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概括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1)社会信息具有物理载体

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精神内容的载体,无论是语言、文字、图片、影像,还是声调、表情、动作(广义上的符号)等,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这些讯号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经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得到处理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

(2)社会信息具有精神内容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这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自然信息的传播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和反作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必然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而社会信息则不同:

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人对符号意义的赋予和解读,与人的社会属性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即社会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把握这个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理解这一观点是理解传播的前提。

(1)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社区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人类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它只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社会关系也就不会有人类的传播活动。

(2)传播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的传播同样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类型既相互区别,具有各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又作为社会传播总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衔接和交织,其总体运行构成了社会传播系统的大运行。

(1)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它具有典型的系统性。这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它既有接收装置(感官系统),又有传递装置(神经系统);既有处理装置(记忆、思维系统),又有输出装置(语言、动作、表情等)。人内传播正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部分所构成,执行个人信息处理功能的有机整体。

(2)人际传播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接受,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群体传播是更大的系统。这里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中的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十分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组织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传播系统。

(5)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公开的信息传播。

综上所述,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对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有其他一般系统所具有的共性,又有一般系统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有: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子系统如果根据信息类型加以分类,可分为经济信息系统、政治信息系统、文化信息系统等。如果根据传播形态分类,则有个人信息系统、人际信息系统、群体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大众信息系统等。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作为社会系统之组成部分的社会信息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性质。日本学者太田敏诚认为,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以人为主体不断生产、传达、加工和储存信息的活动,而人的认知、记忆、学习、传播、推理都具有可塑性。有了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人类就能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隔阂,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在自然界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条件,便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1)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特定利益、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2)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

8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答:(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首先要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要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9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答: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这里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对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还说明,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辩证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在考察现代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之际,在考虑到它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它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0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

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