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653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653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2.代际流动
3.差序格局
4.次等劳动力市场
5.性别歧视
6.模式变量
7.剥夺—满足命题
8.镜中我
9.《货币哲学》
10.结构参数
二、论述题(合计100分,第1、2题各30分,第3题40分)
1.社会学相关研究表明,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远远高出其他社会群体的自杀率。请结合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全球化”的现象及其后果的讨论存在着很多的争论,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和概念,结合你对于全球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全球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选择两个你熟悉的西方社会学家或者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并谈谈你的理论评价。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合计50分,每题5分)
1.科层制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是指法理型统治下组织机构的特殊形式,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在这种统治形式下,组织按照合理性的原则来设计和分工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官员们的职务等级是按照集权体系所安排的固定有序的体系,并且有着与职务相对应的严格的权限规定。组织运转依靠的是没有人情味的职责、规定和准则,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官员的任命与提升所依据主要是他的业绩,统治者的统治权力都有合法的权限。在韦伯看来,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
2.代际流动
答:代际流动,又称“异代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一般以职业等作为地位特征,以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它地位作为比较的基点,考察第二代人(子女)与第一代人(父母)相比,看社会地位有无提高,从中找出引起或未引起变动的原因和规律。这种研究尤为重视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子女的社会地位的影响。代际流动的状况,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分层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状况。在封闭的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要在他父辈所属的阶级和阶层里终其一生,子继父业,代际流动很少。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每个阶级和阶层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代际流动增多是必然的。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强化流动机会的公平机制,是提高代际间向上流动率的基本途径。
3.差序格局
答:差序格局是指人际格局的亲疏远近,如同水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按照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这个词语由费孝通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的。费孝通认为在中国乡村,由于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和知识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4.次等劳动力市场
答:次等劳动力市场是指就业不稳定、工资效率低、工作条件较差、工作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市场。次等劳动力市场和优等劳动力市场是根据一种双层劳动力市场理论划分出来的,两者之间互相独立。这种市场通常包括饭店中的一般性服务工作,零售商店店员建筑业中的杂工、农场工人以及私人家务劳动提供者等所在的劳动力市场。次等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不稳定既有雇主方面的原因,也有员工方面的原因。从雇主方面来说,雇用这些劳动者的雇主本身的劳动力需求通常是不稳定的。
5.性别歧视
答:性别歧视指在关于性别上存在的偏见,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两性之间的不平等,造成社会的性别歧视。但也可用来指称任何因为性别所造成的差别待遇。其产生的两个原因是性别的刻板印象和有差别的尊重。
6.模式变量
答:模式变量是指帕森斯提出的一种类型学的工具。他认为,任何行动者在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时,必然要面对五种类型的选择,即“五种模式”。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帕森斯的模式变量被用来分析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被用来解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因为模式变量不仅突出了两种对立的价值特征,也能被用来强调个人价值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7.剥夺—满足命题
答:剥夺—满足命题是指获得的报酬和奖励遵循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近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酬赏。霍曼斯的这个命题是对前三个命题的限定,即个人的行动与获得报酬的满足感必须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他说,如果一个人时常得到报酬,起初他会有非常满足的感觉,但此后这种报酬如果重复出现,其价值就会降低。其情形犹如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第一个烧饼是感到极大的舒服,然而继续给他吃第二个、第三个以及第n个烧饼,伴随着他越来越饱,那种舒服感和满足感会越来越小,乃至消失。
8.镜中我
答:镜中我,又称“镜中自我”,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是指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这面镜子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观念。他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就不会有自我观念的形成。镜中我从想象得来,分三个步骤:①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表现;②想象他人对这种表现的判断;③形成自我观念。
在想象别人对自己估计是好感还是恶感,认为自己骄傲还是谦卑时,他必然会作出改进,以期达到与别人更加协调。这一概念以直观的形式,说明人与社会是在交往与社会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我的性格,逐渐适应于在社会中生活与工作。
9.《货币哲学》
答:《货币哲学》是指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西美尔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互动理论,揭示互动对于社会关系本质的影响,他详尽研究了社会交换关系,特别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西美尔认为,正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交换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日渐分离,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客体化。因此,他将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文化矛盾分析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交换关系,特别是货币关系上。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交换都是以货币为媒介,但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在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10.结构参数
答:略。
二、论述题(合计100分,第1、2题各30分,第3题40分)
1.社会学相关研究表明,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远远高出其他社会群体的自杀率。请结合社会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答:(1)我国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
①家庭分化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
自从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以来,家庭人口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很多农村老人不能和子女生活,生活上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悲伤情绪,可能诱导其自杀。
②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易使老人受到伤害
老年人观念更新较慢,年轻人在家庭决策方面可能会采取与老人不同的做法,容易对老年人的做法表示反对,这样就会发生冲突,而冲突引发家庭矛盾和关系受损,老人往往在冲突中成为弱者受到心理的伤害从而引起自杀。
③角色的转变
老年人面临着许多角色的转变困境。比如说:丧偶、丧失劳动力、退休等。以上情况使老年人对自己的社会性存在产生怀疑和困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因此产生自杀心理。
④殡葬制度的改革
由于土地的逐渐减少,国家政策要求逝者要进行火葬,很多老年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害怕自己被火化而选择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⑤疾病困扰
老年期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和高发期,疾病的长期折磨、医病引起的经济困难、子女的不耐烦等使老年人丧失生存的勇气,尤其农村缺医少药,特别现在子女基本外出打工,农村空巢老人病重无陪护,很多老年人因此选择自杀。
⑥孝道文化丧失
我国传统的孝文化认为子女侍奉父母,为老年人养老送终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但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更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理念、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逐等等都使得养老的“机会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等成本)急剧上升,从而导致传统的孝文化难以维系。
(2)农村老年人自杀预防对策和建议
①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应该引起重视,改善农村老人的生存环境。要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加强老年人的经济独立能力。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防止他们因衰老和孤独而产生消极念头。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措施,我认为在农村设立老年人活动室,给与更多老年人能互相接触与互相倾述的机会。同时在村委会应提供心理咨询、民事纠纷调解等服务。
②要对家里有老人的村民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一些基本的观察。密切观察一些不良预兆。如老人表现得更加抑郁、沉默寡语,或常流露厌世的言论,或与人探讨如何死得痛快等,作为家属对这些情况应时刻引起警惕,深入了解老人的真实思想。
③杜绝毒物来源可以有效降低自杀率。这是很关键的一点,现在农药的滥用对于老年人自杀是很不利的。切实重视和加强对有毒物质的管理,控制销售渠道,采取集中采购和集中管理,减少分布面,以及加强对农药等的动物低毒化研究和处理,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杀预防策略。
④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宣传孝文化。应定期在农村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比如说“十大孝媳妇评选”、“五好家庭”评选等等,旨在加强青年人赡养老人、尊重老人等的新型孝观念的宣传教育,让年轻人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村民之间的舆论下给与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让老年人真正的感受到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要切实让孝道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⑤在农村可以建设农村临时养老院,由于子女外出打工而不能在身边照料的老年人可以在养老院里生活,要有专人管理,设立合理的收费体制,要有一些具有专业素质的人从事工作,这个虽然在当前的农村不太合乎现实,但这确实会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不仅会对老年人自杀的预防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且对改革农村的养老体制也有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全球化”的现象及其后果的讨论存在着很多的争论,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社会学知识和概念,结合你对于全球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谈谈全球化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
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既带来机遇,又有挑战:
①全球化为我国政治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有利条件。全球化大大推动了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速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国家权力合理分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因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化”,必然要求行政权力对经济干预必须适度。
②全球化为我国政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新的政治文化资源。全球化倡导一种开放、多元化发展的世界文化,世界各国在交往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存局面,使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市场化趋势,随着改革的深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政治价值,正日益成为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念和政治评价尺度,这些都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资源。
③全球化开始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西方国家会积极推行本国的政治文化和理念,因而给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发展带来挑战。民主需求的迅速增长与政治发展的渐进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④全球化带来新的现代民主政治价值观念。全球化带来一个开放、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一些新的现代民主政治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为我国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文化资源,但是全球化增大了西方民主观念和模式传播蔓延的机会,“西化”的威胁性增大。
(2)经济方面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①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②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③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④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⑤全球化给我国国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3)文化方面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方面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全球化带来了各种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我国传统思想的进步与改造,同时,这种文化冲击也对中国民族的反思产生深刻影响。但是,西方的文化霸权以及过度商业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趋同现象也值得注意与思考。
(4)社会方面
从社会方面看,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是影响我国社会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的不稳定状况。
3.选择两个你熟悉的西方社会学家或者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并谈谈你的理论评价。
答:涂尔干和韦伯都是古典社会学的奠基人,二人都对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涂尔干和韦伯同属于一个时代,但是二人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则有很大差别,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
涂尔干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者社会现象”,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行动。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社会事实和社会行动是两个大小不同的概念范畴,可以说是一个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韦伯的研究对象即社会行动相对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来说就显得更具体。不难推理,由于社会事实的宏观性等原因,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中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就是“物”。但韦伯对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具体的,个别存在的,将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作出解释性的理解,去认识这些隐藏在具体社会行动背后的“秘密”,做出最终的因果性说明。韦伯也因此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任务规定为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这样一来,便产生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派别——实证主义派和解释性社会学研究派,而且双方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对立。
(2)立场
①涂尔干实证主义基本立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在涂尔干看来,这个研究的本体就应该是一种自然主义取向。所以他坚信,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去研究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借取概念、方法和运算方程,把社会现象当作“物”,当作数字来看待和研究,包括研究的理论经验原则都是可以从自然科学中借鉴的。
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者就是经验主义的,他们主张研究结果由经验来证实,研究者通过多次的实验和观察,不断地记录,研究过程中要把握感觉经验中的所有,并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它们。而研究者自身的立场要始终保持价值中立,不要置身其中。研究资料即事先验证研究假设的资料一定要来自实际的社会调查而不是主观的想象。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主义主张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应该将研究对象放置在整个社会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从视角上说就是整体角度。
②韦伯的解释性社会学研究立场
以韦伯为代表的解释性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其研究的对象是相对的,社会现实具有地方性和情景性等特点,是可以具体被建构和阐释出来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交往和参与的方式,从主观去认识,它的最终结果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创造出来的。同时,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上人们就应该主动去理解,去思考,甚至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个过程充满着人文性质,处理的时候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
(3)双方的社会学研究的原则比较
①对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之要求的异与同
a.由于受当时自然科学研究潮流的影响,涂尔干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把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即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查;而韦伯本人与西方的历史渊源、宗教背景以及哲学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尤其受狄尔泰、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较大。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上,他与狄尔泰是一致的,反自然主义,毫不怀疑在研究社会行动的过程中,决不能像医生通过解剖人体来了解人的身体器官一样去认识社会行动背后的真相。
b.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建立一种“理想类型”的方法。他意识到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意向性,但是想保持绝对的客观性又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理想类型”是指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都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系列概念体系,这样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社会学研究的随意性和不统一性。而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身的价值中立,消除研究者的价值观对研究对象的额外影响和干预;涂尔干也强调过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通俗观念的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的实相。
②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与理解的原则的对立
a.涂尔干表示:“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他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他指出,像古典经济学和斯宾塞那样根据个别现象来解释社会事实只会把社会学降低到心理学的水平。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进行研究对象的分类,要保持社会事实的真实状态,包括它的组合方式、结构、顺序和功能都不应该受到人为的干预。
b.韦伯的原则是一种理解的原则。他坚信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被理解的。社会行动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如果不用理解和说明的方式而是单用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韦伯提出理解有两种类别,第一种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一种是解释性理解。直接观察理解就是对社会行动的直观理解;而解释性理解就要根据研究者的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涂尔干和韦伯在这一点上可谓是泾渭分明。
③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立
a.涂尔干坚持“社会唯实论”。他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不能简单的化约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都是另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个人心理现象。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任何还原论的方式都不能提供对社会及其现象的理解,对个人的研究只有在对于整体社会研究具有意义时,才是必要的。
b.韦伯是通过社会行动的具体观察来达到理解的目的,是一种以个体为对象,观察和理解之后,发现这种个体与真实的因果关系,最终是一种经过思考后的推理,这才是结果。
两位大师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差异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二位大师曾在各自的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各自的方法都为社会学研究找到了合理的突破口。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才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又相互激励和补充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