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新闻[北大2014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公共新闻概念源于上世纪末美国新闻业的改革,核心观念是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主张,其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将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这种趋势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变得更为明显,而新闻传播业受益于软硬件的进步,也逐渐降低传播业的进入门槛。公众参与性和开放大众性的色彩日益浓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新闻传播日益广泛,公民新闻得到深化和普及,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是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Joy Rosen)教授。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而且还要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2.新闻来源[上海财大2009年研;复旦大学2008年研]
答: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3.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湖南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
答:新闻是指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新闻的特征有:①陈述事实;②具有新意;③报道及时;④公开传播。新闻的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4.新闻要素[华中师大2016年研;复旦大学2014年研;暨南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
答: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都以W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5.新闻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新闻批评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批评。新闻批评所监督的内容,其广泛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它把批评的内容公开诉诸社会公众,这样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关心、同情,或愤怒、谴责,因而具有不可阻挡的巨大社会冲击力。新闻批评以事实报道为基本手段,以严密跟踪为操作方式,从而形成这种舆论监督形式在真实性和持续性上的独特优势。新闻批评具有开放的、自由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让参与者自由地、充分地发表意见。新闻批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6.公民新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研;人大2011、2009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研]
答: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7.《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答:《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社论,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新闻思想教育做了基本总结,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发展史上的著名文献。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的问题,对什么是新闻的本源、什么是新闻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文章指出,新闻的本源是物质性的东西,是事实;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该文从哲学观点上根本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对新闻如何才能真实的回答是,只有把尊重事实和革命立场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8.新闻的主体[上海大学2013年研]
答:新闻的主体是新闻的躯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内容比导语更详尽、充实,篇幅比导语长些,是“新闻的展开部分”。新闻主体的功能是解释或深化导语,补充新的内容。写主体时要注意主干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9.民生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答: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比起社会新闻,在关注民众上民生新闻更进一步。此类题材忌讳虚假材料,真实的画面,文字,才能真正体现“民生”。
二、简答题
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人大2013年研]
答:新闻的公共性可以从其作为信息产品的公共性与其发布平台的公共性两方面来解读。
(1)信息产品的公共性
①新闻属于信息产品,而信息产品时公共物品。1954年萨缪尔森提出,满足了收益时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消费时的非竞争性(non-rivalry)两个特点的物品和服务就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不管媒介采取何种形式(如纸张、电磁波、光纤、光盘、磁带等),其所携载的内容皆为信息,均具有收益时的非排他性与消费时的非竞争性。新闻作为媒介的内容之一也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
②新闻作为信息产品的公共性内涵。
a.新闻的公共性首先表现为非竞用性。非竞用性指一个人消费一种商品不一定就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换言之,在不需要增加该商品的提供成本的条件下,可以增加对它的消费。受众通过媒体获知新闻,不会减损另一个人对该新闻的知晓,同一个新闻信息甚至可以被多至数亿受众同时接收。
b.新闻的公共性还表现在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指即使一个人没有付费,也不会被排除在一种商品的消费范围之外,其原因在于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排他的成本过于昂贵。目前,新闻信息的提供大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大部分新闻信息受众可以免费获得。如果媒体或受众想将某些新闻信息进行排他性传播,那么将会产生较高的技术成本、制作成本与消费成本。
(2)新闻信息传播平台的公共性
①大众传播媒介使用公共资源。报纸的发行须具备合法的刊号与出版权利。广播、电视等使用公共传播网络,占用公共资源。互联网利用的是公共网络资源。新闻信息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它的传播过程具有公共性。
②传播平台的公共性,要求新闻产品的制作与传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为公众服务。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公民新闻与网络舆论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1)公民新闻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①公民新闻是普通公众搜集、报道、发布的新闻或信息,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集体完成,具有非专业性和开放性。它打破了大众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垄断权。网络、新媒体、移动通讯等技术的发展是公民新闻报道得以出现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些技术使得公民新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布,在时效性上领先于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对事件的报道,也可以是评论;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视频。
②随着“与受众互动”、“鼓励受众参与”的传播理念在公民中的进一步渗透与推广,以及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我国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逐步加强,有些新闻线人开始自己采写、编辑或拍摄新闻报道。他们的角色也就从新闻线人转变成为了公民记者。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电脑、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媒体的逐渐兴起,我国的公民新闻终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公民新闻也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平台进行才能传播。
③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成功的公民新闻网站、掘客等公民新闻的载体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出现。不过,随着BBS论坛、博客、播客的迅速成长,以及微博的出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当将来,公民新闻让新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声音,这势必会带来新闻业的一场革命。
④媒介融合下的“公民新闻”仍有许多不足,但不能因为暂时的落后性就否定它的先进性。“公民新闻”的发展还任重道远。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媒介大融合使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界限消解,信息都在一个空前广阔的数字媒介平台上。而信息的共享,加快了“公民新闻”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减少了各家媒体单独采写所耗费的巨大成本;传输终端多元化,这使“公民新闻”与受众的关系更加紧密——媒体可以把同一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发往受众,扩大单一信息的传播面。这两点技术上的优势,决定了“公民新闻”将来发展的良好前景和跨越式的速度。
(2)网络舆论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现状发展趋势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手机网民规模与整体PC网民(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随着个人电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法制的完善、网络管理的日趋完善,必将大大推动大众对网络媒体的支持,使之成为公众舆论传播的首选媒介,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
②网络媒体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网民在网络社会表达愿望或诉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平台和渠道。从个体来讲,由于参与到这个平台和渠道中的网民所属群体不同、地位不同和经历不同,他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角度也必然不同,这令网络言论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倾向。
③现今中国网民的愿望或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对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行问责;对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事件进行情绪宣泄,主要表现为就某一话题或事件表扬、批评、质疑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权益维护。由于历史、体制或者机制问题的影响,导致社会部分特定群体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引发网络维权事件。
④经过数年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虎照门”到汶川大地震,从瓮安群体性事件到三鹿“毒奶粉”,这一系列范围广泛、性质各异的事件,让人们充分领略了网络舆论的威力。网络舆论场在中国的存在具有重大的应然价值与实然意义。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这在去年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
⑤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网络舆论发达并存的特殊时期。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牵涉利益多、容易引发连锁事件等特征,而网络媒体传播具有及时迅速、匿名、去中心控制等特征,两者结合后在网络平台上非常容易围绕突发事件形成广泛舆论。网络成为重大敏感事件的爆发口,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将层出不穷。问责监督官员成为网络舆论新动向。网络舆情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⑥社会化网络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使舆论监督力量得到较大程度张扬。但社会化网络的弱控制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中国网络舆论仍期待理性与深入。
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激增,“随手拍”成为常态,通过人际传播、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融合,移动互联网或将成为网络舆情的新磁场。
2.观点讨论: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在本质上与新闻事实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武大2011年研]
答:题中所述观点由两个分论点组成。第一,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在本质上与新闻事实相符合。第二,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在本质上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两个分论点都有其合理性。其中,第二个论点较为理想,很难实现。
(1)分论点一
①新闻真实性是一个描述新闻信息与事实信息符合与否的概念。它涉及两个方面:新闻真实与新闻真实度。真实,是指本质上而言,新闻信息不是虚假的;真实度,是指新闻文本中的信息在数量与程度方面等量化方面的真实。因此,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从操作层面讲,新闻报道要做到要素真实、事件真实、关系真实。
②“在本质上与新闻事实相符合”,即符合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不仅要符合表面要素上的真实,同时还要全面、正确地符合事实,揭露真相。
(2)分论点二
①“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是对新闻报道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即新闻报道需要反映事实世界的每一个侧面,而不是某一个侧面,并且要根据事实世界每一侧面在自然、社会中实际的比例程度、重要程度安排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分量,要达到一种和谐的匹配关系。从而达到符合社会生活本质的目的。
②论点二是一个理想化的观点。原因如下:
a.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的真实。针对那些既复杂又重要的事实,特别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重要事实,如果想使新闻报道既成为真正的新闻,又能最终在整体上反映事实的真实面目,就必须通过过程性的、进行式的多次报道来实现。此外,新闻追求时效性,因此是一种即时性的真实。整体的真实需要通过时间来检验。
b.新闻真实是有限的真实。绝对真实难以实现。新闻传播是人类认识、反映事实世界的一种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把握到的真实,只能是“新闻世界的真实”。此外,传播内容、方式都是在传播价值取向下的选择,这就决定了新闻真实受到传播主体价值取向与认知水平的制约。
c.社会生活的本质真实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需要考虑时间、领域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新闻报道无法完全做到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