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实践与认识 ★★★★★
1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特征有:
①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a.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b.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c.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②自觉能动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③社会历史性
a.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
b.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2)实践的基本结构
①实践主体
a.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b.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c.实践主体具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②实践客体
a.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b.实践客体的类型有: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
③实践中介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④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⑤实践基本结构的变化(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a.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b.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c.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3)实践形式的多样性(实践的基本类型)
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类型。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物质生产实践
a.定义: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作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c.形式:物质财富的生产,比如种植农作物。
②社会政治实践
a.定义: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作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c.形式: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实践主要采取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形式。
③科学文化实践
a.定义: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b.作用:解决人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c.形式:科学、文化、教育等。
④实践的新形式——虚拟实践
a.定义: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b.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的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c.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4)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
b.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
c.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认识的本质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a.唯物主义反映论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基本观点是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b.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基本观点是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②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虽然坚持反映论,但是它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因此,又称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
a.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此,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对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批判继承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b.认识的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第一,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第二,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其一,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其二,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忽视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从实践到认识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①感性认识
a.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c.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
a.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b.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③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非理性因素还包括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a.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b.必须发挥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3)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指“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①从认识到实践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a.从实践来看,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把观念的存在转变成现实的存在,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b.从认识来看,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②从认识到实践的中介环节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的实践方法等。除此之外,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的规律
①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考点二:真理与价值 ★★★★★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1)真理的客观性
①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即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客观性表明,只有采取踏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才能够获得真理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②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真理的主观形式是一切认识所固有的。
③真理的一元性
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状况也是特定的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真理的一元性是针对真理的客观内容而言的,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关系
a.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b.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c.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是,二者相互依存。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三是,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作为人的正确认识成果的真理,也必然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a.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思维是无限的和绝对的。
b.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c.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作为正确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必然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③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a.绝对主义又称独断论,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
b.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即借口真理是发展的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认为原来的真理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将它丢弃或推翻。这就把真理的相对性歪曲成了主观随意性,由此走向主观真理论,陷入了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④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十分重要的。
①谬误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坚持和发展真理,就必须同谬误进行斗争。
②谬误和真理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a.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即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
b.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也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第一,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一方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真理又是全面的,把全面的真理性认识组成的科学体系中的某个原理孤立地抽取出来,切断同其他原理的联系,也会使其丧失自己的真理性而变为谬误。
第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条件、范围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使之重新与其所应用的对象、条件、范围、内在联系相符合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c.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十分重要的。
2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指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1)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①虚无主义不承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认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②唯心主义哲学否认客观真理,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把检验认识的标准放在主观的范围之内,用认识去检验认识,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
③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其持有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也没有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a.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第一,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仍然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
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即社会实践。
b.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一,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实践成为最公正、最有权威的终极审判官。
②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发挥补充作用
a.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b.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式,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所以,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
a.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即使对于有些认识,当前的实践不能检验,但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终能验证它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b.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
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在价值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客观主义价值论和主观主义价值论的对立,二者都是片面的。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构成价值的要素有: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客体的属性和性能。
(2)价值的基本特性
①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a.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关系;同一客体可能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
b.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②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a.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不论是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由主体实际的生存状态决定,同人的社会存在相联系,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空谈人的需要。
b.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客体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并不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由客体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等决定。
③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应对客体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和理性的选择。
④社会历史性
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①价值评价的含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价值评价通过揭示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形成对客体的不同态度,价值评价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②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
a.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主体的意向、愿望和要求包含在其中,追求“应该怎样”,以求“善”和“美”为认识目的。
b.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主体运用自己的评价标准即尺度去考量客体,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情感、兴趣和爱好等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使评价结果受到主体意志的影响。
c.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双重认识,不仅包括对客体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和需要等的认识。只有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对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作出正确评价。
③价值评价的科学与非科学
科学的评价是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评价。相反,非科学的评价是歪曲、遮蔽客观的价值关系的评价。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虽具有主观性,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④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对于任何主体而言,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
a.价值评价不仅要判断客体对于个人的意义,更要认识对于群体、社会和人类的意义。因此,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b.只有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需要才是确定特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需要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
⑤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a.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对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b.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c.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4)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①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通俗地说,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观点,是区分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等的总观念。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5)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①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内涵
a.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b.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②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
a.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b.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
c.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真理由相对向绝对转化,人的需要和利益也日益多元。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d.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考点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含义
a.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b.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②二者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a.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b.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人也不会满足于世界的现存形式。人类主体总是受着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正是这一矛盾的驱动,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呈现出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含义
a.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b.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②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
a.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b.二者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③方法论意义
a.有助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b.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c.有助于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①自由与必然的含义
a.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b.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②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③自由的条件
a.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b.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利用必然性改造世界,达到了预想的目的,自由才能真正实现。
④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的过程性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a.自由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b.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实践的深入,自由会不断扩大。
c.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也在不断解决必然与自由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②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①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
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a.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b.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③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要求:
a.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是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只有把确凿的事实作为思想理论和政策制定的前提,才是成功实践的必由之路。
b.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c.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d.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3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创新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归结起来讲,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表现为: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①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相互关系中,实践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理论创新应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
②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①理论创新不仅要以实践创新为基础,还要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反作用于实践。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同实践分离,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迷失方向,事倍功半。
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①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或者说二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
②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不仅有良性的互动状态,还有恶性的互动状态,如果理论创新脱离了实际,继而用脱离了实际的理论指导实践,就会产生恶劣的结果,导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恶性互动。
③正确把握二者的创新关系,即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础保障,也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
④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即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