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经过调整的GNP(adjusted GNP)
答:经过调整的GNP指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由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会提高或降低物价水平,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2.政府采购(government purchases)
答:政府采购亦称“公共采购”,指市场经济国家为加强对政府公共支出的管理,规定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在购买执行其职能所需的货物、工程或服务时,必须以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购买。政府采购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的总称。
政府采购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采购主体是依靠国家预算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②政府采购是非商业性、非盈利性的购买行为;③政府采购以公开竞争招标的方式进行;④政府采购方式多样,范围广泛。政府采购有利于加强对公共支出资金的管理。竞争招标方式使政府能在购买到较好的产品服务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资金,也可以避免采购中的腐败行为。
3.净出口(net exports)
答:净出口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用表示出口,用表示进口,则()就是净出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4.权重连锁指数(chain-weighted index)
答:权重连锁指数是指鉴于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快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时,消费者会将其消费从现在相对昂贵的商品转移到相对不太昂贵的商品上,通过校正商品篮子变化计算的指数。例如,去年甲分别以单价40元和35元购买一件毛衣和两件衬衫,今年由于价格的变动,甲的消费支出转变为以单价35元和45元购买两件毛衣和一件衬衫,一般通货膨胀的计算不考虑商品篮子的变化,等于,而权重连锁通货膨胀指数不仅考虑当期价格的变化,同时也考虑因价格变化导致的商品消费权重的变化,为。
5.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净投资(net investment)
答: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称为净投资,通常为资本存量的增量。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当总投资等于折旧额时,社会的总投资全部为重置投资。这时,投资形成的新资本只够补偿折旧部分,社会固定资产总量没有增长。只有当总投资大于当年的折旧时,才有净投资。净投资可以增加社会固定资产的总量。反过来可以说,要增加社会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量,必须有净投资。
7.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答:消费价格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8.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答: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在总投资中,有一部分用于补偿旧资本的消耗,这部分投资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或折旧。
9.名义GDP(nominal GDP)
答: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2006年的名义GDP是以200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08年的名义GDP是以2008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实际GDP与名义GDP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10.消费支出(consumption spending)
答:消费支出指消费者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
1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答: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中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耗费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当年的全部支出总和或用全部收入总和计算。从支出方面计算,包括以下四项: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②私人国内投资总额;③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总额;④货物与劳务输出净额。从收入方面计算,主要包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是度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尺度,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程度的标准。
12.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答:名义利率指包括了物价变动的利息率,是与“实际利率”相对而言的。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物价水平具有不稳定性,并且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种普遍的趋势。划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提供了分析通货膨胀条件下利率变动的工具。在经济管理中,能操作的是名义利率,但对经济关系产生实质影响的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大概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名义利率,为实际利率,为借贷期内物价的变动率。由于通货膨胀还会使利息部分贬值,考虑到这一点,名义利率还应作向上的调整。这样,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同步。由于人们对价格变化的预期往往滞后于通货膨胀的变化,所以相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名义利率的变化也往往有滞后的特点。但这不是绝对的。
13.核心通货膨胀(core inflation)
答:核心通货膨胀是指剔除一些价格变动巨大且频繁或短期性质价格波动的商品或服务后的通货膨胀,以核心CPI来表示。通货膨胀率的测算往往是通过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商品价格的波动来定义的。一般来说,是把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从物价上涨里面去掉的。因为如果粮食价格上涨是供求引起的,能源价格上涨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引起的,即都是被动地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想控制物价控制不了,只能想办法增加粮食的供给,对国际能源价格只能通过经济外交来保证能源供给和价格的稳定。国内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抑制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无能为力。去掉能源和粮食价格的通货膨胀称为核心通货膨胀,是真实经历的通货膨胀。
14.国内私人总投资(gross private domestic investment)
答:国内私人总投资指个人或企业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和住宅建筑、购买机器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是用来增加新厂房、新设备、营业用建筑物以及住宅建筑物的支出,“固定”是表示这类投资品将长期存在并使用。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而资本存量则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在总投资中,有一部分用于补偿旧资本的消耗,这部分投资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称为净投资。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存货投资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其数值等于年末存货价值减去年初存货价值,存货投资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15.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PCE)
答: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个人消费支出总水平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数,计量以国民收入账户中消费部分为基础的消费购买支出方面的通货膨胀。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的计算可以采用某一基期(基准年份)的一组价格来估算出本期的个人消费支出,再用现期价格估算出本期的个人消费支出,然后用后者除以前者,即:
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个人消费支出/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个人消费支出
16.通货紧缩(deflation)
答:通货紧缩指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表现为投机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下降,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同时,通货紧缩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17.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答:人力资本指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素质而用于劳动者身上的投资,是无形资本,它与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因素中的投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自身不仅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还能使相关的劳动和资本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得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
18.折旧(depreciation)
答:折旧即资本的磨损,在经济学意义上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折旧可以由总投资减去净投资得到。
19.通货膨胀(inflation)
答: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20.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
答:生产价格指数指建立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商品的市场篮子基础上的价格指数。由于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处于经济运行和商品周转的不同环节上,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常常早于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因此,监测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价格变化的动态。
21.耐用品(durable goods)
答:耐用品指商品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超过3年),而在此期间其所提供的服务流也是持续不断的商品。耐用品一般是不易耗损的商品,如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资本,其他诸如电器用品等亦包含在内。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是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消费品。其区别是,耐用品的购买尽管是一个消费决策,却更多地具有投资决策的特点。买这些商品是因为它将在许多年中为自己提供服务,如买食品,几天可以把它吃完,而一台彩电却可以持续使用多年。
22.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答:中间产品指在核算期间需进一步加工、目前还不能作为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例如,服装是最终产品,可以直接消费,但用于服装生产的原材料,如棉布、棉纱等产品就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必须说明的是某些产品,如煤炭、棉纱等,在核算期间没有参与生产而是以库存形式滞留在生产环节以外的这些产品应理解为社会最终产品
23.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答: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按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为标准划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是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情况,通常认为劳动要素的数量在短期是可变的,资本要素的数量在短期不变。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
24.汇率(exchange rate)
答:“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成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的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25.投资(investment)
答:投资指为获取预期收益而投入资金或资源的经济活动。预期收益主要指经济收益,也包括社会收益。投入的资金(资本)可以是货币资本,也可以是实物资本或其他资源。由于各种资源都可以折算成一定的货币价值量,所以,投资最一般的表现形式就是投入货币资金。投资作为一个客观经济范畴,具有数量上的集合性、机遇上的选择性、空间上的流动性、产业上的转移性、收益上的风险性和周期上的长期性等特点。
西方国家通常把包含了折旧费的投资称为总投资,扣除了折旧费的投资称为净投资。总投资总是大于零,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关系密切,总投资加上消费品总和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净投资与国民生产净值(NNP)关系密切,净投资加上消费品总和等于国民生产净值。
除以上三种分类方法外,还可按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经济性投资与政策性投资;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投资、公司投资和私人投资;按投资来源的国别不同,可分为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等。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宏观上它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数效应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益和稳定;在微观上它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26.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06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物质产量乘以2006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06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27.要素报酬(factor payments)
答:要素报酬指按生产要素的贡献所取得的相应的收入。这些收入通常表现为利息、利润、地租或租金及工资。人们的收入来源于生产要素报酬,即资本的报酬、劳动的报酬和其他资源如土地的报酬。经济增长方式则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比例或贡献份额,从而决定了要素报酬的构成。要素报酬具有递减规律,即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将可变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的数量之后,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28.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identity)
答:基本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对国内产出的总需求是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的:家庭的消费支出(C);企业与家庭的投资支出(I);政府(联邦、州及地方)对商品与服务的购买(G);以及国外对我们净出口的需求(NX)。
29.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答: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息率,它是与“名义利率”相对而言的。例如,假定某年度物价没有变化,甲从乙处取得1年期的1万元贷款,年利息额500元,实际利率就是5%。美国经济学家费雪首次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提出以货币和以实际财物计量利率的观点。一般物价总水平存在变动的趋势,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就必须扣除名义利率中的物价上涨率。
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
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但并非是同步的,从而现实中人们必然以预期的物价上涨率来代替公式中的物价上涨率,否则实际利率的测算往往呈现滞后的问题,但这样同时也使得实际利率水平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30.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
答:生产要素指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将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中间生产要素(或者称之为中间产品)和原始生产要素。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提供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在经济学中原始生产要素包括以下四种:①劳动: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付出的体力或智力的活动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因素,劳动者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基本所有者。②资本: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中的经济货物,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从企业的角度看,既包括有形的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如商标、信誉和专利权等。通常货币资本并不计入生产要素中去。③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它们得自于大自然的恩赐,是最稀缺的经济资源。④企业家才能:综合运用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冒险精神。
中间生产要素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产品,这类要素的所有者是厂商,厂商提供中间生产要素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
31.储蓄(saving)
答:储蓄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后所剩余的部分。储蓄是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凯恩斯收入与就业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是,储蓄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概念,无论从它的来源还是作用方面看,均没有准确的数量限制。储蓄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当可支配收入大于最终的消费支出时,储蓄值为正数;反之,则为负数。
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政府机构的储蓄没有一定的动机。企业储蓄的动机则是为了再投资或获取利息,影响企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边际效率。个人及家庭储蓄的原因主要包括为不测事件建立储备金、为自己的老年积累基金、为保护自己的家属或为了其他某一具体目的等。个人或家庭储蓄为商业资本提供了部分来源。影响个人及家庭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的多少、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利息率的高低等。
32.最终商品和服务(final goodsand services)
答:最终产品和服务指在核算期内不需要再继续加工、可直接供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可供投资的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型钢等;可供消费的产品包括食品、服装、日用品等。
33.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
答:国内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净增加值。它是国内生产总值扣除同期固定资产折旧(或固定资本消耗)之后的净额。
34.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
答:转移支付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为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它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消费者呆账、农产品价格补贴、公债利息等政府与企业支出的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在西方国家不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其原因在于这笔款项的支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和劳务,所以将其称作转移支付,有时也称转让性支付。转移支付是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盈余等于税收减去政府在物品与劳务上的开支与转移支付之和后的余额。
转移支付又分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企业的转移支付。①政府的转移支付大多数带有福利支出性质,等于把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通过上述支付还给本人,因而也有人认为政府的转移支付是负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业者转向失业者,从城市居民转向农民。②企业的转移支付通常是通过捐款与赠款进行的,如公司对于下属非营利组织的赠款。由于它也不是直接用来购买当年的商品和劳务,因此,这种款项也被认为是转移支付。
35.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答: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它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份额的改变而改变。因为GDP平减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36.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答: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37.政府预算赤字(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答:政府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出现的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差额。之所以会出现预算赤字,可能的原因包括: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政府管理不当而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家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价格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价格会上扬。
38.增加值(value added)
答:增加值指产品在特定生产阶段附加的价值。例如,棉纺织业的增加值就是纺织品的出厂价值减去它们在加工时所使用的原棉和其他材料的价值。换言之,增加值等于纺织业各项生产要素的开支,即支付的劳动工资加上利润、利息、资本折旧以及建筑物和土地的租金。
39.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
答:政府支出,又称公共支出,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换句话说,政府支出也就是政府行为的成本。西方财政经济学家认为,国家的经济活动属于“公共部门经济学”,国家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国家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花费的所有费用即为政府的公共支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狭义的公共支出”,即通过政府预算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所形成的支出;另一种是“广义的公共支出”,即包括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规而导致的私有部门增加的支出。在西方,公共财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上,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职能也主要通过公共支出来实现。公共支出的数额反映着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规模和深度,也反映着公共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在理论上,公共支出通常分为以下几类:按照经济性质不同,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照目的性不同,可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不同,可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按照受益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二、简答题
1.如果政府雇佣失业工人,他们曾领取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他们作为政府雇员领取美元而不做任何工作,GDP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解释。
答:GDP增加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根据等式,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
(1)从支出法核算角度看:保持不变,由于转移支付美元变成了政府对劳务的购买即政府支出增加,使得增加了美元,GDP会由于的增加而增加。
(2)从收入法核算角度看:以前是转移支付TR美元,现在政府改变政策,不进行转移支付了,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变成了,所以GDP增加了。
2.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下情况之间有什么不同:
(1)厂商为某经理购买轿车,与厂商支付给经理额外收入,由她自己购买轿车有什么不同;
(2)雇佣你的配偶(收拾房屋),而不是无偿地要他或她担任此工作有什么不同;
(3)你决定购买一辆美国汽车,而不购买德国汽车,有什么不同。
答:对国民收入(以GDP为例)的核算可用支出法,支出法指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
(1)从支出法核算的角度看:厂商给总经理买车,应视为投资支出,计入;厂商支付给总经理额外收入,然后总经理拿额外收入买车是消费支出,应计入。
(2)配偶做无报酬的工作,虽然提供了劳务,但没有通过市场交换,所以不会计入GDP;雇佣配偶收拾房子,该工资收入将计入GDP,使得GDP增加。
(3)个人(题目中的个人是美国人)买美国车,应计入消费,从而使GDP增加;买德国车会使净出口下降,从而使GDP减少。
3.GDP与GNP有什么区别?用于计算收入/产量是否一个比另一个更好?为什么?
答:(1)GNP与GDP的区别
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个国民概念,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其价值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GDP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
两者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生产要素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2)使用GDP比使用GNP用于计量产出会更好一些,原因如下:
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作为计量指标,这样使得统计口径一致,便于国际间进行比较;
②由于国外净收入的数据不足,GDP比较容易衡量;
③相对于GNP而言,GDP是对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
由于美国经济中GDP和GNP的差异非常小,所以在分析美国经济时,使用这两种的任何一个指标,造成的差异都不会大。但对于其他有些国家的经济来说,这个差别是相当大的,因此,使用GDP作为衡量指标会更好。
4.NDP是什么?在计量产量方面,它与GDP孰优孰劣?请解释。
答:(1)NDP的含义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NDP等于GDP减去折旧。国内生产净值包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终的成果和服务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2)NDP与GDP的比较
在计量产量时,如果目的是计算一国产品的净产出量,使用NDP要优于使用GDP。这是因为折旧衡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又不得不重置的资本价值。因此,NDP近似于衡量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生产的产量的净值——生产产品的总价值减去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量的价值。在典型情况下,折旧大约是GDP的11%,即NDP通常大约是GDP的89%。
5.实际GDP的增加经常被解释为福利的增加,这种解释有什么问题吗?你认为什么是其最大的问题?为什么?
答:(1)实际GDP的增加经常解释为福利的增加,这种解释存在问题,因为GDP远没有完善地计量经济产量或福利,具体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实际GDP存在低估。由于GDP强调的是“市场价值的总和”,无市场价值的物品被排除,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该计入的未计入。如妇女的家务劳动、志愿者提供的义务劳动等。妇女加入劳动力队伍的人数大增,增加了正式GDP的数字,但却并未抵消家庭生产的减少。如正式计量收费性日托的价值,但照看自己孩子的价值却为零。
②实际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没有考虑生产该产品造成的社会成本。计算为增加GDP的一些活动,实际上是利用资源避免或遏制诸如犯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发生,同时,引起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事情均未从账户中排除,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③实际GDP反映的只是产品数量,无法反映产品的质量改进。计算机的情况尤其是这样,质量显著改进,价格却大幅下降。这种情况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商品,为了反映质量改进,国民收入核算企图进行调整,但这项任务并不简单,尤其是当发明新产品或新款式时,更不容易。
如果抛开这几个方面的限制,实际GDP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解释为社会福利的增加。
(2)其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结果对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危害,例如印度尼西亚的报告指出,正确核算环境破坏,应该在近年来计量出的经济增长率中减去3%。正由于此,近年来人们就提出了“绿色GDP”这一概念,即在核算GDP时,应该减去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成本。
6.CPI与PPI都计量价格水平,它们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其中一个,而不选择另一个?
答:(1)CPI与PPI的区别
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生产价格指数(PPI)指建立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商品的市场篮子基础上的价格指数。
PPI与CPI的区别在于:①所包括的范围不同:CPI主要包括日用消费品;PPI包括原料和半成品。②PPI被设计为对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的价格的度量,而CPI衡量的是城市居民实际支付的价格,也即零售价格。
(2)两者选择其一的情形
当关注的是消费品价格波动或通货膨胀问题时,使用CPI来度量;当关注的是经济周期问题或市场价格波动预期时,应该使用PPI来度量。这是因为PPI是一种相对可变的价格指数,并且是经常发出一般价格水平或CPI变化信号的价格指数,有时在后两者出现变化之前就会发出信号。有鉴于此,PPI特别是其某些子指数,如“敏感材料”指数作为经济周期的指标,决策者应给予密切的关注。
7.GDP平减指数指的是什么?它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用它计量价格比CPI和PPI更好?
答:(1)GDP平减指数的含义
GDP平减指数是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它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该年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平减指数计量基期年度和现期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GDP平减指数以经济活动中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为计算基础,所以它是一个经常用来计量通货膨胀的具有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
(2)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与CPI和PPI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①GDP平减指数计量的商品范围远比CPI和PPI广泛。②CPI和PPI计量的是一篮子给定的商品,年复一年没有变动,但GDP平减指数所计量的一篮子商品,年年有所不同。有可能某些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已经不再消费而是用其他替代品,但CPI和PPI却还要计量,反映不出变化,而GDP平减指数则能反映。③CPI和PPI直接包括进口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3)GDP平减指数计量价格比CPI和PPI更有用的情景
当需要考察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水平(如实际总量规模等),以及需要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实际发展水平(如实际发展速度、实际增长速度或发展指数等),或者需要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变动的总水平时,GDP平减指数计量价格比CPI和PPI更有用。
8.如果你在早上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名义GDP增加一倍,在你开始庆祝之前,你需要核实的统计资料是什么?为什么?
答:最需要核实是的统计资料是GDP平减指数变动的原因。原因如下:
(1)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2000年的名义GDP是以2000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03年的名义GDP是以200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2)名义GDP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物质产量的变化,第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化。一夜之间名义GDP增加一倍,可能的原因有两个:①物质产量翻了一番,②物价翻了一番。第一种情况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所以,在开始庆祝之前,最先核实的统计资料就是物价是否大幅上涨,即GDP平减指数变动多少,进而考察实际GDP的变动。如果名义GDP和GDP平减指数都增加一倍,那么实际GDP保持不变。
9.假如你有一项一年后归还的100美元的贷款。如果这笔贷款是按照名义利率支付的,当通货膨胀率高于该年内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你是高兴还是伤心呢?如果这笔贷款是以实际利率支付的,情况又会如何?
答:(1)当贷款是按名义利率说明时,通货膨胀率高于该年内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贷款人会伤心。因为该笔贷款实际收益率由于通货膨胀率高于该年内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而下降。例如,一年期贷款的名义利率为7%,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3%,那么预期实际收益率为4%。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4%,则实际收益率为3%,实际收益下降。
(2)当贷款是以实际利率说明时,通货膨胀率高于该年内的预期通货膨胀率,贷款人将不会遭受损失。因为实际收益率不会随着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不用担心损失。
三、计算与分析题
1.在表2-1的经济假设中,以2005年价格计算实际GDP的变动。计算2005-2012年实际GDP的变动,利用同一数据但以2012年的价格计算。你的回答应该证明,用来计算实际GDP使用的价格确实影响增长率的计算,但通常影响不太大。
表2-1 实际的和名义的GDP的举例(单位:美元)
解:(1)如果用2005年的价格计算实际GDP的变动,计算结果如下:
(2012年的实际GDP-2005年的实际GDP)/2005年的实际GDP=(3.5-1.5)/1.5×100%=133%。
(2)若用2012年的价格计算实际GDP的变动,计算结果如下:
2005年的名义GDP=1×1+1×0.5=1.50;
2005年的实际GDP=1×2+1×0.75=2.75;
2012年的实际GDP=2×2+3×0.75=6.25;
此时GDP的增长率=×100%=127%。
所以,采用不同的价格为计算标准会影响增长率,127%不同于以2005年价格为基期所计算的GDP的增长率133%,但影响不大,只相差6%。
【说明】教材表2-3中为2012年数据,习题题干表述为2010年,疑有误,在此调整为2012年。
2.从国民收入核算中证明:
(1)(当转移保持不变)增加税收必然意味着净出口、政府采购或者储蓄—投资平衡的改变。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必然意味着消费或储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对(2)与(3)两者都假定家庭没有利息支付,也没有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答:(1)根据等式可知,当转移支付不变,且税收增加时,则、、中至少有一个肯定会发生变化:政府采购增加,净出口增加,或储蓄与投资差额减少。
(2)由等式,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则、中至少有一个增加。
(3)根据可知: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必然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表2-2是来自一个假设国家的国民收入账户的信息:
表2-2 一国国民收入账户信息 (单位:美元)
下列项目的值各是多少?
(1)NDP
(4)个人可支配收入
(2)净出口
(5)个人储蓄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解:(1)(国内生产净值)
(美元)。
(2)净出口=出口-进口。
又,从而(美元)。
(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为,而政府预算盈余,所以。因此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为(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
而政府预算盈余,所以。
故个人可支配收入(美元)。
(5)个人储蓄
由得(美元)。
4.假定GDP是60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美元,消费是3800美元,外贸赤字是100美元。
(1)储蓄是多少?
(2)投资是多少?
(3)政府支出(G)是多少?
解:(1)根据等式,则个人储蓄(美元)。
(2)由方程,得:
(美元)
(3)由,得(美元)。
5.如果对一个国家的劳动的支付总额是60亿美元,对其资本的支付是20亿美元,利润为零,产出水平是多少?
解:总产出的计算公式:
产出水平=劳动报酬+资本报酬+利润=60+20+0=80(亿美元)
6.设想一个经济只是由面包师和为其提供原材料的人所组成。假如该经济的生产情况如下:100万只面包(每只售价2美元);120万磅面粉(每磅售价1美元);酵母、糖和盐各10万磅(混合售价每磅1美元)。面粉、酵母、糖和盐只卖给面包师,而面包师只用它们生产面包。
(1)该经济总产出的价值(例如,名义GDP)是多少?
(2)当面包师将这些材料转变为面包时,增加到面粉、酵母、糖和盐上面的增加值是多少?
解:(1)名义GDP定义为一个国家当前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所以可以直接计算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即名义GDP为:(万美元)。
(2)各种原材料的初始价值为:(万美元)。又因为名义GDP可以用每一步生产产品的增加值来计算,并且第一步的增加值为150(万美元),所以增加到面粉、酵母、糖和盐上面的增加值是50万美元(200-150)。
7.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年的时间里CPI从2.1增加到2.3。利用这一情况计算当年的通货膨胀率。CPI为什么可以说明通货膨胀率?
答:CPI从2.1增加到2.3时,通货膨胀率=(2.3-2.1)/2.1=0.095=9.5%。
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CPI较高,物价上涨较快,说明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一样。因此,CPI可以说明通货膨胀率。
8.假定你买了100美元第2年到期的政府债券。如果全年的通货膨胀率是4%,而债券承诺3%的实际收益率,你将得到多少名义利息?
解:因为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所以名义利率为实际利率(实际收益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即为:。所以,名义利息为:(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