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宁夏导游基础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要点详解】

第一节 宁夏回族民俗

一、回族文化

1回族溯源(掌握)

(1)溯源

回族的先民最初是唐朝时期来到中国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在宋朝时逐渐增加,并称“回回”;

元代蒙古军西征带来中亚人民,与唐朝波斯、阿拉伯后裔融合,此时回族主体形成;

从元朝开始到明清时期,回族逐渐中国化,习汉语和汉俗,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份,元末明初回族基本形成。

(2)民族成分

回族是以阿拉伯、波斯族系为主体,兼容蒙、汉、藏、维、傣、白等民族,以伊斯兰为核心而凝结成的穆斯林民族。

2宗教信仰(掌握)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并以此为核心聚居在一起。伊斯兰教的信仰使得宗教感情化成民族情感,渗入到回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文化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与生活紧密相连。

(1)清真寺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经典主要是《古兰经》,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它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2)礼拜

穆斯林都要“做礼拜”,礼拜(即拜功)是“五功”之一,是穆斯林每天都要进行的重要的宗教活动,每天五次,每个周五去参加集体礼拜,可以加深对安拉的信仰;

礼拜每日五次,第一次称晨礼,在拂晓举行;第二次称晌礼,在中午举行;第三次称晡礼,在下午举行;第四次称昏礼,在日落后举行;第五次称宵礼,在入夜至拂晓前进行。

(3)斋月

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白昼时间戒饮、戒食、戒房事等。其目的是净化心灵,磨练意志,还能使富人体验穷人忍饥挨饿的滋味;

教历10月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人们衣冠整齐地做礼拜,去墓地缅怀“亡人”。

3回族节日(掌握)

回族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1)开斋节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对“尔德·菲图尔”(阿拉伯语)的习惯称呼;

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戒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

开斋节要过三天,要打扫屋子和寺庙,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问候;

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称“回民过年”。

(2)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音译,又称“尔德·艾祖哈”,含有牺牲、献身之意,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即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这一天也是穆斯林赴麦加朝觐的第三天。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节日里,要宰牛、羊、骆驼。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有些地方还组织文娱体育活动。

(3)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因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合称“圣纪”,是穆斯林每年一次规模浩大的庆典;

节日要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人磨面、采购、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回民把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行善”。

4回族音乐(掌握)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因在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而得名。

(1)分类

“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花儿”按传唱地区划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花儿”,其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2)内容及形式

“花儿”内容丰富,大都为颂扬爱情忠贞、惩恶扬善、反映人民疾苦;

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

(3)特点

“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

它的音乐主调令达100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