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选答4小题,共20分,多选不计分)
1.新闻鼻
2.比较性导语
3.版面要素
4.记者型主持人
5.爱德华·默罗
6.告知性广告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选答3小题,共30分,多选不计分)
1.简述怎样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
2.电视新闻中决定画面长度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报纸直接发言和间接发言的方式。
4.简述新闻评论的特点。
5.简述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
6.简述广告文案的五种类型并解析。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选答2小题,共50分,多选不计分)
1.论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2.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原则。
3.试论述新闻发言人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角色和应该具备的素质。
4.试论述微博文案写作的注意事项。
四、实务题(50分)
沈阳大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名义,要求贫困生公开演讲,以竞争贫困生的资格认定(大意)。就这个事件写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和短评各一则,各不少于500字。
材料
贫困的学生就没有自尊心吗?就得在全班面前讲述自己遭遇的不幸并公之于众吗?这样合理吗?一连串的提问发自一个大学生的微博,几天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发微博称,他所在的学院要求贫困生在同学面前演讲,然后由同学投票选出最贫困的学生,这将决定他们获得助学金的等级。微博内容是否属实,《沈阳晚报》的记者做了采访。
《沈阳晚报》记者:唐心萌说她们班提交申请(助学金)材料的一共是八个人,最终的结果应该是选了五个人。每个人都要上去讲一讲自己家里面的家庭情况,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投出来最后五个人是投票最高的。
有一位同学是从外地来沈阳上大学的,她家里面的家庭情况就不是特别好。当时在台上讲的时候,也就是讲了几句家里面的收入情况,家里面父母的情况。她当时就是想赶紧讲完,就赶紧下来,不敢看全班同学的眼睛,就是低着头讲一讲,然后就下台了。她就是觉得这件事儿其实挺伤害到她自尊心的,就怕大家认为她家贫困,然后会同情她,或者是会笑话她,所以她心理负担很重。讲过这件事情以后,她就觉得可能有点抬不起头来,然后有时候不太敢看同学的眼睛。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让贫困生演讲比“穷”争补助,沈阳大学并非首例。
但有的同学可能就是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介意,讲的时候也是声情并茂的那种,底下的同学听着也挺感动的,这样的话他得票就很高。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A:我上去就是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家父母职业,介绍一下家庭情况,家庭的收入情况,当时说完之后也没什么,下来之后感觉到不好,毕竟那属于极度隐私的事,出书面申请,那样会更好一点。我们作为投票的这些人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残忍,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几千块钱,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要选出那么几个来,
才拿到这些钱,我就告诉大家把票都写成一样的,能够把票数拉得近一点,就近一点,我们私底下是有这种方式反抗的。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B:坦率地说,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都有着比较倔强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的大学生都是不服输,他们并不愿意过多在同学面前去提及自己这样的一个贫困的家世,这一点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C:应该说贫困并不是罪过,它可以去砥砺人的成长,但是贫困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标签,在整个大学的过程中始终去伴随着他们。用演讲的方式去获得助学金的话,应该说这并不是一种雪中送炭的方式,而确切地说是给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在沈阳大学的采访中,记者也找到了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这个环节是对贫困生的认定,因为认定需要分三个等级,而且有一定的名额限制,为公平减少造假,他们就采取了这种演讲的方式。实际上面对这样一种形式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学,心情也是十分难受,他们甚至想办法来干扰这样一种做法。
院方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一直是学院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力争要做到三公——公平、公正、公开,认定标准是申请学生提交贫困认定材料,然后贫困生分为特殊贫困,特殊困难,困难,还有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都是有定额的,所以学院才想出一个公平的方式进行认定。
通过这样的一种演讲的方式,公开是真做到了,因为让每个学生都在说自己的家庭到底有多贫困,但是公正和公平是不是真能做到呢?因为演讲这种方式主要的是用说这种表现形式来进行的,而说那么穷,家境贫寒的学生不一定会讲,而会讲的学生又不见得是贫困,因此这种方式应该说也不是特别科学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