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4.1 概念题

1编码和解码(北邮2012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北大2010年研)

答: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青岛大学2017年研;北大2006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术语。“能指”是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3G. H. 米德(电子科大2013年研)、乔治·赫伯特·米德(中传2012年研)

答: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其主要成就是符号互动论和“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4符号(西南交大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日本学者永井成男指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又称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所指又称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意义)。

5符号的任意性(深圳大学2005年研)

答: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树”的意思。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学系统。

6意义(西北大学2015年研;华农2010年研)

答: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7非语言沟通(中山大学2016年研)、非语言传播(上海交大2006年研)

答:非语言传播又称“非语言沟通”,是指人类运用非语言符号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基本方式。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体态符号(gesture),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等。

8非语言符号(兰州大学2007年研)

答: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生物;体态符号(gesture),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等。虽然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非语言符号同样在日常传播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学者L. 伯德惠斯特尔估计,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

9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结构主义学说的开创者,其符号理论促进了符号学科的建立。索绪尔1857年生于日内瓦,1878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则系统》。1881年他到法国巴黎,在整整十年间他培养了梅耶、格拉蒙等语言学家,建成了法兰西学派。1907年起,他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此书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10象征性互动理论(北京工商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4年研)

答: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性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学者布鲁默、西布塔尼、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11象征性文化(symbolic culture)(电子科大2014年研;人大2004年研)

答:象征性文化是指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理解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强调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与娱乐等各领域都存在文化的象征化,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

3.4.2 简答题

1符号有哪些基本功能?(华农2011年研)

答: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表述和理解功能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即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encoding)和符号解读(decoding)的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则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

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3)思考功能,即引发思维活动的功能

人在思考之际,其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都是以形象、表象或概念等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因此,思考本身也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并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2符号意义的语义学、逻辑学、符号学分类分别有哪些?(华农2011年研)

答: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符号具有的特定的意义称为符号的意义。符号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若干类型。

(1)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一般而言,明示性意义具有相对稳定性,暗示性意义较容易发生变化。明示性意义是某种文化环境中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使用和有着共同理解的意义,暗示性意义中既有多数成员共同使用的,也有特定个人或少数人基于自己的联想而在小范围内使用的,因此,对它的理解也未必一致。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确定外延和内涵,是为事物的概念下定义的两种基本方法。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它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与意义区分无关的因素一般不包括在内。

3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什么?(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社会互动的前提是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3.4.3 论述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年研)

相关试题: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简答题,武汉理工2006年研)

答:将传播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的原因如下:

(1)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即交换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者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做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从社会传播的角度看,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是意义的交流。

综上所述,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换言之,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因此,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