路制即其中之一。下列朝代采用道路制的有( )。[2011年真题]
A.金代
B.唐代
C.隋代
D.晋代
【答案】AB
【解析】道路制度是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是政府担心地方扩大权限与中央抗衡所设立的一种制度。而处于其中的五代十国时期的金国也采用了道路制。
3.下列中国的新石器石时代文化中,不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区的有( )。[2012年真题]
A.良渚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红山文化
【答案】ACD
【解析】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北辛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A项,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C项,河姆渡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长江流域;D项红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辽河流域。
4.下列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发生在唐朝的有( )。[2011年真题]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之治
D.文景之治
【答案】AC
【解析】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太平盛世主要有:商朝时期的“武丁中兴”,西周时期的“成康之治”,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昭宣中兴”,隋朝时期的“开皇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清朝的“康乾盛世”。
5.下列各项与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有密切关系的有( )。[2012年真题]
A.霓裳羽衣曲
B.昭陵六骏
C.开元之治
D.梨园
E.安史之乱
【答案】ACDE
【解析】A项,《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B项,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上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是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所雕。C项,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后,一心想仿效唐太宗,也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他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大唐达到极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D项,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成为艺术组织代名词。E项,安史之乱是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动叛乱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6.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出现的时期有( )。[2011年真题]
A.隋文帝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唐玄宗前期
【答案】ACD
【解析】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太平盛世主要有:商朝时期的“武丁中兴”,西周时期的“成康之治”,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和“昭宣中兴”,隋朝时期的“开皇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 清朝的“康乾盛世”。而选项中的各帝王在位期间,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汉文帝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唐玄宗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而B项中的汉武帝在位期间则没有出现太平盛世的景况。
7.下列各项对应中,各成语在出处上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韦编三绝——韦庄
B.一字千金——吕不韦
C.开卷有益——宋太宗赵光义
D.胸有成竹——文同
【答案】BCD
【解析】A项,韦编三绝出自孔子读《易经》的故事,孔子为读《易经》而多次翻断了用牛皮带子编成的简。比喻读书勤奋。B项,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最初指改动一个字即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C项,开卷有益出自《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后用来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D项,胸有成竹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即文同。
8.新月形沙丘中最著名的是( )。
A.罗布泊
B.将军戈壁
C.鸣沙山
D.乌尔禾地区
【答案】C
【解析】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是在单一方向的风或两种相反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它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A项,“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洼地,乌尔河与将军崖最为典型;BD两项,“风蚀城堡”以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风城”和将军戈壁滩上的“魔鬼城”最为著名。
9.地质构造景观主要受地球( )作用所致.
A.内力
B.外力
C.引力
D.外引力
【答案】A
【解析】地质构造景观主要受地球内力作用所致,其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0.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答案】A
【解析】A项,四川盆地,盆底地势低矮,海拔在200~750米之间;B项,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的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C项,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D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
11.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与外部相对高差在50~500米的隆起地形为(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答案】D
【解析】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坡度一般较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A项,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B项,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C项,盆地,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状得名。
12.东北地形分布很有规律,由半环状向南敞开的三个地带组成,由外至内分别是( )。
A.山地、河流、平原
B.平原、山地、河流
C.河流、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河流
【答案】C
【解析】东北区的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地,主要包括西侧是大兴安岭、北西向的小兴安岭和东侧的长白山地等;山地丘陵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三者围成马蹄形,环抱肥沃的东北平原。
13.( )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
A.人文景观
B.自然景观
C.经济环境
D.旅游市场
【答案】B
【解析】自然景观基本上是天然赋存的,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它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六大要素。同时,自然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地带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也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使其在分布上具有地带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
14.酸性侵入岩中分布最广泛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花岗岩
C.火成岩
D.熔岩
【答案】B
【解析】花岗岩俗称“花岗石”、“麻石”,是酸性侵入岩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岩石,质地坚硬,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及长石,颜色一般为肉红色、灰红色、灰白色或灰色。
15.最适于开发海滨浴场的海岸地貌是( )。
A.砂砾质海岸地貌
B.淤泥质海岸地貌
C.生物海岸地貌
D.海岸侵蚀地貌
【答案】A
【解析】海岸地貌即海岸堆积地貌,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砂砾质海岸地貌、淤泥质海岸地貌、三角洲地貌和生物海岸地貌等。其中砂砾质海岸渗透性小,滩面平缓而坚硬,横剖面呈凹形,最适于开发海滨浴场。B项,淤泥质海岸地貌的特点是滩地宽广、滩坡平缓,大量细颗粒泥沙入海的河流;C项,生物海岸地貌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两类;D项,海岸侵蚀地貌,是海岸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
16.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是( )。
A.曾母暗沙
B.漠河
C.乌苏镇
D.喀什乌恰
【答案】B
【解析】漠河县,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
17.下列属于我国典型温带草原的是( )。
A.青海草原
B.西藏草原
C.天山草原
D.内蒙古草原
【答案】D
【解析】内蒙古草原属典型的温带草原,干湿季荣枯变化大。AB两项,青海草原和西藏草原为高寒草原;C项,天山草原分布在天山南北坡森林带上下,上为高寒草原,下为温带草原。
18.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是( )。
A.三江并流、小寨天坑、瑶琳仙境、钱塘涌潮
B.长江三峡、瑶琳仙境、路南石林、钱塘涌潮
C.长江三峡、桂林漓江、路南石林、江城树挂
D.桂林漓江、江城树挂、三江并流、小寨天坑
【答案】C
【解析】云南石林、吉林雾凇、桂林山水和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三江并流,是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未交汇的自然奇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之一;B项,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以其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而闻名;浙江钱塘涌潮,是由潮水涌入喇叭口状的河口形成的,以秋潮为最,形成“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奇观;小寨天坑,位于奉节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天坑是对喀斯特漏斗的俗称。
19.天台晓日、太清水月、草堂烟雾、西山晴雪观景分别是在( )。
A.九华山、崂山、陕西、北京
B.天台山、陕西、四川、崂山
C.天台山、崂山、四川、北京
D.九华山、陕西、湖南、天台山
【答案】A
【解析】天台晓日位于安徽省池州的九华山景区;太清水月位于崂山太清宫前的一处海湾,风景秀丽;草堂寺位于陕西户县东南方,神奇的“草堂烟雾”,出自于寺内的一口古井;西山晴雪,是燕京八景之一,主要泛指西山雪景。
20.自然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即地文景观类、( )。
A.生物景观、建筑类
B.生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
C.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
D.古迹与建筑类、水域风光类
【答案】B
【解析】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即地貌景观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1.“三叶虫时代”也叫( )。
A.原始时期
B.奥陶纪
C.寒武纪
D.原古时代
【答案】C
【解析】节肢动物三叶虫是寒武纪最繁盛生物,故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时代”。
22.自然景观基本上是天然的,按照自然构成要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
A.山岳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景观
B.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景观
C.地质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候景观
D.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景观
【答案】A
【解析】自然景观又称自然风景旅游景观,是指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其中,按照自然构成要素的不同,可以将自然景观分为山岳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四种类型。
23.下列不属于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三者共同构成了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24.人们一般将景区(点)划分为______景观和______景观。( )
A.人文;生态
B.自然;人文
C.滨海;陆地
D.人文;滨海
【答案】B
【解析】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25.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立体的山水画”、“扩大了的盆景”的是( )。
A.庐山
B.衡山
C.武陵源
D.桂林山水
【答案】C
【解析】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桑植县、慈利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部分组成。武陵源属砂岩峰林地貌,素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闻名于世,五千座石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被誉为“立体的山水画”、“扩大了的盆景”。
26.“精巧玲珑、奇秀异常、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地貌特征属于( )景观。
A.花岗岩山地景观
B.岩溶地貌
C.丹霞地貌
D.火山地貌
【答案】C
【解析】丹霞地貌是指在红色沙砾岩地区发育而成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因为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故名丹霞地貌。其特点:精巧玲珑、奇秀异常、色渥如丹、灿若明霞。A项,花岗岩山地景观的特征: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B项,岩溶地貌又叫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而形成的山、水、洞相结合的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D项,火山地貌是指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
27.金鞭岩所在的风景区位于今天的哪一省份境内?( )
A.江西
B.浙江
C.湖北
D.湖南
【答案】D
【解析】金鞭岩为武陵源风景区中的著名景点,位于今天的湖南省西北部。峰体上细下粗,四棱分明。棱面布满节理横纹,形成鞭节,浑如一根竖插大地的长鞭,故称“金鞭岩”。
28.我国最早的地理志( )记载,“以其山形如王者之屋”,故称王屋山。
A.《徐霞客游记》
B.《禹贡》
C.《史记》
D.《尚书》
【答案】B
【解析】《禹贡》的体裁属于地志。是篇迟于《山经》,早于《汉书·地理志》,先秦最富于科学性的地理记载,是依据孔子时期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地理知识编写而成的,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区域。A项,《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记录了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C项,《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D项,《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
29.“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 )的特色。
A.云南石林
B.广西桂林山水
C.四川兴文石林
D.海南岛天涯海角
【答案】B
【解析】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30.丹霞山地发育在红色砂砾岩地区,因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发现而被命名为丹霞地貌,具有丹山碧水、丰富多彩、精巧玲珑的物点。人们常用“碧水丹山”来赞美哪座丹霞山?( )
A.广东仁化丹霞山
B.安徽齐云山
C.福建武夷山
D.海南五指山
【答案】A
【解析】丹霞山地是在红色沙砾岩地区发育而成,因为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发现而被命名为丹霞地貌。其景观特点是丹山碧水、精巧玲珑。仁化丹霞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风景区,20多座岗丘,临江拔起,色渥如丹,灿若明霞;B项,安徽的齐云山是我国东部丹霞地貌中最高的山地,因“一石插天,直入云汉,谓之齐云”;C项,福建武夷山位于闽北崇安县,36座峰峦雄踞于九曲溪畔,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丹霞山水和深邃、幽奇的洞穴景观;D项,海南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我国名山之一,山体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为花岗岩地貌。
31.世界上最深、最壮观的大峡谷是在我国的( )。
A.云南
B.青海
C.西藏
D.新疆
【答案】C
【解析】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湍急的金沙江流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峡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峡景观,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它位于中国西藏。
32.“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描写的是( )。
A.三清山
B.泰山
C.衡山
D.武夷山
【答案】D
【解析】武夷山有九曲溪,三三秀水取三三为九,九曲溪沿途有36山峰,取六六三六意。
33.在全世界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而位于我国境内和边界线上的有( )座。
A.4
B.7
C.9
D.11
【答案】C
【解析】在全世界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而位于我国境内和边界线上的有9座:①希夏邦马峰8012米,是惟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高峰;②珠穆朗玛峰8848.1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③乔戈里峰8611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④干城章嘉峰8586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⑤洛子峰8516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⑥马卡鲁峰846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线上;⑦卓奥友峰8201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中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上;⑧迦舒布鲁姆Ⅰ峰8068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⑨布洛阿特峰8047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⑩迦舒布鲁姆Ⅱ峰8034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上。
34.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的是( )。
A.黑龙江镜泊湖
B.新疆天池
C.吉林长白山天池
D.黑龙江五大连池
【答案】D
【解析】黑龙江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北部,先后爆发过14座火山,素有“火山公园””火山地貌博物馆”的美称。A项,黑龙江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B项,新疆天池是高山湖泊;C项,吉林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深的湖泊。
35.民称“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为其四绝的旅游名山是( )。
A.庐山
B.黄山
C.泰山
D.三清山
【答案】B
【解析】黄山属黄山市,为皖南低山丘陵的中心,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号称72峰。黄山以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和清澈甘洌的温泉合称四绝,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评说,现已被联合国以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项,庐山坐落在江西九江市,是中国山水文化名山,山地气候春来迟,秋去早,夏季凉爽,历史上早已成为避暑胜地;C项,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是由古老的片麻岩、花岗岩、闪长岩等构成的断块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突起于群峰之上,巍峨挺拔,以雄着称,登顶眺望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被视为五岳之首,被联合国以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项,三清山位于江西玉山、德兴县境,是一座道教名山,三清宫为该山古建筑中心,建筑工艺高超。
36.泰山玉皇顶海拔1524米,千山主峰海拔708米,华山落雁峰海拔2160米,博格达海拔5445米,按照我国的山地划分标准,它们分别属于( )。
A.低山、丘陵、中山、高山
B.中山、低山、中山、高山
C.中山、低山、中山、极高山
D.低山、丘陵、中山、极高山
【答案】C
【解析】我国山地面积辽阔,形态差异悬殊,依据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为标准,划分为极高山(绝对高度大于5000m)、高山(绝对高度3500~5000m)、中山(绝对高度1000~3500m)、低山(绝对高度500~1000m)。依据这个标准,泰山玉皇顶、千山主峰、华山落雁峰、博格达分别属于中山、低山、中山、极高山。
37.辽宁千山,福建武夷山,湖南张家界和辽宁冰峪沟山地景观在岩石构成上分别属于( )。
A.花岗岩、红色砂砾岩、石英砂岩、石英岩
B.石英砂岩、石灰岩、流纹岩、花岗岩
C.花岗岩、石英砂岩、红色砂砾岩、石灰岩
D.石灰岩、石英砂岩、红色砂砾岩、白云岩
【答案】A
【解析】辽宁千山、福建武夷山、湖南张家界和辽宁冰峪沟山地景观在岩石构成上分别属于花岗岩、红色砂砾岩、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是分布十分广泛的酸性侵入岩,岩体造型丰富,质坚形朴,常形成山地的核心,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山体景观有泰山、黄山、华山、千山等;丹霞山地是在红色沙砾岩地区发育而成的,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均由红色砂砾岩石构成;石英砂岩峰林奇观是张家界奇绝超群、蔚为壮观的胜景,具有不可比拟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分割性;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冰峪沟山地景观主要由石英岩构成。
38.( )被人们称为“仙山佛国”。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九华山
【答案】A
【解析】峨眉山旅游资源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所以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39.乾隆的:“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这是形容( )的诗句。
A.华山
B.恒山
C.嵩山
D.泰山
【答案】D
【解析】“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是乾隆帝登泰诗刻《对松山》中的名句。
40.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云海景观是( )。
A.五指山云海
B.武夷山云海
C.黄山云海
D.泰山云海
【答案】C
【解析】C项,黄山位于安徽省境内,属于长江流域;A项,五指山位于海南岛;B项,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属于闽浙水系;D项,泰山位于山东省,属于黄河流域。
41.我国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位于( )省。
A.江西
B.湖北
C.江苏
D.山西
【答案】A
【解析】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42.以下名山属于第二级阶梯的是( )。
A.泰山
B.九寨沟
C.黄山
D.五大连池
【答案】B
【解析】中国的三大阶梯指的是中国的三种不同的地形区。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B项,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属于第二阶梯;A项,泰山位于山东省,属于第三阶梯;C项,黄山位于安徽省,属于第三阶梯;D项,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属于第三阶梯。
43.有着“一境二洞三沙”景点的旅游名山是( )。
A.崂山
B.阿里山
C.普陀山
D.蓬莱山
【答案】C
【解析】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其自然风光可以用“一境二洞三沙”来概括:一境即“梅岭仙境”,是奇岩怪石之地,由花岗石的断层节理和风化剥落形成各类造型地貌,再经人们想象加工,大多带有佛国传奇和神话色彩;二洞即东部海岩的潮音洞和梵音洞;三沙指东部海滩的金沙、百步沙和千步沙海积地貌景观。
44.河北省素有“药山”之称的风景名山是( )。
A.盘山
B.天桂山
C.雾灵山
D.白石山
【答案】C
【解析】河北省雾灵山森林公园内植物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群落垂直分布明显,高等到植物达1870种,已列入国家保护植物10种,其中珍稀野生花卉178种。雾灵山素有药山之称,有中草药植物903种。
45.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山洞——悬阳洞位于( )。
A.祖山
B.云梦山
C.狼牙山
D.长寿山
【答案】D
【解析】长寿山中最绝妙之处当属全长117米,有“山海第一景”之誉的悬阳洞。它是我国最大、世上罕见的花岗岩山洞,幽深曲折,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上有孔。这里奇峰突出,怪石峥嵘,古木蔽日,流水漫走,洞上北有“人石”,睥睨群山,南有“钟石”,宛似空悬。
46.武陵源风景区按岩石性质划分,属于( )地貌旅游景地。
A.花岗岩
B.丹霞
C.火山熔岩
D.砂岩峰林
【答案】D
【解析】武陵源风景区山地80%以上为砂岩,形成独特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景观特点是: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A项,我国的泰山、黄山、华山、衡山等几乎全部为花岗岩地貌,此外,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等景区也属花岗岩名丘;B项,丹霞山地是在红色沙砾岩地区发育而成,广东仁丹霞山、江西贵溪的龙虎山和圭峰、福建的冠豸山、广东乐昌金鸡岭都是著名的丹霞风景区;C项,火山熔岩如五大连池火山风景区。
47.风沙作用以干旱地区最为活跃,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随处可见由风沙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如甘肃敦煌的( )。
A.响沙湾
B.魔鬼城
C.鸣沙山
D.雅丹地貌
【答案】C
【解析】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人们平时指的鸣沙山一般是位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另外新疆木垒鸣沙山等也很有名。
48.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碳酸盐类岩石在一定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经水溶蚀及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成,属于这类地貌的地下景观是( )。
A.龙游石窟
B.桂林山水
C.桂林芦笛岩
D.路南石林
【答案】C
【解析】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B项,桂林山水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C项,桂林芦笛岩属于岩溶洞穴,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钟乳石构成了芦笛岩内的四个洞天:“石幔层林”、“天柱云山”、“水晶宫”和“曲径画廊”;D项,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当地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49.(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A.长江
B.黄河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答案】B
【解析】黄河的长度逊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但它与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关系却更为人们所重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
50.长江的源头是( )。
A.雅鲁藏布江
B.澜沧江
C.怒江
D.鸭绿江
【答案】A
【解析】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3848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是长江的源头。
51.我国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是从( )朝开始的。
A.宋
B.元
C.明
D.清
【答案】B
【解析】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成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为“行省”。行省之下,设道、路、州(府)、县,这是行省制的开始。
52.在行政区划方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 )。
相关试题:唐宋之间中国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实行的是( )。
A.十二州制
B.郡县制
C.道路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政府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十道。开始,它也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便于十道设立巡察使,具备了监察性质,相当于西汉时的部州,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沿革。
53.中国地域辽阔,汉唐时期已经形成( )两个中心。
A.长安、洛阳
B.长安、咸阳
C.长安、建康
D.长安、临安
【答案】A
【解析】就以中国的政治中心而论,商周时代已沿着黄河流域迁移,汉唐时期已形成西安(长安)、洛阳两个中心,而长江以南的南京(建康)也在同一时期崛起。
54.西藏在( )时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沿袭至今的省制,其中新设立岭北(蒙古)、辽阳(东北)、甘肃、云南四行省,西藏也在此时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
55.在以下行政区域的简称中,( )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A.赣
B.湘
C.晋
D.浙
【答案】C
【解析】山西在太行山以西,古称“唐”,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故称“三晋”,唐代以长安为都,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河东,设河东道,京剧《下河东》即指此。元代以今北京为都城,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山西省,沿袭至今。现省会太原市,简称“晋”。
56.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位于江西。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洪泽湖
【答案】A
【解析】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隶属于上饶市。
57.以下( )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A.马来西亚
B.缅甸
C.老挝
D.吉尔吉斯斯坦
【答案】A
【解析】中国在陆地方面与14个国家接壤,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
58.历史上( )并称“三王”。
A.禹、汤武王、周武王
B.皇帝、炎帝、颛顼
C.伏羲、女娲、神农
D.天皇、地皇、人皇
【答案】A
【解析】禹不属于三皇五帝,但在历史上与汤武王、周武王并称“三王”,因其治水功绩成为古今家喻户晓的人物。
59.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 )。
A.云南元谋
B.浙江余姚
C.内蒙赤峰
D.河南安阳
【答案】B
【解析】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已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60.《诗经·生民》中描写了( )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A.商汤
B.尧
C.后稷
D.伏羲
【答案】C
【解析】周王朝崛起于中国的西部,其始祖为弃,弃即舜禹时的农官后稷,姬姓。《诗经·大雅·生民》即描写后稷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61.六朝是指先后定都于南京的六个王朝,下面哪个王朝不属于六朝。( )
A.东晋
B.刘宋
C.萧齐
D.北齐
【答案】D
【解析】在南方,东晋之后为宋、齐、梁、陈几个短命的王朝,均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公元534年,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魏都于长安。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
62.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 )的战争。
A.分裂格局形成的战争
B.争夺王位的战争
C.以弱胜强的战争
D.平定反叛的战争
【答案】C
【解析】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他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还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
63.下令“破釜沉舟”的我国古代将领是:( )。
A.勾践
B.曹操
C.项羽
D.周瑜
【答案】C
【解析】项籍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在巨鹿之战中他背水扎营,然后破釜沉舟,以断绝士兵们的后路,激发士兵们的勇气,士兵为了生存果然奋勇杀敌,以少胜多。
64.下面( )不是宋代瓷窑。
A.汝窑
B.官窑
C.长沙窑
D.钧窑
【答案】C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繁荣阶段。因自然条件与民风习俗不同,形成了六大窑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65.在中国近代史上,( )签订后,强烈刺激了中国人民,随后“戊戌变法”开始。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图谋变法。1898年,光绪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因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66.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首开世界种植水稻之先河的氏族是( )。
A.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
B.长江流域的父系氏族
C.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
D.黄河流域的母系氏族
【答案】A
【解析】首开世界种植水稻先河的是原始社会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属于长江流域母系氏族。
67.下列关于东北沦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沦陷发生于1932年
B.溥仪在九·一八事变后离开北京到东北
C.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周,东北主要城市沦陷
D.东北沦陷后,日本就建立了伪满洲帝国
【答案】C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炸毁南满铁路柳湖桥一段,嫁祸中国士兵,并迅速进攻沈阳北大营驻军。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日军占领沈阳、长春,不到一周,辽吉两省近30个城镇和大部分地区陷落,东北沦陷。1932年3月9日成立“满洲国”,溥仪执政,年号大同,定国都为长春。1934年3月1日改为“满洲帝国”,溥仪为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彻底灭亡,溥仪在临江大栗子退位。
68.下列不属于人们常用食品原料“五谷”的是( )。
A.高粱
B.稻
C.麦
D.黍
【答案】A
【解析】五谷即粟(稷)、豆(菽)、黍、麦、稻。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它们均为中国栽培作物的代表,也是农业生产的核心。
69.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事件是( )。
A.共产党成立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遵义会议
D.南昌起义
【答案】C
【解析】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A项,共产党成立是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指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关系,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D项,南昌起义是指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70.( )之后,秦着手进行统一战争。
A.周郑交质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D
【解析】长平之战发生于秦赵之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A项,周郑交质是郑国和周国关于两国缔结盟约信誉度问题上的交涉。B项,桂陵之战是发生于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战役,这次战争使魏军得到重创,减弱了魏国在霸权上的威望。C项,马陵之战是发生于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战争,最终以齐国的胜利而告终,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71.大汉奸汪精卫( )年11月10日死去。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答案】A
【解析】汪精卫(1883~1944)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故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抗日战争期间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72.在我国古代朝代中,隋、唐王朝开国皇帝都城都在今地( )。
A.江苏
B.陕西
C.河南
D.河北
【答案】B
【解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因汉朝时期长安历经战乱,年久失修,破败狭小,于是隋文帝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另建新都,名为大兴。681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为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
73.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登上华山时,面对万丈深渊,不知所措,失声痛哭,并写下遗书投于崖下,至今还立有“韩愈投书处”的石刻( )
A.千尺幢
B.百尺峡
C.苍龙岭
D.云台峰
【答案】C
【解析】苍龙岭是西岳华山上一处著名景观,是从云台峰通往“天外三峰”的一条险径。苍龙岭的顶端有一“逸神崖”,上刻有“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
74.因君权“受命于天”,且要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的时间是( )
A.清明
B.冬至日
C.立春
D.夏至日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祭天由来已久,《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因而为表示对上天的敬畏,感谢上天的庇护,历代帝王都选择在冬至之日祭天。
75.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逐步强盛,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答案】A
【解析】A项,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虚心纳谏、开拓疆土、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修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B项,开黄之治由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C项,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D项,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
76.在中国历史上,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第一个称自己为“皇帝”的是( )。
A.启
B.秦王赢政
C.黄帝
D.炎帝
【答案】B
【解析】B项,三皇五帝指传说中的帝王,秦王嬴政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C、D两项,为五帝中的两位。
77.我国“古今第一长联”一一《昆明滇池大观楼联》的作者( )。
A.郑板桥
B.唐伯虎
C.纪昀
D.孙髯翁
【答案】D
【解析】《昆明滇池大观楼联》上下两联长达180字,由昆明人孙髯翁编撰,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潘抄录。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楹联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楹联足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争艳媲美。
78.( )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841年
D.公元前770年
【答案】C
【解析】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八四一年。
79.我国( )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火药兵器。
A.唐朝
B.南宋
C.元代
D.北宋
【答案】D
【解析】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到了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兵器,中国的军队是最早使用火药武器的军队。在北宋的《武经总要》里边讲了三种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火炮火药法,当时用火药做成了用抛石机发射的炮弹。
80.据考证,我国远古时期的( )最早使用火。
A.云南元谋人
B.陕西蓝田人
C.周口店北京人
D.广西柳江人
【答案】A
【解析】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81.公元前21世纪,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商
B.夏
C.西周
D.东周
【答案】B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过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由此开始。
82.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明朝中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如苏松杭嘉湖地区出现了较大的纺织业作坊,坊主与机工大都为雇佣关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83.历史上,GDP总量曾占世界33%的朝代是( )。
A.汉朝
B.明朝
C.清朝
D.秦朝
【答案】C
【解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经济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1820年的GDP曾占世界总量的33%。
84.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是( )。
A.火耕
B.耜耕
C.铁犁牛耕
D.木犁牛耕
【答案】C
【解析】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后朝一直沿用。
85.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是( )。
A.重农重商
B.重农抑商
C.抑农抑商
D.抑弄重商
【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这种政策既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86.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个是( )。
A.林则徐
B.魏征
C.姚莹
D.徐继畲
【答案】A
【解析】林则徐在受命为任钦差大臣间,设立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等,并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施夷长技的第一步,故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87.下列属于明朝时期的作品的有( )。
A.《茶经》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答案】BCD
【解析】B项,《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C项,《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D项,《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农业著作,该书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政策,其作者是明朝的徐光启。A项,《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唐代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88.被评为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的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殷墟遗址
D.三星堆遗址
【答案】C
【解析】殷墟位于河南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西北,古称“北蒙”,又名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古代都城遗址。
89.推行“摊丁入亩”农业政策的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光绪
【答案】B
【解析】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雍正元年即1723年,雍正帝下令以雍正二年为始,在各省普遍推行摊丁入亩。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使得农民更牢固地束缚于土地,稳定了地主经济,强化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一道障碍。
90.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定都南京是在( )。
A.1920年
B.1924年
C.1928年
D.1930年
【答案】C
【解析】蒋介石通过第二次北伐战争,击败奉系军阀,于1928年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
91.清朝时期,我国地方志纂修最兴盛的时期是( )。
A.雍正年间
B.康熙年间
C.乾隆年间
D.嘉庆年间
【答案】B
【解析】我国地方志的纂修,到清代达到了极盛时期。清代地方志不但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而且是研究其它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资料宝库。据统计,现存清代地方志5587种,占现存全国地方志总数81多种的百分之七十, 康熙时期修过1372种,位居第一。
92.清军入关.将李自成赶出北京,建立清朝是在( )。
A.1600年
B.1642年
C.1632年
D.1644年
【答案】D
【解析】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93.我国屯田史上最发达的时期是( )。
A.元朝
B.金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明朝一代是中国屯田史上最发达的时期,屯田均以九边为多,而九边屯田又以西北为最。屯田的发展仰赖于水利、要保证粮食丰收必须发展水利。明朝各代在宁夏均极为重视屯田水利。
94.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是在( )。
A.1376年
B.1387年
C.1368年
D.1352年
【答案】C
【解析】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但此时元朝在北方特别是在西北的残余势力依然强大。
95.回回人以中国为家的观念大大增强,接受汉文化,改用汉姓学习汉文汉语是在( )。
A.明代
B.唐代
C.元代
D.宋代
【答案】C
【解析】元代回回人以中国为家的观念大大增强,改变了唐宋时期蕃客客居的心理,并接受汉文化,改用汉姓,学习汉文汉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逐渐成为官方语言和宗教语言。
96.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是在( )。
A.浙江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福建省
【答案】B
【解析】登封观星台是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始建于元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古迹之一。
97.元朝为了控制地方,实行了( )政策。
A.均田制
B.保甲制
C.三长制
D.分封制
【答案】D
【解析】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创立领户分封制。其目的在于让他们建立封国和军队,保卫中央,以收买人心,维护统治。
98.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极盛时期是在(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汉代
【答案】A
【解析】唐代的文学达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极盛时期,其中诗歌代表着唐代文学成就的最高峰。
99.北宋为了管理富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于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了( )。
A.《考工记》
B.《营造法式》
C.《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D.《清明上河图》
【答案】B
【解析】北宋建国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铺张,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后经不断修编,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
100.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所以皇帝每年夏至日必须亲自或派人到( )的地坛去祭地。
A.京城南郊
B.京城西郊
C.京城北郊
D.京城东郊
【答案】C
【解析】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圆”、“口”中有“或”,这“或”即“域”。所以皇帝必须亲自或派人前往地坛祭地,祭地在北郊,时间在夏至日。
101.在四方之神中,代表北方之神的是( )。
A.青龙
B.白虎
C.玄武
D.朱雀
【答案】C
【解析】四方之神分别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102.茶树的原产地是( )。
A.印度
B.巴西
C.泰国
D.中国
【答案】D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0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描述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京杭大运河
D.隋唐大运河
【答案】D
【解析】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其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中的“河”是指隋唐大运河。
104.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黄河的泛滥期为( )。
A.西汉以前
B.西汉—东汉
C.东汉—隋唐
D.唐末以后
【答案】BD
【解析】近4000年以来,黄河的情况被分为两个安流期和两个泛滥期。安流期的前一时期为商周至秦代,后一时期则为东汉初年王景治河之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直到唐中后期。频繁的河患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段泛滥期为西汉到东汉时期,后一段为唐后期、五代、北宋时期。
105.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是( )
A.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B.北魏的《齐民要术》
C.唐朝的《新修本草》
D.西汉的《黄帝内经》
【答案】C
【解析】《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唐朝苏敬等所编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A项,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B项,《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D项,《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106.东夷人创造的最早图形文字“陶尊文字”出现在( )的文物上。
A.大汶口文化早期
B.大汶口文化晚期
C.龙山文化早期
D.岳石文化
【答案】B
【解析】自1957年以来,发现18件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尊残片,陶尊文字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物证。
10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改革与科技进一步前进,化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A.侯德榜
B.顾学裘
C.侯祥川
D.葛洪
【答案】A
【解析】侯德榜是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B项,顾学裘药剂学家和药学教育家。C项,侯祥川在民国1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D项,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
108.我国手工业很发达,分工很细,号称“百工”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东周
D.西周
【答案】D
【解析】百工是指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西周铜器令彝、伊簋铭文及《尚书·康诰》都有“百工”一词,意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有的兼指管理工奴的工官。春秋战国时,工商食官的格局已渐打破,出现了私人手工业者,故《论语·子张》中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表明百工已成手工业者的通称。
109.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是在( )。
A.公元570年
B.公元568年
C.公元579年
D.公元581年
【答案】D
【解析】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隋统一后,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奠定了李唐王朝兴盛的基础。
110.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西夏、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
111.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中央集权的是( )。
A.金王朝
B.秦王朝
C.清王朝
D.明王朝
【答案】B
【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112.下列治世:①开皇之治;②光武中兴;③文景之治;④开元之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答案】D
【解析】①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②光武中兴发生在东汉;③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④开元盛世发生于唐玄宗时期。
113.北魏、西夏、辽、金分别由下列哪些民族建立( )。
A.鲜卑、契丹、女真、党项
B.契丹、鲜卑、党项、女真
C.鲜卑、党项、契丹、女真
D.鲜卑、契丹、党项、女真
【答案】C
【解析】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后魏;辽是契丹族建立;西夏是党项族建立;金是女真族建立。
114.西藏是在( )成为我国版图内一个正式行政区的。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D
【解析】元朝宣政院是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并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15.北京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都城开始于 ( )
A.元朝
B.金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
【解析】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778年的建都史。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后元朝、明朝、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
116.以下事件或作品和人物及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A.问鼎中原周公春秋
B.问鼎中原楚庄王春秋
C.《地狱变相》沈括北宋
D.《西湖争标图》吴道子唐朝
【答案】B
【解析】AB两项,“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楚庄王春秋》;C项,吴道子画《地狱变相》;D项,《西湖争标图》为北宋张择端所画。
117.元朝时期,贾鲁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利用旧有河道,疏通了一条河,后人称为“贾鲁河”,在河流的航运终点,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城镇,即( )。
A.朱仙镇
B.汉口镇
C.景德镇
D.佛山镇
【答案】A
【解析】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惟一的水陆转运码头,为贾鲁河的航运终点,因此而迅速繁荣。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
118.在文学上提倡古文运动并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A.李商隐
B.李白
C.欧阳修
D.韩愈
【答案】D
【解析】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119.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茶圣”、“书圣”、“诗仙”的依次是( )。
A.张仲景、贾思勰、吴道子、杜甫
B.孙思邈、陆羽、王羲之、李白
C.孙思邈、贾思勰、苏轼、杜甫
D.华佗、陆羽、吴道子、李白
【答案】B
【解析】孙思邈(581年~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120.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开元盛世”在( )。
A.汉朝
B.唐朝
C.明代
D.清代
【答案】B
【解析】“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121.我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答案】B
【解析】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均选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左传》记载,楚国“汉水以为池,方城以为城”的方城,为最早修筑的长城,大约始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
122.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民在( )战争中第一次空前的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
A.北伐
B.甲午
C.抗日
D.解放
【答案】C
【解析】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一定程度上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
123.公元( )年隋朝统一中国,从此我国进入大一统的隋唐时期。
A.580年
B.581年
C.582年
D.583年
【答案】B
【解析】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12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随后派大将( )建筑长城。
A.霍去病
B.徐达
C.蒙恬
D.蒙括
【答案】C
【解析】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125.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说法,“三皇”是指( )。
A.天皇、地皇、人皇
B.伏羲、神农、黄帝
C.伏羲、神农、祝融
D.天皇、地皇、泰皇
【答案】D
【解析】传说中,我国历史上在夏朝建立以前曾有“三皇”、“五帝”。采用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
126.在元代,王重阳七大弟子分别开创全真七个支派,其中以( )开创的龙门派最为隆盛。
A.马钰
B.谭处端
C.丘处机
D.王处一
【答案】C
【解析】“全真七子”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丘处机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今宝鸡市)龙门山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
127.“扬一益二”是( )社会上对于扬州、益州的称道。
A.三国时期
B.晋代
C.唐代后期
D.宋代
【答案】C
【解析】“扬一益二”是说扬州位于第一,益州居于第二,是唐朝后期社会上对于扬、益二州繁荣的称道。唐代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全国工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是扬州,次为益州。
128.被誉为中华“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女娲
【答案】B
【解析】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据说祭告天地的时候,天空出现了黄色的大蚓大蝼,相传是以土为德的帝,故称他为“黄帝”。为了加强与天下各部落的联系,他带人到处劈山开路,并定期巡视各地,体民疾苦,劝民农桑。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黄帝是华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国人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129.马援( )是东汉军事政治家。
A.公元14~49年
B.公元前14~49年
C.公元24~49年
D.公元前24~49年
【答案】B
【解析】马援生于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渊,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130.以下那些城市属于“中国历史七大古都”( )。
A.南昌
B.洛阳
C.北京
D.西安
E.上海
F.南京
【答案】BCDF
【解析】中国历史七大古都是指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131.下面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传说人物,教人种五谷、亲自尝百革,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的是( )。
A.黄帝
B.神农氏
C.有巢氏
D.燧人氏
【答案】B
【解析】A项,黄帝(前2717~前2599),本姓公孙,名轩辕,又称有熊氏,其主要功绩是统一中华民族、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等。B项,神农氏又称炎帝,他的主要功绩是教人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C项,有巢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主要功绩是教人建造房屋。D项,燧人氏,上古时代部落首领,主要功绩是钻木取火,教人熟食。
132.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
A.司马光
B.司马迁
C.司马懿
D.司马昭
【答案】B
【解析】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便出自司马迁。A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C项,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D项,司马昭,字子上,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133.下列朝代与人物和“问鼎中原”、“官渡之战”、“五胡十六国”等历史典故相对应的选项是( )。
A.战国、袁绍;西晋、刘渊;东汉、曹操
B.战国、袁绍;东汉、曹操;西晋、王孙满
C.东汉、王孙满;西晋、刘渊;战国、周定王
D.战国、楚庄王;东汉、曹操;西晋、刘渊
【答案】C
【解析】“问鼎中原”出自《左传》,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慰劳楚子。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五胡十六国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作“五胡乱华”时期。
134.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在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更迭的朝代,依次是( )。
A.唐梁晋汉周
B.梁唐晋汉周
C.晋汉梁唐周
D.梁唐汉晋周
【答案】B
【解析】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
135.北宋的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并称四府,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地名分别是( )。
A.河南开封、河南洛阳、河南商丘、河北大名
B.河南开封、河北大名、河南洛阳、河南商丘
C.河南开封、河南商丘、河北大名、河南洛阳
D.河南开封、河南商丘、河南洛阳、河北大名
【答案】D
【解析】北宋王朝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北大名)。东京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京为分司所在;北京是河北重镇;南京在四境中规模最小。
136.1938年5月,为阻止日军的攻势,国民党先是在( )掘堤,又是在再次掘堤,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A.开封、洛阳
B.开封、赵口
C.赵口、花园口
D.开封花园口
【答案】C
【解析】1938年5月,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赵口和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137.“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纵,迫使秦国退还部分侵地,两次离间齐秦关系,后遭车裂而死”以上介绍的人物是( )。
A.张仪
B.范蠡
C.苏秦
D.吕不韦
【答案】C
【解析】苏秦,字季子,汉族,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138.( )是第一个崇菊、赏菊的人,他的名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也是成语“春兰秋菊”的来源。
A.屈原
B.陶渊明
C.汉武帝
D.魏文帝
【答案】A
【解析】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寿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将菊花与他作品里再三受到推崇的幽兰并列起来加以礼赞,且冠以“秋”字,含有菊花乃秋季的代表花卉之意,对后世影响甚大,“春兰秋菊”还成了一句成语,这就开了后人崇菊、赏菊的先声。
139.甲骨文出现于( ),中国历史进入有文字记载时期。
A.唐尧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答案】C
【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载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历法等,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40.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A项《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署的条约。B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签定于1901年。D项《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41.我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翻译者是( )。
A.陈独秀
B.陈望道
C.瞿秋白
D.闻一多
【答案】B
【解析】陈望道(1891~1977年)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民盟中央副主席,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A项,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号实庵,创办杂志《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担任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C项,瞿秋白(1899~193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翻译《国际歌》。D项,闻一多(1899~1946年),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民主战士,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42.两汉人民首创( ),在旱地采取节水技术,解决了灌溉的问题.
A.沟渠法
B.水排法
C.引灌法
D.井渠法
【答案】D
【解析】汉代,坎儿井古称“井渠”,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灌溉的一种渠道。
14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朝代是(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秦朝
【答案】B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中国北宋,它也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144.下面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传说人物,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刻文字的是( )。
A.神农氏
B.仓颉
C.周公
D.伏羲氏
【答案】D
【解析】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主要贡献是画八卦、刻文字。A项,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B项,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C项,周公姓姬,名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45.《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
A.孙思邈
B.吴道子
C.华佗
D.宋慈
【答案】D
【解析】南宋人宋慈写的《洗冤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早300年。A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被誉为“药王”.B项,吴道子是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所画人物衣带飘拂若动,人称“吴带当风”,有“画圣”之誉。C项,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146.汤灭夏后,以“商”作为国名,其后盘庚迁殷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其中殷在今天的( )。
A.河南安阳
B.河南信阳
C.河南商丘
D.河南洛阳
【答案】A
【解析】殷位于今河南安阳西北。
147.我国清朝末期结束了圆行方孔钱,而出现了铜元和银元,银元中最为贵重的是( )。
A.永通万国
B.双面龙
C.雕花琉璃
D.头像
【答案】B
【解析】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天地之间存有人等一些有生命的物质。为了使天地融为一体,人能参与到中间来,因此铸造了“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充当货币流通。清朝末期结束了这种圆形方孔钱,出现了铜元与银元,而在银元中以“双面龙”最为贵重。
148.下面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传说人物,人们以“钻木取火”相形容,代表了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的是( )。
A.燧人氏
B.庖牺氏
C.有巢氏
D.神农氏
【答案】A
【解析】燧人氏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钻木取火,教人熟食。B项,庖牺氏又称伏羲氏,传说中三皇之一,发明了八卦。C项,有巢氏是古代传说人物,教人筑巢而居。D项,神农氏又称炎帝,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149.明代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 )。
A.山海关
B.嘉峪关
C.居庸关
D.八达岭
【答案】B
【解析】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经过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
150.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 )。
A.东汉
B.西晋
C.唐代
D.宋代
【答案】D
【解析】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151.我国早期人类中距今约80万年的是( )。
A.北京人
B.陕西蓝田人
C.山顶洞人
D.山西丁村人
【答案】B
【解析】我国早期人类中,AB两项都是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其中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C项,山顶洞人时代距今约18000年,为中国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D项,山西丁村人是距今约20万年~10万年出现的早期智人(古人)的著名代表。
152.采纳“维新变法”的建议、颁布诏书宣布实行新政的清朝皇帝是( )。
A.道光皇帝
B.咸丰皇帝
C.同治皇帝
D.光绪皇帝
【答案】D
【解析】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四岁即位,年号光绪。光绪初继大统时,政权由慈禧太后掌握。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采纳“维新变法”的建议。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实施新政。但因引起保守派的反对,9月便失败告终。变法前后只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153.北京地区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在70万~50万年以前、20万~10万年以前、1.8万年以前以及1万年以前,就依次生活着( )。
A.山顶洞人、东胡林人、新洞人、北京人
B.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
C.东胡林人、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新洞人
【答案】B
【解析】在距今50万年以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龙骨山上诞生了北京最早的居民——“北京人”;在距今20~1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经过长期与自然界斗争,由猿人进化为早期智人,即“新洞人”;在距今18000~17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洞人”又进化为晚期智人,即考古学上的“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年以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活着“东胡林人”。
154.( )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距今约有18000年。
A.仰韶文化
B.山顶洞文化
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答案】B
【解析】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距今约有18000年的山顶洞文化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7000年。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距今约5500~7000年。
155.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有( )传扬后世。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A
【解析】西汉文帝、景帝时,吸取秦灭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156.云南元谋人是距今最早的人类祖先,他距今( )。
A.170万年
B.80万年
C.77万年
D.20万年
【答案】A
【解析】云南元谋人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距今最早的人类祖先;北京人约在距今50万年前;陕西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前;山顶洞人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山西丁村人距今二十多万年。
157.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周朝
【答案】C
【解析】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其最后一位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禹被儿子启继位为“夏后”,开始“父传子,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中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产生了,同时他的阶级属性也是奴隶制社会。所以夏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58.在明朝历史上惟一曾被少数民族俘虏的皇帝是()。
A.惠帝朱允炊
B.英宗朱祁镇
C.熹宗朱由校
D.思宗朱由检
【答案】B
【解析】明正统十四年(1499)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兵南下攻打山西。明英朱祁镇宗率50万人马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失利,仓皇后撤。绕道蔚州(今河北蔚县),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內),被瓦刺军追及包围,明军溃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159.传说中的五帝是( )。
A.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B.黄帝、炎帝、帝喾、唐尧、虞舜
C.女娲、伏羲、神农;黄帝、颛顼
D.女娲、伏羲、神农、唐尧、虞舜
【答案】A
【解析】中华文化中,五帝一般是指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60.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是( )的“直系后裔”。
A.甲骨文
B.金文
C.汉隶
D.石鼓文
【答案】A
【解析】“古汉字”经历了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东周多元化古汉字——秦篆——“古隶”等发展演变历程。甲骨文因此成为汉字始祖,今天所用的汉字可算为甲骨文的直系后裔。
161.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 )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从未中断过。
A.中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答案】A
【解析】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一直以系统的文字记录历史,且没有被中断过,其它三国的历史都因文字及语言的改变而中断。
162.中国早期城市是在( )原始村落的基础上产生的。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春秋战国时期
D.商周时期
【答案】B
【解析】在新石器时代奴隶制度产生后,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产生了保卫奴隶主的城堡,随之加进了商品交易的内容,早期城市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163.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统一于( )。
A.北魏
B.北齐
C.北周
D.东魏
【答案】A
【解析】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为北朝的第一个朝代。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
164.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 )。
A.后
B.王
C.天子
D.皇帝
【答案】B
【解析】在中国历史中,秦皇以前称王,自秦皇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国王是皇帝的下属,或者是属国的君主;后为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165.( )的作品被誉为“词家之冠”。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周邦彦
【答案】D
【解析】周邦彦是北宋词人,精通音律,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代表作有《清真居士集》,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A项,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B项,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C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
166.( )标志着中国封建统治已经结束。
A.“五·四”运动
B.新民主主义的诞生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167.我国主要的药物学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神农本草经》
D.《千金方》
E.《脉经》
【答案】AC
【解析】《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历时29年,全书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96多个药方,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黄帝内经》编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是一本综合性临床医著,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涉及中医学伦理学、妇科、儿科、内科,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作者孙思邈被尊为“药王”。《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由西晋王叔和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168.我国封建制确定的时期是( )。
A.公元前841年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公元前221年
【答案】C
【解析】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制确定的时期。
169.( )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浪潮,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
A.魏晋
B.南北朝
C.隋朝
D.春秋战国
【答案】B
【解析】386年,鲜卑的拓跋珐建立北魏,439年,拓跋统一北方,北朝开始;420年,刘裕废帝自立,东晋亡,南朝始。史称南北朝。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浪潮,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的更替,而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170.元大都城的总体设计者是( )。
A.耶律楚材
B.刘秉忠
C.郭守敬
D.也黑迭儿
【答案】B
【解析】大都城的主要设计者是汉臣刘秉忠。刘秉忠(1216~1274),河北人,初名侃,少时为僧,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是北方著名理学家,深受忽必烈赏识。他不仅设计了上都(开平)与大都,还制定了元代开国的各种典章制度。
171.在明代皇帝中,生前下令废除人殉制的是:( )。
A.明神宗朱翊钧
B.明英宗朱祁镇
C.明宣宗朱瞻基
D.明仁宗朱高炽
【答案】B
【解析】古代帝王往往强迫大批妃嫔宫女为其殉葬。自夏商直到明初人殉之事时有发生,直到明朝天顺八年(1464)英宗朱祁镇临终前,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人殉制度正式废止。
172.在下列清代皇帝中,在位时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是( )。
A.嘉庆皇帝
B.道光皇帝
C.咸丰皇帝
D.同治皇帝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于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73.贫而好学,笃于存仁,被后人称为“复圣”的是( )。
A.曾子
B.颜回
C.墨子
D.左丘明
【答案】B
【解析】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174.清朝,完成《皇舆全图》编绘、编纂《全唐诗》和《明史》等的皇帝是(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答案】B
【解析】康熙时期,文化上的成就有:完成《皇舆全图》的绘制,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字典》、《明史》、《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籍。
175.清代王府绝大部分分布在( )。
A.宫城
B.皇城
C.内城
D.外城
【答案】C
【解析】清代王府大部分分布在內城,一方面赋予各位王爷以地位殊荣之感,另一方面朝廷便于管理。因此,北京內城就成了王府的集中地。
176.世纪坛青铜甬道上,镌刻着中华数千年文明史。其起止时间是( )。
A.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0年
B.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2000年
C.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2000年
D.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2000年
【答案】A
【解析】中华世纪坛甬道正中,3米宽的青铜浮雕板上,从南向北镌刻着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用凝练的文字记述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辅以天干、地支等生肖图案。
177.“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最终被秦所灭的时间(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22年
C.公元前223年
D.公元前224年
【答案】B
【解析】燕共传44代,历时820多年,公元前222年“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最终被秦所灭。
177.东汉的开国皇帝是( )。
A.李世民
B.唐高祖
C.朱元璋
D.刘秀
【答案】D
【解析】刘秀,汉光武帝,后汉(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A项,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B项,唐高祖,为唐代开国皇帝,经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C项,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178.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发生于( )。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康熙皇帝
【答案】B
【解析】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避免别的将领效仿自己“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因此,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途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级军官们主动交出兵权。
三、术语解释题
1.矿泉
答:矿泉是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化学成分、有机物或气体,或具有较高水温,能影响人体生理作用的泉水。一般是温泉,有盐泉、铁质泉、硫磺泉等。有些矿泉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又称矿水,具有医疗作用的地下水,一般都是温泉,有盐泉,铁质泉,硫磺泉等。
2.泻湖
答:泻湖是指在长时间自然力的作用下,泥沙淤积沉淀,使海湾逐渐变小变浅,最后使原来的浅海湾逐渐变成一个滨海湖泊。按成因可以分为海岸潟湖和珊瑚潟湖,按水体盐度的差异可以分为淡化泻湖和咸化泻湖。
3.堰塞湖
答: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中国东北的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著名的堰塞湖。
4.新石器时代
答:新石器时代指距今约1万年左右,以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为特征的时代。
5.三皇五帝
答:“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是指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通过考古发掘和人类文化学研究证明,五帝传说并不完全是后人的向壁虚构,它映现着某种历史真实。
6.百家争鸣
答: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是争辩的论说。诸子百家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7.名家
答:名家又称刑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关系。邓析当年专门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这一派的学说也是随着战国的结束而消失了,随着近代西方哲学的输入,人们才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
8.西域
答: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的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9.察举制
答:察举制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
10.永嘉之乱
答: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八王之乱时,混战中的诸王招引匈奴乌桓、鲜卑贵族助战,大河南北从此成为匈奴鲜卑人的世界。晋永嘉二年(308 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
11.三省六部制
答: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中央实行的一项政治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
12.一条鞭法
答:“一条鞭法”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其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13.摊丁入亩
答:“摊丁入亩”是清朝实行的赋税改革。“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人口的增长。赋税制改革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明清特别是清朝中期以后的社会发展,是受惠于康熙雍正年间的改制的。但不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都不过是两税法的延续,其立意不过是在国家税源日趋枯竭的情况下增加朝廷收入,其政治观念的内涵仍未摆脱重农主义范畴。
14.乾嘉学派
答:乾嘉学派是指清朝的一个学术流派,主要创始人为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明朝的灭亡,告诉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所以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其盛行于乾隆、嘉庆年间。
15.宗法制
答: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
16.金瓶掣签
答:金瓶掣签是清代乾隆时期建立起的一种活佛转世制度,凡达赖、班禅及大活佛的法位继承人,都以此法最后决定。乾隆皇帝颁赐一金瓶,要求活佛圆寂后,须选出候选灵童,然后将候选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牌上,放在金瓶内,经过高僧大德念经加持,然后由皇帝加封的“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佛祖释迦牟尼像前共同通过抽签认定。
17.封禅
答: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封是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一般在梁甫山举行),也就是“封泰山二禅梁父”。封禅的目的是帝王一天子的份极高天地,借以表明自己的登位和统治呵护天意和正统。
18.文景之治
答:文景之治描述的是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统治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苛政,使汉初社会出现一片太平景象。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很多年用不了。
19.租庸调制
答:租庸调制是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而形成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20.行省制
答:行省制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制度,“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行省制,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这一制度在元朝得到了完备的发展,从此以后,我国地方制度进入了划省而治的阶段。
21.改土归流
答: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多发生于明清时期。土司即原地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22.夷陵大战
答:夷陵大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以蜀军战败告终。
23.龙门二十品
答:“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在清代中期,人们从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其中古阳洞就占有十九品。“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24.甲骨文
答:甲骨文发于安阳殷墟,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文字之一。它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记载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各种活动,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25.陈桥兵变
答:陈桥兵变是指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所进行的一场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从都城开封率兵北上,准备抵御契丹和北汉的进攻。当部队进行到开封以北45里的陈桥驿时,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趁机策动将士发动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紧接着,赵匡胤率领军队返回京城,从后周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26.宦官
答: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后专门用于管理皇宫内部事务,承担宫中各项役使,侍奉皇帝、后妃及皇族成员的人。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太监、寺人、阉(奄)人等。
27.战国七雄
答:战国七雄指历史上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
28.庄踽入滇
答:战国时,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楚国派将领庄踽率军进入滇池地区,到达滇池地区后,庄踽以兵威定属楚;后秦军攻克楚属巫,黔中之地后,庄踽及其部属变服从俗,当了滇王,史称“庄踽入滇”。庄踽带来的楚人和当地的土著民族,在滇池之滨的千里沃野上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灿烂辉煌的古滇国文明。
29.凿空之举
答:凿空之举取意“凿破混沌”,即开创之意。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第一次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这次出使大月氏,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以汉使的身份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了解了临近五、六国及沿途各国的情况,为以后统一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拉开了序幕,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他原来的使命,因此《史记》、《汉书》称之为“凿空之举”。
30.开元盛世
答: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开元”(公元713年~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选任贤能,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该时期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31.光武中兴
答: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曾调整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使封建经济和科学文化继续繁荣,是相继“文景之治”后又出现的一代盛世,故称“光武中兴”。其中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后汉王朝的过程叫做刘氏江山的“中兴”,意指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32.春秋五霸
答:“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是具有几个代表性诸侯国的合称。“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社会生产力与旧有制度不协调的情况下的特殊产物。
33.贞观之治
答: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
1.简评汉武帝的历史功绩。[2011年真题]
答: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的历史功绩
在政治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势力,巩固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十三部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在位期间,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思想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统治成为了二千年间中华帝制的基本范式。
(2)经济上的历史功绩
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将冶铁和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实行“代田法”,统一货币,这些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减轻人民负担。
(3)思想上的历史功绩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得儒学称为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想主流,对后世的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军事上的历史功绩
在军事方面,汉武帝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和霍去病先后出击匈奴,使北部郡得以安定,为国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5)外交上的历史功绩
汉武帝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西北边疆,开通丝绸之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也加强同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联系。
2.我国具有国际或国家统一入选标准的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答:我国具有国际或国家统一入选标准的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旅游地和地质公园。
(1)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2)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3)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与喜悦休闲,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5)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6)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大陆对确定纳入保护对象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7)国家级旅游地
是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游览条件,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委员会评定,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供人们休闲、度假的地域。
(8)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3.简述我国四大奇观。
答:我国四大奇观包括: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昆明石林、吉林雾凇。
(1)长江三峡
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包括西陵峡、巫峡、瞿塘峡,是长江上景色最优美、景点最集中的地方;
(2)桂林山水
它是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两岸的风光。两岸奇峰罗列,宛如山水画卷,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优美的岩溶景区;
(3)昆明石林
它是小尺度的山石造型地貌,是热带石芽的一种特殊形态,形体高大,相对高度一般在20米左右;
(4)吉林雾凇
它出现在吉林市的松花江畔,雾凇又名树挂,观雾凇有三景:夜观雾、晨观挂、午后赏落花。
4.简述我国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点。
答:我国自然景观要素有:
(1)地形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自西向东呈现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西高东低、向海洋逐级下降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过渡地带的巨大落差,使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地形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山区面积广大。
(2)水文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多河川的国家,河湖众多、类型丰富、内外流兼备。我国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水能资源丰富,湖泊众多。
(3)气候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季风影响年际变化大,加上多种地形,因此气温和降水组合形式多样,故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4)植被
我国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所以植被具有复杂多样、种类丰富的特点。植被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和区域性差异,呈现东部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显著差别。
总之,我国自然景观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5.简述自然景观是哪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构成的自然综合体。为什么大千世界,形态各异?
答:自然景观是由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六大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基本上是天然赋存的。由于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但存在各单一要素之间的差异,而且存在更为明显的自然综合体整体之间的特征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勾起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好奇心。
6.请举例说明我国自然景观分布呈现地域性的特点。
答:自然景观基本上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如山地、水体、动植物等,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地带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也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使其在分布上具有地带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具体来说我国资源景观地域性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纬度地带性
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①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②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景观地带;③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景观地带;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⑤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景观地带。
(2)干湿度带性
中国自然景观的干湿度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
我国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可分为东南湿润海洋型与西北干旱内陆型,两者之间为一些过渡类型。
①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特点,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水平)地带的位置。
②东部湿润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③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7.简述冰川地貌景观的概念及分类。
答:(1)冰川地貌景观的概念
冰川地貌景观主要指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高山及高纬度地区年均温度O℃以下,降雪积累大于消融,地表积雪逐年增厚,经一系列物理变化形成冰川冰,冰川冰在自身重力及压力作用下缓慢流动形成冰川。
(2)冰川地貌景观的分类
①冰川地貌景观的分类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a.冰川侵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
b.冰川堆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②冰川地貌景观的分类按成雪线为界限分为雪线以上的地貌景观和雪线以下的地貌景观两类
a.雪线以上的地貌景观主要有角峰、刃脊和冰斗,它们相互依存从不分离。
b.雪线以下的地貌景观主要有冰川谷、羊背石、终碛堤、冰瀑、冰洞、冰桥、冰塔林等。
8.中岳嵩山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人文、自然价值,请分析嵩山的特点。
答: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
(1)自然方面
①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②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2)文化方面
①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
9.什么是“海市蜃楼”?怎么形成的?有哪些类型?
答:(1)还是蜃楼的定义
海市蜃楼即蜃景,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2)海市蜃楼的成因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3)海市蜃楼的类型
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10.天象景观包括哪些类型?
答:天象景观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1)日出日落景观。著名观景地有泰山日观峰、黄山翠屏楼、庐山汉阳峰、峨眉山金顶、北戴河鹰角亭等。日出日落均有霞景相伴,霞景有朝霞和晚霞。霞是指太阳斜射天空中,由于空气层的散射作用,使天空的云层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自然景象。霞和霞光常与水汽、云雾相伴随,可形成霞海奇观。
(2)月色景观。在我国诗词歌赋中,对月亮的描写不胜枚举,无论中秋圆月,还是弯弯残月,文人雅士都赋予它生命。如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岳阳的“洞庭秋月”,避暑山庄的“梨花伴月”,无锡的“二泉映月”等,都以月亮为主题,让游人欣赏月色迷人的自然美景。
(3)极光景观。极光是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发光现象。它是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微粒子流,发射到地球磁场势力范围时,受地球磁场影响,从高纬度进入地球高空稀薄大气层时,使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被激发而造成的发光现象,多呈带状、弧形等。北半球在距地磁极22°~27°处有一极光带,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景观之一。我国在黑龙江漠河和新疆阿尔泰,每年也能看到极光。
(4)日食、月食。日食和月食,都是一种罕见的天象奇观,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日食是月球遮掩太阳的一种天象。只有朔日,地球才可能位于月球的背日方向,因之日食只发生于朔。月食是地球遮掩太阳后,月球因没有可被反射的阳光,而失去光明的一种天象。只有望日,月球才可能位于地球的背日方向,因之月食只发生于望。
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宋神宗时,政府和地主加重赋税以及辽、西夏的不断侵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危机严重,“积贫积弱”。为富国强兵,在王安石倡议下,实行了变法。其内容是:
(1)青苗法。春天由政府贷放钱粮,秋天偿还,收20%的利息。
(2)募役法。向应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3)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地方水利,开垦荒地。
(4)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亩收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5)保甲法。农村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两丁以上的人户一人做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维护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变法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恣意盘剥,使农民负担稍有减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
但因各项新法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加上自身变法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12.简述蒙古统一与元朝建立的经过。
答:元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其建立过程为:
(1)蒙古统一
铁木真于1162年(宋高宗时期)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当时蒙古部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掠夺更多的财富,各部落的奴隶主互相展开战争。随着金朝的衰落,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国政权的统治。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建立政治制度,蒙古国成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蒙古统一。
(2)元朝建立
蒙古汗国成立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扩张其疆域。1218年灭西辽,1219年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死亡。之后蒙古帝国于1234年灭金国,1241年一度逼近东欧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经多年战争和内部残杀,至元八年(1271),蒙古大汗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1272),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王朝。
13.简述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政治改革主张。
答: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具体为:
(1)政治方面
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提高内阁实权。
(2)经济方面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推行“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军事方面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修筑明长城;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促进多民族文化的交流。
(4)水利方面
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修筑良田。
经过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但是改革不免触动了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
14.简述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及其职能。
答:军机处为清代官署名,是清朝中后期的权力中枢机关,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1)军机处的设置
为加强中央集权,清朝初仿明代制度设立内阁,又增设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即“议政处”,权力在内阁和六部之上;康熙帝又设立“南书房”,选择有才华的大臣为其起草诏令;雍正帝时为了提高处理军务的效率和保守军机秘密,设立“军需房”,为其起草缮写旨令,后又改名为“军机处”,军机大臣为皇室亲臣、朝廷重臣,使军机处变为清王朝最重要的“承旨出政”的枢纽组织。
(2)军机处的职能
军机处的职能为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考其山川道里、兵马钱粮之数,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宣统三年(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15.明成祖朱棣是怎样一位人物?
答: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为明成祖。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1)政治方面
进一步加强皇权统治,设立东厂,完善文官制度,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方面
朱棣注重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统治时期,疏浚河道,鼓励开垦种,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促进生产的发展。
(3)文化方面
命人修订《永乐大典》,使成为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4)民族关系方面
朱棣通过多次外出征战,解决了蒙古问题,设立和巩固奴儿干都司,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抵御倭寇,为我国领土完整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
(5)对外交流方面
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多次出使西洋,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但他多疑好杀,发动靖难之役,后又杀死多位建文帝忠臣,四处征战,一定程度为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破坏作用。
16.试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答:(1)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耕自足的农业为主,农业和土地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土地价值观、宗法制观念、沉重的封建剥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农经济具有个体分散式经营、封闭性强、自给自足等特点。
(2)统治者政策的维护
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并且买卖,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在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
17.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
答:(1)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宗法制度依然以一种“先祖魂灵”、“先祖遗志”的观念,在精神上统领着民众,从各方面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民生气息。
①宗法制度形成中国家庭强大的凝聚力
家庭是现代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和睦,才真正出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古代家族宗法制依然对现代家庭的和谐与管理发挥着重大重要。这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②宗族使现代人有更多的归属感
物质相当发达的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遥远的距离使更多人心理“茫茫然”。而在这样一个宗族社会中,现代人可以重新找回自我,找回一种信念,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③宗族制度衍生出对族人的种种法律上、道德上的普遍约束力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儒家思想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来说,犹为如此。大凡所有的宗族,都会立下一系列的规定,以约束族人的行为、作为族人的行为规范。族规中不免会包含有违背现代文明之处,但相对而言,族规里的规定都缘于传统的制度与统治思想,与现代的法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2)宗法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欧洲长期保留宗法“嫡长继承制”,整个中世纪均如此。“宗法制”对欧洲产生了而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西方社会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
②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侯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
③西方社会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
18.简述气候变迁的四大时期。
答:(1)温暖期
温暖期大致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这个时期的时间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那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野象等亚热带动植物。
(2)寒暖交错期
寒暖交错期大致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这个时期大致从西周到明朝的初期。
①西周前期为温暖期,之后进入寒冷期。
②春秋至西汉时期为第二个温暖时期。
③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时期。
④隋唐至北宋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
⑤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
⑥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是第四个温暖期。
(3)寒冷时期
寒冷时期大致从公元前1400年到1900年,也称为“方志时期”。
①第一个寒冷时期为50年,从明成化六年(1470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
②第二个寒冷时期长达100年,从明秦昌元年(1620年)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③第三个寒冷时期为50年,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
(4)仪器观测时期
仪器观测时期大致从1900年开始。
19.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
答: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蓄、扬、荆、豫、梁、雍九州。
(1)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
(2)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
(3)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
(4)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
(5)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
(6)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
(7)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
(8)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
(9)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20.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哪四个地域文化?
答:秦汉时期实施文化的“大统一”,将全国分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四个地域文化。
(1)“山西”地区
山西地区沃野千里,这里的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自从秦朝将都城定在此地,汉初又将东方民众迁移至此,好“玩巧末业”的风气也随之形成。西部虽然戎狄间杂,但畜牧业很发达,又有巴蜀作为后方,所以关中人口不过全国十分之三,地不过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但其财富,却占全国十分之六。
(2)山东地区
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邹、鲁、泗上地区有周公遗风,好儒习礼。
(3)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4)江南地区。
21.简述历代各种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
答:历代起到环境保护功效的措施主要包括:
(1)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2)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有相当大的意义。
(3)历代的皇帝贵族的灵寝都讲究植树造林。
(4)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遮拦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
(5)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保护了西北环境
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设有规模庞大的养马场,以支持国家的装武备;那一地区,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区。所以,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
22.简述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答:(1)过分开垦土地
过分开荒破坏了植被生态,结果引起沙化。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度开垦土地,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土地围湖造田,致使两湖一带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上游地区森林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不断的逐年增加。
(2)林木的滥砍滥伐
①林木的乱砍乱伐加重了黄河的水患
黄河流域的水灾总体看上去呈逐渐增加加重的历史趋势,主要因素是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一支下游平原地带形成地上悬河。公元10世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不严重,基本是稳定的、安流的从10世纪到唐五代开始,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②林木的乱砍乱伐促使湖泊的淤塞以至消失
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为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河入海,又造成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
23.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
答: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在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一无二,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耐旱谷物农业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
(2)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磨制石器的发展与农业发生同步。
(3)制陶业的发展
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制陶技术经历过贴塑、泥条盘筑及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几个大的阶段。快轮加工陶器在仰韶文化时就已经出现,经过不断提高,到龙山时期已遍及黄河及长江流域。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龙山文化时代,除良渚文化外的所有文化遗址,都曾发现过铜器,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4.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答:(1)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
①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a.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b.汉水、淮河把长江和黄河联系在一起。
c.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d.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②地形多样、山岭险峻的地理环境提供给人们交通的便利
a.早在远古时代,新疆与青藏就和内地有联系。
b.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c.与这条线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
第一,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第二,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
第三,近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窜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2)中国地理环境利于先民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中国地理的这些特征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范围及交流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文化发展就越有利。
25.简述夏文化的特点。
答:《礼记·表记》载:“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夏上(尚)忠”,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
(1)从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略作推测。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命,劳形天下,这就是忠。
(2)从夏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也可以得到认识
《国语》说夏在虞舜时期专门负责“单平水土”,孔子也从禹的“卑宫室而尽力于沟洫”去赞美他。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禹都阳城’所在。……或因‘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城垣一度被……大水冲毁,处于安全防卫原因,人们在紧傍原城西部又再筑其城,后又遭山洪,北垣外出现一条东西向大冲沟,城垣东北隅被冲垮。面对洪水再三肆虐,人们仍‘尽力沟洫’,没有轻弃故地,在治理自然环境方面作出了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这绝不是禹或某个人的“尽力沟洫”,而是一个人群脚踏大地,在大自然的风浪中百折不挠精神的体现。
26.简述分封制的历史作用(特点、意义)。
答:(1)分封制是后世统一国家建立的基础
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国家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2)分封制形成了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分封制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朝的分封,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土地、军队和人民,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必须向它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利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区别。
(3)分封制开辟了上古多姿多彩的文化
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
27.简述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答: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1)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许多六国贵族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
(2)汉高祖刘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非同姓不王”即为证明。
(3)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
(4)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28.简述魏孝文帝的改革。
答:(1)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内容
在魏晋南北朝各内迁民族中,以鲜卑人拓跋氏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拓跋氏逐渐抛弃自己的习惯,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均田制;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模仿南朝痕迹的定族姓,将鲜卑族贵族门阀化,这些措施切实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
(2)魏孝文帝的改革的意义
①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无疑是积极而开明的。
②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孝文帝的措施多是不计后果的。迁都洛阳,使北魏政权失去了稳固的部族基础,定族姓也无形中把部族中的不平等表面化、合法化。特别是迁都以后,南迁的鲜卑贵族与留在北方的贵族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异。加之其奉行排抑武人的做法,最终导致了部族内部的分化,以致六镇武人的起兵。汉化的趋势一时间出现逆转。
29.简述南方经济的高涨。
答:(1)南方经济的发展
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中唐以后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促进了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扩展;曲辕犁也被广泛使用于水田了;插秧技术得到推广,早熟的品种被引到那里。这一切促使着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2)南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南方的稻米对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唐宋时期国脉所系。粮食产量提高了,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在全国贩运茶叶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茶树、桑树、漆树、竹子广泛栽植。
②手工业在南方有长足的发展
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百姓一般性日用品。此外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
30.简述新党旧党的分歧。
答:(1)新旧两党的产生
道统在宋代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气概。心性内容则由深感唐末五代“无廉耻”的士人发展为理学、道学。北宋实行的文官政治,士大夫集政治家、诗文家、学问家于一身,本着各自的道德学问及对现实问题不同的理解为政,宋代士大夫出现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
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新党试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旧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变法。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
(2)新旧两党的分歧
新旧两党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①旧党的主张
a.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
b.旧党更敏锐地注意了“吏治”问题,即王朝各级行政官僚、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舞弊的问题。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但有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再好的办法也得变质。
②新党的主张
新党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王安石所设计的方案,如果真正被实行,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然而总的说来却是失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31.简述元朝政治在经济上的负面影响。
答:元朝入主中原后,元朝政府广开牧场、实施屯田、搜刮民财,政治上的措施对当时的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1)广开牧场、实施屯田的举措严重挫伤了民众的利益和积极性
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
(2)搜刮民财的做法造成民众的日益贫困,并触发了社会矛盾
元朝南人地区赋税征收十分沉重,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浙。特别是忽必烈后期色目人阿合马执政,对江南的搜刮更甚。元朝兵权掌握在蒙古贵族手里,财权则操持在色目人手里。
阿合马执政期间,任用色目商人实施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定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问,剥夺民众达到敲骨吸髓的地步。阿合马还实行以清理官司钱财欺隐拖欠为名目的“拘刷”、“打勘”法,百姓受害,连执行的州县官吏也叫苦。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此外,滥发纸币也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民众的生活日益贫困,而地位低下的南人更甚,最终激起了元末的农民起义。
32.简述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
答:(1)元朝剧作家的出现
政治上的惨淡前途逼使着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获得成功。他们加入了在过去无论如何也看不起的艺人的行列,把两宋以来逐渐流行的戏剧剧本的写作推向一个高峰。这就是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为代表的杂剧剧本的创作。
(2)元杂剧和散曲的通俗化特点
中国的戏剧发祥于市井社会,但若没有元代读书人的介入,它就不会发展那么快,文学水准那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社会处境,避免了一种惯例的重现,即文人把一种艺术过分雅化,弄得一般百姓欣赏不了。即使今天读起来,也可以看出它是把文人才气、高雅与内容上的贴近民众生活完美地结合在戏剧特有的艺术方式中了。
他们的剧本或对生活揭露批判如《窦娥冤》,或讴歌爱情如《西厢记》,或曲折地表露民族意识如《汉宫秋》,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现实和意愿。他们还发展出一种新颖的异乎传统的诗歌形式即散曲。
33.论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中国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l)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2)广大地域与对天下统一的追求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高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是指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但在更近的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区域。这个辽阔的地域,向北可以延伸到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连中亚乃至东欧平原,东接中国的东北和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那里是森林密布的寒冷湿润地带。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最早的人群是严优,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
(4)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草原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草原主人。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居民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重复,却是多次发生。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这命运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涵。中原文化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34.试论述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它对正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地域文化是统一文化的基础
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
(2)地域文化相互交流推进统一文化
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他们在为同一的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荣誉感。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3)特定地域文化具有保存统一文化的作用
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35.简答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功绩。
答: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具体功绩如下:
(1)政治
继续推行修养身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引入刺史的官级,监察地方;实施“推恩令”,削减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2)经济
施行盐、铁国营政策,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大权集于中央,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统一的经济管理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3)文化
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建立最高学府,同时加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之先河。
(4)军事
对外三次大规模北伐匈奴,解除边关危机,扩大领土的面积,巩固汉朝统治。
总之,汉武帝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上创造了很多创造性的制度和管理方法,使得中国在当时不管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政治文化上,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36.试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答: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经济重心是不断南移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其每一阶段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原因如下:
(1)远古到西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基本状况: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在此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原因:北方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政权都建立在北方,集中人口,管理先进,开发较为完善,经济、人口发展迅速。
(2)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基本状况: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基本状况: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原因:北方政权的不稳定,政局的混乱使人民流离失所,不能安心进行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滞后,而南方在此时却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开始南移,使得开发进一步完善,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快速发展。
(3)五代时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逐渐完成。
基本状况: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原因:这一时期的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37.简论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等方面。
(l)开垦土地
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与土地的开垦相伴,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俚的“尽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深度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行”的经营观念的出现。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勰,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要过分依靠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更明确地说:“凡人家管田,须量己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特别多,广泛记载着劳动人民在农业方面的智慧,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2)兴修水利
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中后期,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任、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开凿运河
开凿运河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
①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邓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
②秦汉至南北朝
秦汉至南北朝多有运河的开修。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安清运的游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及新河、利游渠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
③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永济渠,北达琢郡;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读、江南河相连,直达余杭。唐代中期以后,大运河的偏南一支运输江南来的粮食,成为维系唐帝国命脉的交通线。
④北宋时期
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洋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体水共称“通潜四渠”。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体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宋代所以把都城建在属于平原地区的开封,也主要就是为了运河的水运。
⑤元朝
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这时的大运河基本是南北方向。沿着运河有通州、河西务、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的繁荣。
⑥清朝
清朝后期,因黄河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
3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1)持续性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从国家政权开始建立到封建王朝的结束,即使王朝的更递,而中国的许多政治制度都是一脉相承,近一步发展完善,巩固着国家政权。如在封建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宗法制,从周朝建立起就一直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与外国政治制度的变更性有着很大的差异。
(2)君权至上
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纵观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是君权不断强化的过程,每一个朝代的君王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明清时期达到最高峰。而相反,在外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则是王权不断削弱的过程。
(3)人治高于法制
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中国政治制度中,君王的话就是政策的指令,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君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措施加强对下级的管理,所有中国的政治机构和制度不断的到完善。
(5)宗法关系渗透
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并且,在中国封建制度中,家法不属于国法之中,即一家之主可以按照家法原则处理家务事。
(6)君主专制
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7)等级制度
伦理关系与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
39.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定都原则?
答: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基本遵循四条原则——险、富、便、美。具体为:
(1)“险”,为军事条件,要求建都之地要占据有利地形,努力做到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既便于制内,即镇压国境内的叛乱;又利于御外,即抗拒境外敌人的入侵;
(2)“富”,为其经济条件,要求都城附近是富饶之地,以保证都城的物质供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因此都城一般都选在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之地。
(3)“便”,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或便于与各地联系的交通线上。都城是消费城市,以便全国各地供应,故定都往往选择靠近河川之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4)“美”,为地形条件和人文环境,都城一方面要居高临下,但要注意“水用足”;一方面需要靠近河流,但又需防止水患。同时应注意因势乘便,可就其山势水流修路建城,不必刻意改变其自然面貌。还应注意选择山川秀丽、人文荟萃之地。
总之,军事上固若金汤,经济上富甲天下,地形环境上“不倾之地”、山川秀丽,交通上四通八达,这才是古代定都的最佳原则。当然,从历史上看,各个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都城并不存在,各朝都城的选择只能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比较有利的地理位置。
40.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为:
(1)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舞台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其东南濒临浩瀚无边的太平洋,而至西、至西南、至西北则居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腹地。在这样一个辽阔地域里生息的中华民族,有足够广阔的天地创造自己的文化,演绎自己的历史,它的文化创造无需借助他人的土地。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文化带有内敛性和保守性的环境因素。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复杂地貌和不同气候给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巨大影响,人们依据这些条件决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中国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
(3)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山多水多。高山耸立,千峰竞秀;河湖纵横,百川归海,构成一种气度非凡而又深刻隽永的山水环境。中国地名多因依山傍水而得,体现出中华民族依托山水的内在精神。
41.长江与黄河在中国文化发生、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黄河与长江是中国两条最大的河流,它们从西向东,把中国的国土由南至北划分为三个自然带,构成了不同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充足的乳汁。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中华文明
①黄河流域是远古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带,也是华夏最早发祥的地带。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人类新石器文化遗址数量最多,空间分布范围也比较集中。
②黄河及其众多的支流,为古代簇聚于此的先民提供了灌溉和航运之便;它们流经的地方,形成许多东西向或东北一西南向延伸的山谷和盆地,气候温和,出入便利,成为人们理想的簇聚区。在这些条件之下,黄河流域的文化最早发育成熟起来,因而成了中国文明的最早发祥地。
(2)长江是中华文明的第二个哺育区
①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黄河流域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带、汉水中游和苏皖平原。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稻作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是在中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由于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运交通便利,又诱发了发达的商贸文化、丝织工艺文化、园艺文化和园林文化。
42.思考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
答: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1)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例如“天津”,原处海中,至隋以后才露出水面,成为南北交通必经之地。据传,明代初年,燕王朱棣起兵往南京夺位,率军由此出兵南下,因天子渡津于此,赐名“天津”。
(2)地名的简称、别称等的由来、命名、寓意都蕴涵着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辽宁之称,清初以其地为清王朝发祥之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名奉天省。直至1929年,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易帜”服从国民党中央政府,才取辽河地域永久安宁之意,改称“辽宁”。
(3)地名的变迁既反映人们对地形、地理位置的认识,也反映该地历史人文的变迁
例如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和嘉陵江蜿蜒其间,故称江州;为周初巴国,因隋、唐、宋时三次为渝州治所,故简称“渝”。“重庆”之名,其说有二:①重庆北宋时为恭州,南宋光宗继位前,于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被封于此,是年又受禅即帝位,于是取双重庆贺之意,改恭州为“重庆府”;②因重庆位于绍庆和顺庆之间,合双庆而为府名。
43.“三皇五帝”传达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答:“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其成因可能是某一社会阶段的概括和象征,也有可能是某些氏族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称。“三皇五帝”传达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1)中国原始先民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过程;
(2)人类氏族社会由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由渔猎阶段进入农业阶段;
(3)原始时代人类的渔猎生活以及初步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情况。
总之,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正是由于儒家的大力推崇,从秦汉时起,三皇五帝就被奉为神明,列入祀典,进行祭祀。
44.综合思考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答:秦始皇统一中国是我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这种全民族的大统一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创立皇帝制度,掌握最高权力。皇帝至高无上,独断一切,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为其服务。开创了封建社会的先河,结束了中国的奴隶社会。
(2)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的基本模型。
(3)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这些都有利于秦朝的统一,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4)为加强思想上的统治而施行“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次浩劫,烧毁了许多的古籍和重要的文献资料。
45.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答:对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的看法:
(1)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2)为避免在阶级搏斗中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
被称为“战国七雄”的各国国君,为了避免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搏斗中遭到宗族残灭、社稷瓦解的厄运,纷纷变法图强,进行政治与经济改革。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连仲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前后八九十年间,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尤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并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之际的变法运动,是旧的奴隶制度所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集结的产物,实质上是一场摧枯拉朽的封建化运动。各国变法的结果,使奴隶主贵族普遍遭到沉重打击,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基本被废除,由奴隶制引发出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中国历史迈入蓬勃发展的封建时代。
(3)改革过程中,革新与守旧力量的抗衡
改革是为了化解和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旧矛盾,但在化解与克服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作为旧矛盾的主要方面必然为保持既得利益而抵制或反对改革,从而引发革新与守旧的斗争,这是改革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北宋中期,为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依靠王安石进行变法,全面改革赋役制度和军事制度,先后颁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免行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力图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新法的实行确实使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的剥削受到一定限制,打破了他们习以为常的剥削秩序,政府因而增加了赋税收入。但由于新法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朝野上下守旧派司马光、韩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围绕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免行法等展开的斗争尤为激烈。宋神宗在守旧派的压力面前动摇,导致王安石两次罢相。宋神宗死后,高太后控制朝政,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把改革派驱逐出中央政府,改革最终失败,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三十多年以后,便爆发了方腊、宋江、高托山等农民起义和金兵进入中原,北宋王朝不久也就垮台了。由此可见,改革过程中所引发出来的革新与守旧的矛盾,不仅会使改革失败,而且还会导致社会重新陷入动乱之中。
总之,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首先,改革要配套;其次,改革要循序渐进;其三,改革必须处理好均衡与发展的关系;其四,在改革过程中,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改革逐步深入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