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体育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1 考纲解读

1.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体育文化属性与含义及奥林匹克文化,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体制与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

2.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编制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等知识,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3.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熟悉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等。

2.2 核心讲义

一、体育概论基础知识

(一)体育的本质与功能

1.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概念分类如下:

(1)按照实施场所分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2)按照参与者年龄分类: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

(3)按照参与者职业分类:农民体育、职工体育、军人体育;

(4)按照体育属性分类: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2.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功能

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1)体育的健身功能

这是体育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

(2)体育的教育功能

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导基本生活能力,传授体育文化知识,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

(3)体育的娱乐功能

这是由于体育活动中包含娱乐要素,其表现形式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形式。

(4)体育的经济功能

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和提供就业岗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体育的政治功能

主要体现在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表明国家立场、为外交服务以及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等方面。

(二)体育目的

体育目的是指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

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确定体育的目的的依据有:社会发展水平、体育自身的特点与所具有的功能和人们的体育需求。

2.我国的体育目的与目标

(1)我国的体育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2)我国体育的目标一般包括: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掌握体育健身方法;体验运动乐趣,养成健身习惯,提高体育能力;加强体育美的教育和体育中的文化娱乐教育,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培养个性等。

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1)体育教学

传授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体育锻炼

人们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的锻炼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

(3)运动训练

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4)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主要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相互竞赛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检查和促进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4.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和目标的要求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和目标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依据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体育手段

身体运动(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

1.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1)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一般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2)动作轨迹

动作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的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

(3)动作时间

动作时间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持续的时间。

(4)动作速率

动作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也称频率。

(5)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通常用位移距离和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

(6)动作力量

动作力量是指身体的移动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

(7)动作节奏

动作节奏是指动作的快慢、用力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2.运动技术

运动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

(1)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

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

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

技术细节。是技术动作的次要特征,也是运动技术中比较灵活的部分。

(2)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

通常可以从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力量性、经济性和弹性等方面予以评定。

(四)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1.体育过程的要素

(1)过程要素是指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弱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目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等。

(2)结构要素是指在体育过程中实体性较强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人、体育中介和体育学习者。

2.体育过程结构

对体育过程结构的认识,经历了由运动教学的单一结构观到体育过程的三阶段结构观的过程,即体育过程包括体育教学、运动实践、运动后恢复三阶段。

3.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

(1)体育过程与健身过程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重合部分又不相互包括。

(2)体育过程与竞技过程

相同点:所运用的许多身体动作十分相似,都有教育的功能,还都有较强的娱乐功能。

不同点:两者的目的、负荷、效果都有差异。

(3)体育过程与娱乐过程

娱乐只是体育的一部分,从事这种体育活动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提高身体的某种运动能力。

(五)体育文化

1.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

(1)文化属性

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运用身体练习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文化含义

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一个体育现象往往兼有上述三个层面的文化含义。

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1)体育精神文化的比较

中国传统体育:坚持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强调和谐的运动观,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活动来促进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

西方体育文化:更加注重把体育的价值直接指向人体的塑造和培养上。

(2)体育行为制度文化的比较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侧重修身、养性,由此导致大部分典型的中国传统体育活动项目都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强调意念的作用和内部修炼;

西方体育文化大力提倡竞争,提倡超越,由此主导的体育行为是激烈对抗、努力拼搏、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强调运动和肌肉美。

(3)体育物质文化的比较

中国:传统体育是以个体活动为主,活动形式以徒手为主,对于体育专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等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不重视且发展缓慢。

西方:体育有严格的场地器材要求,奥运会场地、设施的规范和发展则是西方体育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

3.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源于古希腊,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泛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人文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奥林匹克文化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成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

(2)象征性

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来体现团结、友谊、进步的崇高理想,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是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象征。

(3)艺术性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奥运会中,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这些活动达到了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4)多元性

奥林匹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性的世界性文化体系,体现对多种文化的兼容与尊重。

(5)划一性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奥林匹克文化也逐步走向西方文化的单一化,在以竞技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奥林匹克运动中,极力强调比赛结果,也导致竞技运动“物化”和过度“商业化”。

(六)体育体制

1.概念

体育体制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体育的组织机构,各级行政机构和事业机构的责、权、利划分及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准则,以及体育管理制度。

2.我国体育现状及体制改革

(1)“举国体制”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现阶段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转变着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形成国家办和社会办相结合,并逐步发展为以社会办体育为主的格局。

(七)体育发展趋势

1.体育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更加有效地促进人的现代化;

2.将呈现以人为本、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新的体育观;

3.生活方式的巨变将加快体育生活化的进程,休闲体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年体育方兴未艾,终身体育化日益明显;

4.融入全球化促使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二、学校体育学基础知识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和思想演变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

14世纪以后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学校体育的思想基础。

17~18世纪中叶体育的教育化、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学校体育的课程化

(2)学校体育思想

奥地利高尔霍夫尔的学校体育主张

高尔霍夫尔提出了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体育活动的生理学价值和儿童的运动兴趣设计,针对儿童发育成长的课程,建立了以保健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儿童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

美国“新体育”(自然体育)

“新体育”强调“育”,认为体育不仅是限于身体方面的训练,还要通过身体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强调体育与全面教育的关系,然后在个人生活或文化方面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

a.苏联学校体育界将凯洛夫教育学理论移植到体育教学中,构建了一套体系完整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

b.特点: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2.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在学校开设体操课,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这标志着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发展

20世纪:最初是效法日本,然后借鉴美国,后来又学习苏联。军国民教育、自然体育、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等先后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 “体质教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等,相生共存。

进入21世纪: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

学校体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

(1)学校体育目的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2)学校体育目标

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

学校体育目标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具有指引、导向作用,它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也是实施学校体育评价的依据。

3.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课外体育活动

(三)体育课程的特点

1.运动认知性课程

主要是进行身体练习,并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

2.生活教育课程

主要是为学生快乐、健康、幸福的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服务。

3.情意类课程

体育课程在进行运动性认知的过程中,还大量涉及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尤其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4.综合性

体育课程涉及体育、生理卫生、健康、环境、娱乐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还涉及身体发展、人际关系、运动技能等内容,具有综合性特点。

(四)体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1.体育课程的编制

(1)概念:根据一定教育目的,确定体育课程目标,设置并组织和实施课程,根据对课程的评价,进一步改进课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2)编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社会需求、体育学科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

(3)体育课程编制过程: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2.体育课程的实施

(1)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反映课程方案设计者的意图。

相互适应取向:根据实际情境在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诸方面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

创生取向:实施过程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共同创造新经验的过程,课程方案仅是进行或实现“再造”的材料或背景。

(2)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

经过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持(制度化)阶段。

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外部环境特征、教师的培训、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五)体育课程的学习

1.体育学习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2.体育学习的特征

(1)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3.体育学习策略

(1)概念: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2)分类: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形成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六)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活动

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课教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相结合的特点。

2.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负荷

人体各器官系统积极参与活动,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3.教学组织的复杂性

体育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内进行,需要利用一定器材设备教学,教学空间大,干扰因素多,还要考虑安全等措施,组织管理工作相当复杂。

(七)体育教学目标

1.概念与特征

(1)概念: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2)特征:导向性、层次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

2.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

(1)与体育学科功能的关系:体育学科的功能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和不同国度中被不同程度地加以利用,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价值。

(2)与体育学科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是当时的社会对体育学科价值取向的具体化,也是对体育学科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

3.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1)体育教学目标的外部特征

目标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各个层次的目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

(2)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包括“条件”、“标准”、“课题”。

4.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可分为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和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八)体育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1.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根据动作技能掌握的过程,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和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

其过程是:热身和逐渐加大运动负荷阶段、根据教学需要调整和控制负荷阶段、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认知过程是: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阶段;将理性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

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

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阶段;

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的阶段;

集体分解,形成新的学习集体的阶段。

(5)体验运动乐趣规律

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

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挑战从而体验运动乐趣的阶段;

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1)构成性要素

体育教学过程的构成性要素包括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教材三个基本要素。

(2)过程性要素

体育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要素包括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反馈和人际关系。

3.各层次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1)超学段(12~16年)体育教学过程

国家规定性:目的和目标充分反映国家的意志和要求。

多模式性:在目标表述、教学内容、学时规定以及教学特点上均具有多样性。

非全体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大、中、小学三个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

(2)学段体育教学过程

发展阶段性:学段划分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相互衔接性:几个相互连续和衔接的学段体现超学段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3)学年体育教学过程

系统性:不仅注意学段中各学年体育教学过程的关系,还要注意学年内两个学期间的关系。

周期性:学年体育教学过程的计划和安排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周期性。

承启性: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是宏观过程转向微观过程的中介环节。

(4)学期体育教学过程

季节性:要根据季节变化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学期体育教学过程设计。

集散性:教学内容排列既有集中,又有分散。

(5)单元体育教学过程

规模变化性:教学目标、教材难度、学生水平、场地设施、教师水平的差异导致单元有大有小。

学理性:安排和设计主要根据学习原理,突出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6)学时体育教学过程

结构性:学时教学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逻辑性。

行为性:无论是从学生还是从教师的角度都表现为在教学时间里发生的教学行为。

方法性: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应用,这些方法是完成学时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关键。

(7)技术学习点教学过程

技术学习点是技能形成的基本单位,课堂教学往往围绕这个技术学习点展开,同时,技术学习点又同练习的负荷相联系,直接影响负荷变化。

(九)体育教学原则

1.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2.具体原则

(1)一般性原则(如学生主体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

(2)特殊性原则

3.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1)概念

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

(2)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人体统一性的要求。

实现体育多种功能的需要。

(3)贯彻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安排要注意均衡性。

注意体育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注意体育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4.合理运动负荷原则

(1)概念

合理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承受适当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并使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以便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依据

由体育教学的特点所决定。

是消除疲劳、恢复机体工作能力和增强体质的需要。

(3)贯彻要求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及时了解和调控运动负荷。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5.安全性原则

(1)概念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2)依据

体育教学的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3)贯彻要求

加强思想教育。

强调体育课衣着的适宜性。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组织工作要周密。

注意保护与帮助。

(十)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

1.技能掌握式

以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主要依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而设计。

2.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

以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连接为目的。主要依据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设计,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

3.小群体教学模式

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交往和社会性提高为目的。主要依据体育学习集体发展和发挥教育作用的规律设计,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最后组织小组间的比赛。

4.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主要遵循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考虑教学过程。

(十一)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特点、组织与实施

1.课余体育活动的特点

(1)目的任务的多向性;

(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2.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

(3)俱乐部活动;

(4)小团体活动和个人锻炼活动等。

3.课余体育活动的实施

(1)课余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

课余体育活动计划包括全校性活动计划、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俱乐部活动计划、小团体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

(2)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确立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落实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措施,操作实施并跟踪管理。

(十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1.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1)业余性: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训练。

(2)基础性: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应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宜过早地对他们施以成年人的训练方法和运动负荷。

2.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1)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

年度训练计划:分为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4个训练阶段。

阶段训练计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计划、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

周训练计划:通常包括训练目标与要求、训练次数与时间、每次训练课的内容和负荷、测验和比赛等。

课时训练计划:是最基础的训练计划,是对一次训练课所作的具体安排,内容通常包括训练目标与要求、课的进行顺序、课的内容与主要手段等。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

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为提高运动成绩进行基础训练的一切措施,其中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是学校课余训练最主要的内容。

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的基础。

技术训练:首先应抓好基本技术训练。

(3)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等。

(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主要有身体训练水平的评价,技、战术训练水平的评价,运动成绩的评价,运动员输送率的评价等。

(十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是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和多样性。

2.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1)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

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有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竞赛、单项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比赛、季节性单项比赛、体育节(体育周)和校际交流比赛等。

(2)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

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是对全校一学年的体育竞赛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其内容一般包括本学年的竞赛项目、竞赛时间、竞赛地点、参赛单位、参赛人数和主力单位等。

(3)制定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根据学校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开展某一项比赛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

(4)比赛方法

淘汰法:在比赛过程中逐步淘汰成绩差者,最后决出优胜者的一种方法。淘汰法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形式。

循环法:是参赛者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相互轮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综合全部比赛的胜负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顺序法:是按一定的顺序表现成绩的比赛方法。一般适用于以时间、距离、重量、环数等为客观标准确定成绩的项目。

轮换法:是在同一比赛时间内,参赛者按规定的轮换顺序依次进行不同项目的比赛,最后综合各项目的成绩来决定名次的一种比赛方法。

(5)评定成绩与名次的方法

评定个人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a.可根据客观标准评定成绩和名次;

b.按照规定条件和动作质量评定成绩和名次;

c.根据战胜对手或特定因素评定成绩和名次。

评定团体成绩和名次的方法

a.可按参加者所得分数的总和来评定团体名次;

b.按规定参加人数所得名次的总和来评定团体名次;

c.按参赛者的平均成绩来评定团体名次。

三、运动训练学基础知识

(一)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2.任务

(1)提高运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

(2)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和战术以及有关的理论知识;

(3)培养运动员独立参与训练的能力;进行道德和意志、品质教育。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

运动训练的目标是在特定专项上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胜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

(2)途径的多元性

要有效地选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服务于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1)整体性:竞技能力的各构成因素协调组合在一起,构成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2)互补性: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劣势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1)连续性:表现为运动训练过程存在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

(2)阶段性:每一个连续的训练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各阶段的训练任务、方法以及负荷都有各自的特点。

4.在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1)适应性:竞技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

(2)劣变性:当负荷超出运动员最大承受能力时,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对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消极作用。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1)必要性: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调控,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

(2)应变性:要对已确定的计划和设计给予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全面性:现代科技已广泛融入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并取得巨大成效。

(2)导向性:现代科技支持和引导运动训练更快地发展。

(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1.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指的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

2.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

(1)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和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2)运动员技术水平:可从技术的合理性及稳定性两方面予以判定。

(3)战术能力:表现为力求出色地发挥自身的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手竞技能力发挥,以及对于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施加合法影响三个部分。

(4)运动智能:指运动员基于一般智力状况,运用专业的知识水平等多学科知识,使自身水平出色发挥的能力。

(5)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发挥的能力,集中表现于运动员参赛情绪及竞技意志。

(四)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

(1)概念: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成绩的需要,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等因素。

(2)依据

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安排都应该围绕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

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要合理选择提高这些能力的训练手段。

(3)贯彻要求

科学设立长远训练目标和阶段训练目标。

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

围绕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2.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

(1)概念: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的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

(2)依据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

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与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相联系构成了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3)贯彻要求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3.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

(1)概念: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是指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根据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分别做不同的训练安排。

(2)依据

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需求。

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运动员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3)贯彻要求

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4.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1)概念:指在训练中给予运动员相应量度的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

(2)依据

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

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

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3)贯彻要求

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

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

科学地探究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5.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

(1)概念: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控制。

(2)依据

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训练过程的多变性和动态性要求准确地实施有效控制。

(3)贯彻要求

加强训练的目的性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重视运动员的主观反应、实际表现和训练信息的收集和运用。

训练计划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五)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释义

(1)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2)运动训练手段

运动训练手段是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2.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1)模式训练法

概念: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基本结构: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4种构件组成。

特点:表现在训练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均置于信息控制之下,所依据的训练模型与评定标准均具有定量特点。

(2)程序训练法

概念: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基本结构:由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4种构件组成。

特点:表现在是以训练程序的内容体系为控制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所依据的训练程序具有鲜明的定性化特点。

3.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1)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2)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3)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训练方法。

(4)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5)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6)变换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7)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8)比赛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4.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

(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

定义

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重复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

特征

练习动作相对简单,动作环节相对较少,较易设计,较易为运动员学习、掌握,并强化主要环节的训练。

适用范围

可作为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耐力性运动项目的主要练习手段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练习手段。

示例

各种快跑练习;拉橡皮带练习。

(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定义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特征

练习动作相对复杂、动作环节相对较多,有利于学习、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适用范围

可作为体能主导类的力量性运动项目、技能主导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的主要练习手段。

示例

跑动跨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

(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

定义

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固定形式组合的身体练习。

特征

较易获得与技术动作相匹配的运动机能和运动节奏、运动的协调素质和时空感知能力,较易学习和掌握成套的固定组合的练习动作,使动作娴熟化。

适用范围

可作为技能主导类的表现性运动项目的主要练习手段。

示例

有氧健身操练习。

(4)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定义

变异组合练习手段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特征

该练习可有效提高运动过程的应变能力、复杂状态的预见能力、各种战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运动机能能力。

适用范围

可作为技能主导类的对抗性运动项目的主要练习手段。

示例

篮球二对二攻防练习。

(六)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组织

1.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1)概念:指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

(2)分类: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和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3)制定要求:制订多年训练计划时,要有战略眼光,从总体上、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

2.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包括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的训练,这一循环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3.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主要依据是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和不同负荷后机体的反应及恢复状况。

(1)基本训练周

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赛前训练周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

(3)比赛周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

(4)恢复周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4.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训练课的计划包括训练课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课的组成结构、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实施程序、训练负荷的大小及恢复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