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简答题(50分)
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生产相对过剩。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另一方面,工人的有效需求却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一个原因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工人所得工资部分的比例缩小,另一个原因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使得工人获得的收入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或以劳动力价值以下,这也限制了有效需求的增加。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可通过这个矛盾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
①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一个企业来看,企业内部的生产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之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却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这种盲目的生产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并导致经济危机。
②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就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人民购买力较之于生产的增长,相对缩小了,因此,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请推导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并说明其为何向右上方倾斜。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导致传统凯恩斯主义不能够进行解释,于是促进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如下:
假设一个典型的企业i的供给函数为:yi=h(Pi-P)+yi*①
其中,yi是企业的产量,Pi是其产品的价格,P为反映市场价格总状况的总价格水平,yi*是企业潜在的或正常的产量,h>0。在以Pi为纵坐标,yi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①式表示为一条正斜率的供给曲线。在实际中,企业并不知道价格水平P,而只能对其加以估计,用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则①式变为:
yi=h(Pi-Pe)+yi*②
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可按下述方程来进行:
Pe=P(∧)+b(Pi-P(∧))③
其中,P(∧)表示社会上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b为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的调整系数。
将③式代入②式并整理,可得:
yi=h(1-b)(Pi-P(∧))+yi*
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变为:
y=nh(1-b)(P-P(∧))+y*④
④式就是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其中y为总产出,P为总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将④式中的参数nb(1-b)用字母γ表示,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可改写为:
y=y*+γ(P-P(∧))
式中,参数γ>0,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其前提假设中的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当市场中的价格水平P=P(∧)时,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水平;当现实价格水平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即P>P(∧)),产出就会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3请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来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定理是要评估一下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竞争性的,则它会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瓦尔拉斯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即:竞争性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市场机制的肯定。即:若想实现某种帕累托最优,可以借助于市场机制。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这一结论的成立,只有当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意义,具体地说,它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
在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显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种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个竞争均衡。在一个包含着生产的经济中,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但这时不仅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是凸的,而且要求企业的生产集也是凸的,这一要求完全排除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总之,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才能够成立,任何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市场来达到。
4政府公开宣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通货膨胀如何自我维持。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
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是指通货膨胀率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即价格水平上升不断持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通货膨胀开始后,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下,通货膨胀会自行持续下去。图1说明了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
图1 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
在图1(a)中,经济初始时处于均衡点E。假定出现总需求冲击,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到AD1,这个移动使得价格从原来的P0上升到P1。价格上升会引起工资提高,较高的工资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表现在图1(b)中,就是总供给曲线由AS1移动到AS2。同时,更高的工资率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货币收入,导致更多的消费,从而使总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图1(b)中,总需求曲线由AD1移动到AD2。新的总需求曲线AD2与新的总供给曲线AS2之间存在一个对商品的超额需求,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又引发了另一轮的工资的上涨。这样,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整个经济中具有不断循环下去的趋势。
(2)政府公开宣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
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巨大影响力,将进一步影响中央银行维护价格稳定的能力。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物价机制、有价格决定权的企业定价机制、消费和投资的需求拉动机制以及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的。在极端情况下,非理性的通胀预期本身就会成为一种独立的冲击,破坏物价水平和整体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就是要阻断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传导,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中央银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控制货币供应量,也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速;②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连续性,有效引导人们的预期;③实行通胀目标制,增强人们对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信心,比如我国确立今年3%的通胀目标;④必要的工资和价格管制,避免出现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式的通货膨胀。当然,在通胀和通货膨胀预期都无法容忍的时候,加息和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利率也是必要的。
5为何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决定条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也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没有认识到价值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奠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
二、计算题(40分)
1市场上黄瓜价格PX=3元,西红柿价格PY=4元,张三的收入为50元,其效用函数为U(X,Y)=(X2+Y2)的平方根。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
(2)做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解:(1)由题意得预算约束方程为3X+4Y=50。
由效用函数
得
边际替代率MRSXY=MUX/MUY=X/Y。
可见边际替代率是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的,所以不能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X/PX=MUY/PY去求效用最大化时的消费组合(最大化的二阶条件不满足),此时效用最大化的点为角点解,只能在预算线上的两个端点处获得,在点(0,25/2)处的效用为25/2,在另外一个点(50/3,0)的效用为50/3,因此张三的最大效用是50/3。
(2)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如图2所示。
图2 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一条条圆弧,而预算线是一条直线,一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b点,而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交于a点,b点是张三效用最小化的那一点,而a点是张三效用最大化的那一点,不难算出张三的最优组合为(50/3,0),这和(1)的结果一致。
2古诺市场上的寡头有n个,按固定边际成本C生产,需求曲线P=a-Q,行业总产量为Q。
(1)所有厂商独立生产时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2)n个厂商中有m-1个厂商合并,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3)试说明合并外的企业可获得利润。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解:(1)市场需求曲线P=a-Q=a-(q1+q2+…+qn),对于厂商i而言,其利润函数为:
πi=Pqi-Cqi=[a-(q1+q2+…+qn)]qi-Cqi
厂商i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πi/∂qi=a-(Q+qi)-C=0。
可得:qi=a-C-Q。
当i分别从1到n时,将上式累计加总,可得:Q=an-Cn-nQ。
化简得:Q=[(a-C)n]/(1+n)。
因此,每个厂商独立生产时的均衡产量为qi=Q/n=(a-C)/(1+n)。
厂商的利润为πi=(a-Q)qi-Cqi=[(a-C)/(1+n)]2。
(2)假设m-1个厂商合并的产量为Qm-1=q1+q2+…+qm-1,则市场需求曲线为P=a-(Qm-1+qm+qm+1+…+qn)。对于合并的m-1个厂商而言,其利润函数为:
πm-1=PQm-1-CQm-1=[a-(Qm-1+qm+qm+1+…+qn)-C]Qm-1
当合并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应满足:∂πm-1/∂Qm-1=a-Q-C-Qm-1=0①
对于未合并的厂商而言,其利润函数为:
πi=Pqi-Cqi=[a-(Qm-1+qm+qm+1+…+qn)]qi-Cqi
厂商i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πi/∂qi=a-(Qm-1+qm+qm+1+…+qn)-C-qi=0。
将上式累计加总,可得:(a-Q-C)(n-m+1)=Q-Qm-1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Q=[(a-C)(n-m+2)]/(n-m+3),Qm-1=(a-C)/(n-m+3)。
此时合并的厂商利润为:πm-1=PQm-1-CQm-1=(a-Q-C)Qm-1=[(a-C)/(n-m+3)]2。
(3)根据(2)可知,剩下未合并企业i的产量为:qi=(Q-Qm-1)/(n-m+1)=(a-C)/(n-m+3)。
则未合并企业i的利润为:πi=Pqi-Cqi=(a-Q)qi-Cqi=[(a-C)/(n-m+3)]2。
三、论述题(60分)
1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它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优点,包括:
①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也存在计划,但计划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并且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计划只能尊重市场规律,弥补市场不足,而不能扭曲市场信号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否则必将损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②企业行为自主化。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应拥有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部权利和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③宏观调控间接化。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宏观间接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
④市场管理法制化。整个市场与效率是由法律予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完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具有自身特有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造就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在公有制基础上可以建立和健全发达的市场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分配关系,通行的是按资分配原则;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收入分配中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对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手段进行调节。由此可以保证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防止个人收入过分悬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将运用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2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试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挤出效应的实现机制及其影响。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中,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有时低于封闭经济下的财政政策效应,有时高于封闭经济下的财政政策效应,其结果依赖于LM曲线与BP曲线斜率的关系。
(2)如图3(a)所示,假定LM曲线比BP曲线陡。如果政府购买从g0提高到g1,在汇率为e2的初始条件下,IS曲线将向右移动,使得经济在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在B点,国际收支处于盈余状态,这种情况下,本币就会升值或使汇率下降,例如从e2降为e1。BP曲线和IS曲线均会向左移动,形成新的均衡点,如C点。可见,这时收入的提高与封闭经济时的情形相比要小一些。
图3(a)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
如图3(b)所示,假定BP曲线比LM曲线陡。如果政府购买从g0提高到g1,在汇率为e0的初始条件下,IS曲线将向右移动,使得经济在B点达到内部均衡,但在B点,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这种情况下,本币就会贬值或使汇率提高,例如从e0提高为e1。BP曲线和IS曲线将进一步向右移动,形成新的均衡点,如C点。可见,与封闭经济的情形相比,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将会被放大而不是被抑制。
图3(b)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2)
3根据IS-LM模型,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当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时,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财政政策最有效的情况
分析如下:一方面,LM为水平线,当利率降到像r0这样低水平时,这时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这就是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不垂直而向右下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同样有效;另一方面,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
事实上,当经济处于极度萧条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假设消费函数为:c=α+βyd,税收t=0,则yd=y,因此c=α+βy。根据消费函数可得出储蓄函数为:s=y-c=-α+(1+β)y。再假设投资函数为:i=e-dr,政府支出为g。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g=s+t,于是有:e-dr+g=-α+(1-β)y(1)
再设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为m,于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ky-hr=m(2)
假设m不变,以g为变量对式(1)、(2)求微分,得:
(3)
(4)
整理式(4)为:
并代入(3)式,得:
即得:
(5)
当处于极度萧条情况下,即凯恩斯极端情况时,h=∞,d=0。
根据式(5):
可见,极度萧条情况下,财政扩张政策的效果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