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世纪美术
一、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这个词最早是由16世纪的一些意大利学者提出来的,指古罗马以后至文艺复兴以前这段历史时期。
1.中世纪艺术的特点
(1)由于破坏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传统,中世纪的艺术起点很低,在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
(2)中世纪艺术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3)各地区、国家的民族艺术开始萌芽和发展,由于十字军的东侵,东西方的文化和艺术加强了交流和相互影响。
(4)中世纪后期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贡献非常突出。
2.中世纪美术的分期
中世纪美术分为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
3.中世纪艺术的评价
评价中世纪的艺术,既反对一概否定,也反对过高评价的观点。应当把中世纪艺术看做是伟大的过渡,它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文化,又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做了准备。
二、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
1.绘画和雕刻
(1)绘画
①早期艺术品大都带有象征意义,以隐喻的手法来表现宗教内容。
②早期画中的人像十分草率,人物比例不准确,色彩单调,用笔潦草。
③早期作品在形式上接受了古典艺术的影响。
(2)雕刻
①从事艺术的工匠增多,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出现一些优秀作品。
②代表作是圆雕《牧羊人》,可看出当时基督教的艺术少有禁欲主义色彩,人物情态欢乐、明快,富有一定的生活意趣。
2.建筑
(1)由于基督教公开化和建筑教堂的需要,建筑艺术开始得到新的发展。
(2)早期教堂比较简单,主要利用和改造古罗马的会堂建筑,以应急需,大多建筑在人口比较集中的罗马、拉文纳等地。会堂建筑是长方形巴西利卡式的,大多是木结构,内有列柱,注重室内的布置与装饰。
(3)比较著名的教堂有罗马的圣玛利亚·麦乔累教堂、圣康士坦察教堂和圣普邓齐安诺教堂等。
三、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拜占庭帝国的美术是中世纪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明显的特色,较多保存了古罗马文化艺术的传统,与东方美术交流密切,宣扬宗教思想,为帝国的王权服务。
1.建筑
(1)圣索菲亚大教堂
①它既是宗教性建筑物,还是查士丁尼大帝王权的象征,体现出政教合一的思想。
②它最初是巴西利卡式教堂,之后被重新建造,建筑师是安泰米司和依索道罗斯。
③整个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紧密,构思巧妙。
(2)其他著名的建筑
①意大利拉韦纳圣阿波利纳雷教堂(两个)。
②圣维塔莱教堂,外形是八角形,造型轻巧,结构奇特。
2.镶嵌壁画
镶嵌壁画是拜占庭艺术中的奇葩。
(1)特点
人物稍有变形,比例拉长,头部较小,眼睛里常流露出一种莫测的神情。
(2)代表作
①《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作品主旨在于歌颂帝王,是最早的宫廷艺术作品之一。画上的人物是平面的,轮廓线粗放、明快,富有装饰趣味(如图6-1所示)。
图6-1 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②《西奥多拉皇后与侍从》
人物呈一字形排开,但有层次性。整个画面闪烁着奇异的色彩,呈现出珠宝般的光芒。
(3)圣像画
①流行于11至12世纪的拜占庭木板圣像画大都采用“丹培拉”技法,用鸡蛋清调颜色进行绘画,效果光洁、透明。
②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符拉基米尔圣母像》和《十二门徒像》等。
四、罗马式美术(10世纪~12世纪)
公元10世纪起,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兴旺,为文学艺术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世纪艺术才真正开始迈进了繁荣阶段。11世纪到12世纪是罗马式艺术的流行时期,罗马式的艺术风格遵循古代罗马艺术原则。
1.建筑
(1)罗马式建筑特点
①罗马式建筑广泛使用拱券结构,并采用石头作建筑的主要材料,风格表现出端庄、稳定的特色。
②外部粗糙、笨重,有很厚的墙,犹如城堡;内部由于窗户小、采光少,显得昏暗,装饰简单,几乎看不到拜占庭式的镶嵌画。
③罗马式建筑,无论是创作思想、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手法都不同于古代,而是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是为了扩大教堂的容量以及因建筑后边安放圣物,便于前来礼拜的群众从两翼自由出入。
(2)代表建筑物
比萨大教堂和著名的斜塔是11世纪~12世纪意大利罗马式建筑古典味的重要遗迹。还有意大利的圣安布罗乔教堂、圣·吉诺教堂、圣·米尼亚多教堂;法国的圣母教堂、欧坦大教堂、三位一体教堂、圣弗隆教堂;德国的时派耶尔教堂、沃尔姆斯教堂等。
2.雕刻
(1)概述
罗马式的雕刻水平不高,常作为建筑的附属物。人体拉长、变形,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有的作品仍存在现实主义的因素。
(2)著名作品
①雕刻于法国欧坦大教堂的拱角板上的《最后审判》,是典型的中世纪教堂雕刻,是公元12世纪教会势力到处横行时代的作品。
②雕刻在比埃尔教堂正门的柱子上的不少圣徒肖像,是公元12世纪的作品。
③雕刻在意大利费拉拉大教堂的浮雕《九月》,可以看到农民收摘葡萄的情景,不仅人物生动,而且葡萄和采摘用的篮筐也雕刻得精细入微。
④比萨大教堂里十分生动的浮雕,如《逃亡埃及》,构图简练明确,人物很有生活气息。
⑤巴尔曼教堂的柱头上刻着的带有讽刺意味的场面,是在罗马式的雕刻中极个别的表现反教会思想的作品。
五、哥特式美术(12世纪~15世纪)
哥特式美术是中世纪艺术的高峰,流行于13世纪到14世纪,最早产生于法国。
1.哥特式艺术的特点
(1)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2)建筑比罗马式建筑轻巧得多,普遍使用矢状拱券,强调直线上升,内部少墙壁,而窗户很多,窗上镶有彩色的玻璃画,内壁广泛使用雕塑。
(3)在建筑和雕塑方面成就很大,代表着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艺术及艺术工匠的创作水平。在工程技术、结构力学和新材料应用诸方面都有突破和新的贡献。
2.建筑
(1)法国哥特式建筑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发源地,最有代表性的有巴黎圣母院、沙特尔教堂、兰斯教堂、亚眠教堂、鲁昂教堂、斯特拉斯堡教堂等。
①巴黎圣母院
它是一座用石头建造的较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门、窗和塔楼到处可见尖的形状,属于哥特式的标志。
②沙特尔教堂
它是一座典型而美丽的哥特式教堂,1194年始建于法国,垂直的柱子和矢状拱券一束束地拔地而起,向高处发展,塔尖直指云霄(如图6-2所示)。
图6-2 沙特尔教堂
(2)德国哥特式建筑
在风格上与法国相近,最有代表性的有科隆大教堂、瑙姆堡教堂、班贝克教堂、美因茨教堂。从科隆大教堂直到19世纪才最后完工可以看出哥特式建筑所花时间很长,建造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难度很大。
(3)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由于意大利有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因此意大利哥特式建筑并不典型。代表性建筑是米兰大教堂,教堂内部十分开阔,外观十分壮丽,塔尖还装饰有雕像。
3.雕刻
(1)哥特式雕塑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
①前期
哥特式前期的雕塑与罗马式一样,和建筑结合在一起,缺乏动态,形象呆板。
②中期以后
由于行会的发展,哥特式雕塑艺术逐渐从僧侣手中转到城市艺匠手里,使得雕塑带有更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世俗情趣。
③中、后期
哥特式雕塑逐渐离开建筑而独立,人体变得饱满、活泼,人物塑像表现得有内心感情。
(2)法国的哥特式雕像
①沙特尔教堂
a.法国沙特尔教堂西侧大门上的雕像属于早期哥特式的作品,人像缺乏动感。
b.教堂入口处旁廊的立像特点是风格变化,人物独立存在,面部的表情丰富。
c.教堂里的祭坛雕像活泼生动,说明这个时期的艺术工匠又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
②兰斯大教堂
a.兰斯大教堂的雕塑更加明显地表现出艺术的解放,工匠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来描绘宗教题材,大胆进行艺术探索。
b.教堂里的圣母玛利亚和伊丽莎白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人物形象很有个性特点。
c.教堂里参拜基督的巡礼者圆雕,制作精妙,其形象刻画十分生动,有可能是照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模特儿雕刻而成的。
(3)德国的哥特式雕像
德国的哥特式雕像很有特色,人物不加美化,更具有个性的特色。
①瑙姆堡教堂
国王埃克哈特和王后乌塔的雕像十分生动,国王显露出英武之气,而王后呈现出妩媚柔和的样子,显示肖像性的雕像在中世纪已出现。
②班姆别尔克教堂
a.《骑士》雕像,很有个性特色,面部流露出端庄、自信的表情。
b.《伊丽莎白像》《先知像》《夏娃》等都雕刻得十分精彩,感情表现细腻。
4.玻璃画和细密画
中世纪的哥特式的绘画不如建筑和雕塑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是玻璃画和细密画。
(1)玻璃窗画
①装饰味浓,轮廓清晰,色彩鲜明,常用蓝、红、紫一些颜色。
②常出现在13世纪~14世纪的教堂里,描绘的题材大多是圣经故事和圣经里的人物。
③由于光线的折射,画变得更加晶莹、透明。
④典型作品是沙特尔和兰斯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画,艺术价值很高。
(2)插图
①插图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林布尔弟兄。
②代表作是为贝勒公爵的祈祷书所作的插图,画面上描绘了中世纪的农民和贵族,也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民辛勤劳动的场面。
(3)中世纪的美术家大多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的原因
一是他们大多是些工匠,地位很低,当时订货人只对作品感兴趣,至于是谁的作品他们根本不想过问。何况有不少匠人常常是到处流浪,无固定住所;二是那时也缺乏理论家,无人记述他们的创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