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财务战略与预算
4.1 考点难点归纳
一、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统筹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目的,以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衡量标准,所采取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管理方针。
1.财务战略的含义和特征
财务战略(financial strategy)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统筹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目的,以实现企业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衡量标准,所采取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决策方式和管理方针。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需要财务战略来支撑。
财务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财务战略是为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和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整体制定的,对企业未来长期规划和年度财务预算具有全局性指导作用。
(2)长期性。制定财务战略是为了谋求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做出战略性筹划。
(3)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长期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基本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企业财务预算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2.财务战略的分类
(1)财务战略的职能分类——投资战略、筹资战略、营运战略和股利战略
(2)财务战略的综合类型——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增型财务战略、防御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
3.财务战略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
(1)SWOT分析法的含义
SWOT分析法由麦肯锡咨询公司开发,主要基于分析研究企业内外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
(2)SWOT的因素分析
SWOT分析法涉及企业的外部财务环境和内部财务条件等众多的财务因素,需要经过分析判断,找出主要的财务因素,并将其区分为内部财务优势、内部财务劣势、外部财务机会和外部财务威胁。
①企业外部财务环境的因素影响分析: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宏观周期。
②企业内部财务条件的因素影响分析:企业周期和产品周期所处的阶段;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的投资项目及其收益状况;企业的资产负债程度;企业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利用条件;企业的流动性状况;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筹资能力和潜力等。
③SWOT的因素定性分析:内部财务优势;内部财务劣势;外部财务机会;外部财务威胁。
(3)SWOT分析法的运用——SWOT分析图、SWOT分析表
4.财务战略的选择
(1)财务战略选择的依据
①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宏观周期相适应;
②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③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2)财务战略选择的方式
①引入期财务战略的选择:财务战略的关键是吸纳权益资本,筹资战略是筹集权益资本,股利战略是不分红,投资战略是不断增加对产品开发推广的投资。
②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选择:匹配的财务战略是积极扩张型财务战略,其关键是实现企业的高增长与资金的匹配,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③成熟期财务战略的选择:匹配的财务战略是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其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日益增加的现金流量。
④衰退期财务战略的选择:企业财务战略是收缩财务战略,其关键是如何回收现有投资并将退出的投资现金流返还给投资者。
二、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资源状况,运用系统方法编制的企业经营、资本、财务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据以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激励。
1.全面预算的特点
(1)以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导向;
(2)以业务活动环节及部门为依托;
(3)以人、财、物等资源要素为基础;
(4)与管理控制相衔接。
2.全面预算的构成——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1)营业预算的构成:一般包括营业收入预算、营业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的构成:包括长期投资预算和长期筹资预算。
(3)财务预算的构成:一般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财务状况预算等。
3.全面预算的作用
(1)用于落实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规划;
(2)用于明确业务环节和部门的目标;
(3)用于协调业务环节和部门的行动;
(4)用于控制业务环节和部门的业务;
(5)用于考核业务环节和部门的业绩。
4.全面预算的依据
(1)宏观经济周期;
(2)企业发展阶段;
(3)企业战略规划;
(4)企业经营目标;
(5)企业资源状况;
(6)企业组织结构。
5.全面预算的组织与程序
全面预算的组织:
(1)预算委员会
(2)预算管理部
企业编制全面预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①企业预算委员会及预算管理部应于每年9月底以前提出下一年度本企业预算总体目标。
②企业所属各级预算执行单位根据企业预算总体目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于每年第四季度上报本单位下一年度预算目标。
③企业预算委员会及预算管理部对各级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目标进行审核汇总并提出调整意见,经董事会会议或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下达各级预算执行单位。
④企业所属各级预算执行单位应当按照下达的预算目标,于每年年底以前上报预算。
⑤企业在对所属各级预算执行单位预算方案审核、调整的基础上,编制企业总体预算。
三、筹资数量的预测
1.筹资数量预测的依据
(1)法律方面的限定
①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公司在考虑筹资数量时首先必须满足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要求。
②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是为了保证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而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企业经营和投资的规模
一般而言,公司经营和投资规模越大,所需资本越多;反之,所需资本越少。在企业筹划重大投资项目时,需要进行专项的筹资预算。
(3)其他因素
利息率的高低、对外投资规模的大小、企业资信等级的优劣等,都会对筹资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筹资数量的预测——因素分析法
(1)原理: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资本项目上年度的实际平均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经营业务和加速资本周转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本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2)优缺点:计算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3)适用范围:通常用于匡算企业全部资本的需要额,也可以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用量较小、价格较低的资本占用项目的预测。
(4)基本模型:
资本需要额=(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的百分比)×(1±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
(5)运用因素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A.应当对决定资本需要额的众多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各种因素与资本需要额之间的关系,以提高预测的质量。
B.应根据新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单独预测其资本需要额。
C.运用因素分析法匡算企业全部资本的需要额,只是对资本需要额的一个基本估计。在进行筹资预算时,还需要采用其他预测方法对资本需要额作出具体的预测。
3.筹资数量的预测——回归分析法
(1)原理:回归分析法是假定资本需要量与营业业务量(如销售数量、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建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历史有关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2)预测模型:Y=a+bX
式中,Y表示资本需要总额;a表示不变资本总额;b表示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可变资本额;X表示经营业务量。
4.筹资数量的预测——营业收入比例法
(1)原理:营业收入比例法是根据营业业务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资本需要额的方法。
(2)优缺点:主要优点是能为财务管理提供短期预计的财务报表,以适应外部筹资的需要,且易于使用;缺点是倘若有关销售百分比与实际不符,据以进行预测就会形成错误的结果。
(3)运用:运用营业收入比例法,一般借助于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通过预计利润表预测企业留用利润这种内部资本来源的增加额;通过预计资产负债表预测企业资本需要总额和外部筹资的增加额。
①编制预计利润表,预测留用利润;
②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预测外部筹资额;
③按预测模型预测外部筹资额。其模型为:
式中,ΔS表示预计年度销售增加额;表示基年敏感资产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表示基年敏感负债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ΔRE表示预计年度留用利润增加额。
四、财务预算
1.利润预算
利润预算是企业预算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的综合预算。
(1)利润预算的内容
①营业利润的预算;
②利润总额的预算;
③税后利润的预算;
④每股收益的预算。
(2)利润预算表的编制
利润预算是企业的一种综合性预算,是在营业收入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基础上汇总编制的。
2.财务状况预算
财务状况预算,又称预算资产负债表或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企业预算期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规模及分布的预算。
(1)财务状况预算的内容
①短期资产预算;
②长期资产预算;
③短期债务资本预算;
④长期债务资本预算;
⑤权益资本预算。
(2)财务状况预算表的编制
财务状况预算是在基期实际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根据预算期营业预算、投资预算和筹资预算以及利润预算等有关资料汇总调整编制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