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课后习题详解

说明:在许多中文译本中,Key Terms、Conceptual和Technical一般译为“关键词或关键术语”、“概念题”和“技术题”,不看习题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其含义,为了更好地符合中国人的考试习惯,下面采用在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常用的分类:概念题、简答题和分析题。其他章节不再说明。

一、概念题

1.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

答: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需求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陡,则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曲线越平缓;相反,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支出)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2.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demand model)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4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最初,经济在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均衡的价格水平为。这时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所以,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从增加到,价格水平从上升到。但是,价格的上升必然引起工资增加,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相交于。国民收入水平从减少到,价格水平从上升到。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相交于,国民收入水平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而价格水平上升到。这一模型是用总需求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的发展。它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决定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同时运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政策。

图1-4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3.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

答: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总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由于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由于劳动供给保持不变,而劳动需求随之增加,因而均衡就业量增加,并最终导致总供给量增加,即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但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4.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5.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答:消费价格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6.使用(employment)

答:略。

7.扩张(expansion)

答:扩张是指经济周期中从波谷到波峰的一段时期。在扩张期,实际产出增长超过潜在产出增长,产出缺口最后甚至成为正的。正的缺口意味着过度就业、工人超时间工作,以及机器运转超过正常的利用率。

8.增长理论(growth theory)

答: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指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增长问题的理论。经济增长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战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研究的侧重点是经济增长的极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有了新发展,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因素看成是经济内部选择的结果。

9.通货膨胀(inflation)

答: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商品和劳务”不包括金融资产;货币价格指用货币表示的价格,而非用其他商品表示;价格总水平,而不是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表现为一种趋势。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它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在通常情况下,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减少就业。

10.水平(level)

答:略。

11.长期(long run)

答: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在长期,价格、工资被认为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并且能够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产出水平只取决于供给方面的因素。产出基本上取决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经济所能提供的产量,价格水平则取决于需求水平。

12.中期(medium run)

答:中期介于长期和短期之间,指总供给曲线处于从水平位置翘起到垂直位置这一过程所处的时期。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介于水平的与垂直的中间。在中期,产量受总需求和价格的双重影响。

13.产出缺口(output gap)

答:产出缺口是指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即实际产出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自然经济增长率又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等于常数——既不趋于加速、也不趋于减速的情况下的真实经济增长率。

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政策制定者常常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并将其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之一。宏观经济的学者也常常用产出缺口的变化来描绘经济周期的变动。

14.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即认为: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二者间这种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15.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

答:潜在产出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上式中,为潜在就业量;即为潜在产出。因为潜在就业量不受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所以潜在产出也不受价格水平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被视为一个外生变量。当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达到了其潜在产出时,意味着该经济社会较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经济资源。

16.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是指经济衰退,是完整的经济周期必经的一个阶段。当经济扩张到顶峰时,便会进入衰退期,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经济衰退严重时便进入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

17.复苏(recovery)

答:复苏是指经济复苏,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此时可得到的资源增加:人口规模增加,厂商获得机械或者修建工厂,土地得到改良以利于种植,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被发明和采用,知识存量增加。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也允许经济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产量水平出现上升趋势。在经济周期中体现为从波谷上升到波峰的阶段。

18.波峰(peak)

答:波峰指经济周期波幅的最大值,在周期的波峰,相对于(长期)趋势而言,经济活动处于高涨状态。

19.生产率的增加(productivity increases)

答:生产率的增加即效率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的生产要素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产率增加是知识变化的结果,是人们从更好地完成熟练工作的经验中学习到的。

20.短期(short run)

答:短期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通常认为劳动要素的数量在短期是可变的,资本要素的数量在短期不变。在短期,价格、工资缺乏伸缩性,往往在某一预先决定了的水平上保持不变。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平坦的,该曲线价格水平固定于供给曲线触及纵轴之点,形成对照的是产量可取任何值。所以在短期中,产量只取决于总需求,价格不受产量水平的影响。

21.实际GDP的趋势进程(trend path of real GDP)

答:实际GDP的趋势进程是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时,GDP所经历进程。图1-5中的灰线表明了实际GDP的趋势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两个原因使GDP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可得到的资源更多了,人口规模增加,厂商使用机械或者修建工厂,土地得到改良以利种植,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被发明和被采用,增加了知识存量;另一方面,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也容许经济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产量水平终于出现了上升趋势。

图1-5  实际GDP的趋势线

22.波谷(trough)

答:波谷是指经济周期中波动幅度的最小值。在波谷,经济活动达到最低点。

23.特长期(very long run)

答:特长期指很多年或者几十年的一段时期,在该时期内可以忽略经济中的短期波动而只关注生产能力的增长,因为诸如失业率的上升和下降在长时期内会相互抵消而趋向平均化。在特长期内,最值得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经济中的特长期行为也是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经济增长理论就是试图解释很多年或者几十年内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问答题

使用总供求模型解释产出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在长期内,产出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呢?假如总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推论出价格行为吗?

答:通常可以用模型解释产出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但是必须首先明确所考虑的时间是怎样的。

垂直的曲线描述的是长期的情况,产出只由供给曲线决定而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水平共同决定。水平的曲线描述的是短期的情形,此时产出由总需求决定,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向上倾斜的曲线描述的是中期情形,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波动会影响生产能力和价格水平既定不变条件下的实际产量。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非常简单的陈述,它无法描述所有居民和经济中的企业行为。在这个框架内,总需求变动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线的斜率。当潜在产出能力提升时,长期曲线会逐年向右移动。因此,即使在曲线固定不变时,价格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三、技术与分析题

假定实际产出是1200亿美元,潜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是1560亿美元。在该假设的经济中产出缺口是多少?在你估计的产出缺口基础上,你预计失业水平比正常水平高还是低呢?

答:产出缺口被定义为实际GDP和潜在GDP的差额。

因此在该假设的经济中产出缺口为360亿美元(=1560-1200)。

当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失业率较高。因此,预计失业水平比正常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