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点归纳与历年真题详解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1)中医学是应用中医独特理论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
(2)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
(1)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2)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3)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
(4)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2)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形成过程
①《黄帝内经》
a.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b.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c.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d.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天地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②《难经》
a.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约成书于东汉,相传为秦越人所作;
b.《难经》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内容丰富,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c.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
d.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e.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黄帝内经》并提,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③《伤寒杂病论》
a.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作者张机(字仲景),成书于东汉。后世经晋·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
b.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后世医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内伤杂病,对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外科的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处方、用药等都有详细记载;
d.《伤寒论》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康复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论述。
④《神农本草经》
a.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载药365种,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b.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中品之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
c.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d.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机学密切结合;
e.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
①晋·王叔和—《脉经》—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a.该书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
b.提出八组相类脉的脉象鉴别;
c.提倡“寸口诊法”,明确左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
d.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②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a.系统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
b.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禁忌、针灸经络与孔穴部位、针灸的临床适应证与操作方法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③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a.全书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
b.重视病源的研究: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
c.在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论治起到推动作用。
④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医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a.两书关于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养生之术、备急之方、病证诊治等内容,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
b.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①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
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②“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对中医学的发展起里程碑的作用。
表1-1
(3)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标志性成果是命门学说的发展、温病学说的创新,以及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的编撰集成。
①“命门学说”—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
a.张介宾主张“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强调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的重要性。
b.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注重“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②温病学说的创新
a.温病理论源自《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b.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对温病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表1-2
③集成性著作
表1-3
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示意图:
图1-1
【例1】(A型题)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2016年研]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
【答案】C
【解析】A项,刘完素主张火热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化火”,治病多用寒凉药,称“寒凉派”。B项,张从正主张“攻邪已病”,提出“邪去则正安”的见解,善用汗、吐、下三法祛除邪气,称“攻邪派”。C项,李杲力倡脾胃论,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称“补土派”。D项,朱丹溪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法,称“滋阴派”。
【例2】(A型题)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2015年研]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答案】A
【解析】A项,朱震亨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B项,刘完素力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六气化热化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故在治疗中多用寒凉药,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C项,张从正力倡攻邪论,主张“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故在治疗中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D项,张元素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创始人,注重内因,认为“养正积自除”,告诫要慎用下法。
【例3】(A型题)首先提出“六气皆从火化”观点的医家( )。[2014年研]
A.朱丹溪
B.张元素
C.李杲
D.刘完素
【答案】D
【解析】A项,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之为滋阴派。B项,张元素提出“邪去而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之为攻邪派。C项,李杲倡导“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于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之为补土派。D项,刘完素创立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例4】(A型题)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2012年研]
A.巢元方
B.张景岳
C.张仲景
D.陈无择
【答案】D
【解析】A项,隋代巢元方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系统的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B项,明代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C项,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D项,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内容
(1)人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
(3)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
3.含义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a.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b.形神一体观:即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有诸内,必形诸外”,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a.诊断:“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b.治疗: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四季的影响:四季气候变化规律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顺应这种变化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变化过程。《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人体顺应四季规律脉象出现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b.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人体阳气白天趋于体表,夜间潜于内里的运动趋向,反映了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
c.地域环境的影响: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土不服”。这是由于地域环境的改变,机体暂时不能适应之故。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就逐渐适应了。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a.四季的影响:《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b.昼夜的变化的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c.地域环境的影响:《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傍海而居之人易得痈疡,南方阳热潮湿之地易生挛痹。地域环境不同,人们易得的疾病也不一样。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
金元时期的李杲曾指出处于战乱时期的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有不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
b.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对人的身心机能有重要影响。
政治、经济地位过高,易使人骄傲、霸道、目空一切,如《灵枢·师传》指出养尊处优的“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纵欲,轻人”。
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a.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b.《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例5】(A型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2009年研]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答案】D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人体为一个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即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二是指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AC两项,形神合一的统一观和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不能包括整体观念的全部,而仅仅是它的一个局部,只是运用了整体观念去认识生命活动的功能特点,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应用。B项,只提到了整体观的一个方面。
【例6】(A型题)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则可见( )。[2008年研]
A.如鱼之游在波
B.泛泛乎万物有余
C.蛰虫将去
D.蛰虫周密
【答案】A
【解析】A项,“如鱼之游在波”,是指春天的脉象,随春生之气逐渐向上的态势,像水中之鱼在水波中游动。B项,“泛泛乎万物有余”,是指夏天阳气隆盛,其脉象洪大浮现于皮表。C项,“蜇虫将去”,指秋天的脉象随逐渐内敛的阳气由表趋里。D项,“蜇虫周密”,指冬天的脉象随内藏的阳气而深伏于里,表现为沉伏之态。
【例7】(A型题)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除哪项外,均对人体产生影响?( )[2006年研]
A.季节气候变化
B.昼夜晨昏变化
C.地区方域不同
D.饮食偏嗜不同
E.阴居以避暑
【答案】D
【解析】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主要表现在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主动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如阴居以避暑等四方面。D项,饮食五味偏嗜,本是内伤病因饮食、劳逸中饮食不节的一个方面,主要指饮食偏寒、偏热和饮食五味偏嗜两方面。
【例8】(A型题)《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2005年研]
A.人气始生,病气衰
B.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人气抗邪,卫气为固
【答案】A
【解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因此一般疾病大多,白天病情轻,夜晚加重。
【例9】(X型题)昼夜晨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有( )。[2016年研]
A.阳气朝始生
B.阳气夜半衰
C.病情旦慧昼安
D.病情夕加夜甚
【答案】ABCD
【解析】AB两项,阳气朝始生、阳气夜半衰是指阳气随着昼夜晨昏在人体内的分布不同,朝生夜衰,从而对人体生命活动产生影响;CD两项,病情旦慧昼安、病情夕加夜甚是指随着昼夜晨昏中阴阳的盛衰变化,病情也随之变化,白天阳气旺盛,病情比较稳定,夜晚阳气衰少,病情加重。
【例10】(X型题)下列有关四时发病的述中,与《素问·金匮真言论》相符的是( )。[2014年研]
A.春善病风疟
B.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C.秋善病鼻衄
D.冬善病痹厥
【答案】BD
【解析】《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例11】(X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内容的有( )。[2012年研]
A.形与神俱
B.因地制宜
C.同病异治
D.四时养生
【答案】ABD
【解析】中医的两个基本特征是:①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对人体自身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形与神俱,反映的是中医学的唯物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表现在:养生防病、要注意“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疾病防治要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②辨证论治:主要体现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C项,同病异治体现的是辨证论治的思想。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
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证
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3)症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和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
【例12】(A型题)下列有关“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3年研]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综合分析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症状概括
【答案】C
【解析】证即证候,是指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如风寒感冒证、肝阳上亢证。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辨证
①含义
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②内容
a.辨病因:即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
b.辨病位:即分析、判别以确定疾病之所在部位。
c.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
d.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
(2)论治
①含义
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②步骤
a.因证立法:即依据证而确立治则治法。
b.随法选方:即依据治则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
c.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①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③辨证与论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也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1)同病异治
①含义
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即“证异则治异”。
②临床应用举例
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故初期当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
(2)异病同治
①含义
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即“证同则治同”。
②临床应用举例
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均出现“中气下陷”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例13】(X型题)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有( )。[2013年研]
A.对症治疗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因病选方
【答案】BC
【解析】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症是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是指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