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绪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答:“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作整体研究的社会科学。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它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社会学”一词是由孔德首创的,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人际活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家庭、各式各样的组织、企业工厂等都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些研究对象的共通点是一些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事实。

2.工业革命

答:工业革命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来的,是指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发生在英国的从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的技术、经济变革,后来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背景。

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历史背景(时代条件)

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也伴随着社会规范的混乱。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也是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物的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例如市民社会的危机表现在三次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罢工和德国纺织工人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寻求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来对这一变化进行科学解释。

科学条件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当时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深刻启示,能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运行规律。社会学从产生开始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

(2)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背景

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在英国功利主义传统、法国实证主义传统、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美国实用主义传统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英国功利主义传统。功利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精打细算,都是尽量扩大个人的幸福或利益,尽量减少个人的痛苦或代价,所以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是一种理性的合理选择。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观点之上的。

法国实证主义传统。法国实证主义在l9世纪前期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和孔德,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实证主义”一词的含义是指:人们对知识应该作经验性的探求。也就是说,人们应该从他们的感觉体验或经验资料中最终获得他们的知识。实证主义的目的是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然法则,即对经验现象之间的某种统一关系的陈述。

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与法国的实证主义不同,它特别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注重对特定文化及其所经历的历史阶段的研究。历史主义把每个社会都看成是独特的,以为只有从每个社会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出发,才能正确地理解那个社会。

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帕森斯等人将欧洲的社会学观点介绍到美国以后,社会学在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美国人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实用,他们很不喜欢高度抽象和思辨的概念;美国人的第二个特征是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美国人的思想是乐观的,他们对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总是满怀信心。美国社会学家所关注的就是解决都市问题的具体方案。

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源泉。

答: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的社会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系统。社会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学说或思想,是对旧的已有的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源泉主要包括:

(1)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

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变迁是古代社会的第一次震荡,这个由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的转变给人们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黄金时代”说是这一历史震荡的产物。人们看到奴隶制的不合理,留恋过去的美好时光,希望过去的美好时代能重新回来。“黄金时代”说是古代社会第一个模糊的社会变迁理论,主要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是,“黄金时代”说代表了一种落后的倒退意识,它总是希望被历史抛弃了的旧的制度卷土重来。

(2)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社会进步理论的一种形式,它认为人有“天赋权利”,社会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天赋权利”。“天赋权利”是指人们生存的自由、平等、财产私有和享乐的权利,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人的这些权利。社会契约论者在反对宗教扼杀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同时,提出了个人高于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关心个人利益就是关心社会利益。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不是具有一定的世俗制度和过程的客观结构,强调人性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是指超历史的过程。

(3)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这些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鞭笞和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改革旧的社会政治结构,建立新的合乎自然秩序的理性王国。在启蒙思想家的眼里,自由、平等和财产私有是一切幸福生活的基础,是自然法的灵魂。主要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其中,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包含了大量社会学方面的课题。

(4)苏格兰的启蒙思想

其代表人物是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亚当·佛格森、约翰·米勒和威廉·罗伯特森。这批学者反对把社会等同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契约关系,他们认为社会是具有自身固有历史的独特的结构。

苏格兰启蒙运动对日后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比如,斯密、佛格森和米勒通过分析财产的社会作用、政体、分工发展、劳动异化,提出了许多社会学的论点和问题。今天,其中许多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学思潮的精髓。

(5)实证主义与圣西门的“工业社会观”

实证主义是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主张科学和事实,反对形而上学和思辨哲学。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统计分析要应用到社会研究之中,并对社会现象作出因果解释。

工业社会这个词是圣西门创造的,圣西门认为,封建社会是好战的,而工业社会是和平的。圣西门认为社会是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的实证阶段(即工业阶段)具有以下特征:科学处于中心地位;社会各组成部分处于功能和谐状态;市民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社会成员间是伙伴合作关系;社会是生产货物为中心的大工场,治人的权力变成治物的权力。圣西门认为,只有工业社会才能产生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只有工业才能宣告一个以协调一致取代暴力统治的“新世纪”的到来。

3.为什么研究西方社会学理论,不仅要理解西方学者的社会学理论,而且还要自我理解?

答:(1)西方社会学家带着特定的主观结构理解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给我们留下了包含他们主观性的各种社会学理论文本。同样,阅读这些理论文本的人们也带着自己的主观结构即自己的情感意志、价值取向和知识结构等来理解这些文本。无论阅读文本深入的程度如何,读者领悟到的意义都不是单纯的获得,而是一种赋予。用解释学的话来说,读者领悟到的意义不是作者的原义,纯粹的原义是无法再现的,读者领悟到的意义是他希求的意义和作者文本蕴含意义的融会与升华,即视界融合。

(2)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社会学理论包含着理解者的自我理解。于是,有必要对自我理解作再理解。读者只有在阅读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主观结构,才能对自己领悟到的意义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二、论述题

1.围绕行动与结构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宏大理论叙事与微观互动理论的内存关联与紧张进行探讨。(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学理论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动向,它们是:微观—宏观的整合、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和理论的综合。

(1)微观—宏观的整合

早在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那里,就开始注重微观—宏观相结合。涂尔干关心的是宏观层次的社会事实对微观层次的个人或个人行为的影响。韦伯担忧的是个人在由目的理性的社会而构成的“铁笼”中所处的困境。齐美尔主要的兴趣在于宏观性的客观文化与微观性的主观或个人文化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兴趣之一则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如对工人所产生的作用和异化。

(2)能动性—结构的整合

当美国社会学家着眼于微观—宏观的整合之际,欧洲的社会学家则着眼于能动性—结构的整合。虽然美国社会学家的努力与欧洲社会学家的努力有着相似之处,但是能动性并不等于微观,结构同样也不能等同于宏观。微观层次的个人可以被视为能动者,集体、社会组织同样也可以被视为能动者。结构既可以包括宏观的社会结构,也可以包括与人类互动相关的微观结构。因此,能动性和结构都能同时用于微观和宏观的层次。

(3)理论的综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微观—宏观的整合与在欧洲出现的能动性一结构的整合,90年代开始进一步形成了理论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所涉及的就是将两种或更多的不同理论进行综合的广泛努力。当然这种综合的努力在社会学的历史上早已有之,但是当今这种理论综合的工作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这种努力是普遍性的;一般来说,这种综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相互承认和吸取对方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力图发展出大而全的社会学理论。

2.如何认识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同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社会学传统的关系也是一种交互渗透的关系。我们不仅在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本主义社会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影响,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也同样能够看到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本主义社会学的影响。

(1)人本主义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影响,不仅在常常被冠以人本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种头衔的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表现强烈,而且在被称为杰出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及其学生阿格妮丝·赫勒那里也有十分浓厚的表现。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某些流派对实证主义的接受,或者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渗透,其中也有很多引人深思的理论问题值得探讨。在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实证主义同他们的社会学理论统一起来。在G.A.柯亨为代表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中,实证主义色彩表现得更为浓烈。

(3)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思潮或两极化的方法论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都能找到立足之处或表现机会。原因在于: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开放的体系,它要不断地同其他当代思潮和当代文化发生交流和相互作用,那么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渗入到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也就在所难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立足基础是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关注和追求的不过是实践过程的不同方面。

3.前社会学的社会哲学主要有哪些观点?

答:前社会学的社会哲学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1)古希腊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开始用科学的眼光说明人类生活现象。这种唯物主义是西方最早的反对宗教意识、反对神造世界的思想成果。

(2)“黄金时代说”是由无阶级社会向有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第一个朴素的社会理想,它是对古代社会变迁的理性思考,也是对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平的抨击。

(3)奴隶制繁荣时期,社会思想家不知道奴隶制会消亡,会被另一种制度所代替,他们鼓吹人生的不平等、主权划分的天然合理性和奴隶制社会的永恒性。所以,古代社会思想家大多致力于寻找建立理想城邦的灵丹妙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小康社会”都是为治理奴隶制社会城邦所开出的药方。

(4)西方的中世纪是上帝至上的时代,这个时期统治人类思想的是基督教神学,神学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神学思想认为,人的一切生活活动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来世上天堂。中世纪神学思想尊重神,不尊重人,只重视社会整合,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5)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是对宗教神学思想的全面挑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是勇敢的斗士,他们把人们的生活愿望和理想从对天堂的幻想拉回到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是发生在基督教内部的思想改革运动,它的目的是将封建的基督教改造成为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宗教。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社会思想家向封建势力发动的第一次大进攻,它们为西欧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准备了思想基础。

(6)17、18世纪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胜利的时代,也是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繁荣的时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家反封建斗争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是社会进步理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创世说和社会秩序永恒不变的观念,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作了舆论准备。社会进步理论的表现形式包括:

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公开承认人具有“天赋权利”,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进步过程。

以维科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从神道时代经过英雄时代再到人道时代的不断循环的周期。

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地理环境理论,论证了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决定作用,证明了社会制度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而是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因地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7)由莫尔创立的、到19世纪初达到高潮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上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张,在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社会改革与实验。

(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它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同时,它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也是从物质生活条件方面而不是从精神方面去寻找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