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属性: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的个别属性。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称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能力强,感受性就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就低。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
3.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4.刺激和刺激物:刺激是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刺激物是发生作用的物体。
5.适宜刺激: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感觉阈限:又称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觉阈限:或称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觉察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高。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指出,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K(Δ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韦伯常数,或者称韦伯分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2.费希纳定律: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通过实验发现,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候,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也增加一个单位。其公式表示为S=K·lg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感觉通道的K值是不同的。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三、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1.含义: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适应现象则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3.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4.明适应:从暗处到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一两分钟即能完成。
【例2.1.12·单选题】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的现象。[2013年11月真题]
A.下降
B.发生变化
C.提高
D.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有些适应现象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如明适应;有些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如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
1.含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2.分类:感觉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为正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为负后像。
3.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负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三)感觉对比
1.含义: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感觉对比。
2.种类:刺激上的差异造成的明度对比与颜色对比;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同时对比与相继对比;各种感觉通道出现的对比。
【例2.1.13·多选题】感觉后像的特点包括( )。[2015年11月真题]
A.感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B.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C.感觉后像的感受性更高
D.正后像和负后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答案】ABD
【解析】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称为感觉后像。感觉后像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这种后像称为正后像;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像称为负后像。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四)联觉
1.含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2.联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
【例2.1.14·单选题】冰箱的外观一般都用冷色调,这是( )现象的一种应用。[2016年5月真题]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联觉
【答案】D
【解析】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冰箱的外观一般都用冷色调,视觉的冷色会使得感觉产生联觉;如果采用暖色调,会让人产生制冷效果不好的错觉。
四、各种感觉
(一)视觉
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2.眼球: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
3.视网膜: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4.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网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故称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
5.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故称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
6.视神经:从视网膜出来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产生视觉。
7.颜色的特性:在较强的光线下,人眼靠锥体细胞的作用来分辨颜色。
8.广义的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狭义的颜色指的只是彩色。
9.色光的混合: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亮了。
10.颜料的混合:相减的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所以两种颜色混合的性质是不同的。
11.颜色混合的规律: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了色调,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就是互补的颜色。如果两个非互补的颜色混合,那么得到的将是在光谱上位于它们之间的颜色。
12.色弱: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当波长差别较大时他才能分辨出是不同的颜色。
13.色盲:部分色盲又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例2.1.15·单选题】杆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 )。[2015年5月真题]
A.细节和颜色
B.明暗和颜色
C.轮廓和明暗
D.彩色和非彩色
【答案】C
【解析】锥体细胞呈圆锥状,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明视觉器官;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所以叫暗视觉器官;杆体细胞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这是暗视觉。视锥细胞主感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视杆细胞膜盘上镶嵌有感光物质,称视紫红质,能感受弱光,主要分辨物体的轮廓和明暗。
【例2.1.16·单选题】位于视网膜中央窝的视觉神经细胞主要是( )。[2016年11月真题]
A.双极细胞
B.边缘细胞
C.杆体细胞
D.锥体细胞
【答案】D
【解析】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网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称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这是明视觉。
(二)听觉
1.适宜刺激:16Hz~20000Hz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2.听觉感受性: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
3.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
4.听觉现象:在声音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称听觉适应;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称为听觉疲劳。
5.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内耳组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起着共鸣箱的作用,鼓膜和听小骨把外边来的振动通过卵圆孔传到内耳,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纤毛,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引起听觉。
6.听觉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例2.1.17·单选题】在听阈的范围内,人耳最敏感的是( )Hz的声音。[2016年5月真题]
A.100~1000
B.1000~4000
C.6000~10000
D.10000~20000
【答案】B
【解析】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即为声波。由于外耳道的自然共振频率在3000赫兹左右,因而人耳对听阈范围内的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较高。
【例2.1.18·多选题】声波的特性包括( )。[2016年11月真题]
A.响度
B.音色
C.波形
D.频率
【答案】CD
【解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音色与响度是声音的特性,波形与频率属于声波的特性。
(三)嗅觉
1.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2.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胞。
3.嗅觉是难于分类的一种感觉,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示各种嗅觉。
【例2.1.19·单选题】最难分类的感觉是( )。[2016年5月真题]
A.听觉
B.嗅觉
C.痛觉
D.视觉
【答案】B
【解析】嗅觉是难以分类的一种感觉,人的嗅觉感受器的灵敏度较低,至今仍用引起嗅觉的物质来标志各种嗅觉,如果果香味、焦臭味等。
(四)味觉
1.分布在舌面、上颚上的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
2.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3.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四种,混合后的味道保留了原来参加混合的各种食物的味道。
4.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
5.味觉的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和嗅觉也有密切的联系。
【例2.1.20·单选题】对酸味最敏感的舌面部位是( )。[2016年11月真题]
A.舌尖
B.舌边后部
C.舌根
D.舌边前部
【答案】B
【解析】舌面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尖对甜、舌边前部对咸、舌边后部对酸、舌根对苦最敏感。
(五)皮肤感觉
1.刺激作用于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是触觉,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触觉、压觉都是被动的触觉;触觉和动觉结合产生触摸觉则是主动的触觉。
2.不同的皮肤感觉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它们都在皮下,呈点状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上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
3.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称为两点阈。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是不同的。
4.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热和冷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
(六)平衡觉
1.平衡觉又称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2.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微弱的刺激便会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
(七)运动觉
1.运动觉又称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2.身体运动时动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经过脊髓后索上行,再经丘脑最后到达中央后回产生运动感觉。
3.视知觉、触摸觉、言语动觉的产生,以及身体运动的进行,都需要视觉、触觉和言语听觉与动觉的结合,以及动觉提供的反馈信息。
(八)内脏感觉
1.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
2.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九)痛觉
1.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2.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痛觉没有适宜的刺激。不同人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
【例2.1.21·单选题】感受器分布最广的感觉是( )。[2016年5月真题]
A.嗅觉
B.味觉
C.触觉
D.痛觉
【答案】D
【解析】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和肌肉中也有痛觉,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是感受器分布最广的感觉。
五、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1.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如表2-1-5所示:
表2-1-5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
3.知觉的产生都要把知觉的对象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对象组成的分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背景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对象组成的分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
2.选择性:人们要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
3.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称知觉的恒常性,简称常性。
4.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作知觉的理解性。
【例2.1.22·多选题】下述现象中属于知觉恒常性的包括( )。[2013年5月真题]
A.在嘈杂的闹市里也能听见别人叫自己
B.在一定距离内看一个人会觉得他高矮不变
C.暗处的石灰块看上去比亮处的煤块白
D.画家只用几笔,人们便能认出画的是什么
【答案】BC
【解析】B项,一定距离内看一个人觉得他高矮不变,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C项,暗处的石灰块看上去比亮处的煤块白,是明度的恒常性。A项,是知觉的选择性;D项,是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
六、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如表2-1-6所示:
表2-1-6 知觉的种类
【例2.1.23·多选题】时间知觉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 )。[2016年5月真题]
A.钟表提供的信息
B.四季的变化
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D.情绪的变化
【答案】ABCD
【解析】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产生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等。而情绪亦具有周期性变化,情绪周期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它反映人体内部的周期性张弛规律,亦称“情绪生物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