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综合题
1.试述能力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因素。[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能力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
(1)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大约占全人口的1%。;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天才儿童的概念主要由智商分数来说明。凡智商达到或超过140的儿童被称为天才儿童。这种儿童的特点是: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容易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而牢固,思维灵活,有创造性,不易受具体情境的局限。智商在70分以下者为智能不足。智能不足并不是某种心理过程的破坏,而是各种心理能力的低下,其明显的特征是智力低下(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或社会适应不良。这种儿童的一般特点为: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内容笼统、贫乏;对词和直观材料的记忆都差,再现时歪曲和错误较多;他们的语言发展迟缓、词汇量少、缺乏连贯性;在认知活动中缺乏概括力;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②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叫“人才早熟”。如王勃10岁能赋,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各国都有,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尤为常见。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这些人在年轻时并未显示出众的能力,但到中年才崭露头角,表现出惊人的才智。
③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像,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例如,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人有高度发展的曲调感和听觉表象能力,而节奏感较差;而另一人有较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而曲调感差。
④能力的性别差异。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研究发现,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性别差异。40年代,韦氏智力量表问世,使智力测验不仅能考察一般智力因素,还能测查特殊智力因素。很多研究说明: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数学能力是对数学原理和数学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上。海德发现:女生在计算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在问题解决上,中学时期女性略好,而高中及大学阶段则表现出男生的优势。对于数学操作来说,男生在标准化测验上普遍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学习评定等级上比男生高。一些研究者认为,男生在竞争性数学活动中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合作性数学活动中比男生好。
b.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的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胡弗尔发现: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而言语推理则显示了男性优势。但研究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并没有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
c.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也是较难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能力。林恩等人将空间能力定义为一种涉及表征、转换、生成和提取符号、非言语信息的技能。基于以往的研究,他们提取了空间能力的3个因素:空间知觉、心理旋转和空间想像。结果表明,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三种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
(2)形成因素
这些能力的个体差异都是在遗传的生理基础上,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①遗传因素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四肢及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等。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有没有这个前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身体素质不等于能力本身。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素质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训练,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可见,否定遗传的作用是不对的,不是科学的态度。同样,夸大遗传的作用,认为能力可以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也是不正确的。
②早期教育
优越的自然素质是超常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儿童早期阶段的智力发展较快,并且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潜在能力的实现就越大;相反,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潜在能力的实现就越小。理想的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
造成智能不足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智能不足者都不是生理疾病所致,过去也未有过脑损
伤的病史。这些人的父母智力水平也较低,家庭中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营养条件较差,这些可能是造成这一类型智力落后的原因。智能不足儿童由于其心理缺陷,无法与正常儿童随班上课,因此有设置特殊教育机构的必要。
③产前环境的影响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④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儿童身体发育的资料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某些实验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⑤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⑥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某种社会实践,相应的能力就能得到高度发展。
⑦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相反,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工作上没要求,事业上无大志,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态度冷淡、没兴趣,他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因此,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与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分不开的。最后还应指出,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一个善于进行自我评价的人,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能力方面的优点和弱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提高和改进,使能力朝向确定的目标发展。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虽然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历程中各占比重是多少,无法精确估算。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即遗传、环境和主观努力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
2.结合你的体会,对主要的人格理论做出评价。[武汉大学2003年研]
答:主要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
(1)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①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根据个人特质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可以说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可以说是曹操的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l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②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这种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③现代特质理论
a.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b.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特质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习惯认识非常接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人的基本方面的视点,而且它提供了对现时人格状况的精确描述。我可以借助这些理论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准确而又比较科学的描述。比如运用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对林黛玉人格特性的描述。根据五因素模型,我对自己的人格特性进分析,认为自己责任心、宜人性较强,开放性和外倾性不足,比较神经质,情绪不是很稳定。
但特质理论仅仅局限于鉴别和描述一些被认为与行为有关的特性,给他们贴上标签,然后归因为遗传和环境影响,而没有解释具体的行为是如何被引发的。这些理论虽然强调人格结构及其元素,但并没有说明它们的起源以及那些构成人格的特质之间的动力关系。所以根据这些理论,我也仅仅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结构有一个描述性的了解,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则毫无概念。
而且特质论强调人格的固有倾向性,因而都主张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一贯的、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然而,以常规化特质为基础的人格研究并没能预测不同情境下的相关行为。而且事实证明,行为的情境特异性才是更为合理和典型的。例如,一个在学校舞弊的孩子并不一定会在家里说谎,在商店里偷东西。因此,人格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而不是空间上(跨情境)的一致性。
(2)类型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
①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他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当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时,就是T+型人格,有这种人格的人喜爱漂流、赛车等运动项目。当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质时,就是T-型人格。这种人有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在T+型人格中,又可依据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极限运动员代表了体格T+型,这种运动员通过身体运动(如攀岩、登山等)来实现追求新奇、不断刷新纪录的动机。而一些科学家或思想家代表了智力T+型,他们的冒险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探新上。
②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人格类型包括A—B型人格和内-外向人格。
③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
气质类型学说认为人有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即强而不平衡的神经类型或称不可遏制型,相当于胆汁质;强、平衡且灵活的神经类型或称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或称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弱神经类型或称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标志。强的神经系统能够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力量大体相同是平衡,否则是不平衡。不平衡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另一种是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能迅速转化是灵活的,不能迅速转化则是不灵活的。
类型说和特质理论都侧重于对人格的描述,两者有相似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3)层次理论。
艾森克是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全面、更系统地描述了一个人的人格。
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格的差异。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特质理论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类型理论描述了人格的质的差异;特质差异要通过心理测量来评定,类型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特质理论显示了下位层面的人格差异,类型理论显示了上位层面的人格差异。二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人格的复杂结构。与上面两个理论相比,层次理论则将以上两种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人格理论又称“人格自我实现理论”。他将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三者结合起来,通过他对一些杰出人物(被他称之为“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人格理论。马斯洛通过对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习惯、特点、个性和能力的研究,得出了精神健康的定义,并提出了人的动机的理论。动机理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重心和精髓,他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他的需要和动机学说基础之上的,并以为需要是人格的核心。
马斯洛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他认为:每个人具有的本性“不是丑恶性,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而这种本性、潜能必然现实化,这个假设是他自我实现说的基础。马斯洛强调,由于人的本性是好的或中性,所以最好促进它的发展;而人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在比较好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
马斯洛按照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最低一级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第二级需要才能出现;一二级需要满足后,第三级需要才会出现和发展。马斯洛认为这种需要发展模式是天然的,但同时也承认这个层次排列可能有例外,例如:创造性的人的创造驱力比任何其他需要都更为强烈,也有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宁愿死也不放弃它们。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亦即使人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内部生活的丰富感。如果人的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人们往往会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越少自私。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结构中的最高需要。他通过对少数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提出自我实现者的动机是超越性或成长性动机。
马斯洛的理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关于人性、关于人的未来的美好画卷。当我对其理论进行学习的时候,联想到现在很多的励志书,是以该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们都鼓励个体去挖掘、去发挥个人无穷的潜力。我很喜欢读那些励志书,这些书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所以我对其理论也持肯定的态度。而且对于马斯洛的理论来说,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验证其合理性。
但是该理论也有其不合理性。比如它认为人先天都是向善的,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的战争、暴力和罪恶。而且该理论难以说明人的特殊品质。它过分简化了人格的复杂性,只用简单的自我实现的先天倾向来概括人的整个生活风格是不够的。
3.生活中常有不合群的人,试解释其原因,以及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或忠告。[北京大学2006年研]
答:不合群的人通常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的人际关系有障碍,难以和他人相处。可能他们会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对他人有敌意,甚至会行为怪异,常给他人造成极大困难。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功能一般不能正常实现。造成人们不合群的原因是有很多,可能是生物方面的,也可能是心理、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造成。
(1)从生物方面来看,个人体格体貌、先天气质或遗传等都会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不合群。
①体格体貌指个人的面部特征、身高体重等。它会间接影响个人的人格及社会化的发展。比如家长或老师对个体的负性评价或看法会导致个体产生自卑感,认为他人都不会喜欢自己,不敢尝试与他人交往,最终会孤僻不合群。这些在很多残疾人身上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②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和量的个体差异,它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根据艾森克的气质类型说,人的气质可被分成稳定的内倾型、稳定的外倾型、不稳定的内倾型和不稳定的外倾型四种类型。其中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喜怒无常、刻板、悲观主义、不善社交等,这类型的人天生就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不合群的人。
(2)从心理方面来看,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评价、错误归因及各种人格障碍会导致他们的不合群。
①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和情感的总和,其中包括对个人能力、人际关系、性格特点等的评价。有些人会对自己过高评价,导致目中无人,不愿与他人交往。而有些人则过分低估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严重阻碍与他人交往。
②LynAbramson将归因风格分为抑郁型和乐观型,抑郁型的归因风格会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之上,而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局部的因素之上。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类人就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和理解,可能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对自己和社会交往都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不合群。
③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也易于不合群。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会将别人的行为毫无根据地解释为恶意的、威胁性的,所以经常猜疑他人,且对别人充满恶意。分裂型人格则表现为对社会关系冷淡,漠不关心。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则求全和固执,对他人过分苛求。这些人格偏差都会导致个体的不合群。
(3)从家庭社会方面来看,儿童与父母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及在社会中的同伴关系等均会对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①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儿童的早期经验。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在口唇期若父母对婴儿要求哺乳的信号不敏感,则会使婴儿丧失安全感,长大后对人也缺乏基本的信任,会导致多疑、孤僻、不愿接触他人,久而久之就会变的不合群。在肛门期若父母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会使儿童过分自卑或过分追求干净,这些都会对儿童以后与他人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②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在忽视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与在其它教养方式中长大的孩子相比,由于父母对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会对以后的学校生活和社会交往失去兴趣,出现更多适应不良,其中一个表现则为不合群。
③家庭结构对个体是否合群的影响也非常大。生长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比生长在正常家庭或一方家长意外死亡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孤立于他人之外,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障碍,主要原因是其长期生活在充满敌意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④同伴或他人对个体的态度,评价等也对个体发展有很大影响。若大多数同伴对个体持否定或敌对态度,会使个体对社会交往产生恐惧感,对自身评价降低,为避免伤害而选择逃避他人,逃避社交。
以上均是可能会导致个体不合群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提出以下建议:
(1)正视自己体格体貌方面的缺陷,外表固然重要,但内涵才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可以用残疾人成功的例子来激励自己或运用心理暗示,增强自信。
(2)必须要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每个人都各有优缺点,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自负的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自卑的人则应以自己的成功点为契机,找出自己的优点并正视自己的缺点,多读一些励志方面的书,锻炼自己的自信心。
(3)要有正确的归因方式,从多方面寻找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并加以平衡。
(4)多观察社交成功者的社交方式,模仿并加以练习运用,提高社交技巧,有利于与他人愉快的交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人格障碍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使自己尽快从不良的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
(6)多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有益于对他人的了解。
(7)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运用正确的教养方式,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鼓励他多进行社交活动,以免孩子重蹈覆辙。
4.什么是工作记忆?请分析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功能。[统考2014年研]
答:(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既有从感觉记忆转换来的,又有从长时间记忆中提取出来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概念。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储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
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
视觉空间模板:主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
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5.阐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统考2009年研]
答:(1)认知资源理论
①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是从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注意的。认为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对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同。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
②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地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人可以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异刺激上。
③举例:一个技术娴熟的司机,开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可以一边开车一笔恩和别人交谈。但是当遇到堵车时,则需要停下谈话,而小心翼翼的开车。
(2)双加工理论
①谢夫林等人认为,认知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是自动化进行的;自动化加工发生比较快,形成之后加工过程较难改变。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②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一种动作技能(如骑自行车)时,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经过不断练习,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注意了。
③举例: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