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视频讲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第一部分 参考教材及教辅说明
一、参考教材
1教材(8本)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上海三联出版社)
(4)《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方福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政治经济学》(逄锦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教辅(5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部分 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与分析
——梦圆人大
很多人都希望考上人大,但是面对考研这个千军万马都想通过的独木桥,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习的境界达到“庖丁解牛”的程度,方可一击即中。因此,了解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命题规律,对症下药地进行正确地复习是关键。接下来,通过分析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近10年的真题,并结合自身的实战经验,对人大经济学综合考研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一、人大经济学综合的命题规律
1人大永恒的主题——马克思
不论是对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历年真题还是对考试科目进行分析都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题具有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倾向,不光是政治经济学甚至是西方经济学也能看到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的影子。这是我国独特政治背景影响下必然呈现的一种现象,人大作为政治色彩浓厚的大学出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自然也会考察考生的立场问题。
举例分析:
例1:(2010年,论述题1)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出题意图之明显,不用分析大家也知道,该表明立场的时候请大家坚定不移的表明立场。
例2:(2009年,论述题3(3))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好还是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好?
这同样是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题目,需要大家结合中国国情来回答。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政府干预经济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凯恩斯的理论比货币主义的理论更有适用范围(虽然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在回答时可以考虑加上“考虑到中国国情”,这样更能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学素养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人大浓厚的学术氛围
人大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重视对经典的传承。这一鲜明的特点也毫不意外地体现在了出题风格上。从出题风格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两点:一是对经典的传承;二是对经济学素养的重视。在每一年的考题中,都会出现很多对经典理论的考察。很多论述题甚至就是某本教科书上某一章的标题。这样的考察方式的目的不言而喻,希望大家用自己的语言将理论讲述清楚。在答题时,也需要考察考生是否能用经济学的语言来作答,这就是经济学素养的体现之一。
举例分析:
例1:(2012年,论述题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包括的面非常的广,主要的六大理论内容也非常的多,因此在回答的时候需要对理论进行提炼。
例2:(2002年政治学专业,问答题4)试论述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在流派理论中,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的考察,这往往包括了一章的内容,但是考生不可能原封不动的把书的内容照抄上去。这就考察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理论的认识程度。
3一直进行的出题方式创新
自2007年开始,人大各院系经济类相关专业均改为全校统一命题,802经济学综合科目的命题老师全部来自于经济学院。统一命题之后,802经济学综合科目的出题方式一直在创新,每年的题量、题型、各部分分值等一直在变。正是由于创新的进行,规律并不是那么明显了,但通过庖丁解牛般的分析,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如计算题的规律就是越来越难,而且偏向于中级的知识,政治经济学的计算题只出现过一次,但是不排除再次尝试的可能性,题量应该基本稳定在4个,这是2011年以来连续两年保持的题量。
4注重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实践
从2005年以来,每年都会有1~2道考察经济实践的题目。这里的经济实践与经济热点有很大的区别。经济实践不只是包括每年的经济热点,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经济现象。因此,考生在备考时不能只专注于埋头学习理论,而忘了关注身边的经济热点,以及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实践的重要性。
举例:
例1:(2007年,论述题1)《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要决定》中提到:在经济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为什么?
这是一道政治色彩浓厚,而且与经济实践相联系的实例。
例2:(2011年,简答题4)奥巴马减税政策延长两年的意义。
这道题需要考生对于经济实践进行关注,在答题时能够准确地说出理论背景。
5考察大型知识点
通过总结2002年~2012年的考题,可以发现有很多重复度高的考点,这些可以归结为大型知识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主要有:市场失灵、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效用函数、生产函数、吉芬物品以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相机抉择的政策、IS-LM模型的应用、通货膨胀和供给曲线等;政治经济学的考点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和虚拟资本等。大型知识点出现的概率较高,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倾注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
二、复习策略与方法
1选对教材,多遍复习
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是对教材和教辅的选择,好的教材和教辅能让你事半功倍。对于教材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这里可以用上面提到的八本参考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有侧重点的,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以及逄锦聚老师的《政治经济学》和宋涛老师的《政治经济学教程》是基本教材,也就是最重要的教材,这是需要考生多遍复习的。剩下的四本教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看。
多遍复习指的是进行大循环的复习方法。对于基础教材的学习并不是一遍就完成的,个人一般提倡三遍复习法。
(1)有一个整体把握,对所有的知识点有印象即可;
(2)能够挑出每一章的重点,勾勒出整本书每一章的框架;
(3)能够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进行完整的填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三遍实际上就是一个:翻书;从厚到薄;从薄到厚的三个过程。
2研读真题,把握规律
对于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包括统考之前的考研真题)的学习首先并不是着手做题,个人的方法是对于历年的考研真题(仅仅指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并对每个部分的知识点出现率进行标记。在研读考研真题标记知识点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真题规律的把握。从各个部分的知识点重复情况可以得出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一些出题规律。
3勤做笔记,善于思考
在复习考研真题的过程中,要多做笔记和总结,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点的巩固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又是对考研真题和知识点梳理的过程。笔记的重要性在于为自己挑出复习的重点,能够减轻日后复习的负担。善于思考,主要是指对于考研真题的学习,不能仅止于表面,而应该对所有的题目进行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地步。
4巧妙答题,注重逻辑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题量非常大,而且每一题需要作答的信息量也很大,那么怎么才能获得高分呢?这个需要大家总结技巧,而不是一味地照抄书本。答题的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逻辑。这实际上就是答题的套路。具体来说就是总-分-总的答题方法,答案的逻辑性同样也是考生经济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5框架记忆,灵活应变
在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进行框架记忆,而不是逐个知识点进行肢解式的记忆。框架是学习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搭建起来的,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繁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需要通过框架来记忆。大家在搭建框架之后,遇到问题还需要灵活应变,这样也算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招数了。
三、答题技巧
1扫视全题,先易后难
在拿到试卷之后,不要着急答题,应该先扫视一遍整套试卷的题目。一般十分钟左右能读完所有的题,并且对该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样考生能够基本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了。开始答题应该先易后难,这样能保证所有可以拿到的分数尽收囊中。从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历年的出题风格来看,计算题是最难的,简答题次之,论述题反而是较为容易的。如果考生保持惯性思维老老实实从简答题开始做,就会被难题困住而不能自拔,后面论述题那些容易的分数反而很难拿到。
2细致严谨,套路答题
答题要有答题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细致严谨,不能出现低级错误和明显的错误。低级的错误是指对一些显而易见的经济学常识或者概念表述错误;明显的错误是指很多考生喜欢的画墨团,打箭头之类的,这些可能不能表明你错了,但是绝对能够让你丢分,这就是错误了。
套路答题在这里重点阐述一下。这个套路有两方面的套路。一方面是指答题的规范性,这个就跟小时候学过的一样。答题之前要先写“答、解、证明”之类的。开始答题要首先给出对题目的明确回答,然后分析,最后总结“因此说……,所以说……”这是基本的规范,也是一种套路。另一方面的套路是指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答题模式。在学习高鸿业老师《西方经济学》教材时,对人大的答题模式进行了总结。
在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时:
第一步:给出题目中提到的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第二步:对题目中的问题作图分析,图形一定要准确,然后对图形进行解释;
第三步:进行理论分析,这是图形分析的另一种表述;
第四步:给出结论。
很多题目也有可能不能用图形分析,那就直接省略第二步。又或者给出了图形分析之后,考生难以用理论进行分析,也可以省略第三步。
在解答计算题时:
第一步:同样是给出题目中提到的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第二步:写出公式并进行分析;
第三步:代入数字进行计算;
第四步:得出结论。
3沉着冷静,不畏难题
在做完简单的题之后,对于难题,要克服畏难情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同时存在的。”冷静分析题目的用意,对题目抽丝剥茧之后往往是能理出头绪的。根据题目的要求一步一步作答。深呼吸可以帮助大家静下心来,回忆之前复习过的所有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并答好题目。
4不要放弃,赚辛苦分
如果碰到的难题不会做,那也不要放弃,这时候就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人民精神。尽可能的将题目的相关知识点摆上去,并且看上去能自圆其说。到最后,老师会看在你的辛勤劳动的份上,给你一些辛苦分,那也是能赚一分是一分啊!
四、试卷分析
1所考科目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2题型设置
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
3考点和分值分布
2010年考点和分值分布
2011年考点和分值分布
2012年考点和分值分布
4试题特点
本试题重论述,重计算,没有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考试内容方面,除了基础的经济学知识之外,重点考察了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题也重点考察了考生计算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难度来说,相比其他学校,人大的经济学综合强调理论性更多,重视考生解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五、各科具体分析
1微观经济学
(1)微观的重点
微观的重点主要有:市场失灵、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效用函数、生产函数、吉芬物品以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
(2)出题特点
①计算题越来越难
微观经济学最鲜明的出题特点就是计算题越来越难,这是相对于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来说的。曾经有几年的考题中,计算题全部出自微观经济学部分。这主要是因为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考题想将考生区别开来,最能体现难度的就是计算题,而其中又以微观经济学的计算题更显灵活。因此,近几年,微观经济学的计算题有向中级微观的知识靠拢的趋势。
如:
·市场上黄瓜价格PX=3元,西红柿价格PY=4元,张三的收入为50元,其效用函数U(X,Y)为(X2+Y2)的平方根。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
(2)做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2010年计算题]
·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均为qi=(KiLi)1/2,i=1,2。两个工厂的初始资本存量K1=25,K2=100。单位L和K的要素价格w和v均为1。
(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
(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2011年计算题]
·对中国的家庭来说,住房和食物都是最重要的消费品。假定一个代表性中国家庭仅仅消费这两种物品,其中x是住房,y是食物。其效用函数如下式表示:U(x,y)=U1(x)+U2(y),其中Ui′>0,Ui"<0,i=1,2。U1和U2可以不同。
请解释:
(1)这个效用函数的性质是什么?该性质和Ux,y有何关联?其经济含义是什么?(5分)
(2)证明:该效用函数下,每种物品都不可能是低档物品。(5分)
(3)该效用函数下,x和y是总替代品或者总互补品吗?为什么?(5分)(本题总计15分)[2012年计算题]
②重视基础知识点的考察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也是分为几大部分的,包括基础知识和概念、效用论、生产论、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和市场失灵。这里的基础知识点主要是指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考察。
如:
·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2011年简答题]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2012年简答题]
·何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对低档物品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2002年(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专业)简答题1]
③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明显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很多理论相对于现在的前沿理论来说都是非常基本的,这时候考生就会只专注于吸收知识点,而忘了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了。而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近几年的考题显示,出题者更愿意考察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
·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志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2011年简答题]
·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2012年简答题]
(3)微观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著,上海三联出版社)、《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三本教材中,高鸿业老师的教材是基础。在学习好基础教材之后,应该对中级微观经济学有所了解,对大家准备计算题有所帮助,另外平新乔老师的书对计算题作答有所裨益。
(4)对于微观的复习注意事项
第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教材才是重中之重,希望考生同样将课后习题认真作答。考虑到微观部分计算题难度不断加大,建议考生多看看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提高专业水平。
第二,基础知识,不容忽视
通过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出题特点不难知道基础知识点的重要性,因此在复习时,不要一味研究难题,而忽视了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
第三,构建框架,系统记忆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也比较繁琐,需要通过框架来记忆,这个框架就是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及每一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框架系统记忆,才能记牢记全。
第四,多练计算题
微观经济学的重磅炸弹就是计算题,往往有很多同学在最后都被计算题难住了,或者干脆放弃了计算题,其实这很不明智。如果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多练习计算题,还是很划算的。计算题分值较大,类型较为单一,因此建议考生总结计算题解题规律,多加练习。
2宏观经济学
(1)宏观的重点
宏观的重点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相机抉择的政策、IS-LM模型的应用、通货膨胀和供给曲线等。
(2)出题特点
①出题范围有侧重,后半部分是重点
在宏观的出题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出题范围有所侧重。对宏观的所有内容进行简单的划分,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部分、IS-LM模型部分、AD-AS模型部分;后半部分包括失业和通胀部分、经济增长部分、流派部分。将内容划分之后,再结合历年的考题不难得出结论,后半部分的出现率更高。近几年更是偏爱经济增长理论的考察。
如:
·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2011年简答题]
·已知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k0.5,其中A=1,y为人均收入,k为人均资本,储蓄率s=0.4,资本折旧率δ=0.01,人口(劳动力)增长率n=0.05,技术进步率(生产率增长率)g=0.02。求:
(1)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值。
(2)如果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达到多少?[2011年计算题]
·对于有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Y=F(K,L×E),其中,总劳动L的增长率为n,劳动效率E的增长率为g。
证明:
(1)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5分)
(2)资本和劳动各自赚取了一个经济收入中的不变份额。(5分)
(3)资本总收入和劳动总收入都会按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n+g)的速率增长。(5分)(本题总计15分)[2012年计算题]
这是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知识点在近几年的考察情况。
②重视联系实际,经济现象题较多
从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来分析,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联系实际的题目较多。宏观经济学如果考察联系实际题目,那么就是很看重考生自己的分析的。相比重点考察理论的题目来说,这些考题的主要得分点在于考生对题中经济现象的分析。这些分析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体现出来考生的经济直觉和经济素养。
如:
·政府公开宣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通货膨胀如何自我维持。[2010年简答题]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项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2011年简答题]
·2008年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工业品的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创近21个月新低,而此前2008年8月PPI涨幅为10.10%,9月下降至9.1%,10月再次大幅下跌至6.6%。请用你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
(1)11月份PPI的快速回落是前一阶段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吗?
(2)PPI的快速回落给出了哪些有关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信息?
(3)请评价先前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回答: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好还是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好?[2009年论述题]
③流派知识考察是一个容易忽略的点
在宏观经济学的备考阶段,考生很容易忽略的一个部分就是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知识。对于流派知识的考察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点,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历年真题中就有很多提问对于某两个或某三个经济学流派观点的对比的题目;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的创立本来就是与经济学运行现实分不开的,从危机到滞胀,不同的经济问题催生了不同的经济流派,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并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学。从这两个方面就可知流派知识的重要性了,可是考生往往局限于宏观经济学教材最后一章对于流派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如: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哪些?[2012年论述题]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2011年论述题]
·试论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和评述。[2007年论述题3]
·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2004年简答题3]
(3)宏观参考教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方福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三本书中,按照提供的顺序,学习起来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最先还是搞懂基本教材,高鸿业老师的书。然后,挑出几个重点流派学习。最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中级宏观的书,这主要是为了应付计算题。
(4)对于宏观的复习注意事项
第一,回归课本,打牢基础
对于所有的学科都是要回归课本的,这里我再次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课本的课后习题也是一个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准备。推荐的教材中,重点说一下《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这本教材,只需要挑出几个重点流派学习即可。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够构建整个理论的大厦。
第二,总结梳理,系统记忆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对所有的理论进行梳理记忆,零散的知识点只有串起来才会不存在任何漏洞。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也是非常清晰的,考生应该进行系统记忆。
第三,活用考研真题,发现规律
在前面已经说过考研真题的重要性,这里要说的是大家在利用考研真题的时候要灵活运用,试着自己将所有的题目答案找出来,而不是盲目的按照市场上买到的答案进行准备。然后就是发现规律,考研真题里面的规律是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至关重要。
第四,关注宏观经济
在宏观经济学的考试规律中有提到最近几年的宏观考题中有很多是联系实际的,而且宏观经济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密切。从人大的人文背景来看,对于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等方面关注较多,在经济学中就体现为宏观经济的关注,考生需要特别注意。
3政治经济学
(1)政经的重点
政经的重点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和虚拟资本等。
(2)出题特点
①政经出题具有一贯性,重复率较高
政治经济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出题具有一贯性,很多题目都是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重复率较高,甚至会出现原题重现的情况。
如:
·为何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010年简答题5]
·试述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1999年(国民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论述题]
又如:
·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2010年论述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3年、2001年(世界经济学)名词解释]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点。[2001年(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②知识点分布全面,各部分至少一题
另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分布全面,这里的全面并不是说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考察到,而是说政治经济学的两大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都有所涵盖。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一般社会主义部分出题量较少,所以基本上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而资本主义部分出题点较多,因此题量也较大,通常以简答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如:
·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2010年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2011年论述题]
·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2012年论述题]
近三年的真题来看,每年有关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都是一道论述题,出题形式非常规律,这也是考生可以针对性复习的一个切入点。
③考察的知识点比较集中,重点突出
政治经济学的重点比较突出,这也与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系。政治经济学更多地是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内容,这是经典著作,但是这部经典的重点理论被经济学者们研究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明确了资本主义部分的重点。另外一部分就是社会主义部分,对我国来说,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中,重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从社会主义部分的历年考题就可以窥测一二。
如: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2012年简答题1]
·影响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因素?[2009年简答题1]
·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及阻碍这种下降的因素?[2004年论述题三]
·平均利润率[2002年(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名词解释2]
又如: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2012年简答题2]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2002年(政治经济学专业)简答题2]
可见,重点的知识点就一直是重要的,这也是由这个学科的背景所决定的。
(3)政经参考教材
主要有两本参考教材:《政治经济学》(逄锦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书风格迥异,逄锦聚的教材试图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融合起来,在很多知识点方面进行引进,如“虚拟资本”这一概念就仅仅在逄锦聚老师的书上才出现,而且在真题中出现过三次;宋涛的教材更加偏向考研政治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规中矩,内容的安排上也按照原有的经典政治经济学教材编撰。
(4)对于政经的复习注意事项
第一,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
这主要是希望考生将知识回归教材,所有科目的学习都应该从教材开始,最后还要回归教材,政经尤其要如此。
第二,形成理论框架,强化记忆
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是非常繁琐的,但是任何理论都不是零散的,而是有其固定的框架,甚至可以用一条线索将整个政治经济学串起来。在复习的时候应该自己找到理论框架,通过勾勒重点内容,对整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加以理解。然后进行强化记忆,重点概念免不了要死记硬背,但是大型的理论应该挑出重点进行记忆。
第三,注重政经的表述,不要用自己的语言
政经的表述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大家在记忆的过程中,务必保证原貌出现,不要将重要概念和重要理论的表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不会体现出你的特别,反而会体现出你的浅薄。
第四,重视知识的全面性
政经要求知识的全面性,需要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把握,而不是就题论题,就知识点论知识点的学习。在资本主义部分尤其重要,很多题目都涉及到跨章节知识点的考察,需要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