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湖北导游基础知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湖北传统文化

一、湖北地方文学

1相和歌及乐府(熟悉)

(1)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相和歌也是极具汉族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之一。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汉族民俗活动等场合。

“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3种,也叫相和三调。与后世所谓“清商三调”相同,简称“三调”。

(2)乐府

乐府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代表作品有《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等。

2唐诗荟萃(熟悉)

(1)唐诗在湖北文学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唐代诗人来自湖北。

(2)湖北的唐代诗人

孟浩然,出生于湖北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写出《春晓》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张继,湖北襄阳人,他所写的《枫桥夜泊》,流传千古。原文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其中不乏一些流传广泛的诗句,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3)许多唐诗取材于湖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二宋”散文(熟悉)

(1)“二宋”指的是北宋文学家宋庠、宋祁兄弟,宋仁宗年间,兄弟二人同举甲子科进士,宋庠第一,宋祁第十,史称“双状元”。二人祖籍湖北安陆。

(2)宋庠著有《纪年通谱》十二卷、《国语补音》三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等。宋祁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4神话史诗——黑暗传(掌握)

(1)《黑暗传》以民间歌谣唱本表现,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黑暗传》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发现,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2)《黑暗传》以民歌的形式,唱出了混沌、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众多英雄人物在原始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一系列神话传说,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考古、文艺、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3)2011年,《黑暗传》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屈骚宋赋(掌握)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又称骚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被后人称为“诗魂”。“屈骚”就是由屈原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2)宋玉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将二人并称为“屈宋”。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他对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6公安派文学(掌握)

(1)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2)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对解放文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3)公安学派的主张

反对剿袭,主张通变;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7竟陵派文学(掌握)

(1)竟陵派又称钟谭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为主要人物钟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样,竟陵派也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

(2)竟陵派文学主张:矫正公安派末流信口信手、粗制滥造,流为俚易肤浅的弊病。同时主张作诗为文,要以古人为归,读书学古,力求深厚,在精神上达到古人的境界。

二、湖北民间文学

1伍家沟民间故事(熟悉)

(1)伍家沟民间故事起源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伍家沟村,是中国汉族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2)故事追求的价值取向

提倡孝道,主张勤俭持家;

扬善弃恶,宣扬有恩必报,重视朋友兄弟之间的义气;

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尊重读书人,推崇智慧,重视技艺。

(3)故事特点

原生态的作品较多;

鲜明的地方色彩;

源远流长;

鲜活的故事生态;

故事活动有一定群众性。

2下堡坪民间故事(熟悉)

(1)下堡坪故事是三峡地区汉族民间文学的缩影。这里汉族民间文学历史悠久,经历了古代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融合期。下堡坪乡流传着2000多个汉族民间故事,乡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讲故事。

(2)下堡坪乡民间故事原生态作品多,有鲜明本地特色,文化品位高。是三峡地区汉族民间文学的缩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3)故事的特点

故事种类多,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民间笑话五大类。

故事形式丰富,诗文对联、说唱结合、谜语间夹、演示助讲。

(4)2006年5月20日,下堡坪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青林寺谜语(熟悉)

(1)青林寺谜语是一种在湖北省民间广为流传的汉族口头文学艺术。青林寺位于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的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境内。这个村的村民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

(2)宜都青林寺的谜语数量丰富,约有5000则,品类繁多,物谜、事谜、字谜都有。谜语中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与艺术品位,体物入微,情思奇巧。

(3)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董永传说(掌握)

(1)董永传说是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2)董永传说的内容包括董永卖身葬父、仙女助人等情节,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3)2006年董永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湖北地方曲艺

1花鼓戏(熟悉)

(1)湖北花鼓戏,是指流行于湖北省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等剧种的统称。

(2)流行于湖北的花鼓戏剧种有荆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戏、东路花鼓戏、随州花鼓戏等。尤以荆州花鼓戏最为著名,荆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中期,流行于湖北沔阳、天门一带,是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乡土戏曲。

(3)代表曲目《十二月等郎》取自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民歌,运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音乐手段,大胆而严谨的无伴奏演唱方式,把江汉平原源远流长、清新优美的花鼓戏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2南剧(熟悉)

(1)南剧又称南戏、施南调,俗称“高台戏”或“人大戏”,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鄂西容美土司时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南剧唱词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腔多杂有鄂西土家方言土语,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带有明显的“深山峡谷”之音。主要由“南路”“北路”“上路”三大声腔组成。

(3)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湖南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

(4)伴奏音乐由锣鼓谱和曲牌音乐组成。锣鼓谱音乐有云板、板鼓、锣、钹、勾锣等乐器;曲牌音乐由京胡主奏,伴之以琐呐、笛子。

3湖北渔鼓(熟悉)

(1)湖北渔鼓,中国湖北曲种。原称沔阳渔鼓,源于道情。湖北曾有麻城渔鼓、长阳渔鼓、襄阳渔鼓、沔阳渔鼓等,约自清末以来,多已衰微,惟鄂中的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

(2)湖北渔鼓是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说的部分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云板击节。

(3)代表曲目

《谋考案》《十三款》《迷路记》《大刀风云》。

4汉川善书(熟悉)

(1)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汉族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

(2)流传于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黄陂、云梦、安陆一带,其中以汉川最盛,故又有“汉川善书”之称。

(3)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荆州鼓盆歌(熟悉)

(1)荆州鼓盆歌,俗名“打丧鼓”,是在荆州流传了千百年的汉族民间演唱形式。旧时,鼓盆歌只在老人亡故后才演唱。

(2)鼓盆歌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沙市、荆州、江陵一带,其表演形式通常为一人或二人自击鼓板独唱或对唱。民间演出时热心的听众也可参与帮腔,即在每段唱词的开头和结尾一起齐唱,也有一人无伴奏的清唱形式。

6汉剧(掌握)

(1)汉剧,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民国时期定名汉剧,俗称“二黄”。汉剧是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南部(安康,汉中)、四川和广东部分地区。

(2)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3)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楚剧(掌握)

(1)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汉族地方声腔剧种之一,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

(2)楚剧具有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厚的特点,颇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汉大戏的剧目,楚剧既能演生活小戏、现代戏,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表现手段丰富多样。

(3)代表曲目

《养命的儿子》《彩凤搏鸦》《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条河》《三媳拜寿》《三月茶香》《回乡过年》等。

(4)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黄梅戏(掌握)

(1)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

(2)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3)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湖北大鼓(掌握)

(1)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汉族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

(2)鼓书是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早期以“拍门”的形式演唱,即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后来,由于鼓书盛行和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鼓书艺人便采取“点棚打场”的形式进行演唱。

(3)2008年6月7日,湖北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湖北评书(掌握)

(1)湖北评书是湖北省的汉族说唱艺术。流布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冈、宜昌等地区也有一些艺人从事演出活动。

(2)湖北评书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

(3)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4)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楚文化内容构成及特征(掌握)

1内容构成

(1)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新郑),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

(2)从文化性质来看,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时间愈晚,自身的风格突现则相对较多,沿着整个楚文明“始则模仿、继则变异、终则别创”的发展路径前进。

2特征

(1)民族精神层面

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层面的特征是积极进取、开放事例、革故鼎新和至死不屈。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终于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而成为泱泱大国。楚人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开拓进取的精神。楚人不以处蛮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展露自己的锋芒。

(2)民族心理层面

楚文化在民族心理层面的特征是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此外,楚人尚赤、尚东、尚左也与北方文化有所不同,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于礼法,楚文化偏重于情感,而且楚文化在念祖忠君爱国上比中原文化表现得要更为强烈深沉。

(3)物质层面

楚文化的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漆器、木器及青铜器,丝织、刺绣及工艺品,郢都、宫殿及台榭建筑,帛画、壁画及屈骚庄文,编钟、琴弦及轻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