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别的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2斯拉茨基替代效应
答:斯拉茨基替代效应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后,在保持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这里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后能够购买他想要购买的价格变动以前的商品购买量)情况下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3科斯定理
答: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科斯本人并未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科斯定理的提出是由其好友斯蒂格勒首先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该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能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答:(1)根据需求法则(需求规律)的规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
(2)应注意的是,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于吉芬商品这样的特殊低档商品而言,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如1854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
2既然厂商知道在长期内他们的经济利润都将为零,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一个行业?
答:完全竞争厂商进入一个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虽然长期均衡利润为零,但短期利润并不一定为零。当利润是正时,对企业来说,进入比不进入好。
(2)即便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经济利润为零,但正常利润仍旧可以保证,可以满足固定成本的折旧、可变成本的弥补、企业家才能的弥补均能补偿。
(3)如果企业在成本精细化管理上、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那么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定价的时候可以P>LAC,获得超额利润,进而进行资本积累扩张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
3政府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反垄断政策?
答:政府应当实行反垄断政策的情形主要有:
(1)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即P>MC的时,政府应该出面进行价格干预和管制,主要有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
(2)垄断价格给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造成影响。
(3)不透明的企业重组,排他性和价格歧视。
(4)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或者欺骗消费者。
(5)限制自由贸易的协定和共谋企图垄断迹象。
(6)某行业内的商品价格明显异常上升,远远高于平均价格指数。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设某厂商的总产量函数为TP=72L+15L2-L3。求:
(1)当L=7时,边际产量MP是多少?
(2)L的投入量是多大时,边际产量MP开始递减?
解:(1)由厂商的总量函数TP=72L+15L2-L3可得边际产量函数为:MP=dTP/dL=72+30L-3L2
当L=7时,可得:MP=72+30L-3L2=72+30×7-3×72=135。
(2)边际产量MP开始递减,即dMP/dL≤0,则有:dMP/dL=30-6L≤0,可得:L≥5。即当L的投入量是5时,边际产量MP开始递减。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解释公共物品生产的市场失灵?
答:(1)公共物品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点:
①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指只要社会存在一种产品和服务,就不能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
②非竞用性。非竞用性指对于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2)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市场上公共物品的生产往往不足,从而使得市场失灵。
①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它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
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免费乘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
②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失灵了。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
1斟酌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答:为稳定经济,政府需要审时度势的根据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财政财政的作用效果,主要采取变动支出水平和税收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工具:税收、政府支出。
2实际余额效应
答:实际余额效应是指关于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货币购买力的增加,从而使消费和投资两者都增加的理论。实际余额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帕廷金把庇古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结合起来提出的。它既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在揭示这些影响时遵循的是这样的思路:①个人在处理持有的货币余额与在货物和服务上的消费的关系时,具有一种理想的模式;②价格水平下降,持有的货币实际价值上升;③一定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④原来的理想模式被打破,且个人的流动资产有多余了;⑤一部分增加的流动资产被用来购买货物和服务,消费增加;⑥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借出去,这使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增加,利率降低;⑦利率降低,引起投资增加。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既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投资。
3平衡预算乘数
答: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Δg=Δt时,则:
则kb=Δy/Δg=1。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②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③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二、简答题(3×10分=30分)
1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
答:(1)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π=πe-ε(u-u*)。其中,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π-πe=-ε(u-u*)。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根据预期方式不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分为适应性预期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和理性预期下的菲利普斯曲线,两种预期下对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观点有所不同。
①根据适应性预期,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但在长期中人们要根据适应性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来修改对未来的预期。这样,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就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从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②在理性预期下,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都不存在。
2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为什么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
答:如果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即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利率水平的国际差异非常敏感,BP曲线就将成为一条对应外国利率水平的平行于横轴的线,换言之,完全的资本流动使国内和外国的利率差异完全消除。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丧失了独立性。在图2中,假定初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为E0点。当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将从LM0向右移动到LM1,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下降。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因此国内利率的下降会导致资本外流,引起国际收支赤字,本国货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就需要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外国货币,换回本国货币,结果引起货币供给的减少,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LM1曲线向左移动到原来的位置为止。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完全的,货币政策将失去独立性。
图2 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
3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答:财政政策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假设消费函数C=1000+0.6Y,投资函数I=800-64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500+0.5Y-120r,货币供应M=3000,价格指数P=1.5。求:
(1)IS曲线和LM曲线;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5000亿元,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实行多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才能实现充分就业?挤出效应是多少?
解:(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Y=C+I+G=1000+0.6Y+800-64r+200。
整理得IS曲线方程为:Y=5000-160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P可得:500+0.5Y-120r=3000/1.5。
整理得LM曲线方程为:Y=240r+3000。
(2)联立IS、LM曲线方程:
解得:r*=5,Y*=4200。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为5%,国民收入为4200。
(3)若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为Yf=5000,则要实现充分就业,则国民收入需要增加:ΔY=Yf-Y*=5000-4200=800。政府购买乘数为:k=1/(1-β)=1/(1-0.6)=2.5。
根据k=ΔY/ΔG,有:ΔG=ΔY/k=800/2.5=320。即政府要增加320的购买支出,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由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得,当充分就业时,利率为8.33,即有Δr≈3.33。所以,由于利率上升所导致的投资的减少量,即挤出效应为:64×Δr=64×3.33≈213。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含义。
答:(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索洛得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Δk=sy-(n+δ)k,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k项。(n+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2)稳定增长的条件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要实现稳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sy=(n+δ)k。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Δk=0),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且这一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等式中无s)。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①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它独立于储蓄率s。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产出比率,它确实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稳态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产函数,那么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它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相同。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验含义
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可以以人口增长率实现稳定增长。此外,模型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事实上,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种途径:一是提高总产量,即提高技术水平;二是提高储蓄率;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这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