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1.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当前,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要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014年真题]
A.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B.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C.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D.现代化、规范化、程序化
【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2013年真题]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A项,“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反映的哲学原理是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定条件下,量的优势可弥补质的不足。B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的是一种联系的观点。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C项,“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3.对我国现阶段“三农”政策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B.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扶贫开发
C.农村集体土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D.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答案】B
【解析】扶贫开发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因此答案选B。
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下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的一项是( )。[2011年真题]
A.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
B.建立公务员制度
C.实行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D.实现干部“四化”
【答案】A
【解析】A项,新闻发言人制度属于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不涉及人事的任用、考核、调配等,故不属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的体现。B项,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标。C项,改革开放以来,企事业单位先后推行了干部聘用制。D项,干部“四化”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总标准,“四化”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5.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理论推断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答案】B
【解析】信念属于认识范畴,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应该是社会实践。因此答案选B。
6.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神舟”号系列、“天官一号”对太空的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太空的也会不断发展,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②错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④错误,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是指湍急的河流下,必有深潭;高高的山岭下,必有深谷,“激湍”与“深潭”相对,“高丘”和“浚谷”相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答案选A。
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由“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知,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答案选C。
9.毛泽东曾引用《庄子·天下篇》中的“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即( )。
A.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B.物质世界是没有静止的绝对运动
C.静止是无条件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D.运动是必然的,静止是偶然的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毛泽东在引用《庄子·天下篇》中的“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时,曾进一步解释说,世界上的事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项错误,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即运动和静止具有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辩证关系。C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其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D项错误,运动和静止并不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10.鲁迅曾说:“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B
【解析】“农家识犁”、“兵家舞刀枪”、“秀才弄文墨”说明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是什么。强调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因此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