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1)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①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这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使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仿效,才能进入语言系统,成为语言符号。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够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群体使用语言的惯例。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者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
②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③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使用,就会消亡。如西方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的例子。
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其他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答:(1)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符号具有多方面的特怔,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任意性
由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任意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正因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和英语的horse都可以指马。
②稳固性
虽然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一样具有任意性,但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如果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随意改变,人们的社会交际就无法正常进行,语言也就起不到交际工具的作用。而其他的一些符号,如军事口令、暗号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口令、暗号的意义不属于一般语言意义。详情请参阅第三章语义部分。)
③渐变性
语言符号具有稳固性特征,但并不是说语言符号完全不能发生变化。因为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语言符号完全不变,就不能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符号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例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音和义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言符号的变化一般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而不能采取突变的方式,否则就会破坏语言符号的稳固性,从而影响正常的交际。而其他的一些符号有的可以发生突变,如密电码一旦泄密,就可以随时更换。
④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而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而其他的一些符号有的具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例如各种图形符号等。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狹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当语言与言语对举时,语言一般是指语言系统。而在其他情况下,语言一般用于广义。
语言系统由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而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又都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语音、语义和语汇、语法都自成系统。所以语言系统包括上述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都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形式。
(1)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
①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系统中的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东西,它们潜存于人们的头脑中或者记录在词典和语法书里。言语则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人们说话就是根据具体的交际需耍,将抽象的语汇材料按照抽象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表现为具体的话语。
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系统属于全社会,这一点在“语言的社会性”部分已经详细说明。言语则是属于个人的。因为言语是个人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和个人意志对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的选择。虽然这种个人选择要受到语言系统的制约,但是,语言系统只是对个人选择的可能性有制约,具体的选择结果完全取决于个人。因此个人要对自己的言语负责,但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语言负责。
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在人们进行言语交际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人们头脑中如果没有现成的语言系统,就不可能进行言语交际。言语则是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临时构成的。这种区别正是区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都属于语言单位,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都属于言语单位。
④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虽然很多,但毕竟是有限的,语法规则更是有限的,而言语则是无限的。这正是语言生成性的体现,也是语言单位与言语单位的主要区别。如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都是无限多的,所以都不属于语言单位,而属于言语单位。
⑤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语言系统的元素都是相对稳定的,其中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都非常稳定,几十年都看不出明显的变化,语汇系统不如语音和语法那么稳定,但与言语相比,仍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言语的形式和意义都是随时变化的。如不同的个人说话时的具体发音是千变万化的,有很多复杂的音变现象。具体话语中词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也是千变万化的。但这些变化一般都属于言语的变化,不属于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化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实现。
(2)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
①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栝出来的。个人头脑中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或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也是来自对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观察和概括。因此,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就像没有具体的苹果、梨、香蕉等等,就没有抽象的水果一样。
②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因为语言系统是一套社会惯例,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符合这种社会惯例。违反了这种社会惯例,说出来的就可能不成话。如“我看电影”、“我吃苹果”都成话,而“电影看我”、“我吃梦想”就都不成话。不成话,就不成为言语。又如,一个人头脑中如果没有掌握德语的语言系统,他就说不出德语来。他听德国人说话时,他只能听到一串声音,这些声音对于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也就不成为话。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言语。
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
答:(1)口语体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体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口语比较灵活易变,而书面语比较稳固保守。
(2)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宇为载体的语言形式。因为这两种语言形式的载体不同,形成了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不同的表达风袼。
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1)语言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例如文字、体态等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语言”,为了跟真正的语言相区别,可以把它们称为副语言或准语言。副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附性副语言,一类是独立性副语言。
依附性副语言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依附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以及商品包装和公共场所的一些示意符号、标志等等。
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等。
(2)人工语言是个别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严格地说是副语言)。如电报代码、科学符号公式、计算机语言、交通信号、旗语、灯语、盲人的手指语以及国际辅助语等等。
(3)副语言的范围大于人工语言的范围,人工语言是副语言当中的一部分。
六、句子应该算语言单位还是言语单位?为什么?
答:(1)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聚合层。一般认为上层包括三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句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的上一级语言单位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由语素构成,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词的上一级语言单位是句子,句子是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最少要用一个句子。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或多个词构成一个句子。严格地说,具体的句子不是语言单位,而是言语单位。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而言语是个人现象,具有个别差异性和多变性。因为句子都是在交际当中使用的,很多句子都是临时生成的,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句子符合言语的特征,属言语单位。
七、语言的层级与语言的子系统有什么关系?
答: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是十分复杂的,根据语言系统内部的不同结构要素,可以分为几个子系统。语言系统是符号系统,符号是语音语义结合体,所以语音和语义都是语言系统的结构要素,分别构成了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语音层包括两个级别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节。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聚合层。一般认为上层包括三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句子。从另一方面看,语言系统又是由语言符号(语汇)及其组合规则(语法)构成的,语汇和语法也都是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别构成语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是从两个角度划分出来的,语汇和语法都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因此语音、语义与语汇、语法有交叉现象。
八、举例说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答:(1)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称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组合关系在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普遍存在。例如,由音位组成音节,音节的构成成分——音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如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由语素组成词,由词组成短语,也都有这样的组合关系。语义系统中,施事、动作、受事等,就是语义上的组合关系。
词语之间的组合是有规则的。较小语言单位只有按一定规则组合,才能构成较大语言单位,才能构成组合关系,如“他”、“不”、“来”三个词组合成句子:“他不来。”词与词之间有组合关系。但如组合成“来不他”就不成话了,词与词之间就没有组合关系。
(2)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聚合关系也普遍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子系统。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有聚合关系。语义系统中词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等,也是聚合关系。如所有的动词构成一个较大聚合类,而动词又可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个较小聚合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既有相同的聚合关系,也有不同的聚合关系。
九、举例说明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的特点。
答:(1)语音系统
每一种语言的语音要素都是自成系统的,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两级单位构成。语音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两个方面。
一种语言的音位之间往往构成系统的对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就有送气和不送气的系统对立,如[p]-[p’]、[t]-[t’]、[k]-[k’]、[tɕ]-[tɕ’]、[tʂ]-[tʂ’],但没有清音和浊音的对立。英语辅音系统中有清音和浊音的系统对立,如[p]-[b]、[t]-[d]、[k]–[ɡ]、[f]-[v]、[ts]-[tz]、[tʃ]-[tɜ],但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汉语普通话有调位的系统对立,但没有时位的对立。英语则刚好相反。
语音的系统性还体现在音节组合规则上,不同语言的音节构成规则是不同的。如汉语普通话的21个辅音音位中,19个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只有一个[ŋ]只能出现在音节末尾,一个/n/可以出现在音节开头和结尾。汉语有丰富的复元音,但没有复辅音。再如汉语普通话的/k/、/k’/、/x/后面不能跟[i]和[y],而[tɕ]、[tɕ’]、[ɕ]后面只能跟[i]和[y]。英语的多数辅音既可出现在音节开头,又可出现在音节末尾。英语既有复元音,也有复辅音。
(2)语义系统
每一种语言的语义要素也是自成系统的。一种语言的语义系统也可以分成几个不同层级的语义单位。其中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是义项,义项是语言符号的意义。义项的构成成分是义素。义项与义项组合成义丛,义项和义丛又是构成句义的语义成分。语义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义的组合规则两方面。
一种语言系统中语言符号(词语)的意义是十分复杂的,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存在着系统的联系。词语的义项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聚合成纵横交错的语义网络。这种语义网络就是语义场。处于语义网络中的词语的义项之间存在着纵横两种聚合关系。纵向聚合关系有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横向聚合关系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类义关系。如“丈夫"和"妻子”就构成一个语义场,二者构成横向类义关系。它们和“配偶”又构成纵向上下义关系。
义项和义项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就构成句子的意义。作为句义构成成分的义项与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如“小王骂小李”这个句子的语义结构就是“施事—行为—受事”。“小王”是行为“骂”的施事,“小李”是“骂”的受事。“骂”这种行为决定了施事一般只能是人。如“鸭子骂小李”我们一般会把“鸭子”理解为某个人的名字或绰号,除非是在童话世界里。
(3)语汇系统
一种语言的全部语言符号,就构成语言的语汇(词汇)系统。
语汇系统包括三级语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其中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符号,又是构词的材料。词和固定短语一般是复合符号。同是语汇系统的主体。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名两大类。熟语如“守株待兔”、“醋坛子”,专名如“淸华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固定短语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结构一般比较固定,意义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一般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符号来使用。
一种语言的语汇系统中的词语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系统联系的。语汇系统中的词语有各种聚合关系,除了在语义系统部分的语义聚合关系之外,还有各种语形上的聚合关系,如同音词、同形词、同素词、同构词等。
根据词语在语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如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传承语汇和非传承语汇等。
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中具备全民性、常用性和稳固性的词语,缺乏全民性或常用性或稳固性的词语都属于非基本语汇。通用语汇是不受使用者和使用场合限制的语汇。通用语汇是全民通用的,而不是特定的区域、社群中的人们所使用的语汇;通用语汇适用于各种场合,既可用于口头语,也可用于书面语。专用语汇是某些特定的区域、社群中的人们所使用的词语,或在特定的使用场合使用的词语。主要包括方言语汇、社群语汇(社会方言)、口语语汇和书面语语汇几类。传承语汇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词语。传承词语之外的词语都属非传承语汇,包括古旧语汇、新造语汇、外来语汇三类。
正因为语汇系统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地位、作用的词语,才构成了语汇的丰富性,使语汇系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
(4)语法系统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怎样由较小的语言片断组合成较大的语言片断。具体地说,就是怎样由语素构成词,怎样由词构成短语,怎样由词和短语构成句子,怎样由句子构成语段。语法系统就是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系统。
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由两个较小的语言片断组合成较大的语言片断以后,较小的语言片断之间就发生了结构关系。例如“买”和“西瓜”是两个词,组合成短语“买西瓜”。“买”和‘西瓜”之间就构成动宾结构关系。词语构成某种结构关系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就是结构规则。可是两个词语能否构成某种结构关系,是由词语的功能决定的。例如“大”和“西瓜”组成“大西瓜”,就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只能构成偏正关系。这是因为,“大”和“买”的功能不同。因此,语法规则包括词语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语法规则包括语素的功能、词的结构和功能、短语的结构和功能、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语段的结构等内容。
另一方面,词语的结构和功能,都包括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例如“大西瓜”是偏正关系,可是“西瓜大”则是主谓关系,就是因为语序不同。“买西瓜”是动宾关系,可是“买的西瓜”却是偏正关系,就是有无虚词“的”的区别。语序、虚词等等就是语法形式。而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等,都属于语法意义。
十、语言类型的词法分类和句法分类各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不同标准,如根据语音、语汇或语法方面的特征,可将语言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不过,一般多根据语法特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不同的角度,划分出若干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
(1)词法类型
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语言的词法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
①词根语
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汉语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词根语,例如,“我看书”中的“我”之所以是主语,是因为它在动词前面,“书”之所以是宾语,是因为它在动词后面,词序是汉语的一种主要语法手段,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个名词性词语无论是作句子的主语还是宾语,词形都不发生变化,一个动词性词语无论是作句子的谓语或其他成分,词形也不发生变化。除汉语外,属于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
②屈折语
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屈折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
内部屈折是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以固定的辅音框架表示语汇意义,以元音交替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表示“写”的词根,其基本音位是三个辅音k、t、b,填进不同的元音就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kati:b(作者、文书、写的人),kita:b(书,写成的作品,ma-ktab(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写字的地方的单数),ma-ka:tib(书房、图书馆、办公室、书桌的复数,kataba(他写,过去时),je-ktubu(他在写,现在进行时)。又如英语的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sing(唱,原形),sang(唱,过去时)。
外部屈折是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的book(单数,书)在后面加上后缀-s,就表示复数意义books(复数,书)。
屈折语的一个构词词缀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如英语的-s在名词后面表示复数,在动词后面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时,如works(工作,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同样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词里也可以用不同的词缀来表示,如俄语中性名词单数主格的词尾有-o(如nepo钢笔)、-e(如IIoJIe田地)。屈折语的词根和构形词缀结合得很紧,如果去掉构形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成词了,如俄语nepo去掉词尾-o,nep-就不能独立使用了。
印欧语系各语言以及阿拉伯语等,一般都属于屈折语,其中俄语和德语是最典型的屈折语。
③粘着语
粘着语又称胶着语。其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粘着语虽然和屈折语一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但两者又有不同:一是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二是粘着语的一个词缀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词缀表示,要表示多个不同的语法意义就附加上多个不同的词缀;三是粘着语的词缀一般自成音节,而且词根和词缀以及词缀和词缀之间结合不紧密,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例如:土耳其语odalarimdan(从我的一些房间里〉这个词中的oda(房间)是词根,-lar、-im、-dan都是词缀,分别表示复数、第一人称、离格。再如sevmisdirler(他们从前爱)这个词中sev(爱)为动词词根,-mig、-dir、-ler都是词缀,分别表示过去时、第三人称、复数。
粘着语的词缀与词根语的虚词是不一样的,粘着语的词缀附着在词根上,而词根语如汉语的虚词却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的,如汉语“讨论并通过了”中的虚词“了”是附着在并列短语上的。
除了土耳其语外,哈萨克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本语,朝鲜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都属于粘着语。
④编插语
编插语又叫多式综合语或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同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动词词根和各种词缀组合成一个很复杂的动词,相当于其他语言中的一个句子。如南美洲的阿尔金语中的一个动词akuo-pi-n-am(他从水中拿起它),其中akuo(拿)是动词词根,-(e)pi(水)、-(e)n〈用手)、-am(它)是词缀。再如北美洲的契努克语中的一个动词i-n-i-a-1-u-d-atTi(我来是为了把这个交给她),其中-d-(给)是动词词根,它的前后附着有7个词缀,其中第一个-i-表示过去时,-n-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个i相当于代词宾语“这个”,-a-相当于另一代词宾语“她“,-1-表示它前面的代词宾语是间接的,-u-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是交出去而不是别人交来),-am-表示动作(来)是有目的的。
编插语的词根和词缀都不能独立,而词根语的词根很多都可以独立成词。编插语的词缀既可以表示语法意义也可以表示语汇意义,而粘着语的词缀只能表示语法意义。属于编插语的主要是美洲的各种印地安语、爱斯基摩人的一些语言以及属于古亚细亚语系的楚克奇语等。
上面的四种分类只是一种大体上的分类,实际上各个语言的情况都很复杂,单纯属于上面某一类的语言很少,大多数语言都是大体上属于某一类,也有一些不属于这类语言类型的特点。
语言的词法分类也可以根据形态变化是否丰富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三类:综合语、分析语、综合分析语。综合语的主要特点是词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德语、俄语等;分析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等;综合分析语是介于综合语和分析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既有综合语的特点,有一定的形态变化,又有分析语的特点,词序和虚词的作用也比较大,如英语等。
(2)句法类型
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般分为三种类型:
①SVO型语言
SVO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是按照“主语一动词一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例如汉语的句子“我们(S)学习(V)语言学(O)”,英语的句子“This(S)is(V)a book(O)”(这是一本书)。除汉语、英语外,属于SVO型的语言还有法语、俄语、傣语、苗语、瑶语等。
②SOV型语言
SOV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是按照“主语一宾语一动词”的顺序排列的。例如日语的句子:
。属于SOV型的语言主要有日语、拉丁语、土耳其语、蒙语、藏语、彝语、傈傈语等。
③VSO型语言
VSO型语言句子的基本格局是按照“动词一主语一宾语”的顺序排列的。如阿拉伯语的句子“Yaktubu(V,正在写)al-talib(S,这个学生)maktuban(O,信);威尔斯语的句子“Lladdodd(V,杀死)y ddraig(S,那条龙)”。除阿拉伯语、威尔斯语外,属于VSO型的语言还有古诺尔都语等。
十一、什么是内部语言学?什么是外部语言学?请举例说明。
答:从研究范围看,语言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1)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对于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学界有不同看法。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将语言看作是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出现以后,很多学者认为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是“语义—语法—语音”,他们认为语言符号是由声音(sound)和意义(meaning)两部分组成,井且通过语法组织起来的。
(2)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语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与许多事物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因此语言学与许多与之相关的学科发生交叉,产生许多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等。
十二、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区分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把潜在于语言集团的头脑中的语言系统同实际的语言现象区别开来,分别称为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言语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语料,语言是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成为自己运用和理解这个语言的基础的语汇、语法和语音系统。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同时他也认为语言和言语是紧密联系而且互为前提的。要使言语为人理解,必须有语言;但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从历史上看,言语是在语言之前产生的。
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由符号构成的系统。他论证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决于符号之间的系统联系。他以象棋为例说明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中的每个要素都由于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有其价值。他还把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两种基本关系: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种从结构上研究语言的做法,构成了几乎整个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第三,区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索绪尔认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共时研究是把语言作为在特定时期的交际系统进行研究;历时研究则是对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两个方面有各自的研究方法和原则,但他更强调共时研究的重要性。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区别开来,是索绪尔的一大贡献,它促进了描写语言学在20世纪的发展。
第四,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索绪尔认为必须区分语言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语言的内部因素指的是构成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要素。语言的外部因素指的是语言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的眹系,研究语言内部因素的学科是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外部因素的学科是外部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及其发展与外在条件密切相关。语言与民族之间、语言史与种族文化史之间、语言与政治之间、语言与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之间都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是语言的外部因素,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但是这种研究与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研究不同,不能把二者混淆。
索绪尔的上述语言理论构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时代。
十三、现代语言学与古代、近代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什么异同?
答:(1)现代语言学与古代、近代语言学的主要区别
①在对语言研究的历史进行分段研究时,人们一般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传统语言学或古代语言学,不少学者也将其称为古典语文学(classical philology)。一般认为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以古代希腊为源头的古代西方传统、古代印度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古代西方语言研究是伴随着希腊文明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无所不包的哲学研究中,语言问题受到学者们的髙度重视。古希腊的学者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语言与自然、语言与思维、语言形式与逻辑形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产生于语言经历的历史变化,但并不以语言历史为其研究对象,它实际上几乎涉及语言共时研究的各个领域。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语义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主要部分。我国古代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上古,从研究目的和领域上看,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语言哲学、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类是语文学研究。
②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语言视野,推动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语言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欧洲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语言间的血缘关系,这样的语言研究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③—般认为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2)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异同
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语言本身的系统研究,使语言成为一门系统科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则使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们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研究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看,二者均有其哲学及心理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哲学上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心理学上以行为主义为基础,他们认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可以根据以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刺激——反应行为习惯模式来解释,认为只有可观察的数据可以用来证实或驳斥一个科学理论;而转换生成语言学哲学上则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心理学上以心灵主义为基础。他们认为知识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学习不过是学会识别已经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东西并把它表达出来,与人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没有多大关系。
②从语言观来看,他们都对之前语言观有所继承和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就是一种行为,是由一连串的刺激——反应构成的,这是后天习得的。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无法解释语言现象的本质,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就要探寻一种新的方法,他们相信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包含了人类一切共有的特点,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
③从研究目的上看,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反映一种语言的全貌,他们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和独特的系统,他们的任务就是按照语言本来的面目描述某种语言的结构体系。转换生成语法则把目光放在探求人类语言生成本质上,他们的研究目的就是确切描述人的语言能力。
④从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看,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具体的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搜集归纳语料的方法。而转换生成语言学更关注的是人的直觉,关注的是人脑中普遍语法的生成规律。研究方法上一般采纳假设——演绎的方法。
十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答:(1)系统功能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只是一股学术思潮,也叫功能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可以包括多个流派,其共同点是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分庭抗礼。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语言的自足性的看法不同。形式主义认为语言是自足的,因此只需要从语言内部去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不需要考虑语言的外部因素。而功能主义否认语言的自足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形式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主张联系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来解释语言现象。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影响最大的是韩礼德(M,A,K.Halliday)的理论体系,其代表作是《语法理论的范畴》(1961)、《英语中的及物性和主位札记》(1967—1968)和《功能语法导论》(1985)。韩礼德师承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语言观,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质,主张从社会角度而不是心理角度研究语言。
(2)韩礼德认为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多项选择构成的网络,人们所说的语句就是在这一系统网络中作出某种选择的结果。语言的共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所实现的功能上,其次才体现在各种结构上,因此,语法描写应从意义入手,对该语言的意义潜势做出说明。
韩礼德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用于表达意义的资源,它在内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层、语汇-语法层和音系层。它们构成上下衔接的三个系统。语义层包括语言所有潜在的意义、交际手段和话语构造等信息,它由一个庞大的网络构成,这一网络由三部分组成: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内容的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用于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功能;语篇功能指语言具有将其自身与特定语境因素和上下文相连接的功能。语汇语法层包括单位、类别、结构、系统四个范畴和级别(rank)、精度(delicacy)及标示三个阶段。这些范畴和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对语法结构的描写。音系层主要描写语音结构。
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精心编制的分类系统,在一个系统中选定某种结构属于哪一类,这就成为进入下一个系统的条件,以此类推,归入越来越精细的类别。
十五、综合性语言学大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综合性语言学的大量产生,一方面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20世纪科学发展总趋势的影响,是受其他学科发展影响的结果。
(1)从语言学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重视历时研究、书面语研究、言语研究、语言的个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现代语言学看到了它们的局限性,纠正了它们的偏向,重视共时、口语、语言系统、语言共同的研究,重视客观描写。到当代语言学时期,人们又发现了现代语言学的局限性,转换生成语言学用“语言能力”取代“语言行为”,用“动态解释”取代“静态描写”,用演绎法取代归纳法。后来,人们又发现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局限性,提出“交际能力”比语言能力更重要,而交际能力就绝不只是语言问题,必然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其他学科。所以说,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是语言学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
(2)20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各门科学不断从分化走向综合。各门学科在各自的研究中都发现大量的边缘现象,需要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自然出现了科学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的趋势。就语言而论,语言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其他许多学科,从自身学科研究发展的需要,也要研究语言问题,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这些学科对语言的研究,一方面必然受语言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语言学。所以说,新兴交叉性语言学科的大量产生,也是科学发展的综合性趋势影响的结果。
(3)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促使这些新兴学科产生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发展不断提出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难以靠一门学科解决,而必须靠多种学科的结合与合作才能解决。如一些社会民族矛盾问题、文化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国际交流问题、信息产业的发展问题等等,都需要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