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2.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1.社会背景
(1)夏朝
①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原始社会解体,夏王朝建立,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据《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自禹到桀,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时间约相当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
②夏王朝处于奴隶制度初建时期,其统治中心区大约在今河南西部及山西南部一带。
③考古发掘已发现了属于夏的遗址,其中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遗物,说明夏代的社会在进步,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一定发展。
(2)商朝
①公元前16世纪夏王朝为商所取代,此后500多年中,奴隶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②商王朝的统治疆域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抵江南,周围还有一些臣服的方国,商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大国。
③商代社会尊神重鬼,实行重刑,具体行为表现在统治者崇拜与祭祀祖先神、杀人殉葬以及陪葬大量的珍贵物品。
(3)周朝
①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发兵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②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西戎攻破镐京,次年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③周代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极为严格,西周社会重礼制,崇尚理性。
④周朝晚期,铁器开始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统治者实行变法,进行政治改革,导致奴隶制土崩瓦解,新的封建制度从此诞生。
2.夏商周美术出现极大发展的原因
(1)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即从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和进步。
(2)进入奴隶社会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早期美术的发展与手工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业有很大的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骨牙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专门的作坊,分工细致而明确。
②西周从商代获得了全部手工业设备、技术和富有经验的手工工匠,成为建立西周手工业的重要基础。手工业分工更细,种类众多,号称“百工”,其产品也独具风貌。
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的各门类都以新的面貌涌现出来,向着各自独立方向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从而揭开了中国美术史新的篇章。
二、青铜工艺
1.概述
(1)金属使用的历史
铜是人类最先利用的一种金属。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首先使用黄、红铜(纯铜),然后才进一步掌握冶炼青铜。
①黄铜
距今6000年前的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含铜的半圆形金属片,它和后来在山东胶州发现的属龙山文化的铜锥都是经过冶炼制成的黄铜制品,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金属制品。
②红铜
在甘肃永登等地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有红铜小铜刀,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③铜石并用时期
到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在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北、辽宁、内蒙古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甘肃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的铜制工具、兵器和装饰物,均为红铜和青铜制品。
④青铜时期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青铜器和兵器,并发现了镶嵌松绿石的兽面铜牌以及铸铜作坊遗存,其时代相当于古史中的夏代。传说夏禹曾铸九鼎,又“以金为兵”,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印证,可知当时已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
(2)青铜含义
青铜是铜、锡和铅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高的特点,而且在浇铸中铜液膨胀性加大,填充性好,器型和花纹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成熟。
(3)青铜器的铸造程序
青铜器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浇铸、成型等工序。在制作时需要先依器形做出模型,翻成泥范,再铸成器,其技术要比制陶复杂得多。
(4)青铜工艺出现的意义
在夏、商、周三代之中,商周是青铜器铸造的辉煌时期。商周时期青铜器标志着社会进步和造型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2.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
(1)青铜器的造型
①青铜器的象征意义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青铜礼器象征着神权和政权,并具有区分上下等级的功能。这种功能受宗法制度以及礼乐制度支配,在西周时期表现得最为充分。青铜礼器的种类、造型样式、体量、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僭(jiàn)越。
②青铜器的分类
三代青铜器依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如图2-1所示)。
图2-1 商周青铜器主要器形图例
A.炊煮器
(a)鼎
用于煮肉,有方圆两种,圆鼎为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大小不一,成组的鼎叫列鼎。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陶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商周时期,它作为等级和政权的标志与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b)鬲(lì)
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商代前期的鬲大多无耳,商代后期鬲的口沿上附有双耳,西周时还有方鬲。
(c)甗(yǎn)
蒸食物用的炊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食物,下部为鬲,盛水,甑和鬲之间有可通蒸气的箅,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B.盛食器
(a)簋(guǐ)
用来盛饭食的器物,一般为圆形,多带耳,有圈形足或方座,有的无盖,相当于后世的大碗。簋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成套的簋皆以偶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
(b)豆
盛肉酱用的高足盘。有的有盖,盖上有把手,可以仰置。
(c)簠(fǔ)
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C.酒器
(a)爵
饮酒用的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形体较小,圆腹,前部有流,后边有尾,旁边有把手,下边有三个尖状高足。
(b)觚(gū)
饮酒用的器物,上部圆口张开似喇叭状,相当于现在的高足酒杯。
(c)斝(jiǎ)
温酒用的器物,有些像爵,但无流无尾,而且体形比爵大。
(d)兕觥(sī gōng)
盛酒或饮酒用的器物,一旁有把手,上部有带有两角兽头形的盖子。
(e)尊
盛酒的器物,有方尊、圆尊两种类型。另外,鸟兽形状的酒器多也统称为尊,并根据不同的动物形象而分别称为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
(f)卣(yǒu)
盛酒用器物,有盖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少数卣为猫头鹰等动物形状。
(g)彝
盛酒的器物,方形,带有如屋顶般的四面坡形方盖。
(h)壶
盛酒的器物,也可用于盛水。有方壶和圆壶两种类型。春秋以后的壶上多带华丽的鸟兽纹装饰。
(i)盉(hé)
盛酒器,或用作调酒水的器具。袋状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把手,下有三足或四足。
(j)罍(léi)
盛酒或水,大腹,圈足,有双耳或四耳,腹下侧有穿鼻。
D.水器
(a)盘
盛水的器物,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小盘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盘可用来洗澡,作为浴盆使用。
(b)鉴
盛水或盛冰的器物,形体像盆。古代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照容。
(c)匜(yí)
盥洗用具,半椭圆状,前有流,后有把手,有的有盖。
E.乐器
(a)钟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乐器的一种,大小依次悬挂于特制的钟架上,敲击出美妙悦耳的乐曲。
(b)铙(náo)
形状似钟而体型较大,口向上直立,中空的短柄上装木把,用槌敲击,发出洪亮的响声。
F.兵器
(a)戈
一种有尖有刃的兵器,安以长木柄,可供钩杀之用。
(b)钺(yuè)
古代兵器或刑具,安装长柄,可供砍杀之用。
(c)矛
用作刺杀的兵器,头尖,身有锋刃,安装长木柄,是作战用的重要兵器之一。
(d)剑
属于短兵器,双刃,由剑柄和剑身两部分构成,可以手执或佩带。
(2)青铜器的装饰
青铜器既是服务于奴隶主贵族奢侈豪华生活的日用品,又是奴隶制国家典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即标志奴隶主贵族等级、权威的礼器。
①青铜器的装饰花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大致可分为动物纹、几何纹及人物活动等几类。其中,动物纹最多,几何纹次之,表现人物活动的纹饰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才出现(如图2-2所示)。
图2-2 商周青铜器主要纹饰图例
A.动物纹类
(a)饕餮(tāo tiè)纹
多位于器腹的突出部位。纹样以鼻为中心左右对称,有双眼、双耳、双角,兽头又常由两个侧面的龙形纹样构成,结构颇为巧妙,又称为兽面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b)夔(kuí)纹
夔是一种想像中的近似龙的动物,多作侧面,口张开,尾上卷,多作器物上主纹。
(c)龙纹
传说中的动物。其纹样有的表现几条龙相互盘绕,也有作一头二身巧妙结构的。
(d)蟠螭(pán chī)纹
形象像夔,张口,卷尾,呈屈曲蟠绕状。
(e)蟠虺(pán huǐ)纹
蟠虺古书上所说的一种小蛇,形体较蟠螭纹小,呈弯曲状,以密集组合的形式构成图形。
(f)鸟纹
以图案构成长尾的鸟形。鸟头上带花冠的称为凤纹,盛行于西周时期。
(g)象纹
以图案纹样表现大象,着重刻画其形体粗壮、长鼻下垂的特征。
(h)鹿纹
多表现鹿的侧面形态。西周貉子卣上的鹿纹作半蹲回首的样子,颇为真实生动。
B.几何纹类
(a)云雷纹
青铜器上常见的几何装饰纹样,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作圆形的回旋纹样,单称为云纹;作方形回旋纹样,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大多以二方或四方的连续性组织构成底纹,用以衬托器面上主要花纹,但也有单独作为装饰图案的。
(b)绳纹
由弯曲的波状线结成绳索状的花纹,盛行于西周后期。
(c)环带纹
由起伏曲折的波浪纹组成,凹处常填以像眉口形的花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C.人物活动纹类
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多反映农桑、弋射、宴乐、舞蹈、狩猎、水陆攻战等贵族礼制生活情景。
②青铜器的装饰意匠
A.青铜器装饰意匠的表现
(a)表现在纹样的造型、结构与铸造工艺密切结合;
(b)适应器物的形体构造特点,划分为若干不同的装饰面或装饰周区,并根据不同的装饰面或装饰周区,施以不同装饰母题和不同组织形式的纹饰,从而使纹饰与器形密切结合,形成统一完整的艺术整体。
B.装饰纹样的组织形式
(a)有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如在主要的装饰面上施以单独的饕餮纹,或者施以连续结构的云雷纹、乳钉纹等。
(b)有时采取全然相反的办法,主要装饰面不施纹样,而在其他部位施以纹样。
(c)无论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为了达到器物造型特征突出和完整的艺术效果。
C.装饰面的划分
(a)在有圈足双耳的簋上,以两耳为准,纵分为前后两个大装饰面;
(b)在三足的鼎上,以三足的向上延伸线作为纵轴线或分界线,划分三个装饰面;
(c)在方形的器物上,以四角为界线,划分为四个装饰面。
D.装饰表现形式
(a)为了使主要装饰面上的装饰纹样鲜明突出,常常采用三层重叠的组织结构,在主体纹样之上,复饰以阴刻的纹饰,主体纹样之外的空地,则辅以浅而细密的云雷纹。这是运用线条的粗细、疏密、高低和阴阳的变化取得艺术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
(b)次要装饰面的装饰带,大都只有主纹和底纹两个层次,并与鲜明强烈的主体纹样相互呼应或衬托。
(c)在兽面纹的鼻梁上,龙、凤纹的对称轴上及方形器物的转角处,有一种具有夸大器物的体积、加强器物造型厚重和庄严感的锯齿状扉棱,它原是一种工艺缺陷,工匠考虑到这种缺陷无法完全避免,于是主动地加以利用,从而成为青铜器的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装饰形式。
(d)在青铜器口沿下装饰带的对称轴上,有些器物的双耳或提梁的两端,以立体或高浮雕的兽头作装饰;还有些器物整个形体或局部作动物或人物形象,这都是青铜器装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3.青铜器的发展和演变
(1)二里头文化青铜器
①概述
A.探索夏朝历史和文化的遗址,应重视两个地区:一是豫西和颍水上游;一是晋南汾河下游地区。现已在这两个地区发掘遗址多处,并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B.二里头文化分豫西的二里头类型和晋南的东下冯类型。
C.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冈文化。
②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代表
A.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戈、戚、铃、斝、爵和兽面纹牌饰。
B.爵的造型比较单薄,流很长,三足纤细,器腹一面有两道弦纹,其间横列五个乳钉作装饰(如图2-3所示)。
图2-3 爵 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
C.兽面纹牌饰已出土数件,为墓主人衣服上的装饰物,其上的兽面纹用磨制而成的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图形婉转概括,生动有力(如图2-4所示)。
图2-4 兽面纹牌饰 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
③二里头文化青铜工艺的特点
还处于初期阶段,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装饰花纹也很少。
(2)商代青铜器
①器形分类
商代青铜器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罍、尊、卣等诸多品种。
②装饰纹样
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云雷纹。
③商代青铜器发展阶段
A.前期
(a)前期青铜器胎壁薄,造型规整,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风格简洁疏朗;
(b)前期的以河南郑州二里冈和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为代表。
B.后期
(a)后期青铜器形制凝重,装饰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威严、狞厉和神秘的特色。
(b)后期的以河南安阳殷墟、安徽阜南、湖南宁乡、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出土的为代表。
④商代青铜器代表
A.杜岭方鼎
(a)出土于河南郑州杜岭,为商代前期所铸,共两件,一件高100厘米,重86公斤;另一件高87厘米,重64公斤。
(b)立耳,鼎腹上部和转角处有饕餮纹装饰,以纤细的立体线纹刻画形象,并突出其双眼圆睁的威严气概。鼎腹铸有成排的乳钉纹装饰带,四足上亦铸有饕餮纹样。
(c)器身硕大,装饰复杂,说明商代早期青铜器铸造已达到较高水平(如图2-5所示)。
图2-5 杜岭方鼎 商 河南郑州
B.司母戊方鼎
(a)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为商代后期王室所铸的祭器,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鼎由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整体的,是现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鼎身为长方形,四个柱形足的外侧有突起的饕餮;鼎腹中间光洁,四周皆饰以龙纹组成的兽面纹装饰带;直立的鼎耳上铸有双虎相向而立,中间夹有一浮雕的人头形象。
(c)司母戊方鼎以其超重、超大、超强的体量感,和谐、均称的比例关系以及具有神秘、狞厉的装饰风格,表现出雄伟庄严之美,给人精神以巨大的震撼,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政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如图2-6所示)。
图2-6 司母戊方鼎 商 河南安阳
C.妇好墓青铜器
(a)在安阳小屯村发掘的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有青铜器460件,其中礼器占200余件。礼器的鼎有不同形制,且都成双成套,共有31件。
(b)两件司母辛大方鼎,皆高80厘米,分别重128公斤和117公斤,造型与司母戊方鼎相近,是商王为妇好专门铸造的祭器。
(c)一件长方扁足小鼎,通高42.4厘米,重17公斤,遍体装饰兽面纹及龙纹,繁缛华丽,具有庄重而轻巧的特点。
(d)亚弱大圆鼎,高72厘米,它与同铭的一组铜器,可能都是一个叫亚弱的贵族献给王室的贡品。圆鼎具有协调、庄重、稳定感,到西周以后成为主流性样式。
(e)还出土有三联甗和偶方彝,两器皆铸有“妇好”铭文,其样式凝重奇伟。三联甗由长方形六足甗架和三件大甑组合而成,偶方彝上部形式像殿堂大屋顶。
(f)妇好大斝是商代酒器中的代表作,共三件,最大一件高66.8厘米,重18.3公斤。斝身皆取方尊样式,大方口,颈部急收,呈现出优美有力的弧线,四足劲健,向外开张,与斝口协调,整体造型庄重俊美(如图2-7所示)。
图2-7 妇好大斝 商 河南安阳
D.虎耳方鼎
出土于江西新干,是商代后期之作,造型和装饰意匠与郑州杜岭方鼎相近,含有一些商代早期的风格,而两耳上装饰卧虎则可能是地方特色(如图2-8所示)。
图2-8 虎耳方鼎 商 江西新干
E.四羊方尊
出土于湖南宁乡,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器口张开,口沿下饰以开放的蕉叶纹,器身遍布云纹、夔龙纹和兽面纹,四角以立雕形式各铸一羊,羊头犄角卷曲,神态安详,四脚挺立,支持着尊体,将动物形象与器形巧妙结合起来(如图2-9所示)。
图2-9 四羊方尊 商 湖南宁乡
F.龙虎尊
商代晚期的重要青铜器,出土于安徽阜南,设计新颖,结构复杂,制造精巧,是商代青铜器乃至铸铜雕塑中的成功之作(如图2-10所示)。
图2-10 龙虎尊 商 安徽阜南
(3)西周青铜器
①西周青铜器的新特点
A.鼎、尊、卣等器下腹部膨出,有倾垂的特点。
B.簋的形制增多,有方座簋、双耳和四耳簋,是商代青铜器中所没有的。
C.纹饰流行饕餮纹、夔龙纹、不分尾鸟纹、蚕纹、乳钉纹等。不少器物有突起的扉棱和大角兽首作装饰,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
D.铭文开始逐渐增多。
E.从周穆王前后的西周中期起,酒器明显减少,组合性的鼎与簋多见。鼎的柱足演变为蹄足,鼎腹呈长方扁形;簋多鼓腹有盖。盘、匜、壶等新器种出现。
F.造型风格趋向典雅和简朴。
②西周青铜器代表
A.大盂鼎
(a)西周康王二十三年,前982所铸,清代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礼村出土。
(b)高101.9厘米,重153.5公斤,圆腹三足,口沿下装饰一条兽面装饰带,花纹庄重疏朗,足部亦有兽面装饰,其他部位则光洁无饰。口沿方折,鼎腹下部略向外凸张,颈部向内收,造型匀称丰满,具有庄严典雅之美。
(c)鼎腹内铸有长篇铭文,记康王对贵族盂的册命与赏赐(如图2-11所示)。
(d)鼎腹内铸有长篇铭文,记康王对贵族盂的册命与赏赐。
图2-11 大盂鼎 西周 陕西岐山
B.五耳大鼎
(a)出土于陕西淳化史家塬,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是现已发现的西周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鼎。
(b)装饰简洁典雅,造型浑厚雄奇。鼎腹装饰三个兽首大耳,并与鼎足对应,口沿上有双耳高,口沿下装饰三组由夔纹组合成的饕餮纹,中有扉棱,下端饰牲首(如图2-12所示)。
图2-12 五耳大鼎 西周 陕西淳化
C.大克鼎
(a)铸于西周晚期,为周厉王时器物,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
(b)鼎颈下铸有窃曲纹,腹部装饰环带纹,雄浑粗壮,口沿方棱突出,造型气宇轩昂,装饰洗练典雅(如图2-13所示)。
图2-13 大克鼎 西周 陕西扶风
(c)鼎腹内铸长篇铭文,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D.毛公鼎
(a)西周后期青铜器中的代表性器物,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
(b)鼎口沿方折,双耳稍向外侈,口沿下装饰一条简单的重环纹,圆腹,三足作兽蹄形,全鼎朴实无华,形成优雅朴素的艺术效果(如图2-14所示)。
图2-14 毛公鼎 西周 山西岐山
(c)鼎内的长篇铭文记王室对毛公的册命,不仅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也是书法艺术的重要遗存。
E.利簋
西周初期器物,陕西临潼出土,高28厘米,腹内底有铭文32字,记贵族利在武王伐商后第八天受赏制造此器,为已知西周最早的一件器物(如图2-15所示)。
图2-15 利簋 西周 陕西临潼
F.㝬(hú)簋
(a)铸于西周后期周厉王时,高59厘米,重60公斤,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是目前所见最大的西周青铜簋(如图2-16所示)。
图2-16 㝬簋
(b)器腹作扁圆的鼓形,圆口折沿,圈足下部有方形底座,簋两侧的双耳装饰为夔龙纹形,于庄重中增加了活泼华丽,口沿和圈足上装饰以窃曲纹,腹和方座上装饰着直立平行的条纹,增加了庄重典雅气氛。
G.虢(guó)季子白盘
(a)铸于西周中晚期,盘为长方形,口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为当今所见最大的青铜盘(如图2-17所示)。
图2-17 虢季子白盘 西周 陕西宝鸡
(b)盘身以环带纹装饰,两侧铸有兽头及圆环,造型典雅庄重。
(c)盘内铸有长篇铭文,记虢季子白在与猃狁(xiǎn yǔn)的战争中立功受赏之事,铭文为韵文体,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H.三年(xīng)壶
西周中期的作品,鼓腹下垂,双耳饰牲首衔环,器身饰三层宽带纹,规整流畅,有铭文60字。
j.颂壶
(a)为西周晚期器物,方形腹部遍饰龙纹,线条突起,宽大而雄放,口沿下和圈足四周饰规整的垂鳞纹。
(b)其盖外四周及腹内各有铭文152字,记周王命贵族颂在洛阳营建新宫并获赏之(如图2-18所示)。
图2-18 颂壶
(4)春秋时期青铜器
①社会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打破了周王室对青铜器礼器铸造的垄断,各诸侯国纷纷自行铸器。
②发展表现
A.鼎、壶、鉴三器流行,形制有新变。鼎多有盖,鼎腹附耳;壶体最大直径在器腹中部,除圆壶外,还有扁壶和方壶,耳饰蹲兽或兽首衔环,春秋时以方壶为主。
B.诸器风格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有的浑厚雄伟,有的精巧精新。
C.纹饰较前有了很大变化,饕餮纹、夔纹等繁缛纹饰被淘汰,代之以蟠螭纹和蟠虺纹。
D.春秋中期出现了制模印花和失蜡法的新工艺,细线刻纹、金银镶嵌的装饰手法开始应用,呈现出繁缛精巧、华丽活泼的崭新风貌。
③代表作品
A.王子午鼎
(a)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鼎共七件,是一组造型非凡、制作工艺精密的青铜礼器。
(b)有益,立耳外张,束腰,平底,蹄足内收,口沿下,束腰处,装饰带华丽,器腹纵向装饰有六个结构繁复的怪兽(如图2-19所示)。
图2-19 王子午鼎 春秋 河南淅川
B.蟠虺纹青铜禁
(a)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楚墓,长107厘米、宽47厘米,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
(b)通体以繁复的透雕和圆雕进行装饰,禁身上还铸有12个圆雕伏兽,纹饰细密,层次丰富,玲珑剔透,构造奇巧。
C.栾书缶
春秋时晋国大臣栾书为祭祀祖先所铸,通体光洁不作花纹装饰,器颈至肩下有错金铭文,共40字,错金闪闪发光。此器兼具朴素与华丽之美,格调颇为高雅(如图2-20所示)。
图2-20 栾书缶 春秋
D.曾中斿(yóu)父方壶
出土于湖北京山,为春秋前期所铸,高66.7厘米,周身饰波带纹、窃曲纹,两侧饰牲首衔环,盖上并立镂空莲瓣,全器造型庄重,装饰华贵。
E.立鹤方壶
(a)春秋中期所铸,河南新郑出土,一对,高118厘米。
(b)器上遍饰卷曲缠结的龙纹,两侧有龙形双耳,四角装饰有兽形,圈足下有两个回头的怪兽承托,壶顶四周装饰盛开的双层莲瓣,壶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仙鹤,形象生动,气字轩昂,自由舒展,使庄重的铜壶添加了昂扬活泼的情调(如图2-21所示)。
图2-21 立鹤方壶 春秋 河南新郑
(c)该器与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风格大不相同,寓示着新时代的变革。
(5)战国时期青铜器
①发展表现
A.礼器的成分已大大减弱,以至基本消失,日常生活用品如灯、炉、镜、奁、带钩等器物得到发展。
B.鎏金、镶嵌工艺流行,增加了青铜器富丽华贵的程度,使器物具有辉煌灿烂的效果。
C.表现农桑、弋射、狩猎、宴乐、舞蹈、攻战等人事活动及动物的装饰纹样,增添了生活情趣,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一扫前代的凝重沉闷之气。
②代表作品
A.曾侯乙墓编钟
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有大型青铜编钟64件及铜木结构的钟架,十分恢弘壮观(如图2-22所示)。
图2-22 曾侯乙墓编钟
B.曾侯乙墓尊盘
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部分组成,器身饰有爬兽和蟠龙,并有蟠螭纹等装饰,显得异常繁复,镂与雕相互配合运用,充分发挥了失蜡法的铸造特点,表现出相当先进的工艺水平(如图2-23所示)。
图2-23 尊盘 战国 湖北随州
C.鉴缶
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冰酒之器,缶置于方鉴正中,形制规整,造型稳重,装饰华贵,体现出高超的工艺制作技巧(如图2-24所示)。
图2-24 鉴缶 战国 湖北随州
D.鸟兽龙纹壶
出土于山西浑源李峪村,约铸于春秋战国之际。壶身以浮雕形式遍饰蟠龙、虎豹、怪兽等形象,下层装饰排列的雁群更为出色。雁皆作屈颈延首状,造型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写实水平。
E.错金银立鸟壶
出土于江苏涟水,是战国时期壶中之精品,壶盖分两层,上层中心立一小鸟,下层盖上圆雕三只展翅鸣叫的鸟,壶的圈足下端又装饰三只鸟,通体花纹以错银鎏金并镶以松绿石,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如图2-25所示)。
图2-25 错金银立鸟壶
F.错金银龙凤方案
出土于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四只卧鹿托着圆环,环上有四只神龙和四只凤鸟,龙首承托着支撑案框的斗拱,以错金银装饰,造型优美,色彩华丽,各部系分铸后经过铆焊组合而成,结构复杂精巧(如图2-26所示)。
图2-26 错金银龙凤方案 战国 河北平山
G.十五连盏灯
(a)出土于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通高82.9厘米。
(b)整体设计成树形,有大小八节连接,可以拆卸。其主干上端雕有蟠龙,顶端立着金鸡,枝杈上有群猴嬉戏和栖鸟鸣啼,枝端置15个灯盘,下端为三只虎驮着灯座,座上有两人向上抛食戏猴(如图2-27所示)。
图2-27 十五连盏灯 战国 河北平山
(c)该灯设计上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是战国时期青铜灯中的杰作。
H.铜镜
战国时期的铜镜以出土于湖南、湖北的楚国铜镜最为杰出。镜背图案有武士斗兽纹、龙纹、凤纹和山字纹等,造型活泼,线条流动,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如图2-28所示)。
图2-28 山字纹铜镜 战国 湖北江陵
三、其他门类工艺美术
1.玉石工艺
(1)概述
①玉器是仅次于青铜工艺的美术创作。
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就熟练掌握了琢玉工艺,如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夏商周玉石工艺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
③这个时期的玉器可分为礼玉、佩玉和装饰玉三类。礼玉包括琮、圭、璧、簋以及戈、钺等,在隆重的政治典礼和祭祀山川祖先活动中使用,也是王权及贵族地位的象征,具有神圣的含义,玉器在当时政治活动和贵族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夏代玉器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批玉器,有圭、戈、刀、琮、钺、铲等,是夏代的代表作品。在一件长17.1厘米、宽1.8厘米的柄形器四周,雕刻有兽面纹样,用线精细和谐,全器光洁度高。
(3)商代玉器
①玉器遗址
A.郑州二里冈等处出土有琮、戈、璜、柄形器以及小型装饰品,属商代前期的玉器。
B.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一件玉戈,总长93厘米,最宽处13.5厘米,说明此时礼玉趋向大型化。
C.妇好墓出土有玉器755件,其中有仪仗用器和供玩赏及装饰用的小型玉雕。
D.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出土玉器1072件,其中有不少礼玉。
E.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带,不断出土古蜀国的玉器,有琮、圭、璋、戈等。
②制玉技术特点
A.进一步掌握了钻孔、细磨和抛光技术。
B.当时的玉工还善于利用玉坯原形进行设计和加工,如用方柱形或圆柱形的玉坯加工成人物、卧虎、蹲坐的玉鹗等,用圆弧形的片状玉坯加工成各种鸟兽的形象等。
C.在适当变形和装饰趣味中注意对象的特点或神韵的把握。
D.已会运用“俏色”工艺。
③玉器代表——妇好墓玉雕
A.妇好墓人物玉雕
(a)有13件之多,其中圆雕人物6件,其余的是浮雕的人像和人面。这些作品有的钻有小孔,可供佩戴,有的有榫卯,用作插嵌,一般形体都不大。
(b)一件跽坐形态的人物雕像用黄褐色玉制成,头上有卷筒形装饰,身穿有花纹交领长衣,腰束宽带,表现服装的华贵,神情肃穆,是奴隶主身份的人物(如图2-29所示)。
图2-29 妇好墓玉雕人物 商 河南安阳
B.妇好墓动物玉雕
(a)妇好墓中出土了不少表现动物的小型玉雕,而且大部分是运用写实手法创作的。其中有虎、熊、象、马、牛、羊、猴、兔、鹤、鹰、鸱、鹦鹉、鸽、鹭鸶、鹅、鱼、蛙、龟、蝉、螳螂等,另外还有一部分龙、凤等神异动物的形象。
(b)特点
第一,外形轮廓上曲折变化不大。
第二,一些用浮雕手法刻画形象的片状作品,注意从侧面突出对象特征。其中一件黄褐色的玉凤,以半月形的外轮廓出色地表现凤鸟侧身回首的动态,长尾和华冠增添了凤鸟的华美与舒展,具有活泼清新的抒情气息(如图2-30所示)。
图2-30 妇好墓玉凤
④玉器分类
商代玉器有青玉、白玉、青白玉、黑玉、黄玉等多种,并以青玉为主。这些玉料都属于软玉,有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岩玉,也有中原的南阳玉。
(4)西周玉器
①概述
西周统治者重礼乐,进一步赋予玉器以伦理道德的含义,礼玉的使用体现着不同的等级名分。人们佩玉成为时尚,死后还用玉器殉葬,玉器成为象征统治者权力与财富以及希冀死后再生的特殊工艺品。
②玉器代表
A.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1820号墓中发现死者颈部绕着由101枚鸡血石珠与一些玉饰等组成的串饰,自胸至腹垂饰由557枚鸡血石珠和21枚管形玉饰连缀成的串饰,全长52厘米。
B.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中出土了玉牌联珠串饰,包括玉牌1件、玛瑙珠管375件、料管108件和煤精扁圆珠16件,共由500件组成。
C.西安长安张家坡出土一件龙凤人物玉佩饰,透雕出三龙一凤和两个人头,构思严密,琢工精巧,是西周玉饰的代表作。
D.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鹿、牛、虎、兔、鸟形玉饰,特别是一些鹿形玉饰,或引颈前视,或反首回顾,别有风趣(如图2-31所示)。
图2-31 鹿形玉饰 西周 陕西宝鸡
(5)春秋战国时期玉器
①特点
A.由于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工艺促进了玉雕水平的提高,整个造型和装饰更加追求华丽精致。
B.礼玉中的璧往往在外轮和圆孔内加饰形式多样、造型婉转灵动的龙形透雕,成为佩玉的组合主体。
C.玉佩雕刻仍然以扁平状占大多数,但雕镂技巧较前大有进步。
②玉器代表
出土于洛阳金村的舞女形玉佩,雕刻一对扬袖起舞的女子形象,姿态优美,造型舒展活泼,在对称中巧妙追求变化,又以金链连缀着龙形的玉璜、玉管,豪华精美,是战国玉佩中的上乘之作(如图2-32所示)。
图2-32 舞女形玉佩
2.骨牙工艺
(1)材料
①骨雕采用牛、马、猪、羊骨为材料,还有鹿角、蚌壳和人骨;
②牙雕多采用象牙。
(2)骨雕雕刻类型
①生活小用品,如笄(jī)、匕、锥等;
②兵器,如矛、镞、刀等。
(3)装饰
①骨雕装饰
A.有的骨器上刻有饕餮、夔和云雷纹,并镶嵌绿松石;
B.有的雕出鸟兽或人物形象。如陕西扶风西周宫殿遗址出土两件骨笄,顶端装饰着用蚌壳雕出的人头像。
②牙雕装饰
刻饰有精密的花纹并镶嵌绿松石,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其中,一件为虎纹把手,两件为夔龙纹把手,很是精美(如图2-33所示)。
图2-33 妇好墓象牙杯 商 河南安阳
3.丝织工艺
(1)商周时期丝织工艺的发展表现
①商周时期丝织品和葛麻织品的生产都具有一定规模。
②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麻、帛等字,青铜器和玉器上也有蚕的形象出现。
③安阳殷商墓中出土的铜器上曾发现有绢纹痕迹,不但有平纹的绢,而且还有织成菱形纹、方格纹和回纹织物的印痕,证实当时已经掌握了提花和斜纹织花技术。
④周代桑树种植相当普遍,政府对蚕织非常重视。
⑤丝织品的种类较前有所增加,加工技术也日益提高,已有罗、帛、纱、绫、绢、绮、纨等品类,锦的织造尤为突出。
⑥丝帛染色技艺和提花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
(2)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工艺
①丝织业发达区域
当时齐鲁地区的染织最为发达和先进,所谓齐纨、鲁缟都是丝织名品。南方的扬州、荆州等地也以盛产织物著名。
②品种
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物花样翻新,品种众多。如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织品有绣、锦、纱、罗、绢、绦等,包括包裹尸体的衣袍和被衾多件,且质地精良,保存大体完好。
③染色
织锦有朱红、暗红、黄、深棕、浅棕等色彩,一般为二至三色,最多的可到六色。
④纹样
A.双色锦正面和反面呈相同花纹,仅色彩不同。
B.三色锦只有正面呈现花纹,以几何图案为主题,如棋格、菱形、六边形、S形等。
C.龙、凤、虎、麒麟等动物和人物纹样与几何纹交插结合,形成丰富多彩、花样缤纷的效果,反映出当时已有先进的提花织机和熟练的织造技艺(如图2-34所示)。
图2-34 龙凤虎纹绣罗 战国 湖北江陵
D.刺绣纹样以龙和凤鸟为主题,间以花卉枝蔓及几何纹,线条流畅,针法纯熟,色彩艳丽和谐。
4.漆器工艺
(1)商代漆工艺
①安阳殷墟大墓中发现有雕花漆木器的印痕,考古学家称之为“花土”,可看出有兽面、龙纹、虎纹等花纹。
②发现于河北藁(gāo)城商代遗址的漆器残片,木胎虽已腐烂,但仍可看出有盘、盒等形状,红地黑花,有的还镶嵌有松绿石或贴以金箔,足可证实漆器制造在当时已有一定水平。
(2)西周漆工艺
①西周漆器工艺已被广泛应用,《周礼》中有“髹(xiū)饰”“漆车”的记载。
②西安、洛阳等地都发现有西周的漆器。洛阳西周墓出土的漆器上还镶有蚌泡,成为后世漆器中螺钿技术的前身。
(3)春秋战国漆工艺
①发展表现
A.因漆器有轻便、实用、光泽、美观、色彩鲜明、防腐防潮等优点,许多青铜生活用品开始被漆器所代替,制作技术上也有了飞跃发展。
B.漆器不仅有木胎,而且还出现了薄木卷胎或外贴麻布,胎体更加轻巧。
C.装饰花纹日渐丰富,有龙、凤、鹤、虎等禽兽纹,流动的云气纹及变化多端的几何纹,还有车马、狩猎、舞蹈等表现社会生活的画面。
D.有的漆器上还加金属纽、耳等饰件,采用针刻,金箔贴花、金银彩绘等装饰手法,使之与漆面的花纹和色彩互相辉映,显得分外华贵。
②漆器工艺品
A.信阳长台关的一座大型楚墓一次就出土漆器300余件,有耳杯、豆、勺、箱、盒等日用品;床、榻、几、案等家具;钟架、鼓架、瑟等乐器及器架;车马饰、镇墓俑等,种类繁多,式样新颖,制作精美。
B.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以雕花板、盒、盘、卮(zhī)、耳杯以及奁(lián)最富特色。漆耳杯外黑内朱,上有龙凤纹作装饰,活泼流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意匠;漆奁上彩绘有厅堂观舞纹样,是考察战国绘画的重要遗存。
C.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彩绘透雕漆座屏,凤鸟、鹿、蛙、蛇等动物形象交叉缠绕,构成复杂,玲珑剔透,在髹漆和木雕工艺上都显示出极高的水平(如图2-35所示)。
图2-35 彩绘透雕漆座屏 战国 湖北江陵
D.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虎座凤鸟鼓架,虎和凤通体以黑漆为地,用红、黄、蓝彩绘出虎的斑纹和凤鸟的羽纹,造型优美,装饰华贵(如图2-36所示)。
图2-36 虎坐凤鸟鼓架 战国 湖北江陵
E.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龙凤纹漆盖豆、鸳鸯形漆盒等,或将动物形象和器物作巧妙的结合,构想新颖;或髹漆精美,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5.陶瓷工艺
(1)夏代陶瓷工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
①年代约处于夏代后期,以内蒙古敖汉大甸子出土的彩绘陶鬲和陶罐著称。
②特点
A.均为明器,上面的纹饰用红、白两色矿物颜料绘成,色彩华丽醒目;
B.纹饰多为卷曲的线条构成的连续单元,还有少量的动物图案;
C.器物装饰面的分割以及主、辅图案相互协调配合的做法,与中原地区早期青铜器上的纹饰风格相似。
(2)商周陶瓷工艺
①灰陶
A.商代制陶业内已有了明显分工,陶器以灰陶为主,到了商代后期由于青铜器、白陶和原始青瓷的发展,灰陶的地位相对降低,并主要用以日常生活用器,且日益变得粗糙而简陋。
B.灰陶除大量为素面外,也有刻印花纹者,多为兽面、云雷纹装饰,此外还有简单的绳纹、弦纹、漩涡纹等。
②白陶
A.以高岭土烧造的白陶始见于原始社会,到商代更为完美,但在商代流行以后并未得到延续;
B.白陶器形有尊、壶、卣、盂、簋等;
C.白陶陶土细腻洁白,上面装饰有饕餮、夔龙、几何纹等纹饰,刻镂细密;
D.白陶质地坚硬,烧造火候达1000℃,成为奴隶主贵族专用的高级工艺品。
③印纹陶
A.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印纹陶,至商周时期继续发展,在春秋时达到鼎盛;
B.因火候提高,陶质更为坚硬,故称之为印纹硬陶;
C.印纹硬陶系在陶坯上拍打、压印而形成方格、米字、回纹、水波等规整的图案花纹,制造简便,坚固美观,适合大量生产,是当时较为普及的陶器品种。
④原始青瓷
A.瓷器脱胎于陶器,烧成最早的原始青瓷是商代陶瓷工艺发展的一个伟大成就。
B.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a)在原料上陶器是采用普通的黏土,而瓷器需要用耐高温的瓷土制作;
(b)陶器不施釉或施低温釉,而瓷器表面施一层高温釉;
(c)陶器烧造温度一般是800℃至900℃,而瓷器至少需要1200℃至1300℃的高温;
(d)陶器胎体疏松吸水率强,而瓷器胎体致密不吸水,击扣时会发出清亮的响声。
C.特点
(a)商周原始青瓷,常见的器形有尊、罍、罐、瓮、簋、豆等。
(b)原料处理还不够精细,胎体杂质较多,釉色也不够稳定。
(c)已具备瓷器的特征。
(3)战国陶瓷工艺
①原始青瓷的发展
A.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烧造的器物有日用的鼎、罐、碗、碟、盘、杯等。
B.器物表面光洁,仅装饰简朴的波纹或栉齿纹,具有单纯雅致之美。
C.主要流行于南方浙江一带。
②建筑用陶的发展
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出大量的陶水管和瓦,皆用灰陶烧造。
A.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陶水管,出水口制成虎头形状;
B.在陕西凤翔、山东临淄出土的秦国和齐国的一些圆形和半圆形的瓦当上装饰有浮雕的兽面、动物、树木和对兽、卷云及几何纹样,具有一定的艺术意匠。
四、雕塑
1.青铜雕塑
(1)动物雕塑
①概述
A.商代青铜器上的动物雕塑装饰已非常丰富,如饕餮、夔龙等浮雕纹样,造型作鸟兽形的尊、卣等器物,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当时雕塑艺术的水平。
B.周代的青铜器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器物中的鸟兽装饰变得更活泼生动和富有生活气息,写实水平显著提高。
②种类
目前发现鸟兽器的种类颇为繁多,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豕尊、驹尊、鸭尊、鹗尊以及形象怪异的猛虎食人卣等。
③特点
动物造型有的非常写实,有的则经过变形和夸张,并饰有繁复的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
④代表作品
A.商代象尊
(a)出土于湖南醴陵,高22.8厘米、长26.5厘米,重2.57公斤。
(b)四足挺立,身体肥硕,长鼻高高向上卷起,十分传神;背上有口,可以注酒,腹部中空,酒可从象鼻倒出。
(c)器身通体满布夔龙纹、凤纹、虎纹等奇异的纹样,逼真的造型和华丽的装饰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如图2-37所示)。
图2-37 象尊 商 湖南醴陵
B.商代鹗尊
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鹗尊成对,头微微昂起,小耳高冠,胸部前挺,双翅收起,两爪支地,宽宽的尾部下垂成为另一个支点,与双爪构成三点支撑器身。器身亦装饰有鸟兽及几何纹,典雅凝重,颇具匠心(如图2-38所示)。
图2-38 鹗尊 商 河南安阳
C.商代猛虎食人卣
出土于湖南安化,铸造成一只坐虎与抱持人的形象,虎口大张,人头伸至虎口中,全器满布各种纹饰,具有狞厉恐怖、神秘威慑的风格(如图2-39所示)。
图2-39 猛虎食人卣 商 湖南安化
D.商代青铜伏鸟双尾虎
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作半卧状,双目圆瞪,露齿,两耳耸立,尾巴下垂而又有力地卷曲着,虽作静态,但却处处显示着凶猛的习性。虎背中央立着一只小鸟,虎身满布云纹等装饰(如图2-40所示)。
图2-40 伏鸟双尾虎 商 江西新干
E.西周盠(lì)驹尊
(a)出土于陕西眉县,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其身体匀称健壮,作安静站立状,胸前铸有铭文,记周王举行执驹典礼,赏赐给盠马驹两匹,盠铸造驹尊以纪荣宠。
(b)这不仅是一件具有纪念性的器物,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件准确具体地表现马的形体特征的雕塑作品(如图2-41所示)。
图2-41 驹尊 西周 陕西眉县
F.西周邓中牺尊
(a)出土于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墓地,其头部像牛,但生着龙角和竖耳,身附双翼,蹄足,尊体上饰有龙、凤、虎等立体形象,全身饰纹繁缛华丽。
(b)采用虚构动物造型,是一件富有幻想的奇异形象的鸟兽尊(如图2-42所示)。
图2-42 邓中牺尊 西周 陕西长安
G.战国犀尊
出土于陕西兴平,以写实的手法精确细致地刻画了对象的形态和神气,这件犀尊遍体装饰云纹,其间镶错金银丝,更显得华美富丽。
H.战国错金银虎噬鹿器座
(a)出土于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虎体是“S”形曲线,动感极强,借动物间弱肉强食,将凶残与柔弱搏斗中的惨烈情景表现出来,撼人心弦(如图2-43所示)。
图2-43 错金银虎噬鹿器座 战国 河北平山
(b)该器融入了北方草原青铜雕塑的作风,堪称青铜雕塑中的上乘佳作。
(2)人物雕塑
①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
商代人像雕塑艺术中,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出土了70余尊青铜人像,其中有大型立人像、大型人面像以及人头像和跪坐人像。
A.大型青铜立人像
(a)身高163.5厘米,下有76.8厘米高的方形台座,加在一起通高260厘米。
(b)头戴华冠,身着有线刻花纹的长袍,赤足立于台上,圈手,抱物举在胸前,面目端庄,神态肃穆,可能是古蜀某一代蜀王的形象(如图2-44所示)。
图2-44 青铜立人像 商 四川广汉
B.大型青铜人面像
通高有60厘米,宽134厘米,面部转折棱角突出,两眼凸出眼眶外约30厘米,两长耳上扬,嘴巴阔大,风格粗犷,带有神秘色彩(如图2-45所示)。
图2-45 青铜人面像 商 四川广汉
C.青铜人跪坐人像
戴冠,粗眉大眼,炯炯有神,鼻梁直挺,神情坚毅严峻(如图2-46所示)。
图2-46 青铜跪坐人像 商 四川广汉
D.意义
此组青铜雕塑是继红山文化女神庙大型泥塑像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它又比秦始皇铸十二金人早1000多年,证明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大型雕塑创作,并已取得丰硕成果。
②商代双面人头形神器
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通高63厘米,头部扁平中空,头顶有高高曲卷的双角,上面刻着卷曲的云纹,双眼突起,鼻子呈蒜头状,口部张开并露出牙齿,形貌怪异。
③曾侯乙墓钟虡(jù)铜人
A.概述
出土于曾侯乙墓,共六件,铜人为托顶编钟梁架所置,高约1米左右,身着左衽长袍,束腰,佩长剑,双手举过头顶作托顶之状,面部神情庄重。
B.意义
这些钟虡人的出土,对论证后来秦始皇在咸阳宫前安置大型钟虡铜人提供了依据。
④浙江绍兴坡塘乡战国铜俑
共六人,皆裸体,跽(jì)坐在一座有鸟图腾柱的铜屋内击鼓奏乐,反映出战国雕塑追求写实、再现生活景象的一面(如图2-47所示)。
图2-47 伎乐铜俑与铜屋 战国 浙江绍兴
2.石雕
(1)概述
目前发现的石雕大都归属商代,数量不多,其中多数是怪兽及虎、象、牛、鹗、鸭以及龟蛙之类的动物形象,这些作品中既有写实的,也有一些神异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制作工匠观察生活及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的艺术水平。也有一些跽坐、箕坐姿态的人物石雕像。
(2)代表石雕
①安阳殷墟石雕
A.出土于安阳殷墟,有抱膝人坐像、跽坐人像和仰首箕坐人像三件,前两件出土时已残破,只有后一件保存得较为完整。
B.仰首箕坐人像高14.5厘米,头戴华美的圆帽,身上满刻云雷纹,表示穿着华贵的服装,身体后仰,双手向后支撑于地,流露着无拘无束的神气。
②安阳侯家庄商代石雕
A.虎首人身石像
(a)出土于安阳侯家庄商代大墓中,造型奇特。
(b)全像通高37.1厘米,特别突出双目圆睁、竖耳露齿的虎头刻画,形象十分凶猛可怖,其身为人身坐姿,有云雷纹的装饰,或与宗教或祭祀有关。
B.石鹗
高33.6厘米,双爪粗壮有力,与下垂的尾部共同支撑躯体,突出圆睁双目以及尖利的喙部,显示出猛禽的威武和雄健。其通体还有龙纹等线刻图案,华丽精美,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如图2-48所示)。
图2-48 虎首人身石像石鹗
③妇好墓石雕
妇好墓出土15件动物石雕,有牛、虎、象、龟、鸟、蝉等多种形象,可分为祭祀用品、装饰品和观赏品等三种类型。
④司辛石牛
动物圆雕,高14厘米,长25厘米,四肢作卧伏状,躯体上满布云纹,下颌刻有“司辛”二字,推测其可能用于祭祀(如图2-49所示)。
图2-49 司辛石牛 商 河南安阳
⑤金沙遗址石雕
出土于成都金沙滩遗址,是一批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的石雕作品,其中有跽坐石人、石虎等。这些石雕造型古朴狞厉,有的局部涂朱砂,意味神秘。
3.陶塑和木雕
(1)陶塑
①夏商时期发现较少,而且水平不高
A.年代较早的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羊、陶狗之类的小型陶塑,仍然延续着原始社会的陶塑天真质朴的风格。
B.安阳殷墟出土的三件人形陶塑,皆盘发戴有刑具,其中男性者双手梏于胸前,女性则被反缚双手,脸部有表情流露,明显是奴隶身份的人物。
②春秋战国时期,陶塑开始批量出现
A.陶塑大量出现的原因
(a)由于社会制度开始发生变化,奴隶社会残酷的人殉逐渐被废止,代之而起的是以俑殉葬的风气,至战国时期已成为普遍现象,并成为雕塑艺术新开辟的一个领域。
(b)陶俑制作成本低、能批量模制生产。
B.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塑代表
(a)齐国墓葬陶俑
第一,出土于山东临淄郎家庄的齐国墓葬中,时间约处于春秋战国之交。
第二,形体较小,塑造也较为粗简朴拙,虽然出土时残损严重,但尚可看出人物鲜明生动的姿态。其中有男有女,女俑作立姿或舞姿,男俑中有作武士装扮的,施有彩色。
第三,是目前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陶塑作品,也是早期陶俑艺术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动态的初步尝试。
(b)战国秦墓骑马俑
第一,出土于陕西咸阳塔尔坡的战国秦墓中
第二,共两件,一件通高22.6厘米,另一件通高22.3厘米,均系捏塑而成,局部彩绘造型古朴。骑者头戴立檐盔帽,穿右衽袍,挽袖,左手持缰,神情凝重(如图2-50所示)。
图2-50 秦墓骑马俑 战国 陕西咸阳
第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骑马俑。
(2)木雕
①木俑
A.有仆侍、伎乐、庖厨等形象;
B.仅具大体形貌,一般多注意面部的刻画,在立体造型的基础上,常利用绘画手法进行勾描涂染眉眼口唇等部位;
C.服装纹饰大多以彩绘表现,有的则装以丝绸缝制的衣裙,显得华美异常;
D.这类木俑出土地点多集中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河南信阳等地。
②镇墓兽
楚墓中还出土有许奇特怪异的镇墓兽,其共同特征是下有方座,中为曲身,上为兽头,头顶插鹿角。
③木雕代表
A.信阳木雕镇墓兽
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头上饰双角,双目圆睁,口吐长舌,双爪持蛇,踞坐于地,形象威猛恐怖。
B.江陵双头镇墓兽
出土于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墓,曲颈曲身,头上的鹿角茂如大树,面目狰狞。其形象特征与《楚辞·招魂》中所述“土伯九约,其角觺(yí)”吻合(如图2-51所示)。
图2-51 双头镇墓兽 战国 湖北江陵
C.马山楚墓根雕
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髹红漆,虎首,细身呈弓形,上面浮雕有许多小动物,下有腿作支撑,可能是供人凭靠的几。
④战国时期木雕技艺的初步总结
A.《考工记》是战国时期记录总结古代制作工艺的一部专著。其中《梓人为笋虡》篇讲如何发挥赢(luǒ)、羽、鳞三种动物的特性装饰笋虞(乐器架子,横木为笋,立木为虡),并与架上悬挂的乐器协调问题。
B.《韩非子·说林下》引桓赫话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在采用硬质材料雕刻人像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五、绘画
1.发展概述
(1)商周时期
①建筑物中的壁画装饰
A.汉代刘向《说苑》中谓商纣王建鹿台,有“宫墙文画”。
B.《孔子家语》中记载周的明堂壁上画“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还有周公辅成王的图画。在明堂上用图画表现历史上的帝王形象,借以吸收兴衰成败的教训。
C.周代还在帝王听政的路寝门上画虎,以明猛勇于守。
②器物上的绘图
在旗帜上绘有日、月、蛟、龙、熊、虎、隼(sǔn)、龟、蛇等以表示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天子的礼服上绘有“九章”或“十二章”。
③遗址中的绘画
A.商代的壁画在殷墟曾发现有残迹,绘有红色花纹和黑圈点图案。
B.西周的壁画仅在陕西扶风的一座周墓壁上发现绘有白色菱纹组成的遗迹,仅仅是简单的图案装饰。
(2)战国时期
①特点
战国时期的壁画表现的内容已极为广泛,涉及到历史、神话、山川神灵种种传说,画面形式奇丽宏伟。
②发展表现
A.完于战国时期的一部古书《山海经》原是有图画和文字对照的,可惜书中图画早已失传。
B.中原和南方出土的铜器、漆器等工艺品上的纹饰已具有很强的绘画性。
C.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了两幅帛画,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人物肖像画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2.工艺品上的装饰性绘画
(1)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中开始出现了一些以人和动物为纹样的装饰性绘画。表现内容涉及贵族宴会及音乐舞蹈等活动,以及描绘狩猎、采桑和激烈的战争场面。
(2)社会背景
①春秋以后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积极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
②贵族们讲究礼仪,过着极为豪华的生活,时代生活的变化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
(3)代表作品
①表现战争的图画
A.战国时代的宴乐攻战纹铜壶出土于成都百花潭(如图2-52所示),以镶错工艺的形式在器物上分层表现了采桑、射鸟、宴会宾客和水战陆战等多种人事活动情节。
图2-52 宴乐攻战纹铜壶纹饰 战国 四川成都
B.陕西凤翔高王寺出土一件战国镶嵌铜壶,弋射部分特别精彩,弋射中的不同瞬间,都有准确而生动的表现。
C.河南汲县的水陆攻战纹铜鉴,上面共铸人物292个,多方面地表现了格斗、攻守等战斗情景。
②表现狩猎的图画
A.唐山贾各庄狩猎纹青铜壶
(a)出土于河北唐山贾各庄,以减底阴刻和赤铜镶嵌出12个猎人执矛与野兽格斗的图像。
(b)图像中人和动物皆作侧影,兽类中可辨的形象有野牛、虎、象,画面呈现出腾跃奔逐的情景,人的勇敢无畏和野兽的凶猛表现得相当鲜明生动。
B.洛阳金村猎虎纹样铜镜
(a)铜镜的背面装饰有猎虎纹样,画面情景是凶猛的老虎已被逼到穷途末路,正回身立起反扑,而全身甲胄的骑马战士则毫无惧色而充满信心。
(b)人虎对峙的画面反映了战国时期人的自信精神,它与商代青铜器中猛虎食人形象大不相同。
③漆器绘画
A.曾侯乙墓彩漆棺
(a)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彩漆棺的两侧绘有窗格和执戈守卫的神怪形象;正面挡板上还画着白虎和朱雀,希望以此保护死者的魂灵。
(b)漆棺彩画构图严谨,形象奇诡,行笔粗放有力,体现出楚文化的特殊风貌。
B.曾侯乙墓鸳鸯形漆盒
器腹两侧分别绘出击鼓乐舞图和撞钟击磬图。箱盖上绘有龙虎图像、篆书“斗”字和星宿题记,据考证是二十八宿天象图(如图2-53所示)。
图2-53 曾侯乙墓鸳鸯形漆盒 战国 湖北随州
C.长台关楚墓彩绘漆瑟
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画有充满神话色彩的图像,有狩猎、舞乐、车马、仙人等,在黑地上运用了朱红、石黄、赭红、灰、绿及金等色彩,丰富绚丽。
D.包山大冢漆奁
(a)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大冢,上面画有举行聘礼的行迎场面,有车马四乘、侍者开道,还有体态婉丽的女性和侍立道旁的迎谒者,其间点缀以飞鸟和迎风飘拂的杨柳。
(b)画面虽小,但却描绘得生动有致,是早期漆画中的精品,直接反映出了当时封建贵族的新生活(如图2-54所示)。
图2-54 彩绘漆奁 战国 湖北荆门
3.战国帛画
(1)独立绘画作品的出现
①真正独立的绘画作品是在湖南长沙战国时代楚墓中出土的两幅画在丝织品上的图画(如图2-55所示)。
②人物龙凤帛画
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一位穿着华美衣裙的女子,她双手拱拜,空中有蜿蜒游动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动态鲜明突出。
图2-55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 湖南长沙
③人物御龙帛画
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画着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佩宝剑的男子,正站立在一条巨龙的背上,手中执缰绳牵引,仪态端庄,眉清目秀,神情潇洒,身躯微向后仰,头上端有华盖遮护,龙下面有一条游鱼,龙尾上立着一只白鹤,华盖下的穗带和人物结系高冠的系带都向后飘动,表现了乘龙遨游飞驰前进之疾速(如图2-56所示)。
图2-56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 湖南长沙
(2)两幅帛画的艺术特色
①都具有一定的技巧水平
A.人物龙凤帛画画法古朴,具有一定的装饰风格;
B.人物御龙帛画技巧上比较成熟,人物形象准确,神采生动,不仅追求外部形貌的肖似,更注重通过对外貌的描写揭示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
②用笔劲挺优美流畅
随物象的形体、质地和运动而有粗细、刚柔的变化,已在注意发挥线描的表现力。
③构图上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意匠
设色用平涂法而略作渲染,在造型及用笔技巧上都已脱离稚拙期而进入了新的阶段。
(3)两幅帛画的意义
帛画反映了战国时期人物画的艺术成就,为秦汉绘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书法
1.概述
(1)含义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书写为表现工具而构成的艺术形式。
(2)汉字特点
结构丰富,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写时在运笔、行次布局上而形成的线条笔画和整体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书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美感享受。
(3)书法起源
①汉字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已见雏形。在山东邹平丁公、江苏高邮龙虬庄发现的刻文陶片上,共有单体字20个以上,有比较明确的笔顺,部分字形与殷墟甲骨文十分接近,可认为是原始文字。
②商代晚期已创造出丰富的古篆,书刻于甲骨和铸在青铜器物上,并已注意到书写的美观匀称和布局的规整,还出现了不同的风格。
③战国之际文字出现变革,书法也走向进一步成熟。从考古发现的直接写在竹简和丝帛上的文字中可见隶书的萌芽,而且在书写方法上也颇有新意。
2.甲骨文
(1)含义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当时奴隶主贵族崇信鬼神,遇有大事必先求助于祖先和上帝,在龟甲和兽骨上钻出圆孔,用火烧烤,视其裂纹以卜吉凶祸福,而把占卜的卜辞和事件刻在甲骨上,故名甲骨文。甲骨文大多是先用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写在龟甲或牛骨上,然后再用刀刻,刻后又在字上涂以朱色或墨色(如图2-57所示)。
图2-57 涂朱牛骨刻辞 商 河南安阳
(2)考古发现
①甲骨文最早大量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是殷商都城的废址。
②建国以后在陕西扶风周原遗址及西安、洛阳等处发现过属于西周早期的甲骨文。从1889年发现甲骨文起至今已获甲骨15万片以上,出现于甲骨文上的汉字约有4000多个,可以辨识的字有1700多个。
(3)特点
①甲骨文中象形字占相当比重,也有指事、形声、会意、假借等字,汉字的基本构造法则基本具备。
②由于甲骨文是用刀镌刻的,所以笔画以直线为多,也有微带曲笔的,字形多作长方,结构变化多姿,布局错落有致。
③不同时期甲骨文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壮伟宏放,有的工整秀丽,有的劲峭整饬,有的纤细谨密,有的颓放简率,展示出早期书法的发展和成就。
(4)意义
①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当时的重大事件。因此,甲骨文对研究商周的社会历史、文字发展及早期的书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②甲骨文是最古老的篆书,它的发现对近代书法有相当影响,从而为篆书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传统的篆书艺术。
3.金文
(1)含义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流行于商周时期。因为青铜器以钟、鼎为主,故也称为钟鼎文。
(2)发展概述
①青铜器上铸造文字起于商代。早期器物上文字很少,多为族徽或图像文字,至晚期开始出现三四十字的铭文,文字结构中象形意味仍然很深。
②至西周金文有了重要变化,文字明显增多,出现了长篇铭文。重要的作品有大盂鼎、大克鼎、散氏盘、毛公鼎铭文等。
(3)特点
①商代一些金文是用陶范铸上去的,布局疏朗,有的气势雄健,结体开张,有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如司母戊鼎上的铭文。
②周代前期书体仍可见甲骨文的痕迹,后来着力追求字体的庄重典雅以及排列布局的整齐美观。
(4)代表作品
①大盂鼎金文
A.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的器物,铭文19行共291个字,内容记载周康王时贵族盂受周王策命,以及周王昭告周朝立国经验和殷商亡国教训,命盂效忠,并赐予他1700名奴隶和物品之事。
B.铭文字形饱满,庄严凝重,平正中富有变化,无丝毫荒率之处,是西周前期金文中的典范之作(如图2-58所示)。
图2-58 大盂鼎铭文 西周
②大克鼎铭文
A.铸于腹内,28行290字,内容为克赞美其祖父师华父之品德和功绩,克因之得袭余荫担任重臣,周王重申对克官职任命,并赏赐大批土地及奴隶乐官,命克敬慎职事,不要辜负王命,克铸鼎祭祀其祖。
B.大克鼎铭文原刻有阴线界格,字形较大,舒展端庄,铭文和书法均有很高价值。
③虢季子白盘金文
A.为西周晚期物,铭文铸于盘腹内,记虢季子白受王命征伐猃狁,因功得到赏赐,同时王授予征伐蛮主之权,加以赏赐之事。
B.文字排行疏朗,端庄雅正。
④散氏盘金文
A.散氏盘为周厉王时物,铭文铸于盘内,共19行357字。内容记叙矢氏划土地给散氏的契约,散氏将契约铸盘,以为宝器。
B.书法奇倔古朴,横斜错落,生动而富变化,已开草篆之风,是西周晚期重要金文书迹。
⑤毛公鼎铭文
A.铸于鼎腹中,计32行498字,是青铜器中铭文最长者。内容记叙周宣王以四方动乱,策命毛公辅佐王室,毛公感恩戴德,将周王委以重任及厚赐之事铸鼎以纪念之。
B.书法气势雄伟,浑厚庄重,有庙堂气象,被誉为金文之冠,深为金石学家所赞许(如图2-59所示)。
图2-59 毛公鼎铭文 西周
4.春秋战国时期书法
(1)概述
春秋战国之际,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上百花齐放,各诸侯国由于地理和历史上文化传统的差异,书法上也各具特色,东南越国的铜器铭文中还出现了美化的鸟虫书之类的书体。此期的书法作品除金文外,尚有竹木简牍、帛书及石刻等。
(2)石鼓文
①简介
在石上刻字以纪功录事大约起于春秋战国之际。石鼓文是迄今所知传世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因石成鼓形并刻字其上而得名。石鼓共十个,在上面以四言韵文记述国君畋(tián)猎等活动,全文应为654字,现仅存270字。
②特点
大篆书体,布局匀称齐整,字形作长方或方形,端庄凝重,笔力稳健遒劲,结体平正中求变化(如图2-60所示)。
图2-60 石鼓文拓片(部分) 战国
(3)盟书
①含义
古代诸侯会盟要举行隆重的典礼,将会盟誓词写在石片或玉片上并掩埋于地下,称为盟书。
②考古发现
山西侯马出土春秋晚期晋国的盟书残片近6000件,其中有十分之一的玉石片尚能辨别字迹,多数用朱笔写成,少数为墨书。
③特点
A.盟书中出现了同一字多种写法,也有一些新造的字。
B.书写风格有的工整,有的粗率,落笔较重,起笔尖细,锋芒显露,结体自然,所以又被认为是蝌蚪文。
(4)竹简文
①竹简上写字纪事可能起于商代,如《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字的象形是用纬带串编起来的简册。
②考古发现
A.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末期秦墓中出土的竹简近1200支,隶书,笔画肥瘦相间,且撇捺皆有波磔。此墓主人是一名狱吏,竹简书写内容大都与法律有关。
B.睡虎地秦简使我们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在民间流行的隶书,它简化了篆书的笔画和结构,书写更为便捷,但仍带有篆书遗意,是早期的秦隶。
(5)楚帛书
①考古发现
A.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了一件战国中后期的帛书,通称楚帛书或缯书。帛书写在一方形丝织物上,由三部分文字组成,中间有两段文字,四周环列12段文字,并各附一神怪图像。
B.楚帛书仍属篆书,但体式简略,字形扁平,用笔比较自由,较接近后代的隶书,应是民间流行的书体,从中亦可看到字体和书法演变的轨迹(如图2-61所示)。
图2-61 楚帛书(摹本) 战国
七、三代美术发展总特点
1.夏商周三代约2000年间,经历了奴隶社会的确立、发展、繁荣、衰亡以至转化为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美术较原始社会有着重大发展和进步。
2.三代美术中青铜工艺是主要美术部门。三代的青铜工艺是围绕“祭祀”这个主题展开的。制作大量礼器用于祭祀,大量兵器武装军队,青铜器成为财富、宗教和政治权力的象征,同时也造就了青铜艺术的辉煌。三代青铜器的阶段性转折点在商代后期、西周中期和春秋中期,即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礼制化时期和封建社会始兴时期。青铜艺术是继原始彩陶艺术以后在美术史上出现的第二个高潮,在美术发展中具有典范意义,它作为美术的综合体,包容着绘画、雕塑和书法艺术诸门类并孕育其成长。
3.在历史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革新、社会生产力和人的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成为推动美术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美术创作中,幻想性的神异形象虽还占有较大比重,但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的作品开始以新的姿态出现,并且生气勃勃,这是春秋战国美术的突出成就和主要特征。
4.在三代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夏代和商代的庄重狞厉,西周的典雅静穆,春秋战国的活泼而富有现实生活气息,它们都是特定历史阶段中社会精神风貌的具体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